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的一生,是極富傳奇色彩的一生。這種傳奇從他出生就開始了,不僅伴隨著他的幼年時光,甚至一直伴隨了他的整個人生。在出世之前,他的母親懷孕一年有余,出生比正常小孩晚了好幾個月。在出生當晚,他的祖母夢見仙女從彩云間飄來,遞給她一個嬰兒。在五歲以前,他不會說話,直到祖父給他改了名字,才開口說話。在九歲時,他寫下“打破維揚水底天”的詩句,一鳴驚人。在十五歲時,他獨自到居庸關(guān)外“考察”邊防,甚至到韃靼部落里“臥底”。在新婚之夜,他拋下新婚妻子,在道觀暢談養(yǎng)生之術(shù)。在二十七歲時,他考中進士,盡管如此,他卻并不認為科舉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因為他的理想,是成為孔子那樣的“圣賢”。
一、從云彩中來的嬰兒
中國民間有句俗話叫“十月懷胎”,意思是按照正常的生育規(guī)律,胎兒在娘胎里孕育滿十個月,就可以出世了。但是,明憲宗成化年間(公元1464—1487年),家住浙江省紹興府余姚縣的二十六歲書生王華對這一“定律”卻有些懷疑,因為他的妻子鄭氏懷孕已經(jīng)有整整十四個月了,胎兒還是沒有出世的跡象。這讓他有些緊張。在醫(yī)學(xué)上,這種孕期超過十個月的不正?,F(xiàn)象被稱為“晚產(chǎn)”,由此可以斷定,這個孩子就是“晚產(chǎn)兒”了。
到了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的立秋時節(jié),因鄭氏久孕不生而感到緊張和焦急的,已經(jīng)不止王華一個人了,他的老父親王倫也是心急如焚,坐立不安。王倫是余姚王氏的族長,當?shù)赜忻膶W(xué)問家,可謂知識淵博,見多識廣。雖然他也知道并不是所有的胎兒都能趕在整好十個月時出世,一些早產(chǎn)的胎兒在七八個月時就能出生,也有一些晚產(chǎn)的過了十個月才出生,但如自家孫兒這樣晚產(chǎn)到十四個月還不見動靜的,還真是很少見。
少見并不代表完全沒有,在中國漫長的歷史上,就出現(xiàn)過很多晚產(chǎn)兒。第一位建立了大一統(tǒng)帝國的皇帝秦始皇嬴政就是其中的代表,而且據(jù)說也是在十四個月時才出生的。此言非虛,司馬遷的《史記》里就有記載。除了秦始皇,還有一個神話人物也是晚產(chǎn)兒,而且晚得還相當離譜,在娘胎里待了整整六六三十六個月才出世,這個人是托塔天王李靖的兒子,長著三頭六臂的哪吒三太子。
這個孩子還沒有出世,就跟秦始皇、哪吒三太子這等大人物扯上了關(guān)系,難道這孩子日后也能成為大人物?王倫還知道,在古代,偉大人物的出世總是帶有奇異的色彩,如祥云罩頂、紫氣東來、滿屋紅光,甚至還可能出現(xiàn)蛟龍飛騰等異象。這樣想來,孫兒晚產(chǎn)也未必就是壞事。他有些激動了,或許這個孫兒還真有成為大人物的命運呢。但是眼下,王倫、王華父子還顧不上想象將來的事情,成得了大人物成不了大人物另說,得先平平安安地生下來才好。
斗轉(zhuǎn)星移,時光飛逝,轉(zhuǎn)眼到了這一年的農(nóng)歷九月,已是深秋時節(jié),天氣也轉(zhuǎn)涼了。
在這個月的最后一個夜晚,王華的母親岑氏早早睡下。正當她睡得迷迷糊糊之時,突然睜開了眼睛,看到有人打開了“天門”,一時之間,天光放亮,彩云繚繞,耳畔還響起了只有在天宮中才能聽得到的音樂聲。緊接著,伴隨著音樂聲,一位身穿緋衣的仙女從彩云中緩緩地飄下來,她的懷里還抱著一個白白胖胖的嬰兒。岑氏望著眼前的一切,分不清這是夢還是真實發(fā)生的事情。正當她納悶之時,緋衣仙女已經(jīng)徑直飄落到她的床前,將懷里的嬰兒遞給了她,然后就消失不見了。
岑氏猛地驚醒了,才意識到剛才只是做了一個夢。她覺得這個夢真是奇怪,于是努力地回想夢中的情景。正在這時,屋外傳來了一陣嬰兒的啼哭聲,她有些恍惚,以為自己還在夢中呢,以為是夢里的那個嬰兒發(fā)出的哭泣聲。接著,屋外又傳來一陣更加洪亮的啼哭聲。這一次,她聽清楚了,啼哭聲是從兒媳鄭氏的房間里傳出來的。她心頭一驚,難道是兒媳生了?想到這里,她馬上清醒了,急忙坐起身來,推醒了身旁的丈夫王倫。王倫聽到啼哭聲,激動地說道:“是生了!是生了!”
這時,家人也趕過來報告,說鄭氏生下了一個大胖小子。
王倫和岑氏急急忙忙從床上爬起來,趕到鄭氏的房間,迎接這個“遲來”的孫兒。岑氏將孫子抱在懷里仔細地打量著,她望著孫子的模樣,覺得似曾相識,好像在哪里見過。她猛然驚覺:這個孫子跟自己剛才夢中看到的那個嬰兒一模一樣!她驚訝地說道:“他就是夢里的仙女送給我的那個孩子!”隨后,她將剛才做的那個夢告訴了王倫。王倫聽了,哈哈大笑,說道:“這么說來,我的孫子是從天上的云彩里來的!”于是,便給孫子取名為“王云”。
后來,鄰居們聽說了王云出生時發(fā)生的故事,認為鄭氏居住的那棟小閣樓是一塊風水寶地,便稱它為“瑞云樓”。瑞云樓修建于明朝前期,余姚王氏原本居住在城內(nèi)的秘圖山旁,在王倫時代才分居到這幢小樓里。王云的童年時代,就是在這幢小樓里度過的。瑞云樓歷經(jīng)數(shù)百年的風雨,至今仍完整地保留著大致格局。
王云出生時,父親王華正在外教書,得到消息,欣喜不已,心里的一塊石頭也總算落了地。
二、父輩的故事
千呼萬喚的孫子王云終于出世了,王倫想起了另一件心事:這個孩子將來真的能成為像秦始皇嬴政、哪吒三太子那樣偉大的人物嗎?在歷史上誕生過無數(shù)偉大人物的這個家族,遷居到浙江余姚已經(jīng)有幾百年了,也到了應(yīng)該誕生一位大人物的時候了,會是這個孩子嗎?
