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 三
《野菜博録》
《野菜博録》三卷,明新安鮑山在齋編。卷上、卷中爲草部,都三百十六種;卷下爲木部,都一百十九種。前有天啓壬戌自敘,後有程大中、趙洪二跋。每種有圖,極精。據(jù)其自敘,此四百餘種皆親嘗試之。所收視王西樓《野菜譜》爲多爲確,每種後附食法,此中國奇書也。我國學(xué)者,向以儒家爲宗,啓口説王道,下筆效經(jīng)傳,獨日用之物,草木之類,漫不注意。此所以誇詞日多,實際日少也。向在北京,無意中購得鈔本書一冊,閲之則《小雕蟲》也,專以蟲名,作成賦體,而詳注其下。譚志賢見之,知爲其遠祖著述,且搜訪半生,未獲見者,歡喜無量,急爲梓行。今此書説菜蔬尤翔實可喜,真不多見。
《武經(jīng)七書》
《武經(jīng)七書》,存《六韜》六卷,《黃石公三略》三卷,《孫子》三卷,佚四種,宋刊本。半頁十行,行二十字。左右雙綫,白口。第一魚尾下標書名,第二魚尾全書皆殘缺,不知有刊工姓名及字數(shù)否?中有補板數(shù)頁,字類元刊。三書皆僞書?!短w》,《隋志》作五卷;《孫子》,《隋志》有一卷本、二卷本,無三卷本?!段浣?jīng)》爲當時武舉必讀之書,此書向爲清內(nèi)閣物,今原本不知流落何處。予借影得一冊,後頁有“晉府書籍”朱文方章,清內(nèi)閣書有晉府章者甚多,皆明晉邸舊藏也。
方志兼載方言
劉心蓼《太倉州志》“風(fēng)俗”條內(nèi),兼載方言。近餘楫江同年霖輯《梅里備志》,《風(fēng)俗門》中末附市語一條,亦志中罕見也。明陳弘緒《寒夜録》云:“揚子云撰《方言》十三卷。又王孝孫有《河洛語音》之作。國朝幅員遼闊,四方語音不同,須敕縣令凡志書俱備入方言一款,悉著土音之異者。此書既成,一以便官府之聽斷,一以佐文士之稽考,以備關(guān)津之譏察,所系正非鮮小。”云云。乃知古人已有作此想者,但事實上決不能辦到。且“關(guān)津譏察”云云,是欲使巡吏究音韻之學(xué),談何容易!
《東坡七集》
《東坡七集》,端陶齋刊??ず碧招?,字體似拙而實巧,去宋甚遠,然在近世已難得矣。初印精本,皆用六吉綿料。陶齋歿後,板即不全,可惜也。所收東坡詩,此爲最富矣。然放翁敘《梅聖俞別集》云:“蘇翰林多不可古人,惟次韻和陶淵明及先生二家詩而已?!苯窈吞赵姅?shù)十章,《集》中具在,且宋時刊有單行本;和梅詩,則散逸不可收輯矣。
《廣異記》中摩頂松
《廣異記》二十卷,唐校書郎守饒州録事參軍譙郡戴孚撰。其二十卷中,載玄奘一條云:“玄奘往西域,見其松,以手摩其枝曰:‘吾西去求佛教,汝可西長。吾歸即東回,使吾弟子輩知之?!热?,松枝年年西指。一年忽東回,弟子曰:‘教主歸矣。’果還。至今謂之‘摩頂松’?!苯瘛段饔斡洝分休d其事,即本此。
《諸 子 辨》
《諸子辨》一卷,明宋濂撰。首《鬻子》,終《程子》,後有至正戊戌秋七月丁酉朔日《記》一篇,蓋元季避兵時之作也。今節(jié)其可備考證者如下。其他諸子,僅論其學(xué)術(shù)者,皆略不載。
《鬻子》十四篇,出祖無擇所藏?!冻缥目偰俊分^八篇已亡。其書頗及三監(jiān)曲阜事,蓋非熊自著,或其徒名政者之所記。
《管子》二十四卷,經(jīng)劉向所定,凡九十六篇,今亡十篇。自《牧民》至《幼官圖》九篇爲“經(jīng)言”,《五輔》至《兵法》八篇爲“外言”,《大匡》至《戒》九篇爲“內(nèi)言”,《地圖》至《九變》十八篇爲“短語”,《任法》至《內(nèi)業(yè)》五篇爲“區(qū)言”,《封禪》至《問霸》十三篇爲“雜篇”,《牧民解》至《明法解》五篇爲“管子解”,《臣乘馬》至《輕重庚》十九篇爲“管子輕重”。予家又亡《言昭》、《修身》、《問霸》、《牧民解》、《輕重庚》五篇,止八十一篇。題云“唐司空房玄齡注”。是書非仲自著,疑戰(zhàn)國時人采綴仲之言行,附以他書成之。不然,“毛嬙”、“西施”、“吳王好劍”、“威公之死”、“五公子之亂”,事皆出仲後,不應(yīng)預(yù)載之也。
