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誡兄子嚴(yán)敦書 馬援

你應(yīng)該熟讀的中國古文 作者:陳引馳


誡兄子嚴(yán)敦書 馬援

援兄子嚴(yán)、敦,并喜譏議,而通輕俠客。援前在交趾,還書誡之曰:“吾欲汝曹聞人過失,如聞父母之名:耳可得聞,口不可得言也。好議論人長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惡也,寧死,不愿聞子孫有此行也。汝曹知吾惡之甚矣,所以復(fù)言者,施衿結(jié)縭,申父母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耳!

“龍伯高敦厚周慎,口無擇言,謙約節(jié)儉,廉公有威。吾愛之重之,愿汝曹效之。杜季良豪俠好義,憂人之憂,樂人之樂,清濁無所失。父喪致客,數(shù)郡畢至。吾愛之重之,不愿汝曹效也。效伯高不得,猶為謹(jǐn)敕之士,所謂‘刻鵠不成尚類鶩’者也。效季良不得,陷為天下輕薄子,所謂‘畫虎不成反類狗’者也。訖今季良尚未可知,郡將下車輒切齒,州郡以為言,吾常為寒心,是以不愿子孫效也?!?sup>

【賞析】

馬嚴(yán)、馬敦兄弟是馬援二哥的兒子。兄弟倆年幼時父母雙亡,寄養(yǎng)在表兄家。后馬援將馬嚴(yán)兄弟帶回洛陽,視同己出,嚴(yán)加教誨。馬援寫這封家書給兩個侄子,正是他率軍遠征交趾的時候。從信中內(nèi)容看,馬援是因為兄弟二人有游俠傾向而對他們進行告誡教導(dǎo)。

游俠是戰(zhàn)國秦漢時有廣泛社會影響的一類人,《史記》和《漢書》中都曾為游俠立傳。一方面游俠重諾守信,溫良泛愛,急人之困,樂于為人排憂解難;同時能夠成為“俠”,還表現(xiàn)在結(jié)交廣泛,上至王侯公卿、地方官吏,下至無賴少年、亡命之徒。但另一方面,游俠只重私義,蔑視法律,其行為往往違法犯禁,因而兩漢以來,中央王朝對游俠都嚴(yán)厲打擊。

馬援在信中首先諄諄告誡兄弟二人不得“好議論人長短,妄是非正法”。這正是游俠“結(jié)私交”的開端,通過臧否人物,妄議法律,形成一個有共同價值觀的群體。馬援嚴(yán)厲禁止兄弟二人去議論別人,他把聽到別人的過錯比作如同聽到父母的名字。古人極重家諱,不要說父母的名字,就是父母名字中的某個字,也是不能說的。馬援為防微杜漸,甚至說出“寧死,不愿聞子孫有此行”這樣的話。馬援此前一定已經(jīng)對兄弟二人有過類似的教導(dǎo),不憚其煩地一說再說,就是希望他們能把這些話記在心里。

為了強調(diào)自己的看法,馬援舉了正反兩個例子。正面的例子是龍伯高,其為人敦厚謹(jǐn)慎,言論皆無可指摘,行事不張揚,但不失威嚴(yán)。馬援希望兩個侄子把龍伯高作為學(xué)習(xí)效仿的榜樣。反面例子是杜季良,這是一位當(dāng)時的大俠,為人排憂解難,無論什么樣的人都結(jié)交,他的父親去世時,送喪的人來自遠近好幾個郡。馬援對杜季良也一樣敬重,但不希望兩個侄子效仿杜季良。第一個原因,是學(xué)習(xí)龍伯高不成,還能成為謹(jǐn)慎謙虛的人;效仿杜季良不成,就會成為品行輕薄的人。第二個原因,每一任地方長官都將杜季良視為眼中釘,隨時都在尋找機會捕殺他。即便能夠成為杜季良那樣州郡聞名的豪俠,將來恐怕也很難得以善終。

馬援并非危言聳聽。西漢以來,許多天下知名的大俠,如郭解、原涉等,最終的結(jié)局都是被朝廷拘拿正法。如果馬嚴(yán)、馬敦兄弟效仿杜季良,將來很可能招致“殺身亡宗”。馬援正是由于擔(dān)心這樣嚴(yán)重的后果,才在萬里之外,戎馬倥傯之際,給兩個侄子寫信勸告,反復(fù)叮嚀,言辭懇切。關(guān)切之情,也流露于字里行間。

  1. 馬援(公元前14—49):東漢開國功臣之一,西破羌人,南征交趾,官拜伏波將軍。
  2. 通輕俠客:通,交往;輕,輕佻;與俠士中輕佻之人交好。
  3. 交趾:漢郡,在今越南北部。汝曹:你等,爾輩。
  4. 是非:評論,褒貶。正法:正當(dāng)?shù)姆ㄖ?。大惡:深惡痛絕。
  5. 施衿結(jié)縭,申父母之戒:衿:佩帶??r:佩巾。古時禮俗,女子出嫁,母親把佩巾、帶子結(jié)在女兒身上,為其整衣。父戒女曰:“戒之敬之,夙夜無違命。”母戒女曰:“戒之敬之,夙夜無違宮事?!?/li>
  6. 龍伯高敦厚周慎:龍伯高這個人敦厚誠實。龍伯高:東漢名士,史書上記載其“在郡四年,甚有治效”,“孝悌于家,忠貞于國,公明蒞臨,威廉赫赫”。周慎:周密,謹(jǐn)慎??跓o擇言:說出來的話沒有敗壞的,意為所言皆善。擇:通“殬(dù)”,敗壞。
  7. 杜季良:東漢時期人,官至越騎司馬。清濁無所失:意為諸事處置得宜。
  8. 數(shù)郡畢至:很多郡的客人全都趕來了。
  9. 謹(jǐn)敕:謹(jǐn)慎。鵠:天鵝。鶩:野鴨子。此句比喻雖仿效不及,尚不失其大概。
  10. 郡將:郡守。郡守兼領(lǐng)武事,故稱。下車:指官員初到任。切齒:表示痛恨。以為言:把這作為話柄。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