如果要追溯王云祖輩的事跡,就要從遙遠的魏晉南北朝時期(公元222—589年)說起。魏晉南北朝時期,黃河流域的中原地區(qū)常年陷入戰(zhàn)亂,渴望安定和平生活的北方百姓紛紛南遷,這其中也包括一些地位尊貴的北方士大夫家族。當時,王云的祖輩居住在山東,是山東的名門望族,稱“瑯琊王氏”,位列“王、謝、桓、庾”四大家族之首,隨著南遷大潮,也遷居到了浙江紹興。
王云的祖輩中可謂人才輩出,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就有“臥冰求鯉”的大孝子王祥、官至西晉光祿大夫的王覽、東晉王朝的開國功臣王導(dǎo)、被稱為“書圣”的書法家王羲之、“書圣”之子王獻之等。這幾位全都是大名鼎鼎的人物。
王祥和王覽是同父異母的兄弟,王祥是哥哥,王覽是弟弟。在兄弟倆小的時候,王覽的母親經(jīng)常無故打罵王祥,王覽總是設(shè)法袒護哥哥。一天,母親想要毒死王祥,被王覽及時發(fā)現(xiàn),打翻了母親想給王祥喝的毒藥,救了哥哥一命。王祥感激不已。后來,有人送給王祥一把寶刀,說是能給人帶來好運的“神刀”,王祥便轉(zhuǎn)送給了王覽。事實證明,那把刀的確是“神刀”,佩帶上它以后,王覽時來運轉(zhuǎn)、官運亨通,最終做到了光祿大夫,開創(chuàng)了瑯琊王氏的輝煌歷史。
王導(dǎo)是王覽的兒子,與晉元帝司馬睿關(guān)系密切,積極地為司馬睿出謀劃策,提出多項政治決策,還利用自己出身士族的特殊身份,幫助司馬睿團結(jié)南方士族,安撫南遷的北方士族,為東晉王朝的建立和司馬睿的稱帝立下汗馬功勞。在登基大典上,司馬睿有感于王導(dǎo)的功績,請他與自己一道接受文武百官的朝賀,在民間形成“王與馬,共天下”的說法。王導(dǎo)的影響力由此可見一斑,而瑯琊王氏的影響力也由此日漸深遠。據(jù)說,在南朝梁武帝蕭衍統(tǒng)治時期,東魏權(quán)臣侯景向南梁求親,蕭衍特意提醒侯景,瑯琊王氏門第太高,東魏高攀不上,因此不許他選擇瑯琊王氏的女子。
瑯琊王氏舉家遷居浙江紹興的時間是東晉末年,帶路人是赫赫有名的“書圣”王羲之,當時的紹興還被稱為“山陰”。這個顯赫的家族在紹興居住了大約七百年以后,在兩宋交替之際,又在王羲之第二十三代世孫王壽的帶領(lǐng)下,舉家搬遷到浙江余姚。
到了明朝初期,余姚王氏的族長名叫王綱。王綱與明朝開國功臣劉基是故交,在劉基的舉薦下,到兵部任職,后來被叛兵殺害。王綱之子叫王彥達,他親眼看著父親被殺,認為當官不是好差事,于是立下祖訓(xùn),不許子孫當官。王彥達之子王與準謹遵祖訓(xùn),拒絕當官,甚至為了逃避當官而摔斷了腿。王與準之子叫王世杰,起初也拒絕當官,但是除了當官,他又沒有其他養(yǎng)活家人的本事,迫于經(jīng)濟壓力,只好違背祖訓(xùn),當了幾年地方小官。王世杰之子就是王云的祖父王倫。
王倫在骨髓深處繼承了魏晉名士的風范,為人不拘小節(jié),瀟灑豁達,飽讀詩書,還精通音律,總之是儒雅之極。據(jù)說,王倫很喜歡竹子,不僅在自己居所的前前后后種滿了竹子,還不允許別人砍伐竹子,如果看到有人砍伐竹子,他必然痛心疾首,苦言勸阻。正因為這個緣故,他被人們稱為“竹軒先生”。在“竹軒先生”的帶領(lǐng)下,王家人都以讀書、唱歌為樂,生活得其樂融融。
王倫是個坦蕩灑脫的人,既不追求功名利祿,也不羨慕榮華富貴,就像過著歸田園居生活的陶淵明。此外,他還是個熱心和負責任的人,周圍有人遇到困難,不論是貧窮還是饑餓,他都慷慨相助,毫不遲疑;有人請他教育小孩,他也盡心盡力,唯恐誤人子弟。盡管他沒有做官,卻在當?shù)叵碛袠O高的聲譽。
王云的父親王華,從小就是一個很了不起的人物,處處表現(xiàn)得跟別的小伙伴不一樣。六歲時,他和幾個小伙伴在河邊玩耍,期間從遠處走過來一個喝醉酒的人,坐在河邊洗腳,洗完腳就走了。后來,王華在那個人洗腳的地方,發(fā)現(xiàn)了一個裝滿銀子的布袋,推測是那個人丟失的。為了防止被別人發(fā)現(xiàn),王華便把布袋放到了河水里,自己則守在旁邊等那個人回來。一直等到中午時分,小伙伴們都回家吃飯了,那個人才一路號哭著找到河邊。王華見了,問明來意,便從河水里提出布袋,還給了那人。那人感動不已,從布袋里拿出一兩銀子,要酬謝王華。王華堅決不接受,說道:“我連你的幾十兩銀子都不看在眼里,又怎么可能接受你的一兩銀子呢?”
十四歲那年,王華在余姚城外的一座名為“龍泉山寺”的寺院里讀書。與他一起在那里讀書的,都是余姚當?shù)氐母患易拥?。這些孩子們知道,龍泉山寺依靠的是他們父母的資助,便以寺院的衣食父母自居,不僅傲慢無禮,還以欺辱寺院里的僧人為樂。僧人們苦不堪言,決定借助寺院曾經(jīng)鬧過鬼的傳言,假扮成鬼怪嚇唬他們。孩子們早就聽說寺院里鬧過鬼,心里本來就很害怕,遇到僧人假扮的鬼怪,更是被嚇得屁滾尿流,哭哭啼啼地跑回家去了。
但是,王華沒有害怕。僧人們不肯善罷甘休,便變本加厲地嚇唬他。在一個風雨交加的雷雨夜,他們一面學(xué)著鬼哭的聲音,一面敲打撞擊王華的門窗。王華還是沒有害怕。他們無計可施了,便問道:“你獨自一人留在這里不害怕嗎?”王華反問道:“我為什么要害怕呢?”他們說道:“你不知道這些天寺院里總是鬧鬼嗎?”王華回答道:“我只見到有幾個和尚在裝神弄鬼?!鄙藗兟犃?,知道把戲被揭穿了,只好作罷。
其實,他們哪里知道,王華不僅膽量大,而且還有處變不驚的本事!不怕鬼的人不止王華一個,但他們跟王華較量處變不驚的話,肯定還差一大截。據(jù)說,若干年以后,寧王朱宸濠發(fā)動叛亂,有人從南昌帶來消息,說王陽明被叛兵殺死了。他聽了,竟然毫無反應(yīng),就跟沒有聽見似的。
身為品行高潔的一代名士王倫的兒子,王華的品行自然也不會差。據(jù)說,當時浙江一帶的年輕學(xué)子中盛行酗酒嫖娼之風,王華也酗酒,卻堅決不嫖娼。有幾個同伴不相信,便將他灌醉,然后找來兩個青樓女子,放到他的床上。那天晚上,王華住在江邊的亭樓上。當他發(fā)現(xiàn)自己被人算計以后,便奮力卸下一塊門板,將門板扔到江面時,然后縱身一躍,跳到門板上,連夜渡江而去。這等定力,實在令人敬佩。
成化初年,浙江布政使寧良請浙江學(xué)政張時敏為他推薦一位學(xué)子做家庭教師。張時敏毫不猶豫地推薦了王華,理由是“論品學(xué)兼優(yōu)者,唯王華為最”。于是,王華便被寧良請到自己出仕以前居住的梅莊,教導(dǎo)他的子弟讀書。
寧良早年曾在梅莊埋頭苦讀,梅莊因此有數(shù)千卷的藏書,這令王華喜出望外。在梅莊的三年,他過著白天給寧府的孩子教書、晚上在燈下苦讀的生活。這三年里,他在梅莊幾乎足不出戶,但學(xué)業(yè)卻有了巨大的進步。
王云出生時,王華已經(jīng)二十六歲了,正在梅莊給寧府的孩子教書。九年后的成化十七年(公元1481年),他趕赴京城參加殿試,名列第一,中了狀元。這是自科舉制度誕生以來,聲名顯赫的余姚王氏中的第一個狀元。王華中狀元是早晚的事情,早在成化初年,張時敏就斷言王華要中狀元,還說他的福德不可限量。王華被留在了京城,擔任翰林院修撰,成為朝廷著重培養(yǎng)的年輕才俊。之后,王華一路高升,官至南京吏部尚書。
如果從王壽將王氏家族搬遷到余姚之時算起,一直到王云出生之前,王氏家族在余姚已經(jīng)居住了六百多年,繁衍了十代子孫。盡管這個家族始終保持著魏晉時期中原士大夫的傳統(tǒng),在當?shù)叵碛泻芨叩穆曂?,但始終沒有再誕生過堪比王導(dǎo)、王羲之這樣的大人物,這真是一個遺憾。