《晏子》十二卷,《漢志》八篇,但曰《晏子》。《隋志》七卷,始號《晏子春秋》,與今書卷數(shù)不同?!冻缥目偰俊分^其書已亡,世所傳者,蓋後人採嬰行事而成。
《關(guān)尹子》一卷,頗見之《漢書》。自後諸史無及之者,意其亡久矣。今所傳者,以“一宇”、“二柱”、“三極”、“四符”、“五鑒”、“六匕”、“七釜”、“八籌”、“九藥”爲名,蓋徐蕆子禮得於永嘉孫定,未知定又果從何而得也。
《曾子》,《漢志》云十八篇,《唐志》云兩卷。今世所傳,自《修身》至《天圓》凡十篇,分爲二卷,與《唐志》合,視漢則亡八篇矣。
《慎子》一卷,慎到撰,趙人,見於《史記》,《中興館閣書目》乃曰瀏陽人。瀏陽在今潭州,吳時始置縣,與趙南北了不相涉,誤也。《漢志》云四十二篇,《唐志》云十卷,不言篇數(shù),《崇文總目》言三十七篇。今所存者,唯《威德》、《因循》、《民雜》、《德立》、《君人》五篇。
《墨子》三卷。上卷《親士》、《修身》、《所染》、《法儀》、《七患》、《辭過》、《三辨》七篇,號曰“經(jīng)”。中卷《尚賢》三篇,下卷《尚同》三篇,皆號曰“論”。共十三篇??贾稘h志》七十一篇,《館閣書目》則六十一篇,已亡《節(jié)用》、《節(jié)葬》、《明鬼》、《非樂》、《非儒》等九篇,比今書則又亡多矣。
《孫子》一卷,自《使計》至《用間》十三篇?!端囄闹尽纺搜园耸?,杜牧信之,遂以爲武書數(shù)十萬言。魏武削其繁剩,筆其精粹,以成此書。按《史記》,闔閭謂武曰:“子之十三篇,吾盡觀之。”其數(shù)與此正合,牧言非是。
《尉繚子》五卷,二十四篇。較《漢志》二十九篇,已亡其五。
《公孫龍子》三卷,《跡府》、《白馬》、《指物》、《通變》、《堅白》、《名實》凡六篇。《漢志》六十四篇,其亡多矣。
《玄真子》兩見《唐志》,一云十二卷,一云兩卷。予所藏者,外篇三卷。計必有內(nèi)篇,而此非全書也。
《宋典雅詞》
《宋典雅詞》十四種,照宋本鈔,半頁十行,行十八字?!段髀蠢^周集》陳允中衡仲,《燕喜詞》曹冠宗臣,《拙庵詞》趙磻老渭師,《碎錦詞》李好古,《雙溪詞》馮取洽熙之,《袁宣卿詞》袁玉華宣卿,《文簡公詞》程大昌泰之,《澹庵長短句》胡銓邦衡,《章華詞》缺作者名,《篁詞》劉子寰圻父,《阮戶部詞》松菊道人,《知稼翁詞》黃公度師憲,《龍川詞》陳亮同甫,《孏窟詞》侯寘彥周。其中《章華詞》一卷,汲古閣有影宋本,卷首數(shù)頁亦缺,故撰人姓名無考。其他《雙溪詞》、《文簡公詞》、《澹庵長短句》、《篁詞》、《阮戶部詞》、《龍川詞》、《孏窟詞》,皆缺頁甚多,因少傳本,故鈔之。
《酒 經(jīng)》
《酒經(jīng)》三卷,宋大隱翁撰。大隱翁者,朱肱翼中也,隱西湖,政和中起官爲博士,後坐書東坡詩,貶建州,繼以宮祠還。見宋李保《續(xù)北山酒經(jīng)篇》,李氏記題政和七年正月。此本爲宋刊本。半頁十行,行十八字。左右雙綫,白口。第一魚尾下標“酒經(jīng)”上、中、下,第二魚尾下標頁數(shù)、字數(shù)。後有錢牧齋跋云:“《酒經(jīng)》一冊,乃絳云未焚之書。五車四部書,爲六丁下取,獨留此經(jīng),天殆縱予終老醉鄉(xiāng),故以此轉(zhuǎn)授遵王,令勿遠求羅浮鐵橋下耶?予已得修羅採花法,釀仙家燭夜酒,視此經(jīng)又如餘杭老媼家油囊俗譜耳。辛丑初夏,蒙翁戲書?!?/p>
《范文正公別集》
