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0年夏天,和當時的同事也是好友么么茶沿著“絲綢之路”去新疆,是我長途旅行的開始。
這次旅行,與我人生當中很多的第一次不期而遇。比方說第一次看到雪山、沙漠、戈壁、草原,第一次遇到海市蜃樓、大漠孤煙。
正是那些廣闊天地里不斷冒出的新鮮事物,不斷激勵著我,從而讓我最后下定決心,要離開南方那個工作和生活已久的小城……
時光空寂,如透明的信封
端午,蒿草插上屋門,粽子和瓜果還在飄香,美酒還沒有來得及品嘗就被打翻后粘滿遠行的衣襟。乘車旅行是我們有意選擇的方式。我與么么茶從一個南方小城的節(jié)日氣氛中撤離,乘汽車過武當、跨漢水,夜間途經(jīng)河南的鄧州、西峽,再經(jīng)過陜西的丹鳳、商州,然后翻越大秦嶺,到達古城西安。
古城依稀,沒有太多形容。想來,這個夏日的傍晚,在西安的一些街道和角落,至少有人看到過這樣兩個人:背著大大的旅行包,時而停留在古城墻下,時而對著高處的城闕樓閣東張西望,然后穿過灰色的城門,進入到火車站,最后爬上了一列開往新疆的火車。而我,就是其中那個還佯裝戴上了太陽鏡的膚淺的家伙……
2000-06-07
數(shù)年后,么么茶還時常在電話或者短信中問我:“什么時間我們能再同去一次新疆,沿著原來走過的路再走一遍?”提問一時讓人語塞。其實新疆我后來是去過第二次、第三次的,只是再也沒有沿著原來的路線走。
再去回想第一次新疆的旅行,它們像是懸浮和停泊在空氣中的巨大疑問,充滿彼時的驚嘆。時光并不和某些具體的事物一樣存在歸宿,留下這樣或那樣的結局,因而那些成段的記憶,從來都不曾結束,只是自己的目光和步履還沒來得及停頓,就已措手不及地與其擦身。想要重溫那些密密匝匝的風景:起伏的山巒、褶皺的流水、流光的閃電……只能轉過身來遠遠回望。
遲早你會喜歡新疆的,只要你遲早到過那里。能擁有新疆之旅,我想我是一個幸福和幸運的人,雖然只是一次短暫的夏日旅程,相對于廣袤的新疆來說,更是如此,然而,卻得以領略到了她令人驚訝的氣質和令人戰(zhàn)栗的美。回憶起新疆,就像在輕輕叩問一個發(fā)生在過去的夢。她的確已是那樣遙遠、恍如隔世,然而帶給人的質感,卻如此真實而又清晰:細膩、溫軟,仿佛依偎在昨夜的身邊,觸手可及。
我愿意把自己對新疆的回憶,比喻成一個牧羊人手持一根羊鞭,在努力尋找那些留存在大地上的依稀鞭痕,在每一道鞭痕里,都隱藏著永遠令人為之心動的蛛絲馬跡。我一次又一次嘗試著用文字記錄下我呼吸到、觸摸到的新疆,然而卻一次又一次中止了自己的行為。一種過于沉溺其中的熱愛,使我無法清晰地從緬懷中自拔。于是,我對她的思戀和懷念,常常就到一個人獨自興奮、激動、回味、想象為止。為此,我的筆實在派不上多大用場,但我還是想竭盡所能地告訴別人,我對新疆的確是懷著一份特殊的留戀,以及一種無時無刻的耽念。
再來翻看自己十年前為那次新疆之行所記下的文字,我明白被滿腔多情所催生的傷感,它們只驕傲地屬于那個年齡的記憶。那時的矯情,已被那時的記憶不加掩飾地予以許可和承認。放在現(xiàn)在,它們也許過于抒情,過于酸澀,但它們依然因在生命里的不復存在而唯美高貴,像火紅的石榴,在自然開裂的瞬間,飽含鮮活的生命的汁液。
很多人隱匿了過去,是以為傷痕和隱痛可以掩蓋。而我總固執(zhí)地認為,那些屬于自己的印記,即使是塵封起來,傷疤依然也會隱隱作痛。所以,還不如拿出來加以面對。當我小心翼翼地趴在電腦前,梳理那些不曾隨遠去的時光一起漂白流失的文字時,我欣慰于自己指尖上的疼痛還沒有完全消逝,這說明我尚未完全麻木。
回想起2000年,那時候,我還在南方一座足夠安寧而又充盈的小城。那時剛參加工作不久,正是天馬行空、理想而倥傯的年紀。我和么么茶是同事也是好友,和他人一起合住在單位分配的宿舍里,那是職工家屬樓上一套多室多廳的房子,極盡空闊,白熾燈、電視機日日夜夜開著,衛(wèi)生間里漏出的水整天嗞嗞作響。時間和流水一樣,我們?nèi)纹錆B漏,也不覺浪費和奢侈。和所有以夢為馬的年輕人一樣,我們時常躺在狹窄的單人床上展開著青春無窮無盡的幻想。
從我的窗戶望出去,不遠的山岡上密布一片松林,每天都會被風攪起陣陣松濤。林中還有一些老舊的墳墓,沉默在幽暗的光線里,不見人前去祭掃。夏天的黃昏,順著山岡爬到山頂上,可以看到小城的全貌,有時候,會遇到幾只野兔從身邊溜掉,還有五彩斑斕的蛇,吐出長長的信子,用樹枝趕也趕不走,它們盤踞在山石上,十分驕傲。
