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2014年2月,中國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通過決定:將每年的12月13日設(shè)立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以紀念在那場殘酷的日本侵華戰(zhàn)爭中失去生命的無辜百姓和為國捐軀的英烈,同時更是激勵中華民族不忘國恥,奮發(fā)圖強,富國強民,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時代。
一個世紀過去,那些經(jīng)歷過、參加過抗日戰(zhàn)爭的老人大多已化作星辰離我們遠去。但無論他們離我們有多遠,這段歷史和歷史中的人物,還是無法和不能忘卻的。我想,我需要寫點什么,寫一個那個時代、那個環(huán)境中的人物。一個清晰的形象在我腦海中出現(xiàn)了——徐世椿先生,我的一位忘年老友。他的一生頗具傳奇色彩:在那個特定的時代里,作為一名抗日軍人,有一段鮮為人知而又充滿著悲壯色彩的親身經(jīng)歷。
為了盡可能地還原歷史的真相和背景,我數(shù)次往返于合肥與泰州,對徐老先生做了詳細的采訪。近百歲的老人,記憶力驚人。他不僅能聲情并茂地將《大刀進行曲》《不做亡國奴》《犧牲已到最后關(guān)頭》等抗戰(zhàn)歌曲,一字不落地唱出來,甚至還將救亡募捐活動中,女娃娃表達出“有國才有家”、渴望“自由”與“解放”的歌,動情地唱了幾遍。徐老條理清晰地講述了難以忘懷的親身經(jīng)歷。他還提供了已逝戰(zhàn)友子女的電話號碼,通過對他們的電話采訪,幫助我更準確和詳盡地描述當時的事件。除此以外,我查找并閱讀了大量的歷史文獻和相關(guān)資料。經(jīng)過半年多的材料收集、個人采訪以后,我開始了大約一年半的寫作。這中間時斷時續(xù),有時為了一個細節(jié),反復地電話采訪徐老或者翻閱相關(guān)資料。畢竟那個時代離我很遠,只有當事人才能更清楚、更詳盡地知道那個時代中的那些事件。我盡己所能地還原人物,還原歷史的情景。
在采訪中,讓我印象最深刻、最感動的是徐老反反復復強調(diào)的一句話:“一生坎坷,充滿變數(shù),但不變的是對祖國的忠誠?!笔前。谀莻€特殊年代,有多少熱血青年,抱著對祖國的無限忠誠和熱愛,對信念的無比執(zhí)著和追求,背井離鄉(xiāng),歷盡艱辛,用自己美好的青春和寶貴的生命,去捍衛(wèi)祖國母親。徐世椿老人的一生,并非轟轟烈烈,猶如河海里微不足道的一滴水珠。但正是由這一滴滴的水珠,匯聚成了奔騰不息、洶涌澎湃的層層巨浪,以勢不可擋的力量吞沒一切入侵之敵。
我希望通過這本書,不僅僅是記錄將近一個世紀以來發(fā)生在徐老身上的故事和經(jīng)歷,更希望通過本書能折射出中國近百年來,由一個曾經(jīng)苦難深重的國家和民族,如何從飽受侵略者欺凌踐踏、貧窮落后,成為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東方巨人。偉大的國家、偉大的人民創(chuàng)造了偉大的奇跡。
書稿經(jīng)過反復修改和校對,基本完成后,寫作時的緊張情緒消失了,隨之而來的是一種內(nèi)心的安寧、平和。我時常早晚在自家的小院里走走。夏日的傍晚,依然彌漫著驕陽所留下的熱度。一陣風漫不經(jīng)意地拂過,空氣中夾雜的陽光味道、園中玫瑰的甜蜜和小草的清新,都若隱若現(xiàn)地迎面而來。一只站在樹梢上歡快鳴叫的小鳥,仿佛被風驚動了,忽然振起翅膀,劃出一道優(yōu)美的弧線,瞬間消失在悠遠的天空中,那清脆悅耳的歌聲還依然留在耳邊。這個時代是美好的,我們是幸運的。在新長征道路上邁步的中國,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