《范文正公別集》四卷,宋刊本。左右雙綫,白口,兼有黑綫口。第一魚尾下標書名卷數(shù),第二魚尾下標頁數(shù)、刊工姓名。半頁十二行,行二十字。第四卷末有題記云:“鄱陽在江左,號古郡,昔之爲守者固多,以賢稱者僅九人。而傑出於九賢之中,又止唐之顔魯公、本朝之范文正公,可謂難得也已。二公名氏在史官,大節(jié)在天下。至於文章,散落人間。雖筆端游戲之餘,而典雅純實,可以經(jīng)世而出治,垂久而行遠。蓋其所養(yǎng),得天地之正氣,故文亦如之。然是邦實二公舊治,獨無墨本,而間見於他處,誠闕典也。翊攝乏此來,首訪而得之,鳩工鏤板,以傳不朽。斯人之眷眷二公,雖不繫於文集之有無,然使學(xué)士大夫家有其書,如潮人之於退之,柳人之於子厚。因書以致其師仰敬慕之意,不猶愈於甘棠之思乎!乾道丁亥五月既望,邵武俞翊謹識?!弊谙榘福捍藸懡鞯谝豢瘫?,當時蓋與《魯公集》同刻者。今《魯公集》北宋宋敏求本,南宋留元剛本,皆不可得見,推明嘉靖錫山安氏本爲最善。而《文正集》尚存宋本,未始非幸事也。《天祿後目》有乾道本。
第二跋云:“番陽郡齋州學(xué)有文正范公文集奏議,歲久板多漫滅,殆不可讀。判府太中先生嘗謂此郡太守名德如日月之照,終古不泯者,在唐則顔魯公,本朝則范文正公。文正之《集》,士大夫過郡者,莫不欲見,其可不整治乎?於是委屬寮以舊京本《丹陽集》參校,且捐公帑刊補之。又得詩文三十七篇,爲《遺集》附於後。其間尚有舛誤,更俟後之君原脫一字,當是“子”字。訪善本訂正焉。淳熙丙午十二月日,郡從事北海綦煥謹識?!弊谙榘福捍藸懘疚醣?,江西第二次修刊之本也?!段恼吩兜り柤罚坝刑K軾敘文,至江西刻行,始改名《文正集》。計《正集》二十卷,《別集》四卷。考綦跋有刊補之語,則行款仍乾道之舊可知。然綦刻僅有《遺集》,即所云詩文三十七篇也?!秳e集》之名,更在三次重修之後。綦跋後復(fù)有三行,一行云“嘉定壬申仲夏重修”,二行云“朝奉郎通判饒州軍州兼管內(nèi)勸農(nóng)營田事宋鈞”,三行云“朝請大夫知饒州兼管內(nèi)勸農(nóng)營田事趙舊”。宗祥案:此爲第三次嘉定重修本,即此本也。後元天曆戊辰,歲寒堂范氏家塾即依此本重刊,其裔孫能濬復(fù)輯《補編》五卷附之,亦名《二范集》。蓋與忠宣范純?nèi)?/span>文集合刻,而“歲寒堂”則范氏家塾之名也。由此觀之,自乾道而淳熙,而嘉定,實一刻而再修。天曆亦從此出?!段恼穫魇勒撸浴兜り柤分?,蓋皆江西刻矣。張君詠霓己巳冬得一全刻,其《別集》四卷,校予影本,斷板爛字,皆相符合。
《西溪叢語》
《西溪叢語》二卷,宋姚寬撰。予得一本,有復(fù)翁題記云:“此予手校三本之《西溪叢語》也。始因於友人處見錢遵王手校舊鈔本,欲臨之,苦無津逮中刊本。後晤張訒庵,知有鴸鳴館刻本,而並爲吳枚庵手校者,遂藉兩家本勘之。知錢校之鈔本,即從鴸鳴館刻本出,而行款不盡同。其所校則別一本,不言所自出,而以吳校證之,知亦出鈔本也。餘謂書經(jīng)???,已失真面目,故先以鴸鳴館刊校之,再以錢校覆之,三以吳校參之,可謂精審矣。復(fù)翁記?!痹圃?。餘得此書,鈔定後整理之,知鴸鳴館本上卷凡缺三條,吳、錢兩家皆據(jù)舊鈔補入,即《東湖叢記》所云影宋鈔本多一敘,三條後有錢曾跋語者也。今記其闕條如下:一、 “海上人云蛤蜊文蛤”條下,缺“凡木一歲生一節(jié),來歲復(fù)於節(jié)上再長也”一條。二、 “宣和貴人家有寫《唐會要》一軸”條下,缺“《樹萱録》引杜詩云‘虬鬚似太宗,色映寒夜春’,又云‘子章髑髏血模糊,懷中瀉出呈大夫以下缺’”一條。三、 卷末缺“詩人用字各有所宜,梅言橫,松言架。何遜詩云‘枝橫卻月觀,花繞凌風(fēng)臺’,江淹詩云‘風(fēng)散松架險,雲(yún)鬱石道深’,杜甫詩云‘南望青松架短壑’”一條。此三條,第二、第三皆非全文,豈宋本當時已缺耶?其他片字只語,佳者甚多,亦足珍也。此書《四庫》本三卷。
