正文

道光的摳門

傳膳啦(清朝篇) 作者:袁燦興 著


道光的摳門

雖經(jīng)歷了各種沖擊,嘉慶帝小心翼翼地操控著大清這艘巨艦,總算在風(fēng)浪之中停泊靠岸,將它順利交給了兒子。嘉慶二十五年(1820),嘉慶帝前往木蘭秋狝,七月二十四日抵達(dá)熱河。次日嘉慶照常批閱奏章,接見群臣,不料當(dāng)晚在避暑山莊突然駕崩,隨后道光帝繼位。

道光接班后,面臨著千瘡百孔的局面:百姓普遍貧困,“富戶變貧戶,貧戶變餓者”,財政岌岌可危。中國經(jīng)濟在十九世紀(jì)出現(xiàn)重大逆轉(zhuǎn),從十八世紀(jì)的長期繁榮轉(zhuǎn)入十九世紀(jì)中期以后的長期衰退,此逆轉(zhuǎn)始于道光朝,因此被稱為“道光蕭條”。道光蕭條原因復(fù)雜,根據(jù)李伯重教授的研究,道光時代,全球氣候劇變,低溫導(dǎo)致影響中國大部分地區(qū)的季風(fēng)停留并交鋒,降水量增加。頻繁的水災(zāi),既使政府在河工上的開支激增,也使農(nóng)業(yè)產(chǎn)量下降,這又加劇了蕭條。焦頭爛額之中,道光帝還得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那就是跨海而來的歐美列強。

一般而言,清政府的收入主要來自“地丁”“漕糧”“鹽稅”“關(guān)稅”及雜稅。地丁銀是國庫收入的主要來源,占了七成之多。但道光一朝,從來沒有征收到足額的地丁銀。至道光二十八年(1848)十月,各省地丁銀拖欠達(dá)二千三百九十萬余兩之多。其他的各類收入中,關(guān)稅大約每年在四百萬兩至五百萬兩之間,捐納銀收入則搖擺不定,最多時有兩百萬兩,少時幾十萬兩。

道光年間財政吃緊,主要來自三個方面:一是內(nèi)外用兵,二是治理河患,三是戶部貪腐。軍費開銷,僅鴉片戰(zhàn)爭一項,就至兩千萬兩。鴉片戰(zhàn)爭之后,不管有沒有打仗,各省都借整軍備戰(zhàn)之名,大肆擴充軍備,建大炮、造地雷、仿洋槍、練水師、制戰(zhàn)船,忙得不亦樂乎,借此可以虛報開銷,中飽私囊。然而,“所造大炮戰(zhàn)船,均不適用”。鴉片戰(zhàn)爭之后賠銀一千四百七十六萬兩,加上戰(zhàn)爭中各地給英軍的孝敬銀、贖城銀、犒師費,開銷在三千八百萬兩左右,這相當(dāng)于清政府一年的財政總收入。軍費開支驚人還有個度,而河工開銷則是無底洞。道光朝恰好碰上了多災(zāi)多難的時代,水災(zāi)頻繁。黃河、淮河、永定河,各地河流不斷決口,道光三年(1823)的一次水災(zāi)就影響到九省三百個縣,搞得道光“夙夜焦思,難安寢饋”。為了治理河患,朝廷在河工上投入了巨額銀兩。僅道光二十三年(1843),治理河患的開銷達(dá)一千一百九十萬兩,此后每年正常開銷在五六百萬兩之間河道與漕運捆綁在一起,治河的一個重要目的是保證漕運,以源源不斷地為京師輸送糧食。為了管理河道,清代設(shè)置了南河河道總督與東河河道總督,均為正二品大員,分別管理江蘇省內(nèi)與山東地方上的河道事務(wù)。自道光二十年(1840)之后,河道總督均為穆彰阿的人馬所把持。穆彰阿早年主持過漕運改海的試驗,知道經(jīng)海路運輸?shù)膬?yōu)越性。但他把持大權(quán)后,卻以祖宗成法為由,反對“改漕入?!?,以保證黨人們的利益。于是無數(shù)的銀子,被注入了滾滾的河水之中,肥了一批批私黨。

