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運河上的橋梁
冬天運河位于冬宮附近,北源自大涅瓦河,南流入莫伊卡河。冬天運河全長228米,寬20米,是圣彼得堡最短的運河之一。
冬天運河兩岸是兩個小島。它的東岸是“第一海軍部島”(The First Admiralty Island),島上建有埃爾米塔日劇場和彼得大帝冬季宮殿。它的西岸是“第二海軍部島”(The Second Admiralty Island),是俄羅斯冬宮的所在地。
“冬天運河”這個名字幾經(jīng)更換,頗有意趣:最初,由于靠近冬宮,名叫“舊宮殿運河”(Old Palace Canal),后來稱“冬季宮殿運河”(Winter Palace Canal);1828年,官方正式稱之為“冬天運河”(Winter Canal),俄語發(fā)音是“Zimnaya Kanavka”,并沿用至今。
但是,當?shù)乩习傩崭鼧芬夥Q之為“冬天水渠”(Winter Ditch)或“冬天水槽”(Winter Groove)。這兩個名字,更接地氣,也更真實反映了這條水道的歷史原貌。
冬天運河上共有三座橋:隱廬橋(Hermitage Bridge)、第一奇姆尼橋(The First Zimny Bridge)和第二奇姆尼橋(The Second Zimny Bridge)。
隱廬橋
隱廬橋位于宮廷濱河路的涅瓦河和冬天運河的交匯處,長12.2米,寬15.2米。橋面兩旁是人行道,中央是機動車雙車道。
1718—1720年,此處建有一座很窄的三孔開合式木吊橋。吊橋中間裝有杠桿、起重機械和齒輪傳動構件等開合裝置。
1763—1766年,涅瓦河沿岸進行大規(guī)模改造時,因鋪設花崗巖堤岸,拆除木橋,建造了一座橢圓形單孔石橋。這是圣彼得堡的第一座石橋。
冬天運河和隱廬橋
新橋的橋身裝貼花崗巖石片,兩旁還有花崗巖欄桿。1933年,技術監(jiān)察發(fā)現(xiàn)橋基受損嚴重,石塊間隙增大,橋身變形,存在坍塌的可能性。1934年,工程師薩珀斯坦(A. D. Saperstein)和建筑師德米特里耶夫(K. M. Dmitriev)受命重新設計橋梁,將石橋改建成單孔拱形鋼筋混凝土橋。新建的隱廬橋比原來的拱形石橋矮了0.5米,并向涅瓦河方向拓寬了1.44米。
隱廬橋歷史悠久,富有文化意義,為歷代藝術家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創(chuàng)作靈感。
普希金著名短篇小說《黑桃皇后》的創(chuàng)作背景便是圣彼得堡,隱廬橋和冬天運河更是推動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的重要場景。
故事講的是出身寒門的青年近衛(wèi)士官格爾曼愛上貴族小姐麗莎,但等級制度和門第觀念讓有情人難成眷屬。格爾曼夢想發(fā)財致富,躋身貴族,以便和麗莎小姐門當戶對,喜結良緣。他偶然發(fā)現(xiàn)麗莎的祖母——伯爵夫人有賭場制勝的法寶,即知道三張王牌,于是格爾曼潛入伯爵夫人的臥室,用槍威逼伯爵夫人說出賭博制勝的秘訣。伯爵夫人卻因驚嚇過度而心臟病發(fā),突然死亡。
麗莎小姐得知祖母死訊,深信格爾曼并非故意殺死伯爵夫人。最終,她感受到愛情理想破滅,傷心至極,來到冬天運河堤岸,走上隱廬橋,縱身跳入冰冷的運河,自殺身亡。