《蘆浦筆記》
《蘆浦筆記》十卷,宋劉昌詩撰。予所鈔本據(jù)黃蕘圃、吳枚庵、陳仲魚三先生校正舊鈔本寫定。有吳跋二,黃、陳跋各一。吳跋僅云鮑本有誤。黃跋云:“郡中吳枚庵先生多古書善本,皆手自鈔録或??闭摺>每统?,歸囊尚留數(shù)十種,此《蘆浦筆記》其一也。餘欲借校鮑氏新刻本,久未得閒。適張訒庵來談及近見一舊鈔殘本,內(nèi)八卷文有‘起立行伍’句,上多‘趙’字,較鮑本爲勝。因檢此本乙‘起立’爲‘立起’,文似順矣,然初不知原文爲‘趙立起行伍’也,遂動??敝d,並憶舊藏穴硯齋鈔本宋人説部有數(shù)種,此書在焉。取勘是本,所得實多。其最勝者乃卷五‘趙清獻公充御試官日記’中文多幾行也。卷四“巴丘”條亦補九字,較鮑刻爲勝。觀鮑本跋語,於此書讎勘至數(shù)四,而尚有脫誤,信乎古書之難覯,而??敝灰滓?。惜鮑淥飲已作古人,不能語原缺二字。之,爲一大恨事,只好與枚庵共爲賞析爾。黃丕烈。”
陳跋云:“餘於乾隆四十七年正月,從鮑淥飲君借《蘆浦筆記》,觀於小桐溪館,命門人傳録一本,手自勘正。後十餘年,淥飲又得舊本,校讎數(shù)過,刻入《知不足齋叢書》,世稱善本。今年九月過吳門,適黃君蕘圃獲見舊鈔,並以其向藏穴硯齋鈔本,合校於吳君枚庵舊鈔本上,枚庵復(fù)跋之而歸諸餘。餘亟以鮑刻重勘,正誤甚多。既補第五卷所缺之九行,又補得劉昌詩後跋一篇。計是書先後三十年,歷經(jīng)名家,屢有補正,惜淥飲已不及見是本,猶幸予與枚庵、蕘圃之得見也。嘉慶十九年九月十一日,陳鱣記。”案此書蕘圃先生校者,宋諱皆缺筆。卷五所缺者,爲御藥院録白中書劄子進士以下等第云云,此爲第一行,在呈進士卷子二道行後。編排進士諸科等卷子,此爲第二行。賜食酒果第三行,九日清明雨,第四行。奏乞送字卷重詳定,第五行。封彌閲詳定五號奏取旨,第六行。御藥院關(guān)奉,第六行。聖旨看詳定奪, 五號等第,第八行。賜酒食果子。第九行。共計九行。
劉跋云:“右日記一卷,予家寶藏,蓋清獻趙公手書也,公時爲右司諫。直孺則翰林學(xué)士賈公黯,貫之則侍御史知雜事范公師道也。按嘉祐六年,昭陵在宥已有四十春,而猶垂意科選,親屈翠華,以次臨幸。雖上巳、寒食休暇之辰,孜孜不廢,且訓(xùn)敕勞賜,無日無之,可謂至誠不息者矣。嘗考國史,大中祥符元年書:“帝遍至幄次,諭李宗諤等,各務(wù)精詳,勿遺賢俊。”四年書:“帝遍至考官幕次?!碧祆暧謺骸暗坌铱夹9倌淮危瑩釂柧弥?,出七言詩賜晁迥等?!苯袢沼浰鶗铱夹K叨?,幸覆考所者四,幸詳定所者二,幸編排所者一,是皆恪守孫謀,而又皆詳焉。於戲,盛哉!宜乎天佑生賢,名臣輩出,坐致太平,而又留爲奕世不窮之用。近時御試幕次在集英殿門之前,不復(fù)在殿後,而駕幸之儀夐無有知之者。蓋其廢已久,則此記所補,豈獨文字之間而已。因備録之?!痹圃?。案:此書傳刊本不多,知不足齋本已爲至善,然闕文尚在不免,故詳載之,以便參考。
《林和靖詩集》
《宋林和靖先生詩集》四卷,林逋撰。予所鈔者爲明翻宋本,前有皇祐五年六月十三日太常博士梅堯臣敘。半頁十行,行二十字。卷一爲五言律,卷二、三爲七言律,卷四爲五、七言絶句。末附拾遺:計五古一篇,點絳唇詞一闋。和靖詩傳本極少,呂晚村刻《宋詩鈔》,始爲表章。
《雪翁詩集》
《雪翁詩集》十四卷,明遺民魏白衣先生耕撰。先生慈溪人,《海東逸史》、《慈溪縣志》皆有傳,《鮚埼亭集》有《雪竇山人墳板文》。《慈溪新志·藝文志》作《息賢堂集》十五卷。此本爲先生裔孫仲車同年友枋家藏稿本,書名、卷數(shù)悉與《縣志》不同,自當以此稿本爲正。惟此本第一卷《游天竺寺寄會稽姜廷梧》詩下有脫簡,而第十二卷七言律篇幅又特多,不知是否有誤,疑其尚非定本,苦無他本可證矣。張君詠霓欲刊《四明叢書》,力勸之將此集刊入。
《南 陽 集》