自元代開始,家族中出現(xiàn)一種傳言:一位江湖術(shù)士曾經(jīng)斷言,若干年以后,王氏家族還會誕生一位名揚四海的大人物。孫子王云在娘胎里停留了十四個月才出世,讓王倫以為這個傳言將會在孫子身上應(yīng)驗。后來,兒子王華考中了狀元,他又產(chǎn)生了疑惑,這個傳言到底指的是兒子,還是指的是孫子?或許,對這位生性豁達的老人而言,這根本不是問題,不論是兒子還是孫子,終究都是自己的傳人。若干年以后,孫子王云成功成名,他也能含笑九泉了。
三、不改名字不說話
王云的出生讓這個其樂融融的家庭欣喜不已,一家人也高興了幾年。但是,隨著王云一天天長高長大,他們是越發(fā)地高興不起來了,還越來越擔心和焦慮,因為王云這個孩子一直到了三四歲還不說話。他們很著急,輪番教他說話,但沒有用,誰教都不說話,不論是柔聲細語地教,還是拉下臉來訓(xùn)斥,他都是小臉憋得通紅,搖頭晃腦,說不出一句話。王倫覺得他是病了,只好請郎中給他看病??墒牵还苁悄膫€郎中,不管是有名的還是沒名的,沒有一個郎中能說清楚這是怎么回事。
這可真是急死人了,卻又無可奈何。王倫既著急又惱火,一天,他盯著王云看了很久,然后自言自語道:“你給我說說,你是為什么不說話呢?”話音未落,他突然想起一件往事。在王云兩歲的時候,有一次生病,發(fā)起了高燒,燒得很厲害,整個人好像都要燒著了。后來,病雖然好了,燒也退了,但他好像變了個人似的,目光呆滯,反應(yīng)遲鈍。想到這里,王倫不由得心頭一緊:這孩子不會是被燒壞腦子了吧?不會一輩子都不說話吧?他被自己的想法嚇了一跳。
轉(zhuǎn)眼之間,王云五歲了,還是不會說話。這一天,他跟幾個小伙伴在外面玩耍。正在這時,從遠處走過來一個和尚。這個和尚衣裝舉止有些奇怪,與別的和尚不一樣,引起了孩子們的好奇心。沒一會兒,這和尚就走到了小孩們跟前,見王云正打量著他,和尚便也望了望王云。這一望不要緊,他的目光竟然在王云身上停留了許久。隨后,他伸出手來,輕輕地摸了摸王云的腦袋,嘆了口氣,說道:“多好的一個孩子啊,只可惜道破?!闭f完這幾句話,便搖著頭轉(zhuǎn)身走遠了。
等和尚走遠以后,孩子們七嘴八舌地議論開了,“可惜道破”、“可惜道破”,小孩子們自然不明白這四個字是什么意思,于是與王云一道去見王倫。見了王倫,孩子們又七嘴八舌地將這件事告訴了王倫。王倫聽了,覺得奇怪,始終也沒想明白“可惜道破”是什么意思。
在此后的幾天里,王倫總在琢磨這件事情,嘴里也一遍一遍地復(fù)述和尚的話:“多好的一個孩子啊,只可惜道破?!币惶?,他突然想到:難道這和尚是說,因為“王云”這個名字的緣故,孫兒才不會說話的?這種說法也許是有道理的吧,王云是從云彩中來的,名字帶“云”,原是降自云間的意思,這豈不是道破了天機?如果是道破了天機,就難怪五歲了還不說話了。
想到這些,王倫決定給王云改名字。他思索再三,決定引用《論語·衛(wèi)靈公》里的名句“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苯o王云改名為“王守仁”。就這樣,王云在五歲時,正式改名為王守仁。(編者注:“王陽明”三個字流傳更廣,更為著名。這是因為后來他在紹興筑陽明洞養(yǎng)身,人稱陽明先生,便一直傳呼至今。在此書中便皆以“王陽明”稱之。)
改了名字以后,王陽明馬上就開口說話了,而且還說得很流利,可謂出口成章,馬上就背誦了一篇王倫經(jīng)常閱讀的文章。這一下所有人都震驚了,王倫驚訝地問他:“你什么時候?qū)W過這篇文章?”
王陽明回答道:“沒有學(xué)過。祖父前幾天朗讀這篇文章時,我在旁邊聽著,當時就記在心里了?!?/p>
王倫明白了,王陽明早就記住那篇文章了,只是那時不會說話,所以背不出來,現(xiàn)在會說話了,自然就背出來了。他激動不已,原來這個不會說話的孫兒,竟然是個過耳不忘的神童??!聯(lián)想到家族中從元代起就流傳下來的“必出大儒名臣”的斷言,他心中暗喜:所謂“名臣大儒”,莫非指的就是這個孫兒?從此以后,王倫更加偏愛王陽明了,每天都親自教他讀書寫字。
自從開口說話以后,王陽明就好像變了個人一般,不再像以前那樣呆頭呆腦、老實遲鈍了,他變得很活潑好動。一般來說,小孩在六七歲這個年紀時是最調(diào)皮、最貪玩的時候。在這個年紀,雖然他們還是不懂事的孩子,但已經(jīng)有了自己的思想,有了表現(xiàn)的欲望,既管不住自己,又不愿意讓大人管,因此表現(xiàn)得很叛逆。王陽明五六歲的時候,也不例外,跟別的孩子一樣淘氣貪玩。
不過,與別的孩子不同的是,別的孩子的貪玩都是瞎玩或者胡鬧,而王陽明不瞎玩,他貪玩的是象棋。他對象棋簡直達到了癡迷的程度。據(jù)說,為了下象棋,他甚至可以幾天幾夜不吃不喝。有一次,他又是連續(xù)好幾天都忙著下棋,連覺都沒有睡,母親鄭氏終于忍無可忍了,一氣之下,把他的象棋全都扔到河水里沖走了。
王陽明很傷心,特地寫了首詩講述這件事情:
象棋終日樂悠悠,苦被嚴親一旦丟。
兵卒墜河皆不救,將軍溺水一齊休。
車行千里隨波去,馬入三川逐浪游。
炮響一聲天地震,忽然驚起臥龍愁。
(《象棋落水歌》)
這首《象棋落水歌》是王陽明幼年時的詩作,表達的是自己喜歡的象棋被母親扔到河里的悲傷之情。從這首詩可以看出,王陽明是很有文采、很有寫詩天賦的。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又將幼年時對象棋的這種癡迷用在了其他方面。也許,這種癡迷正是他取得成功的一大法寶,畢竟執(zhí)著本來就是一種好品質(zhì)。
四、金山寺賦詩
王陽明九歲之前的歲月,是在浙江余姚的瑞云樓里度過的,每天的生活無外乎以跟隨祖父王倫讀書識字為主,他的父親王華則專注于教書、讀書和參加科舉考試。這種平淡的生活在他九歲那年發(fā)生了變化。
明憲宗成化十七年(公元1481年),王陽明年滿九歲。這一年,父親王華進京參加殿試,結(jié)果一舉奪魁,中了那屆科舉的狀元。按照當時的制度,每屆科舉的頭三名進士稱為“一甲”,分別稱為“狀元”、“榜眼”和“探花”,王華就是那一屆科舉的狀元。狀元、榜眼和探花這三位“一甲進士”不必再回地方,要留在京城的翰林院當官,其中,狀元授予翰林院修撰,從六品;榜眼和探花授予翰林院編修,正七品。盡管品級不高,但由于是在翰林院任職,因此地位極高。
自正統(tǒng)年間(公元1436—1449年)開始,朝廷確立了“經(jīng)筵”和“日講”制度。所謂“經(jīng)筵”和“日講”,是指皇帝親自到皇宮中的文華殿聽翰林院的官員講經(jīng)論史。從這一點上看,將翰林院的官員稱為“帝師”都不為過。正是有了“經(jīng)筵”和“日講”制度,翰林院的官員得到了與皇帝密切接觸的機會。這種機會可不容小覷,在封建社會,皇帝掌握人事大權(quán),官員們官運有多亨通、仕途能走多遠,全都取決于跟皇帝的親近程度。毫無疑問,翰林院的官員,在日后的官職升遷上,就有了“近水樓臺先得月”的優(yōu)勢。王華在擔任翰林院修撰之后不久,便成了“日講官”,幾年之后又成了“經(jīng)筵官”,仕途可謂一片光明。
明太祖朱元璋時期,由于丞相胡惟庸違法亂紀,朱元璋一怒之下處死了胡惟庸,進而廢止了傳承了幾百年的丞相制度,改由六部尚書直接向皇帝負責。然而,廢除丞相制度的原因,并不是丞相制度沒有了作用,有用的東西終究會再次“復(fù)活”。明成祖朱棣時期,從翰林院衍生出一個新的機構(gòu),稱為“內(nèi)閣”,職責是協(xié)助皇帝處理政務(wù)。在之后的發(fā)展演變中,內(nèi)閣的地位逐漸提高,成了事實上的“宰相衙門”,內(nèi)閣大學(xué)士接過了丞相職責的“接力棒”,尤其是內(nèi)閣的首輔大臣,搖身一變成了名副其實的丞相。由于內(nèi)閣是從翰林院分離出來的機構(gòu),因此在內(nèi)閣擔任大學(xué)士的官員,首先必須是翰林院官員。因此,進入翰林院的進士們,就成了丞相的潛在候選人,被稱為“儲相”。從這一點上看,王華的仕途的確是不可限量。