橋梁最初的功用是延伸道路,使人從此岸渡到彼岸。麗莎的人生,賦予愛太繁重的負擔,與情有太沉重的糾纏。她有太多愛的癡迷,也有太多情的不悟。因此,她無法通過人生這座橋,到達生命的彼岸;只有通過死亡,她才獲得生活的解脫。
某夜,伯爵夫人的幽靈托夢給格爾曼,說出了賭博秘訣:“三、七、A。”格爾曼即赴賭場,先后押“三”“七”獲勝。而第三局,他孤注一擲,押注“A”,底牌卻是黑桃皇后。格爾曼悔恨不已,絕望至極,自殺身亡。
俄國作曲家柴可夫斯基和弟弟莫德斯特根據(jù)普希金的《黑桃女王》創(chuàng)作了三幕歌劇《黑桃皇后》(The Queen of Spades),由柴可夫斯基譜曲,1891年2月19日在圣彼得堡馬林斯基劇院首次公演,大獲成功。
歌劇的第三幕第二場,近景是冬天運河堤岸的隱廬橋旁;遠景是兔子島上的彼得保羅要塞。
嚴寒的冬夜,白雪茫茫,寒風凜冽,麗莎小姐穿著黑色衣服,行走在冬天運河堤岸上。她悲傷地唱著詠嘆調《啊,我疲憊不堪》,感人至深,催人淚下。
她的唱詞:“日夜思念的只有他一人,快樂已過去,你在何方?”是該詠嘆調千錘百煉的名句,感情色彩濃厚,風格沉郁溫婉。
詠嘆調蕩氣回腸、余音裊裊之時,格爾曼來到了冬天運河堤岸,站在麗莎面前。麗莎陷入他的懷中。
此時,兩人對唱,精彩絕倫。麗莎的情深意切,格爾曼的貪婪無情,讓人唏噓不已,感慨萬千:
麗莎:“忘掉過去的一切,我只愛你一個人!”
格爾曼:“我們一塊兒逃亡吧!”
麗莎:“你想逃到哪里去呢?只要和你在一起,即使是天涯海角,我也與你同行?!?/p>
格爾曼:“到何處去?當然是賭場!”
兩人貌合神離,麗莎無法再涉足愛河,無法渡過家庭、社會這兩大河流。生命中的激情之流始終被壓抑在堅固的涅瓦河堤岸之內,無法像脫韁之馬那樣在廣闊的原野上盡情馳騁。
她唯有在現(xiàn)實真正的河流中沉入河底,結束自己鮮活的生命。她的生命之花還未綻放,就過早地凋謝了。
大千世界,蕓蕓眾生,不少人都品嘗過多情的蜜汁和遭受過無情的傷害。
“蘇門四學子”之一黃庭堅,盛贊“坡翁胸有萬卷,筆無點塵”,意指蘇東坡詩筆不關“英雄氣短和兒女情長”。此話值得商榷。
其實,北宋書生意氣,英雄氣嫌短,兒女情最長。蘇東坡《蝶戀花》中“多情卻被無情惱”的千古一嘆,窮盡了人類愛情的豐富性和可能性,抵達了多情和無情的廣度和深度的極限。
麗莎的多情遭遇了蓋爾曼的無情。無情若無其事,多情淚眼漣漣。面對戀人的無情,麗莎欲哭無淚,痛不欲生,選擇了一條不歸路。
而中國古代女子,面對情郎的無情,自有智慧和聰明,做出了迥然不同的選擇:忍耐,思念、等待。
她們始終相信:只要生命得于延續(xù),愛情種子得于存留,無情的情郎縱然“輕離別,拋人容易去”,遠走高飛,浪跡天涯,但總有一天會回心轉意,浪子回頭,葉落歸根,重歸愛巢。
北宋詞人晏殊的力作——《玉樓春·綠楊芳草長亭路》,許多人愛聽、愛唱、愛朗誦,姑錄全詞如下:
綠楊芳草長亭路,年少拋人容易去。
樓頭殘夢五更鐘,花底離愁三月雨。
無情不似多情苦,一寸還成千萬縷。
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
晚唐女詩人魚玄機,享有“色傾國,思入神”的美譽,愛上來京城趕考、后得狀元郎李億。郎才女貌,朝朝暮暮,卿卿我我,共沐愛河。
李億的原配裴氏,出身名門望族,得知丈夫納妾,急忙從鄂州(今武漢)趕往京城,看到魚玄機光艷四射,不禁大吃一驚,驚呼:國色天香在民間,沉魚落雁屬草根!