《南陽集》六卷,清錢大昕竹汀撰。前五卷詩,後一卷詞。此書久佚,戊午在京師鈔得此集,與念劬先生相與欣賞,蓋念老久覓此書而不得者也。今念老墓有宿草矣!回憶三十年前,予年十九,單君不庵介念老至舍,在念老喜訂忘年之交,在予屢獲師承之益。豈知老成既殂,不庵亦隨之以去耶,念之愴然。
《趙寶峰集》
《趙寶峰集》二卷,元趙偕著。錢唐汪氏曾有刻本,予過録自舊鈔本。後有嘉靖甲寅六世從孫趙文華跋,刻本無之,想惡其人而棄之也。
《貝清江集》
《貝清江集》三卷、《續(xù)集》一卷,明貝瓊撰。明萬曆時刊於桐鄉(xiāng),??呷鍖W(xué)訓(xùn)導(dǎo)李詩也。悉文而無詩。清江先生以詩名,歿葬海鹽橫山??滴跫汉?,桐鄉(xiāng)金氏刊本爲十三卷,詩文皆備?!端膸臁匪?,則爲詩集十卷、文集三十一卷,最足之本矣。
陰、何詩集
《陰常侍詩集》一卷,《何水部詩集》三卷,從抱經(jīng)堂寫校本録出?!蛾幖凡欢嘁?,《何集》則尚有八卷本詩文合集。此三卷本,蓋自晉天福本出也。
《髦餘詩話》
《髦餘詩話》十卷,海寧周松靄先生春撰。先生生雍正,卒嘉慶,著此書已在嘉慶十四年,年八十一矣。當代名人,多相還往,所載文獻,信而可徵。予此書録自郭溪葛南氏舊抄,中有錢竾僊先生振常手書一通,並附??庇浺患?,蓋當時擬刊而未果者。竾僊先生原書,後歸念劬先生收藏,予則録副書後。同時鈔得者,尚有周耕崖先生廣業(yè)《冬集紀程》一卷,亦葛氏舊鈔本,後附《俞貞女綉經(jīng)敘》一篇,及詞四章。《冬集紀程》已有刊本,而詩話有關(guān)掌故更多,乃竟再無蔣生沐先生其人爲之梓行,可慨也。
《意 林 注》
癸亥秋,邵生次公瑞彭擕耕崖先生注《意林》鈔本見示。先生此書,最爲用力,獨惜所據(jù)者非六卷本,仍止五卷而已。
《國 榷》
《國榷》八十三冊,不分卷,明海寧談孺木先生遷撰。前有崇禎庚午正月新建喻應(yīng)益敘、天啓丙寅三月談氏自敘。敘後跋云:“此丙寅舊稿,嗣更增定。觸事悽咽,續(xù)以崇禎、弘光兩朝,而敘仍之。終當覆瓿,聊識於後。遷又跋?!睌⑨釥憽读x例》,《例》後題“江左遺民談遷孺木識”,則史之編在國變前,史之成在國變後也。史例紀年,蓋仿《長編》之例。前有《大統(tǒng)》、《開聖》、《天儷》、《元潢》、《各藩》、《輿屬》、《勛封》、《戚畹》、《直閣》、《部院》、《甲第》、《朝貢》十二篇,蓋提挈綱領(lǐng),有類志、表者。本史自太祖起,至永曆止。世所傳本,以崇禎一朝分爲十卷,蓋非全書也。書中所紀,有與《實録》不同者,皆註明於後。此孺木先生一生用力之書也。雖不分卷,然七八十頁後必另起,蓋未填卷數(shù),非漫無起訖也。此書予假蔣氏舊藏鈔本過録。蔣氏書,生沐先生別下齋所藏,皆毀於洪楊之際。《別下齋叢書》、《涉聞梓舊》二書之板亦被焚。所存者獨別齋三間老屋而已。其時生沐先生避難桐木村,聞信嘔血,不久下世。其從弟所藏者,買巨舶載之,轉(zhuǎn)徙長江中,事平卒得保全。今三傳矣,尚世守勿失。若宋刊小字本《晉書》、《沈石田集》鈔本,卷帙頗繁,後有停雲(yún)館文氏跋語,皆足珍賞。而此書亦其一也。甲子至甌海,承借擕行篋中,因得全鈔。中有一二白頁。丙寅、丁卯,流寓滬上,頗思借劉翰怡兄處所藏明歷代《實録》,一爲校定,悠忽至今,竟未著手。以視先哲,愧悚奚似!所望他日更得查伊璜先生《罪惟録》等書,滙而校定,刻行之。不獨鄉(xiāng)先哲之遺著得以流行,亦爲明代多一信史也。
《隸 續(xù)》
《隸續(xù)》七卷,影元刊本。左右雙綫,白口。第一魚尾下標卷數(shù),第二魚尾上標頁數(shù)。半頁十行,行二十字。卷三末有一行云“泰定乙丑寧國路儒學(xué)重刊”。卷四亦然。前四卷爲碑文,五、六兩卷爲碑圖,卷七爲碑式。
《小緑天庵吟草》