王倫是個淡泊名利之人,但是,明朝的狀元可是每三年才產(chǎn)生一位,數(shù)量極為稀少,如今落到自己兒子頭上,也不由令他激動和興奮。明朝是從朱元璋在位時的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開始科舉取士的,到王華考中狀元那年,已經(jīng)開考三十三屆,誕生過三十三位狀元??贾袪钤母怕蔬@么低,超凡脫俗如王倫的人,遇到兒子考中狀元這等美事,喜形于色也就不難理解了。但他還是控制住了自己的得意之色,不僅面對親朋好友的恭維不動聲色,在孫兒王陽明面前更是顯得滿不在乎。這種態(tài)度對年幼的王陽明產(chǎn)生了極大的影響,他從內(nèi)心深處也認為,考中狀元不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況且全國上下有三十三位狀元,真是不足為奇。
到了第二年,王陽明年滿十歲了。這一年,翰林院新晉修撰王華決定將遠在浙江余姚的父親王倫和兒子王陽明接到北京居住,至于原因,大概是因為京城的生活環(huán)境更好,尤其是教育環(huán)境要好過余姚,王陽明能受到更好的教育。
小孩子對長途旅行到一個全新的生活環(huán)境總是充滿興奮和期待的,王陽明也不例外,很快就跟隨王倫踏上了北上之路。他們走的是水路,順著京杭大運河,一路乘船向北前行,經(jīng)過當時中國最富庶的浙江、江蘇等地,最后途經(jīng)天津和通縣(即今北京市通州區(qū)),到達整個帝國的權(quán)力中心——北京。
祖孫二人在路過江蘇鎮(zhèn)江的時候,發(fā)生了一件值得記錄在案的事情。
在兩宋以前,鎮(zhèn)江叫作丹徒縣、丹陽郡或者潤州,兩宋時才開始叫鎮(zhèn)江府,歸兩浙西路管轄。元朝實行行省制度以后,鎮(zhèn)江還叫鎮(zhèn)江府(有段時間改叫江淮府,后來仍然改叫鎮(zhèn)江府),歸江浙行省管轄。明朝時期沿用鎮(zhèn)江府的名稱,起初歸中書省管轄,后來劃歸南直隸,治所在丹徒縣,下轄丹陽縣和金壇縣。
鎮(zhèn)江是一座緊靠長江的城市,在南京下游,歷來是南京下游的門戶,因此在南京定都的王朝喜歡將鎮(zhèn)江稱為“京口”。隋朝時期,修建京杭大運河,途經(jīng)鎮(zhèn)江,鎮(zhèn)江又成了京杭大運河江南段的起點,只要是沿著京杭大運河南來北往的人,不論是官宦還是商旅,都要途經(jīng)此地,也算得上是繁華之地。
在鎮(zhèn)江城外的西郊,有一座金山,山上有一座聞名遐邇的寺廟,寺廟依山而建,與金山渾然一體,因此也以金山為名,稱“金山寺”。根據(jù)《金山志》的記載,金山寺始建于東晉明帝時期。金山寺最有名的是水陸法會,水陸法會是漢傳佛教的一種修持法,也是漢傳佛教中最盛大、最隆重的法會。南朝梁天監(jiān)四年(公元505年),崇尚佛教的梁武帝蕭衍曾親自到金山寺參加水陸法會,成為漢傳佛教舉辦水陸法會的開始。
古代的文人墨客最喜歡的就是登山游水,名士王倫也不例外。到達鎮(zhèn)江以后,王倫便帶著王陽明來到了金山寺。當時,在金山寺里的文人不止王倫祖孫二人。面對鎮(zhèn)江的美景,文人們免不了要飲酒賦詩。但是,這些大人們的風頭卻被王陽明這個小毛孩子給搶跑了——剛剛提議即興作詩,眾人還沒有來得及多想,王陽明已經(jīng)出口成章了:
金山一點大如拳,打破維揚水底天。
醉倚妙高臺上月,玉簫吹徹洞龍眠。
眾人大吃一驚,反復(fù)品味,覺得實在是妙,于是喝起彩來。王倫心中也是暗自得意。
大人們的風頭被一個小孩子搶了,多少有些難堪,于是就有人想要刁難王陽明一番,故意加大難度。這人望著天上的明月和遠處的山巒,問道:“你能以明月和遠山為題,馬上再作一首詩嗎?”
王陽明聽了,毫不含糊,滿口應(yīng)承下來。稍作遲疑,又作出一首來:
山近月遠覺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
若有人眼大如天,還見山小月更闊。
這一次,眾人齊聲喝彩,這孩子的文采真是不一般,很不簡單。人群里也許有人嫉妒王陽明敏捷的才思,痛恨自己連個不到十歲的孩子都比不過。他們只能把這種情緒埋藏在心底,實在不好意思表露出來。
據(jù)說,若干年以后,王陽明再次來到了金山寺。雖然金山寺經(jīng)過了一次大修,但是在王陽明看來,它跟當年一模一樣,一切都像記憶中那樣,沒有絲毫變化。一天,他在寺里信步亂走,來到了一座禪房門前。這座禪房的門上貼著封條,不許任何人進入。他很好奇,便停了下來。想了很久以后,他終于想起來了,這里就是自己當年住過的房間。
于是,他找來管事和尚,請求揭掉封條,放他進去看一看。管事和尚告訴他,這座禪房里安放著一位已經(jīng)圓寂多年的老和尚的尸身,因此還是不要進去為好。他不同意,便再三懇求。管事和尚沒有辦法,只好揭掉封條,打開了房門。他獨自一人邁步走了進去,發(fā)現(xiàn)里面果然躺著一個老和尚,面容還沒有腐爛。他定睛一看,嚇得毛骨悚然:這個老和尚的面容竟然跟他一模一樣!這分明就是他自己嘛!他稍稍定了定神,環(huán)顧四周,發(fā)現(xiàn)墻壁上還寫著一首詩:
五十年后王陽明,開門猶是閉門人。
精靈閉后還歸復(fù),始信禪門不壞身。
望著墻上的這首詩,他思索良久,才想明白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按照王門弟子后來的說法,那個面容跟他一模一樣的老和尚,其實就是他的前世。如此說來,王陽明真是幸運,見到了自己的前世。不過,這都是后話,當時跟隨祖父王倫路過金山寺時,他可不知道后來發(fā)生的故事。
過了鎮(zhèn)江,祖孫二人繼續(xù)沿著京杭大運河北上,一直到了大運河的終點北京通縣,才下了船,坐著馬車進了北京城。
這是王陽明平生第一次進入明朝的都城。
五、科舉并非第一等要緊事
在明成祖朱棣將大明王朝的都城由長江之畔的南京北遷到燕山腳下的北京之前,在中國的歷史上,還沒有任何一個漢族建立的大一統(tǒng)王朝以北京為都城。因此,盡管北京不是通常所稱的“蠻夷之地”、“化外之邦”,但是對于南方的漢族百姓來說,也算得上是一座陌生的城市。對于必須接受“八股取士”的明代讀書人而言,北京還是他們實現(xiàn)人生抱負的地方——三年一屆的殿試就在北京舉行。在殿試中考中狀元,才能成為公認的天下讀書人中的翹楚,才能飛黃騰達,官運亨通。王倫、王陽明祖孫二人滿懷崇敬和好奇之心進入了北京城。
北京畢竟是整個帝國的政治中心和經(jīng)濟中心,繁華和富裕程度不是浙江余姚能比得了的。王陽明來到北京以后,興奮得手舞足蹈,玩都玩不過來,哪里還顧得上讀書識字呢!
那時,王陽明最喜歡玩的游戲,就是把周圍的小伙伴們都召集起來,玩打仗的游戲。他最喜歡的角色是將軍,他玩得很投入,也很用心,還專門制作了很多令旗。余姚王氏歷來是書香門第之家,出過文官、文學(xué)家、書法家,就是沒有出過軍事家和將軍。因此,在王華看來,王陽明的這種行為是不務(wù)正業(yè)。
一天,王華把王陽明叫到跟前,不無憂心地問道:“咱們王家世世代代都是讀書人,你不讀書,成天夢想著當將軍,將來可怎么辦呢?”
王陽明覺得很奇怪,反問道:“成天只顧著讀書,將來又能怎么辦呢?”
王華回答道:“讀書可以參加科舉考試,考中進士就可以做大官。我現(xiàn)在之所以能在京城當官,就是因為讀了很多書,考中了狀元?!?/p>
王陽明又問道:“您是狀元了,咱們王家以后世世代代都是狀元嗎?”
