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撒旦的猶太教堂”和《猶太人賢士議定書》

密涅瓦火柴盒 作者:(意)翁貝托·???著; 李婧敬 譯


“撒旦的猶太教堂”和《猶太人賢士議定書》[1]



我對于帕帕拉爾多主教以及他大力推行的改革運動一直懷有極高的敬意。但我卻發(fā)現(xiàn),他在將一些有罪之人革出教門時曾使用了“撒旦的猶太教堂”這一說法,似乎這只是一句具有修辭功能的俗語。然而這卻是一個愚蠢的行為。至于意大利的猶太人團體對此感到憤怒,也是理所當然的了。

主教先生為什么不說“撒旦的教堂”或“惡魔的廟宇”,而會想起“撒旦的猶太教堂”這一說法呢?事實上,這種說法自有其歷史淵源。我從報紙上讀到,有人認為該說法來自《猶太人賢士議定書》。這本書是排猶主義的“圣經(jīng)”,更曾是希特勒的枕邊讀物。然而這種說法卻是錯誤的?!蹲h定書》里的內(nèi)容雖然要更糟糕,但卻不可能采用上述說法。因為這本書是以一個猶太人的身份用第一人稱寫的。因此,若要讓這本偽書看起來逼真,其中的猶太人絕不可能自稱為“撒旦的密使”。倒是該書的真正編者——俄國人謝爾蓋·尼盧斯于一九〇五年評價這本小冊子時,曾說以色列的凱旋王(即敵基督)曾“使用撒旦的恐怖力量傾盡全力”去接近掌控宇宙大權(quán)的寶座。

傳統(tǒng)排猶主義認為,猶太人與魔鬼有約,因此撒旦或敵基督才會特別青睞猶太教堂。這種說法在中世紀時期的典籍中隨處可見。然而“撒旦的猶太教堂”這一提法卻是典型的十九世紀排猶主義言論。

一七九七年,巴魯埃爾神父曾寫過一部名為《關(guān)于雅各賓派歷史的回憶錄》的作品,旨在說明那場連伏爾泰、狄德羅、杜爾哥、孔多塞、達朗貝爾、霍爾巴赫等人物都競相參與的法國大革命其實是一場耶路撒冷圣殿騎士團[2]和共濟會[3]的陰謀。巴魯埃爾并沒有提及猶太人,但事后某位西蒙尼尼將軍又向他指出那場革命的幕后黑手其實是陰險的猶太人,他們一直在追尋“山中老人”(有可能是個穆斯林)的傳統(tǒng)。從這以后,許多人都把猶太人看做是引起所有革命暴動的罪魁禍首。一八六八年,一個反動的普魯士人亨曼·古德切曾以“約翰·瑞德克里夫”的名義寫了一本小說《比亞里茲》,其中描述了以色列十二個部落的代表在布拉格公墓里進行夜間會面并商定要征服世界的場景。不久以后,這段描述性的文字又作為真實的記錄出現(xiàn)在英國外交官約翰·瑞德克里夫的文件里。在伯爾南的《猶太人,我們的同時代人》(一八八一年)一書中,作者把這段顛覆性的文字記在了猶太法學博士約翰·瑞德克里夫的頭上(不過,這回瑞德克里夫的名字中只有一個f[4])。這段假造的文字后來被《猶太研究雜志》再次引用,經(jīng)過多次作偽處理之后,最終出現(xiàn)在偽造的《議定書》上。

在天主教學界,這種說法曾多次出現(xiàn)在古杰諾·德·穆索[5]的諸多作品中,尤其是那部《猶太人、猶太教和基督教群體》(一八六九年)里。另外,他還因此得到了教皇庇護九世的特殊祝福。毛里求斯路易港的大主教——耶穌會士默蘭閣下于一八九三年出版《共濟會,撒旦的猶太教堂》一書之后,“撒旦的猶太教堂”這一說法便流傳開來。在這部五百多頁的作品中,這位高級天主教士首先對希伯來的占卜學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將其與傳統(tǒng)諾斯替教和摩尼教相聯(lián)系,最終把共濟會的誕生歸結(jié)為希伯來人的發(fā)明。他用大量的篇幅描述了撒旦在共濟會集會處現(xiàn)身的場景,從而表明共濟會與希伯來神秘主義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

至于這種觀點是如何通過這同一系列的偽造文集從德國和俄國的反動群體傳播到法國和意大利耶穌會作者以及法國極端右派群體中間的,諾曼·柯恩在《種族滅絕的許可證》一書中進行了詳盡的描述,這是一本人人都應閱讀的作品,由艾因奧蒂出版社翻譯出版。自然,柯恩將那些謊言一一戳穿,但仍有一些文人用同樣的證據(jù)來維護原先的神話。比如內(nèi)斯塔·韋伯斯特于一九二四年出版的《秘密組織和破壞性運動》就曾風靡一時。在這部書里,作者把共濟會、社會主義、布爾什維克和猶太人的危險性(就像之后的納粹法西斯分子的宣傳一樣)統(tǒng)統(tǒng)攪到了一起。

總之,“撒旦的猶太教堂”這一表達方式主要流傳于十九世紀的正統(tǒng)天主教學界中,而且還受到了一些通俗小說流派的影響。在那些布滿塵埃的主教圖書館里,還殘留著許多這些小說中所宣揚的思想。這是一個捏造出來的句子,即使是在特定的說教場合使用,我們也能聽出它背后的來龍去脈。


一九九二年


[1] The Protocols of the Elders of Zion,一本反猶太人的偽造文件,曾被德國人奉為圣典,并成為屠殺猶太人的根據(jù)。

[2] 基督教軍事組織,成立于一一一八年前后,由法國騎士組成,其主要目的是保護來自歐洲的朝圣者。

[3] 十八世紀歐洲一種帶有烏托邦性質(zhì)的秘密宗教團體。

[4] 關(guān)于瑞德克里夫的原名,有Readcliff 和Readclif兩種寫法。

[5] Gougenot des Mousseaux(1805—1876),法國天主教士、排猶主義者。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