《小緑天庵吟草》兩卷,海寧釋六舟達受撰。前有戴文節(jié)熙等題詞,後附遺詩目及磚銘。又六舟《山野紀事詩》一卷。皆丙寅年鈔得。六舟姓姚,海寧石井村人。幼即茹素,祝發(fā)於城北白馬禪院。學(xué)詩於焦山借庵,學(xué)畫於南屏傅法師松光。尤好金石,與幾谷爲畫友。道光辛卯,曾偕游天臺、雁蕩,作雁山雙錫圖。後得逸少《清晏帖》及懷素小草《千文》,因題其樓曰“墨王”。所著有《祖庭數(shù)典録》一卷、《六書廣通》六卷、《兩浙金石志補遺》未分卷,皆毀於洪楊之役。卒年六十有八。
《金姬傳》
《金姬傳》一卷,明楊儀撰。記章丘李氏女,處張士誠軍中,以占易見寵而不失身。其末所記,則士誠二子爲姬母所育,皆冒李姓,籍章丘,洪武末,其季子且領(lǐng)山東鄉(xiāng)薦。真異聞也。
《青瑣高議》
《青瑣高議》十卷,《後集》十卷,《別集》七卷,元劉斧撰。予所鈔者,有復(fù)翁數(shù)跋。云:“甲戌孟夏,友人收得《青瑣高議》下冊,乃《後集》十卷完具者。先以書名告予,予曰:‘爲何時鈔本?’友人云:‘楮墨古拙,是爲前明朝鈔?!蚯沧闳≈?,手校於臨寫張訒庵本上,實有勝是者,且疑張藏鈔本亦出自前明朝鈔本,特傳録時又多一番脫誤校改耳。書以最先者爲佳,信然。復(fù)翁。”“所收舊鈔本覆校至再,可云精審。向有朱墨兩筆校字,茲悉標記。其不標記者,皆舊鈔本字,而非由校改也。朱墨校殊不足信,茲皆就其文理優(yōu)者標記之。候讀者領(lǐng)會之斯可耳。原本多方格闕疑字,按文義似無闕,不知所據(jù)云何?古書無舊刻,但從鈔本作證,究未可臆定也。”“此本雖止後集一種,然所獲良多,不僅在補闕數(shù)條也。不經(jīng)見之書,見非一本,殊自幸耳。説部舊本難得,即如《青瑣高議》,世鮮傳者。客歲玄妙觀前冷攤獲此藍格棉紙舊鈔本,卷尾有‘正德年間鈔録’字,且爲松崖惠先生藏本,惜已歸友人處,遂借歸分手録之。此《別集》乃又一人録也。復(fù)翁?!睋?jù)此三跋,則知此書係集鈔集校而成,而所據(jù)之本,則皆明鈔也。此書僅見士禮居收藏,其他絶少概見。予辛酉在北京,曾見明刻本十一卷,自十至二十,係張夢錫校刊者。其次敘則第十卷即前集之末卷,後十卷即《後集》也。而十八、十九、二十三卷,其標題仍作“青瑣高議後集卷之幾”,蓋張氏並前、後集刊成一書,而此三卷標題漏未刪去,尚存原書之舊故耳。但佳字甚多,且此書刻本難得,故予鈔之,有暇當細一勘校也??景腠撌校惺抛?。
《太和正音》
《太和正音》兩卷,明丹丘先生涵虛子編。僅有洪武刊本,予此書即影洪武本者。凡分樂府體式、古今英賢樂府格勢、雜劇十二科、羣英所編雜劇、善歌之士、音律宮調(diào)、詞林須知、樂府八門。古今羣英樂府格勢,起元馬東籬至明唐以初,至所收雜劇元五百三十五種,明三十三本,又古今無名氏雜劇一百一十本,可謂多矣。伶人名色,有正末、付末、狚、孤、靚、鴇、猱、捷、譏、引戲數(shù)種。正末者,當場男子,則今之生末,皆屬之矣。付末者,古謂蒼鶻,故可以捕靚,靚者狐,似今之正生。狚者,猿之雌也,今省曰旦。孤者,當場粧官者,今之外是也。靚者,付粉墨獻笑供諂者也,似今之大、二、三花矣。鴇與猱今無專角,捷、譏亦二、三花也。引戲,院本中狚也,今則改用付末矣。所有雜戲,流傳至今者甚少。至樂府則有四聲而無樂譜。然詳其所著,實我國言戲曲之善本矣,後乎此者不可必,前乎此者未之見也。
《萬曆辛亥京察記事始末》
《萬曆辛亥京察記事始末》八卷,明周念祖編。未見刻本。所採皆當時奏疏揭帖,匯編成書。
殘 經(jīng)