王華笑了,覺得這孩子馬上就要開竅了,便回答道:“當然不是。你如果也想當狀元,就不能貪玩,應(yīng)該好好讀書?!?/p>
王陽明聽了,竟然嘆了一口氣,說道:“這么說來,狀元也不過如此罷了。”
王華聽了,無言以對,只好任由他玩去了。
但是,王華畢竟是為了讓王陽明得到更好的教育才將他接到北京的,自然不會容許他整日玩耍。沒過幾天,他就把王陽明送到了一所私塾,學(xué)習(xí)王陽明早就學(xué)會了的《三字經(jīng)》、《百家姓》、《千字文》等。
對于王陽明而言,每天都要到私塾念書的生活是枯燥乏味的,因為私塾里教他的知識,早在余姚老家時祖父就教過他了。不過,他很快就找到了樂趣,這樂趣就在上學(xué)和放學(xué)的路上。
北京城很繁華,到處都是熙熙攘攘的人群,聚集了各行各業(yè)、各色各樣的人。人多了,熱鬧就多了,新鮮事也就多了。每天放學(xué),王陽明都跟小伙伴們四處亂逛,到處玩耍,到天黑才回家。一段時間以后,他的生活和習(xí)性起了改變。正所謂玩物喪志,如果一直這樣下去,他就會變成一個游手好閑的紈绔子弟。這該如何是好?
一天放學(xué),王陽明照舊在大街上胡亂玩耍。當他準備回家時,被一個陌生人攔住了去路。攔住他的這個人不是綁架或者販賣小孩的壞人,而是一位江湖術(shù)士,卜卦算命的先生。
這個人攔住王陽明,將他上上下下地打量了好幾遍,然后說道:“年輕人,我看你相貌奇異,日后必成大器。因此送你幾句話,以后自然會應(yīng)驗的?!闭f罷,便用手指點著他的腦袋,緩緩說道:“須拂領(lǐng),其時入圣境;須上丹臺,其時結(jié)圣胎;須至下丹田,其時圣果圓?!闭f罷,轉(zhuǎn)身飄然而去。
王陽明怔住了,這位先生說的話他一點兒也不明白?;丶乙院?,他也沒有向祖父和父親請教,將這件事藏在了心里。
從此以后,他就像變了一個人似的,上學(xué)、放學(xué)的路上再也不在大街上玩耍閑逛了,在私塾里也不再跟伙伴們追逐打鬧,他變得安靜了,總是一個人靜坐沉思,還時常提出一些稀奇古怪的問題,令人莫名其妙。
在這一天的課堂上,他向私塾先生提了一個問題:“在人世間千千萬萬種事務(wù)里,哪一樣才是第一等的要緊事?”
私塾先生有些驚訝,一個只有十歲的孩子,怎么會提出這樣的問題呢?先生終究是個讀書人,在讀書人眼里,考取功名、入仕為官當然是人生第一等要緊事,正所謂“學(xué)而優(yōu)則仕”。于是,略加思索之后,他得意地回答道:“這有什么想不明白的呢?作為讀書人,天下第一等的要緊事,自然是參加科舉,考取功名啦。”
他聽了,不由自主地搖了搖頭,自言自語道:“怕是未必吧?!?/p>
私塾先生聽了,連忙解釋道:“太祖皇帝定下法律,讀書人必須通過科舉考試,才能進入朝廷做官。如此一來,參加科舉考試當然是第一等要緊事啦?!?/p>
他繼續(xù)自言自語道:“恐怕未必吧?!?/p>
于是,私塾先生反問道:“既然你說‘恐怕未必’,那你說說看,在你看來什么才是第一等的要緊事?”
他遲疑片刻,朗聲回答道:“人世間第一等要緊事,應(yīng)該是成為圣賢之人?!?/p>
私塾先生聽了,大吃一驚,同時又覺得好笑:一個屁大點兒的孩子,恐怕連什么是“圣賢”都不知道,就敢口出狂言,要成為圣賢之人,真是笑話,荒唐至極的笑話。
于是,這件事就被當成笑話傳開了,大家聽了,全都哈哈大笑,笑王陽明的自以為是和不自量力。這件事也傳到了王倫和王華的耳朵里。王華對父親說道:“這孩子小小的年紀,怎么有了做圣賢這種荒唐古怪的想法?”王倫卻笑著說道:“好??!好啊!我們王家是該出個圣賢了?!?/p>
也許,“學(xué)為圣賢”這個看上去荒唐的想法,就是王陽明受了那個江湖術(shù)士的點撥以后才產(chǎn)生的,這一點只有他自己知道,他的祖父和父親也不知道。盡管當時的他并不知道什么是圣賢,也不知道應(yīng)該怎樣成為圣賢,但他卻有了成為圣賢的想法。大概,恰恰是這個荒唐的想法,成了他讀書的動力。
這個荒唐古怪的想法,也影響了王倫、王華父子對王陽明的教育理念。在父親王華看來,王陽明應(yīng)該像他那樣,做個品性高尚、學(xué)識淵博的讀書人,然后像他那樣考中狀元,進入官場,在翰林院任職,等待步步高升。這也是封建社會絕大部分讀書人的人生理想,正所謂“學(xué)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因此,王華對王陽明的要求極為嚴苛。而祖父王倫卻有另外的看法,他自然是希望自己的兒孫一代更比一代強,王陽明即使也考中狀元,不過只是追平了王華的水平,是遠遠不夠的。但是,如果這個孩子當真能成為圣賢,那才是最光宗耀祖的事情。他覺得,既然王陽明已經(jīng)有了成為圣賢的想法,就是找到了正確的道路,應(yīng)該任由他走下去。
王陽明就是在祖父和父親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教育理念的影響下成長起來的。
六、獨闖居庸關(guān)
比王陽明晚出生八十年的明代東林黨領(lǐng)袖顧憲成的《名聯(lián)談趣》里,收錄了這樣一副對聯(lián):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
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guān)心。
少年時代一心想成為圣賢的王陽明就是這樣的人:讀圣賢書,做圣賢事,以天下為己任,整日為國事、天下事憂心。
當時的大明王朝,開國已經(jīng)有一百多年了,雖然早就打垮了蒙古人建立的元朝政權(quán),還把他們趕到了大漠深處,但始終沒有完全消滅他們。不甘心失敗的蒙古人,背負著洗刷亡國恥辱的使命,面對著改善生活狀況的壓力,前赴后繼地與明朝為敵,接二連三地出兵騷擾明朝邊境,攻城奪地,燒殺搶掠,大明朝廷頗為頭疼。
正統(tǒng)十四年(公元1449年)二月,蒙古瓦剌部首領(lǐng)也先派人給明英宗朱祁鎮(zhèn)送來戰(zhàn)馬等貢品。按照慣例,朝廷應(yīng)該賜給也先賞金。結(jié)果,深受朱祁鎮(zhèn)寵幸的太監(jiān)王振,擅自克扣了大量賞金,還故意刁難蒙古使者,惹得也先勃然大怒。這一年七月,也先率領(lǐng)四路大軍侵犯明朝邊界。也先親自指揮的一路兵馬聲勢浩大,與明軍在大同交戰(zhàn),結(jié)果大敗明軍。得到消息的王振慫恿朱祁鎮(zhèn)御駕親征,朱祁鎮(zhèn)不顧大臣王直、于謙等人的勸阻,欣然同意,在沒有經(jīng)過精心準備的情況下,匆匆忙忙地率領(lǐng)二十萬大軍趕往大同。
