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期待到來,無懼離開
我是一名心理咨詢師,然而這卻并非一本案例集。
這本書寫的是一些我對于事業(yè)、愛情、生活方式所持的觀念和態(tài)度。
記得十八歲的時候,我寫過一篇隨筆,題目取自余華的《十八歲出門遠行》,文筆稚嫩,思想單純,但是文章里面提到一個東西,印象是自己想要成為一個作家。
此后十年,夢想逐漸埋藏,念大學,找工作,換工作,談戀愛時傷害過姑娘,傷害過自己。
直到和姑娘分手,我開始了對自己的“撥亂反正”,事實上,不怨什么,也怨不得什么,從前我會責怪自己,過分柔軟,猶豫不決,年少無知,自以為是,而今,我甚至不會再去怪責自己,因為一切都來得如此自然而然。
愛而不得,痛失吾愛,過于在意他人的眼光和看法,不敢堅持去做自己,不作死就不會死,找不到前行的方向,所有這些,本來就是青春必須去經(jīng)歷的事情。
這種迷茫與焦灼,本來就是青春與年少本來的面目,因為這是宿命,所以在劫難逃。
我曾說過,如果從前更努力些,或許過得還不如現(xiàn)在。
因為我們無法改變過去,所以無法驗證過去的不同選擇能否帶來更好的結果。而且,結果的好壞并沒有一個客觀的評價標準,對于一個思想與行為獨立的個體,這些評價取決于自己的心境,與世界無關。
既然一切歸于主觀,我們就有了不念過去的理由和活在當下的借口。
我開始對自己無條件地接納,因為過去的每一個選擇和決定讓我成為了今天的自己,所以我認可過去和現(xiàn)在自己經(jīng)歷過的所有人和事,從中獲得的成長與力量,讓我不斷接近最為真實的自己。每一個決定,如同路牌一般,讓我慢慢找到自己,所以,現(xiàn)在的我,對于過去,沒有愧疚與悔恨,只有平和與感恩。
關于事業(yè),作為安生立命之本,一定要竭盡所能去讓自己在滿足基本生存需求的前提下,盡量去做自己喜歡的事。將事業(yè)和夢想關聯(lián)起來,可以讓人獲得無窮的力量,避免虛無的侵襲,避免行尸走肉般的上班下班,避免職業(yè)懈怠成為“職場橡皮人”,避免“累覺不愛”,一種失去意義的感覺蔓延全身。
我通過漫長的迷茫期不斷地尋找自己想做的事,不斷與現(xiàn)實博弈,不斷地對抗與妥協(xié),終于在心理咨詢與寫作之上覓得方向,此前的所有經(jīng)歷和積累瞬間成為不斷追尋夢想的寶貴財富。
關于愛情,我說過,“期待你的到來,無懼你的離開”,或者這就是對人世間所有美好的事物最好的心態(tài)了。期待到來,意味著心懷希望,意味著相信美好終將發(fā)生。無懼離開,說的是重在體驗,無須占有,體驗是一種幸福,占有會帶來恐懼。
我們最大的恐懼莫過于害怕失去。所以,在愛情來臨的時候,好好愛,不作。愛情離開的時候,好好分,勿念。
相遇,離開,告白,告別,重逢,永別,都是人生在世,起起合合,緣起緣滅的一種狀態(tài)而已,我們都無力抗拒這一切的到來,都說相聚好,怎奈離別多。
所以,無論自己處于何種狀態(tài),讓自己去體會,不用抗拒,無須悲傷,只需去體會這種分分合合帶來的情緒流動,去讓自己接納本該如此的一切,或安放于文字,或流失于時光,從而擺脫患得患失的心態(tài),對于生命里的所有,不放棄也不強求,不悲不喜,安之若素。
最好的愛情或許是彼此可以成為最真實的自己,互相理解陪伴,隨后各自安好,生活上可以糾纏,靈魂上必須獨立,可以灑脫而盡情地去愛,然后各自做自己,互留空間,避免過分打擾。既然你我都是孤獨而來,那就珍惜當下的相聚,不去改變對方,強迫對方成為自己眼里的愛人,去愛對方本身而不是你希望對方成為的樣子,接受不完美就是最大的完美,理解,寬容,支持,贊美,從而讓彼此擁有一段舒適的親密關系。
韓寒在他的新書里邊說過,沒有橫空出世的成功,他做成的每一件事情背后都做了許多積累和準備,吃了很多苦,只是不想說而已,他說畢竟在中國需要吃苦的事,活的辛苦的人太多,苦便不值一提,人們看的都是結果,過程被忽略了。
過程被忽略,不代表我們可以忽略,因為沒有這個辛苦的過程,便無法導向一個好的結果。對于寫作,大量的閱讀和寫作,不斷地經(jīng)歷、思考和感悟是必不可少的,而心理咨詢也一樣,咨詢師的專業(yè)水平除了與專業(yè)理論與操作技能是否扎實有關之外,其人格魅力、經(jīng)歷及其思想的高度更為重要。這同樣和閱讀、思考有關,和經(jīng)歷與悟性有關,和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有關,所有這些,都需要自己采用一種積極而開放的生活態(tài)度來獲得。
過程十分辛苦,但是因為有了夢想支撐,有了方向,既不至于迷失,也不會疲憊。
事實上,人并不怕受苦,怕的是受的苦沒有價值。追尋夢想,便是賦予追尋過程之中的所有苦難以價值,這樣,一切就都不會沒有意義。
無論如何,擁有夢想總是好的,因為我們這樣活著會更有質量,遭遇困境時可以采取更為積極的態(tài)度和方式去應對,因為心存夢想,所以不會絕望。
年輕的我們在成長的過程中勢必面臨種種難題,譬如如何看待活著的意義,愛情與事業(yè),生活方式的選擇,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之道等等問題。所有這些,在我們的思索與選擇之中,會逐漸形成我們自己的世界觀。而我,把這些思索的結果,全部寫成文字。
我有我的局限,也有我的真誠。
如果這本書能夠在你面對困境的時候,給你一些療愈與成長的力量,我一定會感到萬分的欣慰與感恩。
這本書,獻給愛我的和我愛的人,感激生命之中得以與你們相遇。
也獻給二十八歲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