殘經(jīng)數(shù)節(jié)。第一篇前缺,尾有“喻第二”三字,論“世間唯有一神。一切萬物,皆一神所造”,中有句云“從波斯至拂林”云云。第二篇首似不缺,末題“一天論第一”,經(jīng)中反復(fù)證明人爲一神所造,有“飛仙”、“惡魔”等言,而末有“四天下”之稱。第三篇首題“世尊布施論第三”,中亦有“此並是一神所有”句。第四篇首缺,末題“一神論卷第三”,中亦有“自嚮拂林”云云。又有云“世尊喻,如自父不禮拜,乃嚮惡魔禮拜,有不浄潔處,意憘?cè)∪晏幏朱逗陂湹鬲z發(fā)遣”云云。又云“唯有世尊,情願具足,欲此諸王等聖主,誰嚮拂林,誰嚮波斯,並死亦是惡律法於所著者爲怛索到不堪處,以一切拂林,如今並禮拜世尊,亦有波斯少許人被迷惑,行與惡魔鬼等所作泥素形像禮拜者,自餘人物禮拜世尊”云云。又云“嚮五蔭身六百四十一年”云云。又云“誰依直心道行者,得上天堂,到快樂處,無有盡時。所有萬識,一神直道,嚮好經(jīng),不行亦不取,一神處分作罪業(yè)者,於惡魔、夜叉、諸鬼所禮拜者,嚮地獄共惡鬼等一時隨入地,常在地獄中住”云云。此經(jīng)亦自敦煌出土,爲唐寫經(jīng)之一。陳援庵兄得之,因借録副本。此非釋教經(jīng)典也。佛教未東行之前,已拜偶像,不主一神。東行之後,未聞西漸,則波斯、拂林何關(guān)焉?此實舊教經(jīng)典,以一神爲主,世間萬物,皆一神所造,一神之外,皆爲魔鬼,一一與經(jīng)符合。且屢言波斯、拂林,蓋東行之漸,“飛僊”即天使,其中最惡者爲拜偶像。然不稱“天主”,而稱“世尊”,且有“夜叉”等名,則譯經(jīng)者承用釋典之名故也。經(jīng)中“六百四十一年”,即貞觀十五年,耶穌降生後之年數(shù)也。
《欽定宮中現(xiàn)行則例》
《欽定宮中現(xiàn)行則例》四冊,自康熙至道光。內(nèi)分訓(xùn)諭、錢糧、歲修、太監(jiān)、門禁、處分、名號、玉牒、禮儀、宴儀、冊寶、典故、服色、宮規(guī)、宮分、車輿、鋪宮、遇喜、安設(shè)、進春、謝恩二十一門,制度甚備,修清史者所當知也。
《醉里耳餘録》
《醉里耳餘録》十二卷,清陳西堂銘撰。西堂,嘉興人,乾隆間老諸生,與沈確士德潛相往來。此書搜羅遺逸甚富,無刊本,倘《嘉禾叢書》有欲繼甸丞之志者,此亦當刊之一也。
朝鮮人著作
朝鮮人著作,流入我國者不少。予於己未正月,鈔得《國朝五禮敘例》五卷。前有“成化十一年六月,輸忠協(xié)策靖難同德佐翼保社炳幾定難翊戴純誠明亮經(jīng)濟弘化佐理功臣大匡輔國崇祿大夫議政府領(lǐng)議政兼領(lǐng)經(jīng)筵藝文館春秋館弘文館觀象監(jiān)事禮曹判司、高靈府院君臣申叔舟等進書”箋,據(jù)箋文,所進尚有《五禮儀注》八卷及此書。箋後爲“成化十年夏五月上澣,推忠定難翊戴純誠明亮佐理功臣崇政大夫行兵曹判書兼知經(jīng)筵春秋館事晉山君臣姜希孟敘”文一篇。首頁有“宣賜之記”方印,“佐伯文庫”長印。是此書曾爲日本所藏也。吉、賓、嘉、軍、兇各爲一卷,自鐘簴以至棺主,皆有圖説,極詳備。禮失而求諸野,是書之謂矣。
圖書館收書之法
中國書籍,多不勝藏,圖書館大宜注意搜羅之法,斷不可漫無限制。在一鄉(xiāng)者,首一鄉(xiāng)先哲之著作,次乃本縣,有餘力再多購他種書籍,至尋常子、史,則在所必備。在一縣者,首一縣先哲之著作,及歷來縣志。推之一省,亦應(yīng)先本省之志書,及先哲之著作。如此,則各自搜求,或少湮沒之患。今各處圖書館無款購書者多矣,略有微款,購書之時,又不注意,隨便收買,此極可惜。倘能照以上辦法,每年在省圖書館中開一會議,將一年中各縣、各鄉(xiāng)收得之書,或有未刊之本,認爲重要者,由省圖書館備款刻行,至若宋刊元槧,則歸國立或特種圖書館收買。如此,則功分而事易成矣。私家圖書館,不在此限。
《北 戶 録》
