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我這個審美為零的七零后
一
記得當年采訪清新文藝男神,他甩出了一句政治相當不正確的話:“七零后的審美教育是零。”
說這話時我們互看了一眼(我跟他同年),在三秒鐘之內(nèi)回憶了一下各自的童年,雙雙在嘴角浮起一個心知肚明的微笑,嗯,好,明白了。
什么叫審美教育是零呢?
就是我們的童年生活里幾乎沒有任何一點關于對美這件事的啟蒙。
一切都以實用為唯一導向,養(yǎng)了母雞是生蛋的,公雞是打鳴的,狗是要護院子的,而貓必須得抓老鼠。更可怕的是,根本沒有人會告訴你什么是美的東西。小時候看雨中顫動的桃花,腹內(nèi)絞動,問身邊的大人那是什么,他們木著臉說:喔,那是結桃子的,不要去碰,樹上全是桃膠……
到現(xiàn)在我都認為世界上最可怕的生活是完全不讓你擁有精神生活的生活。小時候寄居在外婆家,外婆下放的那個村子叫腸子沖,深山里出去的路只有腸子那么細,可想而知山有多么深。我外婆當然疼我,但她疼我的方式就是不讓我干活,她以為不用干活就是幸福了,可是我無聊啊,沒有玩具,沒有書,沒有小伙伴,我成天坐在小板凳上看坪里的雞啄土,看著看著就睡著了。四五歲的孩子什么也不懂,最大的感覺就是一天怎么那么那么長啊,過也過不完。每次我一想起當年的生活就覺得活像把一個人空投到了火星上,塵土沙礫,荒蕪焦渴,所以現(xiàn)在有朋友邀我買山中別墅,我敬謝不敏,深山老林的生活我還真在小時候就過得夠夠的了。天哪,就讓我住在這滾滾紅塵鬧哄哄的都市里面吸霾吧,至少我知道一探頭就能看到客似云來的云吞面鋪和遠處的報館,這會讓我安心一點。
二
六歲時我跟著我媽從小鎮(zhèn)搬到湘江邊的小城,小學的時候,爸爸去了一趟深圳,帶回一臺錄音機,只有一盤磁帶,是鄧麗君的。我聽到的第一首歌是鄧麗君的《看今天你怎么說》,愛上的第一位男星是港版連續(xù)劇《射雕英雄傳》里的苗僑偉,擅長唱的第一首卡拉OK是“當當當當,昨夜滴(的),昨夜滴(的)星辰,已墜落,消失在遙遠的銀河,想記起,偏又已忘記……”每次點這首歌時,我拍檔藍小姐總是目瞪口呆,有一次她試著用一種比較委婉的語氣問我:你怎么喜歡這么有時代感的歌……
可不,姐姐就喜歡俗的——
但你讓我怎么辦呢?
我們這一代人一睜眼的時候,世界給的,全是這些東西。
金庸古龍很通俗吧,但那已經(jīng)是我初中時才接觸到的最高級的港臺文學;葉倩文的《祝?!匪椎嚼牙鸭伊?,可已經(jīng)是當年聽到的最清新的廣東歌;高中才第一次聽鋼琴曲,我買過的第一盒最高端大氣的磁帶是克萊德曼的《致愛麗絲》。直到大學,才知道張愛玲,買了浙江文藝出版社的《張愛玲散文全編》,最不愛讀的三篇是《談跳舞》《談畫》《談音樂》,只覺得索然無味,因為完全不知她在說什么,要知道她寫這些文章的時候是1944年,而我看她的時候已經(jīng)是1992年——一個也算是知識分子家庭里長大的年輕女大學生竟然完全看不懂五十年前本國女作家的文字,你說文化有沒有斷層,你說我們那代人的美學教育是不是完全空白?