西方在華傳教士曾經(jīng)評價道光帝:“早熟的跡象蔓延到整個身體,即便是在年輕時代,他已經(jīng)有了四十歲的蒼老。”充滿暮氣的道光帝當(dāng)政后,他沒有勇氣對根本性的問題加以改革,不過還是去掉了一些煩瑣的禮節(jié)。他自己也以身作則,節(jié)儉度日。朝鮮使者李遇駿來華之后,看到臘月二十八,道光帝親至太廟時的情景:道光帝乘了頂不起眼的小轎,隨從不過十余人,“不圖簡易之若是也”。

道光帝處于一個蕭條的時代,手中沒錢,宮中日常膳食再沒了乾隆朝時期的鋪張景象。道光帝對宮中奢華的飲食器具、鋪張的菜肴極為不滿。道光帝回憶道:“朕當(dāng)年住在阿哥所時,生活極為節(jié)儉,每晚只買五個燒餅,朕與孝穆皇后各吃兩個,剩下一個給大阿哥吃。盛飯不過是用三桃碗,安用此盛設(shè)為耶?”三桃碗者,乃是當(dāng)時的粗瓷器。道光帝做皇子的時候,他的父親嘉慶帝,深陷五省白蓮教起義之中,手中也沒什么錢,皇子們只好節(jié)儉度日,養(yǎng)出了道光帝的摳門習(xí)慣。

摳門的道光帝,一日突然想吃便宜的片兒湯,就命御膳房去做。片兒湯的制法是:將面團搟成大薄片,切成塊片后,下入湯鍋中,用豬肉末或是羊肉末,與青菜、豆腐等同煮。片兒湯清鮮味爽,面片軟韌,湯燙味美,為民間所喜。結(jié)果御膳房卻不做片兒湯,“即遞封奏,請?zhí)碇蒙欧恳凰?,專供此物”,算下來常年?jīng)費數(shù)千金。道光帝看了奏折后,不由大罵:“前門外某飯館制此最佳,一碗值四十文耳,可令內(nèi)監(jiān)往購之?!笨蓛?nèi)務(wù)府卻回報,飯館關(guān)門,無法采購。道光帝恨得牙癢,再也不提片兒湯的事。

到了夏天,清宮之中是備大量西瓜,以消暑解熱。道光帝舍不得吃西瓜,在最熱的三伏天下令:“明日取消西瓜,只飲水?!钡拦獾垡?guī)定“宮中歲耗不得超過二十萬”“宮中用膳,每日不得超過四碗”。

到了皇后生辰時,道光帝想起自己已下令停止在宮里舉辦大規(guī)模的筵宴,就是否操辦一番,他猶豫再三。大臣曹振鏞勸他,皇后平日里是出了名的節(jié)儉,為她過次生日,不要太過寒磣了。道光帝下定決心,特批御膳房殺了兩頭豬,做了豬肉打鹵面招待群臣,為皇后過慶生。

一碗打鹵面,乃是北京人慶祝生日時的必備。做打鹵面時,先用肉湯做鹵,然后煮面,面煮好后撈出,擺肉澆鹵即可。只有用豬肉白煮出來的肉湯,加上水、淀粉勾芡打鹵,做出的鹵面,才能稱為打鹵面。打鹵面的面條,可以是切面、抻面、手搟面、掛面,但打鹵的肉必須是白水煮的五花肉,配料有口蘑、海米、黃花、木耳、雞蛋等。制作打鹵面,必用口蘑。張家口一帶是口蘑的集散加工地,“口蘑”故而得名。口蘑形狀若傘,肉質(zhì)厚嫩,能調(diào)出鮮味,在清宮之中被廣泛使用,如燕窩口蘑雞之類。海米是蝦干,在打鹵面中使用的海米不能太大,若是大了,味道太沖,會影響整碗面的味道。

