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潤靈雨祠
碧殿丹垣在渚東,
潤祠沛渥總昭靈。
行云布雨操西海,
司理龍庭掌宇宮。
雩祭玄言發(fā)闡示,
旻天叆叇卷習風。
施得玉瀑晶簾掛,
遍地林禾盡郁蔥。
注釋
①丹垣(yuán):紅色的矮墻。
②渚(zhǔ):水中的小塊陸地。
③昭靈(zhāo líng):神奇靈驗。
④沛渥(pèi wò):指盛厚的恩澤。
⑤雩祭(yú jì):古代求雨的祭禮。
⑥叆叇(ài dài):濃云蔽日,此處指求雨顯靈。
⑦旻天(mín tiān):指天空。
龍在中國地位十分尊貴,原因之一是它被認為能夠興云致雨。所以,在降水量小、河網稀疏的北方地區(qū),龍王廟的分布尤多,頤和園中的廣潤靈雨祠也應運而生。
廣潤靈雨祠始建于乾隆年間,在頤和園的南湖島上,是在明代西湖東岸龍神祠的舊址上修建而成的。據《山行雜記》記載:“步西湖(昆明湖舊稱)堤右小龍王廟。坐門闌,望湖,湖修三倍于廣,廟當其沖,得湖勝最全?!鼻∈迥辏?750年),龍王廟得以重新修葺,而龍王有四海龍王之說,因昆明湖原有西湖之稱,所以這里供奉著西海龍王敖閏,稱號為西海廣潤王。又因乾隆在此祈雨靈驗,故取名廣潤靈雨祠。修繕之后,乾隆皇帝曾批復管園大臣的奏請:“其香供著照靜明園等處之例辦理?!边@是有關昆明湖龍王廟香供等級的最早記載,也是日后確定昆明湖龍神祠祭祀等級與儀節(jié)的依據。嘉慶十七年(1812年)五月七日,嘉慶皇帝因祈雨靈驗,給予龍神“廣潤靈雨祠沛澤廣生”封號,并命令此后每年春秋兩季遣官致祭,后歷任皇帝均來此祈雨,慈禧太后也常來?,F(xiàn)“敕建廣潤靈雨祠”橫額為嘉慶皇帝所題,印璽為“嘉慶御筆之寶”。廣潤靈雨祠正殿匾額“靈巖霞蔚”乃龍王云霞盛起、氣象神威之意,而正殿內檐匾額“澤普如春”大意是細雨普降如春。正殿楹聯(lián)“云歸大海龍千丈,雪滿中空鶴一群”,也是通過夏冬情景之壯闊,襯托龍王氣勢。
咸豐十年(1860年)廣潤靈雨祠被英法聯(lián)軍焚毀,光緒十四年(1888年)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