小時候幾乎沒有課外活動,男孩子的課外活動是打架,女孩子的課外活動是跳橡皮筋,沒有畫畫班,沒有鋼琴班,甚至左鄰右舍沒有掛畫,我們的墻上掛的唯一的東西是劉曉慶、陳沖和張瑜的掛歷,沒有人告訴你世上還有一些東西叫畫還有一種東西叫詩——所有美學全靠自學:服飾裝扮是跟著電視劇學的,《血疑》里的高領蝙蝠袖真美啊,《獵鷹》里葉德嫻的爆炸頭好看??;音樂是跟著盜版碟學的,各種演唱會錄像帶各種盜版打口碟,心中的巨星是四大天王童安格羅大佑。
攝影/林琳
我們那一代女孩的生活品位教育你知道是誰完成的嗎?你肯定猜不到。
是三毛小姐完成的。
怎么說呢?三毛小姐在漫天黃沙里朝我們走來,教我們:有品位的女子就是到處拾荒(她的名篇叫《拾荒記》),她可以在沙漠里拾羊頭,可我們只能在野地里拾點樹根。在她的倡導下,我們崇尚各種拾各種DIY,自己扯布縫裙子,到清邁的夜市上找便宜的鐲子戴滿手腕,當然這是一種生活情趣,但這何嘗不是貧困中的某種湊合,用可樂瓶子改的筆筒真的好用嗎?再好用,它都站不穩(wěn)啊……
真的,專業(yè)的事有專業(yè)的人,要不然中國那龐大的制造業(yè)不就無事可干了?所以我一看電視里那些教人們拿舊襪子改袖套的節(jié)目就來氣,咱們能不能愛干凈一點,能不能專業(yè)一點,上帝的歸上帝,愷撒歸愷撒,讓舊襪子歸舊襪子,袖套歸袖套。
三
由于缺乏基本的美學教育,我們大部分七零后就算脫貧了,也仍然不知道怎么生活。
我見過名滿天下的女作家,不知道基本的儀容規(guī)范,也不知道該穿什么衣服見讀者,疏漏到眼線涂得都是歪的,看著真是讓人蠻心疼的……
美麗的舞蹈家,到現(xiàn)在最大的愛好還是在小店找最便宜的衣服,然后拿回家讓裁縫改,她說這是她生活的最大樂趣。
富可敵國的企業(yè)家A,花上千萬買了別墅,卻不知道如何擺設,家里空空如也,形如巨大的冰窟;另一個呢,則相反,房間里擠滿了金光閃閃的歐式沙發(fā),還有她到處搜集來的真的假的各色古董,把家里整得像一個古董鋪……
嗯,我自己也好不到哪里去,有十年的時間我奔走在批發(fā)市場,一千塊錢買幾袋子衣服,衣櫥里堆滿各種各樣奇裝異服,大花與亮片,一件也沒法穿出街,我知道這特別變態(tài),但是我就是改不了。后來我看到黃偉文說那是成年以后的我們對于過去極度缺乏物質的某種補償……最可怕的是,我不愿買任何一件稍微貴的東西,“不都一樣么”“你那么愛牌子一定是一個虛榮的人”,其實還是因為舍不得,太貴了,而且另一種潛意識是覺得不應該,我怎么能用這么好的東西呢?會掉的,會弄壞的,會闖禍的……
我面對任何好的東西都有一種惴惴不安忐忑無比的心情,老覺得這樣的東西放在我這種粗人手里是暴殄天物,而且奇怪的是,好東西在我這里的結果通常是會壞掉或者不見,后來我的心理醫(yī)生分析說因為你潛意識里就覺得自己配不上好的東西,一切發(fā)生的事都不是偶然的,都有某種潛在含義……
過分貧瘠的生活最大的壞處就是把你變成了一個不相信美好的人,你不相信它們的存在,也不相信它們會來臨。你貪婪又倉皇,膽小又狂妄,你內(nèi)心千瘡百孔,你永遠驚恐萬狀,你的整個人生既享受不了好的東西,也分辨不了美的東西,“不都差不多嗎?”我對自己這么說,后來又對別人這么說……
“還是差得多的。”這是十年前采訪一個香港的時尚專家時,她對我的告誡,“多讀點書,多見點人,多出去走走看看世界吧!”