到達大同以后,王振得知蒙古大軍后撤的消息,不知是計,執(zhí)意要求明軍追擊。追兵被蒙古軍打敗以后,王振慌了神,擔心蒙古軍乘勝追擊,又匆忙下令全軍后撤。在撤回北京途中,為了向家鄉(xiāng)父老炫耀自己的權(quán)勢,王振要求大軍繞遠路經(jīng)過自己的家鄉(xiāng)河北蔚州。大軍走到一半時,王振又想到大軍經(jīng)過蔚州,必然要踩踏他家的良田,于是再次傳令改道而行。經(jīng)過這一番折騰,大軍撤退的速度變得極為緩慢,到達土木堡時被蒙古軍追上。明軍倉促迎戰(zhàn),結(jié)果大敗,朱祁鎮(zhèn)被俘虜,王振被殺害,包括兵部尚書、戶部尚書在內(nèi)的隨行朝廷重臣死傷無數(shù)。
“土木堡之變”使明朝遭遇了建國以來最為嚴重的危機,成了明朝永遠的恥辱。土木堡之戰(zhàn)后,也先以朱祁鎮(zhèn)為人質(zhì),一直打到了北京城下,京城一片混亂。在大臣們的提議下,孫太后同意立朱祁鎮(zhèn)之弟、郕王朱祁鈺為皇帝。朱祁鈺重用于謙、王直等人,在“京師保衛(wèi)戰(zhàn)”中打敗了蒙古軍。也先被迫撤退,帶著朱祁鎮(zhèn)退回草原。朱祁鎮(zhèn)在草原“北狩”一年后,被也先放回。
之后,也先的瓦剌部衰落,蒙古的另一支部落——韃靼部興起。韃靼部承襲了蒙古侵犯明朝邊境的傳統(tǒng),不斷南侵,騷擾河北、山西、陜西、甘肅等大片區(qū)域,成為明朝政府的心腹大患。
韃靼南侵最為猖獗之時,王陽明就生活在北京,因此總能聽到一些消息。這引起了這位關(guān)心國事的少年的興趣,他決定有所作為——到兩軍對壘的前線去,做一番實地考察。對于一個年僅十五歲的文弱少年而言,這種行為簡直就是胡鬧,荒唐之極。他知道不會得到父親和祖父的贊同,于是干脆不向他們匯報,悄悄地帶著一個家仆出發(fā)了。他去的前線,是北京城外的居庸關(guān)。居庸關(guān)始建于秦始皇時期,是萬里長城上最重要的一個關(guān)口,號稱“京西四大關(guān)”之一。
大概兩個月以后,王陽明結(jié)束了在居庸關(guān)的考察,回到北京家中。在他離開家的兩個月里,王倫和王華到處尋找他,都沒有消息,尤其是王華,急得如同熱鍋上的螞蟻。然而,王陽明卻不以為然,絲毫不認為自己又做了一件出格的事情。王華決定好好地懲罰他一頓,便將他關(guān)在房間里,責令他面壁思過。在被軟禁的某天夜里,他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參拜了馬援廟,還題寫了一首詩:
卷甲歸來馬伏波,早年兵法鬢毛皤。
云埋銅柱雷轟折,六字題文尚不磨。
馬援是東漢時期的名將,有勇有謀,屢建奇功,封為伏波將軍,后世人稱“馬伏波”,被有志于建立軍功、報效國家的英雄男兒視為偶像。這樣一位以“馬革裹尸”為人生信條的名將,自然也是血氣方剛的少年王陽明的偶像。能夢到馬援,使他激動不已,也許他還隱約覺得這預(yù)示著什么吧。幾十年以后,年過五旬的他奉命到廣西平叛,經(jīng)過“馬援廟前灘”時,還專程拜謁了馬援廟。
在后來的歲月里,他時常提及這次考察,因為在考察期間,他經(jīng)歷了兩件值得向人們炫耀的事情。
考察期間,他經(jīng)常到居庸關(guān)外策馬馳騁,希望碰見韃靼人,看看他們長什么模樣,是不是像傳聞所言有三頭六臂。有一天,還真讓他碰上了:前方不遠處,走來一位韃靼少年。他很興奮,立即朝那個少年飛奔過去。少年被嚇了一跳,在他有限的人生經(jīng)驗里,只有韃靼人追趕漢人,從來沒見過漢人追趕韃靼人。少年害怕了,匆匆忙忙騎上馬逃走了。王陽明見韃靼少年逃走,大喊大叫著窮追不舍,一直追出好幾里路。少年聽著王陽明的喊叫聲,以為有一大群人在追他,嚇得頭都不敢回,一溜煙地跑遠了。事實上,這不過是王陽明的詐謀罷了。若干年以后,王陽明在江西與寧王朱宸濠的叛軍作戰(zhàn),就多次使用這種虛張聲勢的詐謀,搞得朱宸濠暈頭轉(zhuǎn)向,苦不堪言。
當時,居庸關(guān)以外的地區(qū),都是韃靼人經(jīng)常出沒的區(qū)域,懾于韃靼騎兵的威力,明朝軍民根本不敢獨自出關(guān),即使明軍在巡邏時見到韃靼人,都要躲得遠遠的。據(jù)說,有一次,兩三個韃靼騎兵押著數(shù)百名漢族百姓和上千只牛羊從明軍駐守的城樓下經(jīng)過,明軍都不敢出戰(zhàn)。王陽明聽說這些事情以后,免不了自鳴得意,因為他不僅敢于獨自一人出關(guān)閑逛,而且還嚇跑了一個韃靼少年。通過這件事情,他得出一個結(jié)論:不是韃靼人太兇猛,而是漢人太懦弱,如果漢人有勇氣正面迎戰(zhàn),未必打不過韃靼人。
據(jù)說,在居庸關(guān)時,王陽明與一位老兵閑聊,掌握了一些韃靼人的生活習(xí)性。有一段時間,他竟然獨自一人跑到了韃靼人的地盤,與韃靼人一起生活,韃靼人見他只是個十幾歲的孩子,就沒有當回事。那段時間,他經(jīng)常跟韃靼人討論兵法和比試騎射。韃靼人見他雖然年紀很小,但是騎馬射箭樣樣精通,都很喜歡他。十幾天以后,他才離開韃靼人,回到居庸關(guān)。
回到北京不久,他又聽說了另一個消息:湖北、河南等地發(fā)生了石英、劉千斤等人領(lǐng)導(dǎo)的多起流民起義。湖北、河南等地的流民起義早在成化元年(公元1465年)就發(fā)生了,那時他還沒有出生。由于這場起義發(fā)生于湖北、河南和陜西等省的交界之地,因此被稱為“荊襄流民起義”。起義聲勢浩大,有多達十幾萬的貧苦百姓參加,前后持續(xù)了二十多年,成為朝廷最頭疼的內(nèi)患之一。
聽說這個消息以后,他的心情更加激動,打算做一件更加瘋狂的出格之事:給皇帝上書,發(fā)表對平定叛亂的意見。王華知道以后,驚訝得瞠目結(jié)舌,覺得自己快要被這個兒子給氣死了。王華嚴加訓(xùn)斥了他,嚴令他不許胡鬧。當時,祖父已經(jīng)返回余姚老家,他拗不過父親,又沒有別的辦法,只好打消了這個念頭。但是,從那時起,建功立業(yè)、經(jīng)略四方的種子就深深地埋在了他的心里。這些想法似乎與成為圣賢毫無關(guān)系,但這也正是他有別于其他圣賢的地方。
盡管王華阻止了王陽明給皇帝上書的瘋狂想法,但這也只是一時的。王陽明暗下決心,總有一天,他一定要給皇帝上書,發(fā)表自己的軍事見解。后來的事實表明,他的確是做到了——若干年以后,他考中進士,在工部擔任觀政進士,從邊境傳來外虜入侵的消息,他終于沒有按捺住激動的心情,給皇帝寫了一道名為“陳言邊務(wù)疏”的奏章。
客觀地講,少年時代的這次“獨闖居庸關(guān)”事件,雖然在大人們看來更像是一場兒戲,但它又不是兒戲,如果沒有這次考察得到的實踐經(jīng)驗,沒有任何邊務(wù)經(jīng)歷的年輕進士王陽明,是不太可能寫出那篇“邊務(wù)疏”的。由此可見,人生的每一段經(jīng)歷都是必要的。
七、落跑新郎