書以最先刻爲佳,固已。然所傳或有別本,則刊本雖早,流傳之舊鈔,亦至足寶也。予前所記《嵇中散集》即此類。今復(fù)得《北戶録》三卷,此書以陸刊本爲善,蓋出自宋本,而復(fù)加校訂者。鈔本如通犀條後“年輙解也”、“戴之用也”,皆同宋本,有異陸校其他類此者,多不勝數(shù),今舉其例,則知此本亦自宋出。然注中往往多音注及另作某字等處。如通犀條“小而不”下,多“音妥。,一作堪食”七字;又“犀角錶表”下,多“表,一作遠”;“有光因因”下,多“因,一作者”。原文“其焙焙”下,多“一作烘”三字小注。諸如此者,不一而足,決非崔龜圖原注,乃後人增入注中,且係校語,此則無可疑者。惟究據(jù)何本,不得而知。所可知者,此《北戶録》宋刊一種之外,尚有別本,則斷然無疑也。
《內(nèi)外服制通釋》
天臺車經(jīng)臣先生垓著《內(nèi)外服制通釋》九卷,極詳備,以《朱子家禮》爲宗。然此書除元刊本外,無他刻本。
《淳化閣帖》
自《淳化閣帖》後,叢帖日多,考訂平則之書,亦相隨而起。究之《閣帖》所收,僞者十三,誤者十一,真跡所存,十之五六而已?!堕w帖》考證諸書,亦純駁互見。最精確者,無過姜堯章夔所著之《絳帖平》,所辨僞帖,如蒼頡、夏禹、仲尼、史籀、李斯、程邈諸家之書,皆精審,在黃長睿、王順伯諸家之上。惜此書原爲二十卷,以“日月光天德,山河壯帝居,太平何以報,願上登封書”分卷?!督{帖》東庫本分卷字號爲卷數(shù),今所存者,僅前六卷耳。
《姜氏秘史》
建文在位,高祖舊時勛臣,非罪死則病歿,無一存者,所與謀者,不知兵之書生,迂闊守古之儒者耳,本非燕敵。成祖既定南京,削其年號,屠戮至慘,亦太甚矣。故凡紀遜國之事者,無不右建文而絀成祖,《姜氏秘史》亦其一也。此書後有萬曆乙未信天緣生跋云:“姜氏不知何名何里,所著《秘史》,但曆數(shù)建文君仁厚好古,死難諸臣視死如歸。則知當時亦無難可靖,金川門誠爲失守矣?!痹圃啤0唇厦?,字源甫,弋陽人。正德辛未進士,官考功司郎中,歷尚寶少卿,非無聞?wù)?,跋蓋諱之也。又程濟從建文出亡,以道裝終,凡紀靖難一役者,皆載其人,事實至多,決非盡出臆造。獨弘光時追贈壬午靖難諸臣官號謚法,無程濟、史仲彬二人,朱竹垞先生遂以爲實無其人,此説未可信也。是書撰於正德時,亦列程濟事實。
《印 旨》
予昔爲劉次饒兄先人所刻印譜題一律詩,首四句云:“龍泓開浙系,金蜨任心裁。海上泥封盛,人間玉石災(zāi)。”云云。蓋印刻自文三橋、何雪漁以降,徽式成矣。至丁氏始力追秦漢,一變積習(xí)。浙派八家,惟撝叔間用石如之法,其他皆確守丁氏規(guī)模,不敢稍失。近世海上吳昌碩輩,以蒼古相號召,蒼古之後,繼以剝蝕,剝蝕之後,繼以斷爛,追摹數(shù)千年前破爛模糊之刀筆,以相炫耀,庸詎知古印當年之不如是耶!以石仿金,已非舊制,更仿斷爛,復(fù)何所取?昌碩中年,尚有極佳之作,其依附末光者,無昌碩之學(xué)之力,而學(xué)其貌似,其實非漢印,大類泥封耳,浙派由是衰矣。此種印刻,與陶心雲(yún)、李梅庵之書正同,可慨也。予鈔得程彥明遠《印旨》一冊,雖非大全,聊可醫(yī)俗。
《圭美堂集》
《圭美堂集》,存卷十九至二十三五卷。前兩卷爲《字學(xué)札記》,後二卷爲跋,末一卷爲書後。清徐用錫撰。用錫字晝堂,宿遷人,康熙己丑進士,官翰林院編修。全集二十六卷:詩十卷,文十六卷。族子鐸、門人周毓侖????!端膸臁啡氪婺俊4宋寰碓n本,封面題籤出翁大年叔均手,當時蓋已難得全書矣。晝堂從李光地學(xué),作文樸淡,工書,故《字學(xué)札記》精確處甚多。
《九經(jīng)通借字考》
《九經(jīng)通借字考》十四卷,與《十經(jīng)文字通正書》大致相似,而《十經(jīng)》本較詳。錢獻之先生坫撰。包世臣撰《坫傳》及江藩《漢學(xué)師承記》均不載此書。向藏八千卷樓,今歸南京龍蟠里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