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二、祭祀《頌》詩

中國古典文獻(xiàn)的閱讀與理解:中美學(xué)者“黌門對話”集 作者:傅剛


二、祭祀《頌》詩

籠統(tǒng)說來,中國詩歌形成于西周王室的早期宗教、政治儀式,這些儀式包括宗廟祭祀、筵宴和詔令。那些據(jù)信為最早的詩篇——特別是《周頌》——被認(rèn)為出自西周最初幾十年間。

與《大雅》《小雅》不同,三十一首佚名《周頌》篇幅短小,整體上也缺乏早期中國詩歌形式規(guī)則的兩個主要特征,即節(jié)奏和韻律。所以,《周頌》看起來像是緬懷和獻(xiàn)享王朝祖先的祭祀儀式上所用的周詩的古老形式。詩歌在用紀(jì)念性文字和宗教期待來解釋祭祀活動、使之語義化(semanticize)的同時,也總是像歌一樣,與樂、舞表演合為一體。從語言屬性(linguistic properties)和現(xiàn)有的歷史記載判斷,這些詩歌存在于特定的語境,服務(wù)于通感的(synesthetic)宗教儀式。[1]從根本上看,這些詩歌是非抒情、非自我表達(dá)、非作者創(chuàng)作的,它們是周王室政治、宗教共同體的體現(xiàn),言說的是在位君王與其強大祖靈之間的互惠關(guān)系。

并不是所有的《周頌》都在早期文學(xué)傳統(tǒng)中留下了痕跡[2],但那些與武王克商有關(guān)的詩篇卻清晰可見。公元前595年,《左傳》有記載說:

武王克商,作《頌》曰:“載戢干戈,載橐弓矢。我求懿德,肆于時《夏》,允王保之?!庇肿鳌段洹罚渥湔略唬骸瓣榷柟??!逼淙唬骸颁仌r繹思,我徂維求定?!逼淞唬骸敖椚f邦,屢豐年?!狈蛭?,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眾、豐財者也,故使子孫無忘其章。[3]

這里,武王所“作”之《頌》顯然分為幾“章”(還有“彰”的意思),但各“章”卻出自不同的《周頌》篇目(分別為《時邁》[毛,273]、《武》[毛,285]、《賚》[毛,295]、《桓》[毛,294]),而不是同一首詩。另外,這里的第一條、也是最長的一條引文(“載戢干戈”句),《國語》稱其出自周公(前1042—前1036年攝政)所作之《頌》。[4]也就是說,在現(xiàn)有的最早記載這首詩的兩種文獻(xiàn)中,它或是出自武王之手,以代表他自己的成就;或是出自其弟周公之手,他以詩來紀(jì)念武王。不過,最有趣的是,在漢代編纂而成的《禮記》中,孔子對一位對談?wù)哒f“夫樂者,象成者也”,還描述了代表武王克商的《武》舞的六套動作。[5]

至少在公元前771年以后的文化記憶中,甚至可能早在西周的宗教、政治儀式中,樂舞表演和詩歌文本就已融為一體,面向精神領(lǐng)域和政治領(lǐng)域表達(dá)王朝奠基者的成就。這些古詩源于周王室的禮儀專家,其保存和傳播依賴于周的政治、宗教制度,據(jù)現(xiàn)有的最早文獻(xiàn),這些詩歌不僅被存檔,還一直被演奏;雖然言說者的視角往往是不確定的,但第一、第二人稱代詞的使用,說明它們是一種戲劇化的、多聲部的(polyvocal)表演。

到公元前五世紀(jì),周的宗主國地位明顯衰落后,其禮、樂、詩、誥令這些文化遺產(chǎn)在其他地方即孔子出生的東方小國魯國(今山東)得以保存下來。如果說一開始西周禮儀在宗廟祭祀和其他王室儀式中包含并保存了頌詩的詩歌表達(dá),那么,隨著時間的流逝,文本和儀式之間的關(guān)系開始顛倒過來:到孔子之時,古禮衰落已久,這些古詩則保存了儀式記憶,《左傳》引《詩》充分說明了這一點,《左傳》是將《詩》視為中國文化記憶和連貫性之核心的重要文本。[6]

