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晚唐背景大總結:就是這些大事影響了詩人寫詩!
在講中晚唐的詩人之前,我們要先來介紹一下這一階段的時代背景。
為啥呢?因為這一時期,遠方的田野沒有了,剩下的都是眼前的茍且。
中晚唐時期,全國各地、朝廷內外都亂成了一鍋粥。詩人們也越來越現(xiàn)實,為了拯救國家,他們紛紛出力,于是一個個都卷入了政治的漩渦。
而他們的命運,又與國家大事有著直接的關系。因此,咱們先來了解一下這個時代都發(fā)生了什么事。
中晚唐時期,各方勢力角逐,大體上可分為以下四個集團:
這四方勢力糾纏在一起,剪不斷理還亂,咱們就來簡單粗暴地捋一捋。
話說安史之亂以后,朝廷自己鎮(zhèn)壓不過來,就只能靠地方上的兄弟們自力更生。等到叛亂平定之后,皇帝就發(fā)現(xiàn):一股叛軍倒下去,千萬個割據(jù)勢力站起來。
這就是中晚唐特色之一:藩鎮(zhèn)割據(jù)。
外部不安定,內部也鬧騰。大臣們跟皇帝也不咋對付,這皇帝就當?shù)煤翢o安全感,需要一個寬厚的肩膀依靠一下,于是他們就找到了身邊的宦官。
皇帝有啥事都找宦官商量,甚至給予他們很大的權力。而這幫宦官權力越來越大,最后大到可以廢立皇帝了。
這就是中晚唐特色之二:宦官專權。
面對藩鎮(zhèn)割據(jù)和宦官專權的局面,朝廷里的大臣們早就看不下去了,紛紛出來斗爭??墒嵌分分?,大臣們之間互相瞅不順眼,自己又掐了起來。
這就是中晚唐特色之三:黨爭。
當時的朝政大概是這樣的:
在這個復雜的斗爭過程中,有幾件特別重要的事牽扯到了很多詩人,改變了他們的命運。咱們下面就來捋一捋。
大事件一:永貞革新
唐德宗時期,藩鎮(zhèn)割據(jù)和宦官專權都越來越嚴重,國家搖搖欲墜。這時候,有一群年輕人,圍繞在太子身邊,試圖改變這種“一路跌?!钡木置?,他們就是王叔文、王伾、劉禹錫、柳宗元,合稱——
后來太子登基,這就是唐順宗。唐順宗和年輕人們發(fā)動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改革,史稱永貞革新。可惜這幫小年輕光有沖勁,缺乏策略,而唐順宗又是個病秧子,根本撐不起局勢。
后來宦官們扶植新皇帝唐憲宗上臺,唐憲宗對革新派下了狠手,殺的殺,貶的貶。就這樣,這場改革連一年都沒熬到,就夭折了。
受此牽連,劉禹錫和柳宗元兩大詩人被貶外地,這也改變了他們的人生,影響了他們的創(chuàng)作。
大事件二:武元衡遇刺案
話說唐憲宗上臺之后,堅決打擊藩鎮(zhèn)割據(jù),而宰相武元衡是他的得力助手。二人合作,陸續(xù)平定了很多藩鎮(zhèn)。
面對這種情況,有些藩鎮(zhèn)就慌了,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在武元衡早起上朝的路上埋伏了刺客,把武元衡給殺了。
堂堂宰相,竟然在上班的路上被人給殺了,這簡直就是國恥!
武元衡平時喜好寫詩,在文人圈很有名,其中白居易和他很要好。事情發(fā)生后,白居易上書要求嚴懲兇手,替武元衡報仇。
可白居易此時并不是言官,這件事輪不到他說話。再加上他平時也沒少得罪人,不久便被羅織了各種罪名,貶出了長安。
白居易是被貶了,可是唐憲宗為武元衡報仇的決心確實是真的,他一邊抓捕兇手,一邊堅決平叛,不向反動藩鎮(zhèn)勢力妥協(xié)。韓愈在這期間作為參謀出征,參與了平定藩鎮(zhèn)的戰(zhàn)爭。
后來,全國各地的大多數(shù)藩鎮(zhèn)不是被打服了,就是自己認輸了,紛紛歸順朝廷,唐朝迎來了元和中興的大好局面。
可惜,唐憲宗后期疏于朝政,為求長生,勤于嗑藥,突然暴斃。也有人說唐憲宗是被宦官給殺了。反正就這樣,剛剛有點轉機的唐朝,又走上了下坡路。
大事件三:牛李黨爭
這事,還得從唐憲宗活著的時候說起。有一年的科舉考試中,有兩個考生,分別叫牛僧孺和李宗閔,這兩哥們兒批評朝政,當時的宰相李吉甫覺得這是在針對自己,于是就打壓這兩人,雙方這就結了仇。
后來,李吉甫的兒子李德裕上臺,他代表世家大族的官員。而牛僧孺和李宗閔也先后進入朝廷任職,代表科舉出身的官員。不久,雙方在朝廷內部展開了各種明爭暗斗:今天我把你整下去,明天你把我整下去,斗了幾十年。這就是牛李黨爭。
這場漫長的互斗大戰(zhàn),把許多詩人都卷了進去。
元?。涸陂L慶科案中,跟李宗閔結了仇,遭到他的記恨。不過元稹死得早,沒經(jīng)歷黨爭最激烈的那段日子。
白居易:跟牛李兩黨都有點關系,因為厭倦黨爭而長期遠離朝廷。
杜牧:與牛僧孺是好友,因此被視為牛黨,在李黨得勢之時受牽連被貶。
李商隱:跟牛李兩黨都有很深的關系,結果卻是兩頭不討好,一輩子卷入黨爭,郁郁不得志。
好了,咱們把中晚唐的時代背景,還有跟詩人有關的幾件大事都簡單地概括了一遍,下面,咱們就正式開始介紹中晚唐的明星詩人。
Ready?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