裴氏是有名的悍婦,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她獅吼一聲,無情地扼殺了魚玄機的真情。李億一紙休書,扔到魚玄機臉上。
魚玄機不甘,卻無奈。傷痛之余,她心頭一橫,急起直追,直追到李家府前。
重門高墻,魚玄機不得而入。她索性花裙高提,繞著高墻徘徊,不論烈日炎炎,還是暴風驟雨,不論皓月當空,還是星光黯淡。她徘徊,她呼喊,直至筋疲力盡,聲嘶力竭。然而,高墻重重,重門緊閉。
無奈,她唯有將滿腔的情天恨海訴諸筆端:
自嘆多情是足愁,況當風月滿庭秋。
洞房偏與更聲近,夜夜燈前欲白頭。
《秋怨》是魚玄機的力作。人嘆秋月更聲近,秋庭洞房燈影斜。洞房變成空房,甜言蜜語化作揪人心弦的更聲,白頭人的眼淚,枯竭了:“梧桐樹,三更雨,一聲聲,空階滴到明?!濒~玄機的愁思悲緒,用溫庭筠的名句來作注,最為貼切。
魚玄機從未放緩追尋的腳步,鄂州、江陵(今荊州)、長安、太原等地都留下她萬里尋君的足跡。每一腳印,都印記著愛的疼痛和情的思念,也交織在一行行情真意切的詩句里。
面對那份被無奈交織著的無情,魚玄機從不放棄追尋真愛。她踏遍青山,跋山涉水,一追再追。
哪怕山長水遠,哪怕天涯海角,她從不計較一時一地的撲空和失望,只在乎一時一地的擁有和希望!不在乎天長地久的相擁和廝守!
她終于追上了。她來不及嗔怪情郎,也顧不上傷心流淚,只愿珍惜當下相擁的時時刻刻,只愿擁抱眼前真愛的分分秒秒。
魚玄機和麗莎對愛的態(tài)度有著天壤之別。
魚玄機只顧愛,愛得無怨無悔,愛得山崩地裂。她永遠不離不棄。
麗莎只顧愛,卻愛得怨天尤人,愛得追悔莫及。她選擇了放棄,放棄了愛人,放棄了生命,放棄了整個世界。
魚玄機比麗莎愛得直率、真切、大膽、熱烈且瀟灑。她認為,既然無法忘卻,不如刻骨銘心?!皯浘乃莆鹘?,日夜東流無歇時?!?/p>
她用心底的真情,點燃另一顆真情的心,點燃了愛情的希望,用真情的高度和深度,豐富了真情的向度和維度,也同時遮蔽了無情的淺薄和寡義的庸俗。
小說、歌劇和詩詞,形式不同,主題各異,意境有別,但辯證色彩同樣濃厚,哲理光芒同樣四射:在人類所有感情中,多情最苦。
晏殊筆下的年少輕情有其痛苦,普希金筆下的貪婪無情有其悲痛,柴可夫斯基劇中的瘋狂絕情有其折磨,但遠遠不及多情的心靈痛苦和精神折磨。
那份纏綿悱惻,那份情真意切,那份癡迷執(zhí)著,那份愁悶情思,那份凄寒孤苦,怎個無情堪比!怎個絕情了得!
