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永遇樂 廬山

黎河集:李夢超詩詞選 作者:李夢超 著


永遇樂 廬山

一九九八年七月十八日

幾展旗紅,萬波蔥綠,神顧仙駐。

竹掩龍泉,風流繡谷,緩邁留連步。

晨霞暮雨,山茶野果,老表熱情如故。

未曾知,匡廬瑞雪,有無北國寒素。

文星墨客,英雄人物,爛漫書詞警句。

花徑芳詩,香爐紫霧,賦亂云飛渡。

雕欄隱字,蘆湖戲水,俱入導游傾訴。

翻開去,蒼涼畫卷,恰逢好路。

題記

一九九八年夏季,中國人民大學在廬山召開工作會議,作者隨隊登上廬山。譽滿神州的廬山果然是雄奇秀麗、美不勝收。這首詞在校報刊登后,曾引起一些師長的關(guān)注,兩位前輩還特別分析‘為什么不寫廬山會議’的問題。眾所周知,中國共產(chǎn)黨在廬山召開過兩次著名會議,都出現(xiàn)了某種風波,不歡而散。而在此之前,國民黨在廬山也曾經(jīng)召開過兩次軍事會議,議題就是‘剿共’和消滅紅軍,并提出‘攘外必先安內(nèi)’的口號。兩黨的會議屬于不同層面。作者感到,當時國共兩黨之間的矛盾,人民大眾和三座大山的矛盾,分量似乎更重一些。因而詞中只選用了國共兩黨領(lǐng)導人在廬山活動的故事,用‘俱入導游傾訴’表明人民和歷史已經(jīng)作出了公正的評判。

注釋

[風流繡谷]廬山景點‘繡谷’,清風汩汩,沁人心脾。

[老表]外地人對江西人的戲稱。廬山在江西省境內(nèi),廬山人也是老表。

[匡廬]廬山的別稱。

[花徑芳詩]唐代詩人白居易所作詩篇《大林寺桃花》:‘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zhuǎn)入此中來。’白居易以越職言事,被貶任江州司馬。元和十二年(公元八一七年)四月,白居易和好友游大林寺觀賞桃花時,留下了這首著名的詩篇,并提筆留下‘花徑’二字。后來人們把白居易賞花的地方,稱為‘白司馬花徑’。

[香爐紫霧]唐代詩人李白的詩句:‘日照香爐生紫煙。’

[賦亂云飛渡]毛澤東詩句:‘亂云飛渡仍從容?!?/p>

[雕欄隱字]廬山蔣介石舊居‘美廬’的石欄,暗含‘中正’二字。

[蘆湖戲水]毛澤東在廬山蘆林湖游泳。廬山人戲稱自己使用的是‘毛主席的洗澡水’。

[俱入導游傾訴]宋代詞人張昪《離亭燕》:‘多少六朝興廢事,盡入漁樵閑話?!髡呓枰曰谩?/p>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