買書、看碟,是我和么么茶業(yè)余時間里共同的消遣和愛好。那時候,單位餐廳供應的一日三餐都很豐盛實惠,可到了周末,我們還是會自己動手做飯,乒乒乓乓的,便訓練出了一手好廚藝。么么茶很受女孩子歡迎,廣交女友。其中一個,是和我們同在一個大樓內(nèi)辦公的電臺的DJ,時常在大廳和電梯間里相遇。有一天,么么茶不在的時候,她跑到我們的房間里哇哇大哭,向我傾訴么么茶要和她分手的事情,我極盡勸慰,在吃過一餐由我親手料理的晚餐之后,她才幽幽走掉。
送她走出單位家屬樓下面那段長長的斜坡時,她突然拉過我的手,緊緊地抓著。我對這只突然伸過來的手感到不知所措,心驚肉跳,仿佛想要掙脫可又不能,一方面擔心被家屬樓走出來的熟人或是么么茶碰到,另一方面又不想從一個傷心的人手里用力把她緊握的手抽掉。她讓我第一次感覺到,原來一個為情所困的人可以表現(xiàn)得那么無助。
燈光昏暗的斜坡上,空寂無人,瞥一眼身邊,我們的身影被路燈拉得老長。跟隨著她的步伐,我深一腳淺一腳地跟在她的身后。風吹梧桐樹葉,在頭頂上發(fā)出嘩啦嘩啦的聲響,抬頭,天幕上覆滿黝黑的云彩,帶著不可名狀的神秘。
遠行和生日之晨
生日,在西行的列車上。生日讓我想起了童年,想起了許多年來,一直匿藏在內(nèi)心的秘密之花。在遼遠的地平線,我又仿佛看到了自己在家鄉(xiāng)小時候所熟悉的那些山川和河流。我的童年,因為那些突兀的山巖、奔跑的大河、爛漫的山花,以及躲在矮樹上的松鼠才變得那么有趣和幸運。而今,是在一條向西的路上,是在前往新疆的路上,這樣的一次向西之旅,究竟會給我?guī)硎裁床煌?/p>
2000-06-09
在一輛西行的列車上,我和么么茶面對面地坐在餐車中,睡眼惺忪。迎著車窗外茫茫的戈壁和沙漠,我們略顯興奮,喝著爽口的烏蘇啤酒,談笑聊天,搞得極為形式。
這是2000年夏天的一天,我生日的一天,在通往新疆的道路上,笑語狂歡,抑制不住內(nèi)心的激動。的確,在廣袤的地平線上,被一縷柔美的霞光揭開生日之晨,是一件讓人感到十分愜意的事情。當然,我沒有忘記為自己要上一碗熱氣騰騰的湯面,還有一份煎蛋。生日的早宴,沒有因為車廂的局限,而顯現(xiàn)出絲毫的窘迫。
在那樣一個清澈的車廂中的早晨,我們的情景應該是不多見的,喜悅洋溢在臉上,有點兒找不到合理的表達方式。我就斜靠在椅子上,漫不經(jīng)心地感受著一個和自己相關的日子,一段即將開始的旅程。思緒如同被列車帶起的風,在一眼望不到盡頭的原野上徜徉,我甚至像是一個憂傷的老人,在暮年回味起平生的過往,有點兒忍不住要熱淚盈眶。
坐在窗邊,我還在長久回想黎明前那些還映照在戈壁上的月光。它們一片朦朧,清涼而望不到邊際,如同原野上的風,黎明到來之際,它們又在六月的原野上飄散得無聲無息、無影無蹤。
當破曉的太陽,撕開黝黑天幕的一角,橘紅的霞光,渲染著大片大片的云彩,我感受到了時間行經(jīng)的腳步。而列車在前進中,將車窗外的事物,變幻成飛快后退的光影。被撞擊的鐵軌發(fā)出咔嚓咔嚓的聲音,我的內(nèi)心也隨之起伏動蕩。
這是在向西的路上,在西部,這是自己從未到達過的地域,這才是真正能稱得上豪放和雄渾的地理風貌,才是古詩里所描寫過的蒼涼和靜穆的意境。古人西行,往往伴隨著羌笛、胡歌的哀怨,而如今的我,卻是帶著莫名的喜悅和興奮。
伴隨著一縷一縷跳躍的陽光,大地逐漸清醒過來,遠處,雪光皚皚的一段山影從車窗外橫陳過來。我翻開地圖找到那里,原來是祁連山西部的雪山峰群,冷冷地矗立在分辨不清遠近的距離上,閃著冷峻而孤傲的光。
一邊草原,一邊雪山
當連天的戈壁和沙漠一成不變地呈現(xiàn)在車窗外時,我對新疆發(fā)出的感嘆大致是這樣的一類詞匯:粗獷、浩瀚、廣闊、無垠。然而很快就又拋開了這些,因為雄渾豪邁之余,她又呈現(xiàn)出無比柔和無比秀美的細致。
列車穿過天山隧道來到達坂城時,首先有了這種感覺。在達坂城,沿途那些大幅的黃色和褐色,那些空茫的沙漠和戈壁,突然要讓人輕易地忽略和遺忘掉,取而代之的,一邊是草原,一邊是雪山,是清新而又和睦的草原秀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