第一奇姆尼橋
第一奇姆尼橋位于冬天運河中段,連接百萬富翁大街和冬宮廣場,長15.6米,寬21.2米。它是一座單孔石拱橋。
1718—1720年,此處首建一座可升降木橋。因歲月侵蝕,木橋朽壞,因此人們在原址修建了一座三孔木梁橋。當時,因附近住著許多德國人,該橋取名“德國橋”。
18世紀80年代,皇室建造大理石宮殿,工程要求填平戰(zhàn)神廣場西側的一條運河,并拆除該運河上的一座石橋。石橋拆除后,工程人員在今天的第一奇姆尼橋位置上,充分利用石橋舊料,修建了一座“駝背式”單孔花崗巖石拱橋。它因連接百萬富翁大街而得名“百萬富翁橋”(Millionaire Bridge)。
今天,第一奇姆尼橋基本保持了“百萬富翁橋”的原貌,橋基、樁帽、引橋和橋面部分的材料均為毛石,而欄桿和橋身則以打磨花崗巖石塊裝貼。
第二奇姆尼橋
第二奇姆尼橋位于冬天運河和莫伊卡河交匯處,冬天運河在此流入莫伊卡河。該橋全長20.5米,寬10米。
1933年,此處搭建了一座簡易浮橋,方便行人出入冬宮廣場。后來,浮橋改為木橋。
1964年,人們拆除原木橋,修建了一座鋼筋混凝土橋,橋身和欄桿用花崗巖石塊裝貼,建筑風格與冬天運河沿岸和莫伊卡河沿岸橋梁及附近建筑物保持一致。
冬天運河上的橋梁,均為拱形橋。在隱廬橋和第一奇姆尼橋之間,靠近隱廬橋的地方,還有一座宏偉的拱形建筑,名叫“埃爾米塔日拱門”(Hermitage Arch),橫跨舊埃爾米塔日(The Old Hermitage)、埃爾米塔日劇院(The Hermitage Theatre)和彼得大帝冬宮。
埃爾米塔日拱門上方是寬敞的走廊,在拱門剛落成時,有人預言不出半年拱門必坍塌。一時間,圣彼得堡謠言四起,人心惶惶?;始也坏貌辉诠伴T走廊上舉辦一次又一次盛大的宴會和舞會,平息謠言,安撫人心。
觀賞冬天運河上的拱橋和拱門,有幾處絕佳的觀景點:在冬天運河河口對面的莫伊卡河左岸濱河路、在普希金故居博物館附近高處,或者到沿街的居民樓樓梯的玻璃窗前。在這些地方均可將冬天運河全景盡收眼底。
金色的陽光倒映在平靜的涅瓦河上,映照在冬天運河的河面,映出拱橋和拱門的倩影,宛如柔軟無聲的歲月注入運河、橋梁和宮殿,注入不斷凸顯母題魅力的“拋物線”,使歷史長河中的特定時空間產(chǎn)生交匯,變成了可感可知、可觸可摸的媒介。
在冬天運河和莫伊卡河交匯處,莫伊卡河向左拐了個彎。在莫伊卡河右岸,往上游方向慢慢移動腳步,還可找到另外一個獨特觀景點,看到另一番有趣的景色。
你步步前移,身移景換,直至讓莫伊卡河左岸彎道恰好擋住第二奇姆尼橋右側引橋的欄桿端柱的視線,此時此地,你可盡情欣賞橋身那精致的花崗巖石片天衣無縫的接合,也可盡情欣賞橋上來往行人的美麗倩影,以及河上穿梭不息的游船掀起的朵朵浪花……
猛然間,一群鴿子從你身邊快速飛起,升空,消失在碧空中。你在不經(jīng)意間抬頭,目光緩緩移向左上方,眼前一亮:
在莫伊卡河左右兩岸的建筑物之間,流光溢彩的圣伊薩克大教堂富麗的拱券正以傲人的姿態(tài)展現(xiàn)在你眼前,使人仿佛在大千世界的盡頭,看到一絲若隱若現(xiàn)的希望的亮光。
在行人的匆匆步履中,在游船的轟鳴馬達聲中,在高樓的狹小間隙中,停下腳步,虔誠地欣賞圣伊薩克大教堂巍峨高聳的身影,領略它莊嚴肅穆的氣勢,品味它疏朗寧靜的韻致,感悟它明艷動人的靈妙,這真是上天對你今生今世的莫大祝福!
此時此地,你只能看到圣伊薩克大教堂的拱券,要領略這座東正教教堂雄渾壯觀的全貌,你還得返回莫伊卡河右岸,跨過第二奇姆尼橋,穿越冬宮廣場和海軍部公園,來到圣伊薩克廣場。在那兒,你一定會收獲另一番美景,體悟另一種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