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化十七年辛丑(1481) 三十二歲
三月,服闋。是歲,娶張氏為繼室。
舊譜云:“(成化)十七年辛丑,三十二歲。三月,服闋。是歲,繼娶繼室張氏,別姓蔡。”
據(jù)《太原家譜》卷二十一“碑志類上編”王鏊《繼室張孺人墓志銘》,張氏,其先湖廣之孝感人,后遷河間之滄州,遂為滄州人。其父實少孤,依蔡氏,故又姓蔡氏。后為丹陽令?!暗り柛缸雍肋~俊爽,而孺人莊重寡言笑。”丹陽,張廷玉《明史》卷四十“地理志一”:南直隸鎮(zhèn)江府有丹陽縣。據(jù)《光緒丹陽縣志》卷十三“職官?明?縣令”:成化年間有蔡實,滄州人。蓋蔡實時為丹陽令,乃嫁其女為王鏊繼室也。
生病,作詩《臥病》。
本集卷三十二“箴銘”《慎疾齋銘》云:“辛丑歲則病?!?/p>
《臥病》見本集卷一“詩”。其詩有云“八月文園病未消”,蓋王鏊八月仍在病中;“之子不來秋欲晚”蓋指迎娶張氏之事。
作詩《陪夏憲副正夫游石湖》。
見本集卷一“詩”。
憲副,對按察司副使的敬稱。夏正夫,即夏寅,據(jù)焦竑《焦太史編輯國朝獻征錄》卷九十五“山東一?布政使”顧清《山東布政使司右布政使夏公寅傳》,夏寅,字時正,后改字正夫,華亭人。正統(tǒng)戊辰(十三年,1448)擢進士。時為江西按察副使,專董學政。夏寅時亦居憂在家也。石湖,《(崇禎)吳縣志》卷五“水”:“石湖在縣西南十八里,南北長九里,東西四里,周二十里。東南隅屬吳江縣。”
作詩《檜軒》。
見本集卷一“詩”。其小序曰:“武山之西為積金。有隱士曰吳君思復、思德。余弱冠歸自京師,咸以國士見待。后余及第歸,過其廬,而二君已即世矣。弟思政乞余作《檜軒》詩?!?/p>
舊譜云:“及歸自翰林,二君已歿,作《檜軒》詩以傷之。公之外家自此微矣。”思復、思德、思政皆吳夫人之兄弟也。
作碑《伍相廟碑》。
見本集卷二十“碑”。其文略曰:“公之廟食于吳也久。成化庚子(十六年,1480),盤門廟災。高唐劉君士元以御史按吳,命新之。予以公忠孝大節(jié)昭焯古今而功在吳尤大也,故碑于廟銘?!?/p>
伍相廟,即春秋時吳國相國伍子胥之廟,《(正德)姑蘇志》卷二十七“壇廟上”:“吳相伍大夫廟在吳縣盤門內(nèi)……成化十五年(1479)廟毀。御史劉魁重建,每春秋祀之?!眲⑹吭?,即劉魁,《(正德)姑蘇志》卷四十二“宦跡六”:“劉魁,字士元,高唐人。成化十七年以監(jiān)察御史巡按蒞郡,不為崖岸而風裁自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