幾乎所有《周頌》的詩歌,篇幅都很短小:《周頌》三十一首,其中八首為18-30字,九首為31-40字,四首為41-50字,六首為51-60字;只有剩下的其余四首,分別為62、64、92、124字。我們不能確定這些詩歌最初是不是獨立自足的文本單元:首先,前面提到的《左傳》引用的與武王克商有關(guān)的頌詩是一個分成幾章的文本單元,但在《毛詩》中,它們分屬不同的詩篇,有不同的詩題。[7]其次,像《維清》(毛,268)這樣只有18字的頌詩,加上音樂和舞蹈,可能并沒有被視為一個文本(或是作為表演文本)。第三,有幾首《周頌》相互之間關(guān)系密切:它們之間(僅限于彼此之間)有相同的詩行,甚至還有相同的聯(lián)句,這說明它們屬于一個更大的文本單元。[8]《豐年》(毛,279)共31字,其中16字與《載芟》(毛,290)完全相同;《載芟》另有三行詩見于《良耜》(毛,291),還有其他一些詩行見于相鄰的四首《周頌》。[9]所以,我們或許可以說《周頌》不是獨立撰寫的文本,而是取自一個公共的詩歌素材庫(shared poetic repertoire)的變體。這一公共詩庫更多僅限于《頌》本身(后世宮廷頌詩偶爾也從該詩庫中借用詩行),還受到儀式表達(dá)形式上和語義上的束縛。在宗廟祭祀的表演中,它們代表了揚·阿斯曼(Jan Assmann)所說的“鞏固群體認(rèn)同的知識”(identity-securing knowledge)的結(jié)構(gòu)形態(tài)(configuration);“鞏固群體認(rèn)同的知識”,“往往以多媒介演奏的形式表演出來,文字文本被難解難分地植入到聲音、身體、表情、姿態(tài)、舞蹈、節(jié)奏和儀式活動之中……宴會和儀式的定期重復(fù),確保了鞏固認(rèn)同的知識的傳授和傳播,并從而確保了文化認(rèn)同的再生產(chǎn)”。[10]不足為奇,《頌》不過是周朝開國敘事的記憶庫以各種文本形式實現(xiàn)和表演的一個舞臺而已;《尚書》中的幾篇《誓》也是另外一個舞臺,這幾篇追憶武王克商的演講系于武王名下,武王是臺上的演講者。[11]

《詩》的文字甚至在漢代也還沒有標(biāo)準(zhǔn)化,不同的闡釋傳統(tǒng)在建構(gòu)書面文本時不得不做出自己的選擇,選擇用這個字而不是其他別的字(往往是同音字)。而且,甚至在漢代,古代的用語(idiom)也存在多種解讀的可能性。這為理解《國風(fēng)》(見下)帶來了很多困難,《國風(fēng)》在闡釋上相當(dāng)開放,《頌》《雅》的情況則相對不太嚴(yán)重,雖然其某些字詞也存在不確定性。總而言之,這些儀式詩在語義上極為顯著的特質(zhì)是,它們頻繁使用重復(fù)的、音聲和諧的語言,并在表演時從語言上上演(enacting)和復(fù)制(doubling)祭祀活動。[12]它們整體上沒有歧義,這一點也反映在西周以后對《頌》的引用上,例如,《左傳》總是“賦”《國風(fēng)》《小雅》,以之作為一種“隱語式”的交流方法,目的是喚起聽眾特定的闡釋響應(yīng),但對于《頌》,除了一個例外[13],《左傳》都是直接引用,它們被用來作為支持某種觀點的證明和解釋。這些《頌》詩被認(rèn)為是不證自明的,不必再做解釋,也沒有可供解釋的余地。[14]

[1] 王靖獻(xiàn)(C.H.Wang),《從儀式到寓言:七論早期中國詩歌》(From Ritual to Allegory: Seven Essays in Early Chinese Poetry,香港:中文大學(xué)出版社,1988年),第1-51頁,綜述了今人研究成果,便于使用。斯坦利·坦比亞(Stanley J.Tambiah)對儀式的界定,也適用于中國的宗廟祭祀,他說:“儀式是文化上建構(gòu)而成的符號交流系統(tǒng)。它由模式化和有序化的言行序列組成,往往通過多重媒介表達(dá),這些媒介的內(nèi)容和編排以不同程度的形式主義(傳統(tǒng)性)、套話(刻板僵化)、凝練(融合)和冗余(重復(fù))為特征。就其構(gòu)成特征而言,儀式活動從三個意義上說是述行的(performative):首先是奧斯汀意義上的述行(the Austinian sense of performative),即說就是常規(guī)性地做;其次是多媒介的舞臺表演,由于參與者深度體驗事件,它的意義完全不同;第三是索引值(indexical values),它在演出過程中被附加于演員,并由演員從表演中推測得出——這個概念源于皮爾斯(Peirce)。”(“Ritual is a culturally constructed system of symbolic communication.It is constituted of patterned and ordered sequences of words and acts, often expressed in multiple media, whose content and arrangement are charaterized in varying degree by formality(conventionality), stereotype(rigidity), condensation(fusion), and redundancy(repetition).Ritual action in its constitutive features is performative in these three senses: in the Austinian sense of performative wherein saying something is also doing something as a conventional act; in the quite different sense of a staged performance that uses multiple media by which the participants experience the event intensively; and in the third sense of indexical values—I derive this concept from Peirce—being attached to and inferred by actors during the performance.”)見坦比亞,《儀式的表演》(A Performative Approach to Ritual),《英國科學(xué)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British Academy)65(1979,第113-169頁),第119頁。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