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寒泉之思 勤勞善良的母親

中國成語故事:先秦的詩與歌 作者:周玉潔


寒泉之思 勤勞善良的母親

學成語

“寒泉之思”( hán quán zhī sī)出自《詩經(jīng)·邶風·凱風》:“爰(yuán)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勞苦?!?/p>

寒泉:春秋時衛(wèi)國浚城的一處泉水,因不管春夏秋冬它的泉水都是冷的,所以被稱作“寒泉”。

思:思念。

寒泉之思:用以比喻子女對母親的思念和感恩之情。

讀故事

古時候,有一位勤勞善良的母親,她有七個孩子。

這位母親忍受著生活的貧苦和艱辛,盡力為孩子們創(chuàng)造較好的生活。哪怕她的孩子們時常吵鬧,或惹出些小麻煩,讓她身心憔悴,她也毫無怨言,仍舊慈愛地對待他們。

她省吃儉用,卻想方設法給孩子們做可口的飯菜,把僅有的一點兒好吃的都留給孩子們吃;她為他們縫制衣服,讓他們個個都體面有尊嚴,她自己卻穿著縫補過的衣物;她一心為了孩子們的健康成長而奔波忙碌,忘記了自己。

很多年過去,這位母親含辛茹苦把七個孩子都撫養(yǎng)成人時,她老了。

她的臉上布滿了皺紋,雙手布滿了老繭,身體變得佝僂,疾病時常折磨得她痛苦不堪。

有一天,這位身心憔悴的母親病倒了。她的七個孩子這時才忽然發(fā)現(xiàn)母親老了。

孩子們站在屋后的棗樹林里,傷心地說起母親年輕時的樣子,那時候她是多么健康,多么美麗。

風拂過棗樹林,那些高低不一的大棗樹和小棗樹被溫柔的風吹拂著,沐浴在陽光中。

一個孩子說:“這溫暖的風多么像我們的母親,那么溫和; 而這些大大小小的棗樹多么像我們。母親像和風一樣溫暖我們,她為了把我們養(yǎng)育大,吃了那么多苦,她太辛勞了。”

一個孩子說:“我們的母親是多么賢良、能干啊,我們卻沒有一個人能像她那么賢良。她那么辛苦地養(yǎng)育我們,我們卻無才無德,辜負了她,我們真是有愧于她!”

一個孩子說:“我們冷漠自私,連寒泉都不如。寒泉的水雖然冷,卻能滋養(yǎng)寒泉之下的大地,去回報大地母親。我們雖然有七個人,卻從不懂得為母親分憂,所有的重活兒、累活兒全是母親一個人在做,我們是多么不懂得感恩!”

一個孩子說:“我們連那樹上的黃鳥都不如,黃鳥還能唱出悅耳動聽的歌,去取悅鳥媽媽,我們卻從來沒對母親說過一句感謝和慰藉她的話,我們是多么無情!”

黃鳥

這七個孩子既慚愧又懊惱,為自己沒有聽從母親的教導,為自己沒有為母親分憂而深深地自責。

他們在棗樹林里訴說著母親對自己的諸多恩情,為自己種種不孝的行為而感到悔恨。他們決定從此以后一定要孝順母親,照料母親,為母親尋醫(yī)求藥,讓她的病盡快好起來,以回報母親的養(yǎng)育之恩,讓母親能感受到他們對她的愛和感激。

成語小提示

《詩經(jīng)·邶風·凱風》是一首感懷母愛的詩,描述了母親養(yǎng)育子女的辛勞和子女們?yōu)椴荒軋蟠鹉赣H的恩情而感到慚愧的心情。后人常用“凱風”“寒泉”的典故來代表母愛。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