十年了,我盡力把每一次出差都當成旅行,把每一眼世情都當成風景,發(fā)現(xiàn)改變一點一點發(fā)生在心里。當你見識過挪威一百年前的小木屋的溫馨整潔,你就知道一個女人所能創(chuàng)造的美好細碎的世界到底是什么樣;當你去過最好的五星酒店,你就知道什么是細節(jié)的完美什么是歷史與文化的浸潤;當你走過五湖四海,和那些美好的人與事相遇,觸摸過那些由頂級匠人齊心打造的器物,你就真正感知了這個世界某種美好而具體的存在,它們因為你的能量召喚而供你享用,也因為你的欣賞,而讓打造它們的力量匯合進你的生命——所謂美好的生活其實并不完全跟錢有關,它跟你的見識有關。
記得第一次在廣州安家的時候,我興致勃勃去中山買了一套老式實木沙發(fā),因為當時的我只見過這種家具,而裝點家里的擺設則是路邊買來的三塊錢一根的向日葵,買了幾十朵。印象最深刻的是雜志社同事到我家做客,別人都不出聲,只有一個女孩驚奇地問,你們家怎么會擺假花……后來我才知道廣州人都擺真花,一是地處亞熱帶,滿地是花,真花根本不貴,菜市場就有得買;二是廣州人擺假花一般是擺在神龕邊的。
“假如你不走到墻外面來,就永遠不知道有這樣一些景象。假如你不走出這道墻,就以為整個世界是一個石頭花園,而且一生都在石頭花園里度過。當然,我也說不出這樣有什么不妥?!边@是我最喜歡的王小波的一段話,有人問我覺得人生里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什么,我說是到廣州來。如果沒有到廣州來,我不會成為一個媒體人,我不會寫作,可能終生是一個永遠在家里擺假花的中學老師,當然這也沒有什么不好,但如果人有機會走出來,見到真正的大草原,為什么不呢?
攝影/文俊
這是奧德羅普格美術館保存完整的芬·祖爾(Finn Juhl)舊居。舊居建于他結婚之后,于1942年建成,保存至今。墻上掛的畫是他的第二任妻子漢娜的畫像。下方是芬·祖爾1941年設計的詩人沙發(fā),這個居所象征了北歐設計的黃金時代。
你確實值得擁有美好,前提是,你要讓自己成為懂得美好的人。
芬·祖爾的詩人沙發(fā)多么飛揚慵懶,但重點你要懂得那來自1940年一個北歐男人舒朗輕靈的內(nèi)心,坐上去的時候你才會更享受??唆敻裣銠壌_實好喝,但亦不需要真的買一箱那么夸張……
要經(jīng)過這么多年,走過這么多路,我才真正明白了人生所有的好東西都跟錢有關,但歸根到底又沒有太大關系。有錢人里有非常不懂得生活的人,而平常人中也有非常懂得享受生活的人,不是哪個牌子手袋最昂貴、最出名,你就一定得擁有它,而是你有眼光、有魄力去選擇,有能力去擁有。芬·祖爾的名言是“美好的東西并不制造幸福,但不美好的東西卻能大大地破壞幸福感”。
年紀越長,越深感自身的渺小,我們不大可能改變這個世界了,但我至少可以改變自己的生活。我給自己定下了一個生活標準:在我的生活里,在我的家里,我希望觸目所及,都是我最喜歡的東西和喜歡的人,一看到他們,就會讓我心情很好,一看到他們,就會讓我覺得人間尚有希望——愛自己的第一步,就是學會愛一切美的東西。
嗯,是的,我曾經(jīng)審美為零,但是我愿意學,我愿意在一片荒蕪里重建自己的生活,我知道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為美好的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選擇美好,并且與它們?yōu)槲椤?/p>
愿有你同行。
2017年,去熊本的山河旅館泡湯,這家旅館有二百多年歷史,隨手一拍旅館雨后的陽光與綠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