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前途”議
這里要說的是吉林靖宇縣的事情。
靖宇縣是因抗日聯(lián)軍的先烈楊靖宇而得名的。楊靖宇將軍從1932年起,在東北長期堅持艱苦的抗日游擊戰(zhàn)爭,1940年2月壯烈殉國于(氵蒙)江即今靖宇縣森林中。敵人把他的遺體送到哈爾濱解剖,發(fā)現(xiàn)他的腹中沒有糧食,只有野草。
五六十年后,靖宇縣出了一個貪官李鐵成,在他擔任副縣長、縣長,特別是1994年至2000年擔任縣委書記期間,大肆受賄。據(jù)報道,“全縣科、處、局級干部,幾乎無一人不向他行賄”,這個李某人“一年受賄44萬元,相當于全縣科局級以上公職人員全年工資總額的近80%”。
這就是說,在那一年(不知是哪一年),靖宇縣全縣科局級以上公職人員把全年工資的近八成都交給了領導班子一把手,只靠二成多一點的工資維持本人和家庭的生活。如果不是有雄厚的家底,或是其他的財源,這么一來,他們的生活水平,豈不是“混同于普通的老百姓”,甚至“混同于”貧困戶了嗎?
看到這里,我想,這些縣里的科局級干部,花錢要買的是更高一級的官職,一個縣里有那么多把副縣級以至正縣級的交椅嗎?
再認真讀報,原來李書記廣結(jié)善緣,他受賄不限于科局級干部;行賄人名單分布在縣委、縣政府機關各個部門,基層鄉(xiāng)鎮(zhèn)機關,還有省直、中直企業(yè)等一百多個單位。如此說來,那一年里的那44萬元賄賂,就不光是科局級干部掏的腰包,是各路謀官者大家湊的份子,我們也就不必為科局級干部“枵腹”奉獻而擔心了。
從報道看來,這個貪官對買官的人還講點“誠信”,不是拿了錢不辦事的:“一般都能讓行賄人‘心想事成’。如果在本縣范圍內(nèi)‘安排’不了,他會千方百計地將行賄人‘協(xié)調(diào)’、‘推薦’到外縣、鄉(xiāng)鎮(zhèn)擔任要職。”在本縣說到辦到,是一把手說一不二的體制力量;而其影響及于外縣,就不能不讓人領教他的能量之大了。不過,不論本縣或外縣,縣級交椅總不可能充分滿足科局級干部官升一級的需要,他又有什么高招呢?
跑官買官的事聽得多了,除了“科以上干部幾乎全部行賄”這一點略有新鮮感以外,都已經(jīng)見怪不怪;我感到有些刺耳的是人們把行賄買官叫做為了“政治前途”!
“政治”,自然要講;“前途”,更是好聽。干部或稱公務員的“政治前途”如此,我們國家、民族和人民,乃至中國共產(chǎn)黨的“政治前途”會怎么樣呢?
2003年2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