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走湟渠

中國年度優(yōu)秀散文詩(2015卷) 作者:楊志學,亞楠 著


走湟渠

王新鑫

伊寧,在大地上閃耀著溫潤、恬靜的氣質(zhì),緣于一條河穿城而過。在伊寧,白楊無處不在,要歸功于穿行在伊寧城鄉(xiāng)間的條條渠水。

引自伊犁河支流喀什河的湟渠,自東向西穿過伊寧,有序地為每個院落送去生命之源。渠水經(jīng)兩岸植被根須的過濾,清澈可飲。老人們說,這一條條渠水是百多年來人們飲用的水源,那時候,一天中最緊要的事情,就屬早起去渠溝里挑水了。

我長久地行走于岸邊,時常緊抱一棵樹,傾訴我的熱愛,它的一生也是我的一生。我以熱愛來概括它的偉岸,熱愛苦難摧不毀的信念,熱愛寒風吹不散的波瀾??晌覅s無法概括出一條渠,也無法辨認出渠水里的哪一滴是親人的。

一直以來,總有一些光芒,給了我無限的勇氣。我敢愛敢恨,我敢于承認羸弱與平凡,我敢于顯露渴望的神情,我贊美辛勤勞作的莊稼人,我也批判投機取巧的壞人。

此時麥地里已泛著金光,每一粒飽滿的麥子里都有鏗鏘有力的脈搏,這些麥子與我多么相近,都走不出母親的養(yǎng)育。

我們?nèi)绱诵疫\,在風調(diào)雨順的年月里,無限地接受給予與饋贈。我無法體味荒蕪、饑餓和苦難,我不知該怎樣使出全身的力氣去掄起坎土曼,我不知該從哪里汲取養(yǎng)分去耕種靈魂的田地。

再次沿著綿延90余公里的湟渠行走,我們與樹為伍。漸漸地,腳步走成了樹木的根須,我們的身軀正煉獄著一條人工渠。所以,我們拒絕坐享其成,不畏狂風肆虐,為了造福自己和后代而日夜勞作。

我要感謝大地賦予了水的母性,她拯救了我的倔犟與無知,拯救了我快要軟掉的四肢。

(選自2015年11月5日《伊犁日報》)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