道光日常飲食也很簡單,列舉幾例。

道光五年(1825)正月十八,早膳有燕窩紅白鴨子、鴨子白菜、燴銀絲、雞蛋炒肉、羊肉包子各一品。晚膳是燕窩紅白鴨絲、羊肉燉白菜、白煮雞、鴨絲燉白菜、白糖油糕各一品。

道光六年(1826)四月二十一日,早膳有燕窩鴨子、鴨子白菜、燴金銀絲、雞蛋炒肉、羊肉餡包子各一品。晚膳是紅白鴨羹、酒燉羊肉羊腱子、鴨丁炒小豆腐、雞蛋炒肉、白糖油糕各一品。

道光七年(1827)二月初六,早膳有紅白鴨羹鍋子、鴨子白菜、燴金銀絲、雞蛋炒肉、黑糖油糕各一品。晚膳是燕窩紅白鴨絲鍋子、羊肉燉菠菜、海參燴鴨絲、雞蛋炒肉、白糖油糕各一品。

從這些膳單可以看出,道光帝的日常菜肴主要是雞鴨羊肉豆腐之類,輔以餑餑等面制品。比較昂貴的菜點,就是燕窩、海參之類了。菜點中的紅白鴨子,是將鴨肉在鍋中油炒后取出,以部分鴨肉加紅糖炒成紅色,部分鴨肉則切塊,一起上籠蒸熟,再搭配以燕窩。菜肴紅白二色相間,質(zhì)嫩味香。燴銀絲則是以熟羊肚切成絲,搭配胡蘿卜絲,放入鮮湯內(nèi)用旺火燴制而成。燴金銀絲也是一道家常菜,以雞胸脯肉、熟火腿、雞蛋、豌豆苗等一起炒制而成。

道光七年(1827)的除夕之夜,就在張格爾被擒之時,道光吃了五個菜:鴨子白菜鍋子一品、海參熘脊髓一品、熘野雞丸子一品、小炒肉一品、羊肉燉菠菜一品。如果道光帝得知,當(dāng)日在遙遠(yuǎn)的西陲,他的大臣長齡擒獲在西域鬧事的頭目張格爾,勢必要加兩個菜吧。平定張格爾之亂的花費甚巨,軍需撥銀一千一百一十六萬余兩。為了保證前線的軍餉,道光勒緊褲腰帶,將內(nèi)庫元寶銀二百萬兩都發(fā)往前線。戶部撥出了四百萬兩不夠用,又讓各省迅速調(diào)運餉銀。一千一百萬兩的軍費開支,真讓“守財奴”道光心痛到家。

到了道光八年(1828)六月,長齡回到京師。對于立下大功的長齡及眾將領(lǐng),道光決定好好犒勞一番,在萬壽山玉瀾堂擺下盛宴招待。此次招待眾功臣,道光還算大方,有酒有肉,不再是豬肉打鹵面一碗??砷L齡等人入座之后才發(fā)現(xiàn),皇帝的慷慨不過就是多了幾碟小菜。長齡是文官,吃起來還算斯文,武將們風(fēng)卷殘云,三兩下就吃光了菜。沒了菜下酒,眾人面面相覷,只好一杯杯的干喝酒。

道光為何如此摳門兒?在倫敦出版的普魯士傳教士郭實臘所著《道光皇帝傳》一書有所描述:“在皇子時代他非常貧窮,因為他的父親嘉慶皇帝的錢袋就是空的,因此他養(yǎng)成了拮據(jù)度日的習(xí)慣?!弊隽嘶实壑?,道光發(fā)現(xiàn),國庫中還是空空如也,既然不會開源,道光也只能節(jié)流了。在評介道光時,郭實臘展示了扎實的毒舌功夫:“他沒有帝王的天賦,他可以成為一個光彩奪目的誠實農(nóng)婦,在任何方面都具有農(nóng)婦可靠的品質(zhì),但是缺乏帝王所需的明晰的洞察力?!?/p>

