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結(jié)語
道學形成于宋明時代,它是中國封建社會后期的統(tǒng)治思想,也是中國儒學發(fā)展的一個特殊階段。其總體作用在于將傳統(tǒng)的儒學倫理規(guī)范哲學化,以便進一步強化其教化作用,借以整飭人心,調(diào)節(jié)社會矛盾,鞏固既定社會秩序。但是,其中,也包含著若干合理因素。
蔣介石少年頑劣,時代的激流將他推進了中國民主革命的大潮:留學日本,歸國革命,追隨孫中山。這樣,蔣介石早年就具備了兩重性格:既是上海洋場的浮浪子弟,又是革命志士,兩種性格相互矛盾而又長期共存。可以看出,在他登上政治舞臺的漫長過程中,道學曾促使他勵志修身,克服了浮浪子弟的某些劣根性。但是,這也使他比較拘守傳統(tǒng)文化,未能在接受新文化、新思潮方面邁出更大的步伐,也未能使他在中國近代日益復雜的社會生活中,辨潮流,識方向,作出正確抉擇。
中世紀的修養(yǎng)方法無法完全適應(yīng)近、現(xiàn)代的社會生活,這是自然的。
————————————————————
(1) 《蔣介石日記類抄·雜俎》,1920年3月3日。
(2) 《蔣介石日記類抄·文事》,1931年1月20日。
(3) 《蔣介石日記類抄·學行》,1931年1月25日。
(4) 《蔣介石日記類抄·文事》,1921年4月29日。
(5) 《蔣介石日記類抄·文事》,1922年3月19日。
(6) 蔣介石1931年3月21日日記云:“晨起,曾憶少年聞人道,古人如孔孟朱王之學,與禹湯文武周公之業(yè),竊自恨前有古人,否則此學此業(yè),由我而發(fā)明,由我而創(chuàng)始,豈不壯哉!平日清夜,常興不能做古來第一圣賢豪杰之嘆!”
(7) 蔣介石1925年12月9日日記云:“一曰慎獨則心安,去人欲存天理。二曰主敬則身強,懔坎險,惕輕健。三曰求人則人悅,民胞物與,宏濟群倫。四曰習勤則神欽,敝精殫慮,困知勉行?!?/p>
(8) 蔣介石1926年8月26日日記云:“寸衷郁結(jié),取《嘉言抄》及《菜根譚》閱之,知天下之長,而吾所處者短,則橫逆困窮之來,當稍忍以待其定,又曰逆來順受、居安思危等條,志為之踔,氣為之振,吾應(yīng)誓以大無畏精神,作長期奮斗,以應(yīng)環(huán)境,以破當前難關(guān)也。將其計而就之,因其事而導之?!?/p>
(9) 蔣介石1931年1月9日日記云:“此時欲修身自立,不可不研究哲學……小子為中華民國之代表,何可妄自菲薄,有負天之所賦、眾之所望耶!”
(10) 《蔣介石日記類抄·學行》,1919年4月23日。
(11) 《蔣介石日記類抄·學行》,1919年4月27日。
(12) 介眉致蔣介石函,手跡,蔣介石全宗,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藏。倷,你;寄撥,寄給;告代,交代。
(13) 《蔣介石日記類抄·學行》,1919年11月4日。
(14) 《蔣介石日記類抄·學行》,1919年12月31日。
(15) 稿本,蔣介石全宗,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藏。
(16) 《蔣介石日記類抄·文事》,1925年4月1日。
(17) 蔣介石1925年8月15日日記云:“近日性躁如此,應(yīng)讀性理之書以陶冶之。”
(18) 《蔣介石日記類抄·學行》,1919年8月26日。
(19) 《蔣介石日記類抄·學行》,1922年1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