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jié)
詩的字句
一、律詩
1.五言律詩,共八句,每句五字,全詩四十字。如: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唐〕杜甫《春望》
2.七言律詩,共八句,每句七字,全詩五十六字。如:
莫笑農(nóng)家臘酒渾,
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fù)疑無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
衣冠簡樸古風(fēng)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
拄杖無時夜叩門。
——〔宋〕陸游《游山西村》
二、絕句
1.五言絕句,共四句,每句五字,全詩二十字。如:
水抱孤村遠(yuǎn),山通一徑斜。
不知深樹里,還住幾人家。
——〔明〕劉球《山居》
2.七言絕句,共四句,每句七字,全詩二十八字。如:
天門中斷楚江開,
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
孤帆一片日邊來。
——〔唐〕李白《望天門山》
三、排律
也稱“長律”,實(shí)際就是五律或七律的延長。每句五字或七字,最少十句,多則幾十句甚至百句以上。排律有的以多少韻為標(biāo)題,如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因逢雙句押韻,二十二韻,就是四十四句(首句可用韻,也可不用,所以不計(jì))。
排律的寫法,與五律、七律的寫法一樣,必須符合“對”和“黏”的規(guī)則,首句可起韻可不起韻,除首尾兩聯(lián)外,中間各聯(lián)都用對仗(后邊不再贅述)。如:
人誰不愿老,老去有誰憐?
身瘦帶頻減,發(fā)稀冠自偏。
廢書緣惜眼,多炙為隨年。
經(jīng)事還諳事,閱人如閱川。
細(xì)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
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滿天[1]。
——〔唐〕劉禹錫《酬樂天詠老見示》
[1] 微霞,一作為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