道光二十五年(1845)五月初八,道光帝的女兒出嫁。葛朗臺嫁女兒,也得風(fēng)光一下。當(dāng)日御膳房做了豐盛的筵宴。格格、額駙被賞賜飯菜各一桌,每桌有:大碗菜二品:燕窩福在眼前金銀鴨子、萬年青蜜制奶煮。中碗菜四品:燕窩如意肥雞、雙喜字鴨羹、肥雞鑲長生菜、芙蓉雞。懷碗菜四品:燕窩鴨條、雞皮熘海參、鹿筋火腿、鮮蝦丸子。

碟菜四品:燕窩拌雞絲、碎熘小雞、炒面魚、蕓扁豆炒肉。片盤四品:掛爐鴨子、掛爐豬。餑餑四品:喜字黑糖油糕、喜字白糖油糕、喜字豬肉餡饅首、喜字澄沙餡饅首。燕窩福壽湯、燕窩八仙湯。

道光二十六年(1846)正月十五,這天道光帝在圓明園慎德堂與妃嬪們一起用家宴。有燕窩白鴨絲、三鮮肥雞火鍋、火腿白菜、口蘑鍋燒鴨子、白湯豬肉絲燉黃花菜、氽羊肉、豬肉絲湯、豆腐片湯、雞皮燉凍豆腐、炒鍋渣泥、雞蛋炒肉、鹿尾片盤、烀豬肉片、竹節(jié)卷小饅首、棗條白糕、金葵花盒小菜等,隨送豬肉絲片湯、粳米干膳、鴨子粥。

當(dāng)日的宴席算得上豐盛了,其中并沒有什么八珍之類的山珍海味,倒是豆腐片湯、雞皮燉凍豆腐這類家常菜更適合道光帝的口味。至于氽羊肉這道菜,乃是將羊肉片放入鍋中氽熟,再倒入調(diào)料攪拌后食用。

道光二十九年(1849)十二月,皇太后病逝。道光是個大孝子,痛不欲生,親自為太后守孝?;实凼匦⒁驳米裾斩Y制,住草泥搭的“倚廬”,蓋草席子,睡草枕頭,喝稀飯。在北方寒冷天氣之中,道光堅持了沒幾天就一病不起。

道光三十年(1850)一月十三日,道光知道自己不行了,讓定郡王載銓及軍機大臣五人,御前大臣怡親王載垣、鄭親王端華,科爾沁親王僧格林沁三人,內(nèi)務(wù)府大臣步軍統(tǒng)領(lǐng)尚書文慶共十人,打開裝有皇儲人選的密匣。匣子打開后,讓所有人驚訝的是,匣內(nèi)竟然有兩道諭旨,分別立皇四子奕詝為皇太子,皇六子奕訢為親王。

道光死后葬在了清西陵。他原先在清東陵寶華峪建了萬年吉地,但陵墓建成之后不久即因為浸水而被夷為平地。道光十一年(1831)之后,又改在清西陵龍泉峪重建地宮。道光在其他方面很是節(jié)省,對自己的地宮卻出手闊綽。據(jù)軍機大臣潘世恩驗查,寶華峪鑄造的九根銅管扇就用去銅六萬余,耗費無數(shù)。修第二座地宮時,正是財力最為窘迫的時候,不得不有所收斂,“一概俱從簡約”。雖然如此,由于兩建一拆,道光在陵墓上的開銷實際上超過了任何一座清代帝王陵。道光頗有自知之明,他知道自己在此衰敗之世的表現(xiàn)“愧對祖宗”“愧對天下百姓”。他在遺詔中下令,不得在陵墓前建造歌功頌德的“圣德神功碑亭”及石像生(有文臣、武將、馬、象、獅、駱駝等立像各一對)。道光留給他兒子咸豐的是一座即將爆發(fā)的火山。這是三千年未有的巨變的時代,廣西山野之間,在洪秀全的帶領(lǐng)下,拜上帝教教徒們已按捺不住,隨時準(zhǔn)備沖出山野,開創(chuàng)一個全新帝國。而西方列強的巨艦利炮,橫亙于國門之外,伺機而動。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