王陽明的言行太過瘋狂和出格,根本就不是一個十幾歲的孩子該有的行為,王華為此整日擔憂,這可是京城,萬一闖下大禍,后果不堪設(shè)想,說不定會給家族帶來滅門之災(zāi)。為了避免他捅出更大的婁子,王華決定讓他離開北京,回到余姚去。其實,即使沒有避免捅婁子的這層考慮,王陽明也的確應(yīng)該回余姚去了,原因有二。其一,他已經(jīng)到了結(jié)婚的年紀,應(yīng)該回去跟早就訂好了親事的未婚妻結(jié)婚;其二,他到了可以參加科舉考試的年紀,應(yīng)該遵照朝廷的規(guī)定,回家鄉(xiāng)參加考試??磥?,當時的科考就像現(xiàn)在的高考一樣,不允許異地考試,所以得返回原籍。
這一年是明孝宗弘治元年(公元1488年),王陽明剛剛年滿十六歲。
王陽明的未婚妻名叫諸云玉,是江西布政使司參議諸養(yǎng)和的女兒。王華在翰林院任職期間,江西遭遇自然災(zāi)害,一面是盜匪遍地,一面是災(zāi)民動亂,致使匪民混雜,極難整治。無奈之下,江西布政使司派遣諸養(yǎng)和進京尋求對策。王華以為,對付江西的局面不該簡單地以清剿了事,而是應(yīng)該安撫災(zāi)民,百姓能夠安居樂業(yè),盜匪和災(zāi)民自然也就消失了。這種觀點被諸養(yǎng)和認可,兩人因此有了私交,成為好友。從此以后,只要諸養(yǎng)和來京城辦事,就要拜訪王華。有時,諸養(yǎng)和還帶著女兒諸云玉一起來,王陽明、諸云玉這兩個孩子也就這么認識了,最終結(jié)下親事。
這一年七月,王陽明辭別父親,離開京城,前往諸家所在的江西南昌。
歷史上的江西,歷來是經(jīng)濟發(fā)達、文化繁榮的富庶之地,與江蘇、浙江齊名。說到文化繁榮,就不能不提江西人在科舉考場上的優(yōu)異成績:包括王華在內(nèi),截止到王華考中狀元,明朝一共誕生過三十三位狀元,其中有九位就是江西人,而且全都來自吉安府。事實上,江西吉安在科舉史上創(chuàng)造過很多奇跡。據(jù)統(tǒng)計,中國歷史上出狀元最多的兩個城市,一個是江蘇蘇州,另一個就是江西吉安。另外,建文二年(公元1400年)的科舉,狀元胡廣、榜眼王艮和探花李貫,三人都是江西吉安人。更奇跡的事情發(fā)生在永樂二年(公元1404年)的科舉,那一屆,江西吉安人包攬了前七名,分別是狀元曾棨、榜眼周述、探花周孟簡,以及二甲第一名楊相、第二名宋子環(huán)、第三名王訓(xùn)、第四名王直。由此可見,江西的確是個人杰地靈的寶地,是所有讀書人向往的地方。或許王陽明就是滿懷這種激動的心情來到江西的。
來到南昌以后,王陽明受到諸家上上下下的熱情款待。諸養(yǎng)和也是進士出身,成化年間(公元1465-1487年)還擔任過會試的主考官,家中到處都是詩書畫印、筆墨紙硯。王陽明閑來無事,便練習(xí)書法,寫毛筆字。他是書法大家王羲之、王獻之的后人,在書法方面自然有著過人的天賦。人們只見他在一旁看別人練字,卻從來沒見過他練字,覺得不可理解,又見他的書法進步神速,就更加奇怪了。于是,便向他請教。他大大方方地說道:“我以前也像別人一樣,臨摹古帖,后來發(fā)現(xiàn)收效不大,只是學(xué)到了古人的‘形’,沒有學(xué)到‘神’。這幾天我換了一個方法,靜下心來,先擬‘形’于心,掌握其精髓,然后再下筆,就好像如有神助一般。”眾人聽了,嘖嘖稱贊。
諸養(yǎng)和聽說了這些事情,心中暗自高興。王陽明的傳奇事跡早就傳到了他的耳朵里,他對這個未來的女婿是一萬個滿意。再加上王陽明的父親王華在翰林院任職,是皇帝身邊的大紅人,早晚要進入內(nèi)閣當宰相,前途不可限量,能跟未來的宰相結(jié)成兒女親家,諸養(yǎng)和也是欣慰不已。諸養(yǎng)和便催促家人精心準備,等吉日一到,就為王陽明、諸云玉舉行婚禮。
良辰吉日終于到了。這一天,諸家上下張燈結(jié)彩、高朋滿座??墒?,一切就緒,就等新郎、新娘拜天地時,人們才發(fā)現(xiàn)出事了:新郎官不見了,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諸養(yǎng)和很著急,立即派人到處尋找,卻怎么都找不到。新郎官找不到,堂就沒法拜,婚禮就沒法進行下去了,一家人也就白忙活了,開始到處尋找新郎官??墒牵芘傻娜硕寂沙鋈チ?,該找的地方都找過了,天黑了又亮了,就是找不到他的蹤跡。新郎官落跑婚禮,這可是少有的事情。洞房花燭夜,新娘子只好一個人獨守空房,流著淚等了一夜。
第二天上午,王陽明終于回來了,向眾人講述了他這一個晚上的經(jīng)歷。
正當全家人忙著準備婚禮之時,他閑著沒事,便走出家門,到大街上閑逛去了。他到處亂逛,不知不覺間來到了萬壽宮,便信步走了進去。
萬壽宮在南昌光潤門外的翠花街上,始建于西晉永嘉六年(公元312年),最初名為“旌陽古詞”,唐懿宗時賜名“鐵柱觀”,宋真宗時改名為“景德觀”,宋徽宗時又改名為“延真觀”。宋寧宗時,升觀為宮,賜名“鐵柱延真之宮”。元成宗時改名為“鐵柱延真萬寧宮”。再后來的明武宗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朝廷撥下專款,重新將它修葺一新。明世宗時賜名“妙濟萬壽宮”,與“玉隆萬壽宮”合稱為孿生的“萬壽宮祖庭”。
據(jù)說,萬壽宮是為了紀念道教凈明派祖師許遜“誅蛟治水”而修建的。許遜的祖籍在汝南(今屬河南許昌),東漢末年,為了躲避戰(zhàn)亂,許遜之父許肅遷居南昌,之后生下許遜。起初,許遜只是一名小小的地方官,后來看不慣官場的不正之風,索性放棄官職,回南昌閑住。有一年,洪水圍城,許遜出手斬殺了水怪蛟龍,解除了水患,拯救了全城百姓的性命。為了防止蛟龍復(fù)生,許遜在蛟龍出沒的水井處澆筑了一根鐵柱,將蛟龍永久地鎮(zhèn)壓在水井之中。之后,許遜在西山腳下結(jié)廬而居,修煉長生不老之術(shù)。若干年后,終于得道,帶著全家升天,連他家的雞和狗都升了天。人們?yōu)榱藞蟠鹪S遜的救命之恩,就在他結(jié)廬居住的地方修建了萬壽宮,用以紀念他。
王陽明走進萬壽宮的時候,天色已晚,萬壽宮里空空如也,看不到一個人影。他繼續(xù)往里走,一直走到了后殿。后殿里點著蠟燭,燭火隨風不住搖曳。在忽明忽暗的燭光之中,端坐著一位道長,正在閉目養(yǎng)神。王陽明見了,便一直站在旁邊,等道長睜開眼睛才上前施禮。道長見王陽明雖然是個十六七歲的少年,但氣度非凡,急忙起身還禮,又請他坐下交談,給他講解養(yǎng)生之術(shù)。這一談不要緊,兩個投緣的人越聊越投機,越聊越盡興,完全忘記了時間的流逝。
二人一直從黃昏聊到了深夜,又從深夜聊到凌晨,還不盡興,索性聊到了第二天清晨。眼看天都亮了,這二人才打住話題,拱手告別。在此期間,王陽明完全忘記了自己還要參加婚禮的事情,等走出萬壽宮才想起了,急忙快步趕回諸府。
在焦急中等待了整整一夜的岳父諸養(yǎng)和見了氣喘吁吁趕回來的王陽明,竟然沒有責怪他。諸養(yǎng)和已經(jīng)聽說了他的很多事跡,知道他在十五歲時就敢只身一人前往居庸關(guān),一人一騎就敢在關(guān)外追逐韃靼人,覺得他不是膽子大,而是瘋狂。對這樣的人而言,這個世上恐怕沒有他不敢干的事情,忘記婚禮又算得了什么,有什么好奇怪的呢?
