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準(zhǔn)五律·悲燭

晨雨集:霜韌詩詞 作者:張軍 著


準(zhǔn)五律·悲燭

題解

此詩所悲的對象為蠟燭。題為“悲”,其實也是在“頌”。蠟燭對我們?nèi)祟惗杂惺裁垂τ媚??我以為主要有兩點,一是照明,一是取暖。全詩正是通過這兩點展開的。

冬夜天潑墨,寒廂生火煙。

焚身取點亮,合掌祈平安。

殷勤問暖意,沉默復(fù)潸然。

獻(xiàn)熱心未止,舍軀淚已干。

自釋

冬夜天潑墨——冬天的夜晚,天黑得像潑了墨一樣?!皾娔?,潑灑墨水,形容天黑。冬天本來就寒冷,又是夜晚,其寒冷黑暗的程度可以想見。這一句描繪出了一個既冷且黑的環(huán)境,為下面作了鋪墊。

寒廂生火煙——寒冷的房間里,蠟燭被點燃了,生出了閃亮的火光。前面提到“冬夜”,這里自然引出了“寒”字;“廂”,廂房,房子、房間的意思,“寒廂”也就是指寒冷的房間。“生火煙”,指點燃了蠟燭,因為蠟燭一點著,就會有火和煙產(chǎn)生,所以稱“生火煙”,當(dāng)然這里著重指“火”,“火煙”一詞有偏義性質(zhì)。這一句寫蠟燭之被點燃。

焚身取點亮,合掌祈平安——蠟燭燃燒自己,以給世人帶來光明;它燃燒起來的樣子,像是合掌在為人們祈禱平安。“合掌”,合起手掌,指蠟燭的火焰很像人的兩只手合在一起;“祈”,祈禱、祈求。蠟燭給人照明、取暖,是要燃燒自己、犧牲自己的,但蠟燭并無所畏,它勇于獻(xiàn)身,這種精神無疑很是高貴。“合掌”句發(fā)揮得比較遠(yuǎn),但更好地寫出了蠟燭的真善精神。

殷勤問暖意,沉默復(fù)潸然——蠟燭燃燒時,偶爾會發(fā)出細(xì)小的“噼啪”聲,這好像是它在問人們夠不夠暖和;蠟燭問罷之后,又無聲無息地燃燒起了自己。“殷勤”,情意深厚;“潸然”,哭泣的樣子,蠟燭燃燒的時候,蠟油會往下流淌,如人之哭泣,所以稱是“潸然”。這兩句表現(xiàn)出了蠟燭的關(guān)懷與悲憫之情,具有較強(qiáng)的感情色彩。

獻(xiàn)熱心未止,舍軀淚已干——蠟燭為人類獻(xiàn)熱獻(xiàn)光明的心還有停止,可是它犧牲自己,要流的淚水已經(jīng)流干了。這兩句化用了李商隱《無題》詩中的“蠟炬成灰淚始干”?!皽I已干”,也就是蠟燭徹底燒完了?!靶奈粗埂迸c“淚已干”形成對比,給人一種悲壯感,這也充分體現(xiàn)了蠟燭高尚的品格。

自評

蠟燭從點燃到淚盡,無時無刻不在付出、不在獻(xiàn)身,這樣的精神品格無疑是高尚的、圣潔的。此詩就歌頌的獻(xiàn)身精神而言,與前面的《悲煤》詩是一致的,但二詩仍有一定差別,《悲燭》詩寫蠟燭,用到“殷勤”、“沉默”等詞,顯得靜穆、深情,更接近于母性的情懷;而《悲煤》詩寫煤,用到“逐日”、“壯烈”等詞,顯得很有陽剛氣,更接近于大丈夫的氣概。當(dāng)然,氣度不同,用心是一樣的,都是高尚可貴、值得肯定的。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