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口?牛后?
——生存也是一種“排隊(duì)”,要努力站在前面。
寧為雞口;
勿為牛后。
這兩句話有人贊成,有人反對,但是這兩句話究竟是什么意思,一向很含混。
雞口、牛后代表什么?如果有人寧愿受水準(zhǔn)很低的人奉承,不肯向才智很高的人學(xué)習(xí),自命“寧為雞口”,雞口即代表一種封閉式的逃避;當(dāng)初林肯為黑奴爭自由,不惜面對南北戰(zhàn)爭,但是有些黑奴在得到自由之初,覺得反而不如依附大戶人家生存比較省事。這一類的“牛后”,就是依賴、不長進(jìn)。
有一個(gè)家庭如此叮囑子女:“兒啊,你將來無論干哪一行,一定要在那一行最優(yōu)秀、最杰出,即使你在馬路旁擺攤兒賣豆漿,你也要成為那條馬路上最好的一家豆?jié){攤兒?!?/span>
另外有一個(gè)家庭如此說:“孩子,無論做什么事,即使是很小的事,都要爭取主動(dòng),不要任人擺布。唯有主動(dòng)才可以表現(xiàn)才華,也唯有主動(dòng)才會嘗到工作的樂趣?!?/span>
這才是雞口?!半u口”是美麗的,“牛后”是骯臟的;“雞口”是敏捷的,“牛后”是遲緩的;雞口重“質(zhì)”是精華所在,牛后重“量”是剩余部分。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