盡管當時沒有一個人責怪他,但他并非不知道自己犯了錯誤,非常愧疚。明代學(xué)者沈德符在著作里提到,王陽明是一個“妻管嚴”,可能就是這件事留下的“后遺癥”吧,畢竟讓一位十幾歲的新娘,在新婚之夜流著淚獨守空房,是一件很傷自尊的事情。
八、“以不得第動心為恥”
在南昌的岳父家住了一年半以后,王陽明得到祖父王倫身患重病的消息,立即帶著妻子諸云玉趕回浙江余姚。這一年,是弘治二年(公元1489年),已是年底。
王陽明和諸云玉回到余姚后不久,王倫就因病去世了。祖父的逝世對他的打擊很大,這不僅僅是因為祖父對他的寵愛,還因為祖父對他性格的養(yǎng)成產(chǎn)生了極大的影響,這種影響體現(xiàn)在他整個人生之中。從某個方面講,他與祖父的感情,甚至比與父母的感情還要深厚。
安葬了祖父之后,他遵照父親的安排,靜下心準備參加科舉考試。與他一起準備科考的,還有四位同宗長輩——三位叔叔和一位姑父。他們五個人白天在一起按照朝廷劃定的范圍讀書,晚上叔叔、姑父睡覺以后,他還要做一件事情——再翻閱一遍祖父和父親留下來的書籍,直到深夜時分才睡覺。因此,沒過多長時間,叔叔、姑父們就發(fā)現(xiàn),王陽明這個小輩的學(xué)問遠在他們之上,他們根本比不了,于是有些氣餒,有意放棄。他知道以后,說道:“只要有志向,還有做不到的事情嗎?”叔叔、姑父們嘆息道:“什么話都能很容易地說出來,但沒有什么事情能很容易地做到啊?!?/p>
為了證明只要想做就能做到,他決定再做一件事給他們看看。
從此以后,他一改往日的習(xí)性,每天除了端坐在書桌前苦讀以外,再也不像過去那樣嘻嘻哈哈打鬧了,也不閑談和開玩笑了。叔叔、姑父們覺得很奇怪,便追問原因。他認真地回答道:“我過去太放縱自己了,浪費了很多時間。每每想起這些,我都深感后悔。所以,我決心徹底改變自己?!笔迨?、姑父們不相信他真的能做到洗心革面,都笑了笑,不以為然地走開了。但是,從那天以后,他果然做到了自己的承諾。很多天過去了,叔叔、姑父們終于相信了。他們終于明白,只要有志向,沒有什么做不到的事情,于是慢慢地又有了讀書的信心。
在這三年的時間里,他抓住每一刻時間埋頭苦讀,學(xué)問有了更大的長進。也正是在這段時間里,他對軍事的興趣越發(fā)濃厚,閱讀了很多兵書,最喜歡談?wù)摰脑掝}也是與軍事有關(guān)的。不僅如此,他還練得一手射箭的好本領(lǐng),稱得上文武雙全了。
三年后的弘治五年(公元1492年),王陽明年滿二十周歲,與叔叔、姑父們一起參加了這一年的浙江省鄉(xiāng)試。鄉(xiāng)試在各省省會舉行,因此又稱“省試”,是明代最低一級的科舉考試,往上還有會試和殿試。鄉(xiāng)試被錄取稱為“中舉”,中舉的人被稱為“舉人”,第一名稱為“解元”。只有考中舉人,才能獲得走上仕途當官的資格,才能獲得在第二年春天參加禮部會試的資格。當時,在全國范圍內(nèi),每屆鄉(xiāng)試錄取的總數(shù)在一千人上下,最多時也不超過一千五百人。
鄉(xiāng)試的考題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從朱熹的《四書集注》中挑選出三句話,以這三句話為題,寫三篇命題作文;第二部分,是劃定一個韻腳,寫一首律詩。在備考期間,王陽明白天看《四書集注》,晚上看經(jīng)史子集,鄉(xiāng)試的考題根本難不倒他,在他看來簡直是小兒科??荚嚱Y(jié)果在意料之中,叔叔、姑父們?nèi)柯浒?,只有他榜上有名?/p>
在離開北京五年之后的弘治六年(公元1493年)的春天,王陽明回到了北京——不是投奔父親王華,而是作為浙江省的舉人,來北京參加會試。當時的他已經(jīng)小有名氣,至少在同科的參考舉人里,算得上是一個名人了,人們認為他一定會金榜題名,考中進士。但是,意外發(fā)生了,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他竟然落榜了!與他一同參加考試的同窗學(xué)友,不論是考中的還是落榜的,都跑來安慰他,勸他不要太傷心。他告訴他們,他的確有一點點傷心,但不是因為沒有考中進士,而是因為沒有考中進士而不能為國效力。聽到這些話的人一定被他繞暈,這兩者有什么區(qū)別嗎?考不中進士就不能為國效力,這是捆綁在一起的兩件事,怎么能分得開呢?
因為他是王華之子的緣故,京城的官員們也來安慰他。文壇名人李東陽半開玩笑地對王華說道:“你這個兒子,雖然在這一科落榜了,但到了下一科,一定跟你一樣中狀元?!庇谑牵陀腥颂嶙h讓他當場寫一篇能中狀元的文章。他也是年少氣傲,竟然毫不推辭,當即揮筆寫了一篇。眾人紛紛叫好,包括一些很有名望的老臣,都吃驚于他過人的天賦和才情。但也有人在私下批評他,認為他太過狂傲,目中無人。盡管如此,卻沒有人懷疑他遲早必中進士的事實。
三年很快就過去了,弘治九年(公元1496年),二十四歲的王陽明第二次參加會試,再次成為狀元的最熱門人選,考中狀元幾乎是眾望所歸。然而,意外再次發(fā)生,他又落榜了。當時,像他這樣連續(xù)兩屆會試都落榜的考生大有人在,他的一位同窗友人也是兩科不中,有些灰心喪氣,向他訴苦,覺得兩科都考不中是莫大的恥辱,甚至沒有臉面回家見父母妻兒。王華擔心王陽明也想不開,便開導(dǎo)他不要灰心,下一次肯定會考中。但是,他的反應(yīng)出乎意料的平靜,不以為然地說道:“人們都以不得第為恥辱,而我以不得第卻耿耿于懷為恥辱。”
時間又過了三年,到了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他二十七歲了。這一年,他第三次參加會試,終于考中了進士。按照當時的制度,所有在會試中考中進士的考生,還要參加一輪考試,以便給他們排定名次。這場考試是在皇宮里的奉天殿(即今“太和殿”)前的廣場上進行,被稱為“殿試”。殿試由皇帝親自命題,親自錄取,考中者被稱為“天子門生”。在那年的殿試中,他位列第十,賜二甲第七名進士。當年,他的父親考中狀元,在殿試中位列第一,跟父親取得的成績相比,他算是差遠了,但能在一千多人里考到第十名,難度之大可想而知。
但是,當時還流傳著一種說法,原本有實力考中狀元的王陽明,最終只得了第十名,是有原因的。原因就在唐伯虎身上。
唐伯虎是當時全國聞名的奇才,比王陽明年長兩歲,也參加了那一年的考試。來到北京以后,唐伯虎認識了一位名叫徐經(jīng)的富家子弟。這位徐公子也要參加考試,但是又不學(xué)無術(shù),腦子里實在沒貨,于是動起了歪腦子,想弄一份考題,再提前請人做好答案,到時抄到考卷上。通過父親的關(guān)系,徐經(jīng)結(jié)識了當年的主考官、禮部侍郎程敏政,又通過收買程敏政的書童,得到了程敏政書房里的廢紙。令徐經(jīng)喜出望外的是,他真的從這堆廢紙里翻到了考試題目。于是,徐經(jīng)找來唐伯虎,提前做好了答案。
考試那天,唐伯虎早早地答完了考卷,見周圍其他考生大都抓耳撓腮,苦惱萬分,很是得意。在考試結(jié)束時,他便出言不遜,嘲笑挖苦他們,引起了一場不大不小的騷亂。負責考場巡視的官員見唐伯虎一副吊兒郎當?shù)臉幼樱幌袷怯姓娌艑崒W(xué)的人,便將這件事稟報給皇帝朱祐樘。朱祐樘聽了,覺得唐伯虎很可能有作弊行為,于是命人調(diào)查。經(jīng)過調(diào)查,徐經(jīng)通過收買程敏政書童得到考題之事大白于天下。朱祐樘大怒,重重處罰了程敏政、徐經(jīng)和唐伯虎等人,命人重新批閱程敏政閱過的考卷,要求不得將這些考卷列入前三甲。不幸的是,王陽明的試卷也在其中,被下降名次,位列二甲第七名。
當時,一甲的狀元、榜眼和探花三人都要留在翰林院為官,分別擔任修撰和編修的官職。二甲和三甲進士當中,挑選出二三十位庶吉士,安排到翰林院繼續(xù)深造,三年后派遣到翰林院或者六部當官。其余的進士,一部分到六部充任“觀政進士”,一部分派到地方擔任縣令、同知等。王陽明被分到了工部,擔任觀政進士。當時的王陽明年僅二十七歲,而且才學(xué)出眾,可謂年輕有為,照理應(yīng)該被選為庶吉士,三年后被委以重任。也許正是因為他的年少輕狂,才被當權(quán)者刻意壓制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