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卷首語】

詩詞中國(第五期) 作者:詩詞中國叢刊編輯部 編


【卷首語】

我們要捧一顆詩心

我們要捧一顆詩心——一個民族的赤子之心。

中國是一個詩國;詩是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公元前一千年左右,中國詩人就開始抬頭歌唱。中國經(jīng)典:《十三經(jīng)》《四書》《五經(jīng)》,重要的核心都是詩。經(jīng)過兩千多年的發(fā)展演變,詩是漢語言錘煉得最極致的精華,具有全方位的美學:有聲韻美、圖畫美、風格美、意境美:或雄渾、或豪放、或沖淡、或自然、或含蓄、或典雅;那是我們最美的抒情載體和文化符號。用詩歌表達,是最高級的表達。因此,要繼承經(jīng)典,一定要弘揚詩歌精神;偉大的民族復興,除了硬實力,還有詩和遠方。

詩能陶冶心靈、塑造心靈,更能鐫刻民族的靈魂。假如我們這些凡俗的人喜歡讀詩、寫詩,與優(yōu)美的、形而上的詩歌交朋友,成為情操高尚的人,就能與形而下的錢財俗物保持距離,對物質(zhì)的追求就不會陷得那么深。果如其然,那為金錢奴役的人或許會少一些。

豐富多彩的人生,詩可以棲,可以居,可以讓人變得高雅、變得含蓄蘊藉,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詩是一顆仙丹,凡俗女子喜歡詩,就會成為冰清玉潔的仙子。大學里流傳這么一句話,說中文系讀詩寫詩的女生,連走路的背影都比外系不讀詩的女孩子來得風姿綽約、婉約優(yōu)美。

潤物細無聲的詩教,小學生學詩,陶冶心靈,塑造人格,具有與生命同樣重要的意義;詩對人心靈境界的提升,不是單純的分數(shù)、獎狀、等第可以衡量比擬的。

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捧一顆“詩心”。詩心,就是真的心,善的心,美的心;詩心就是有夢的心。我們讀詩,學詩,寫詩,就是與真、善、美和夢想攜手同行。

我是騎在牛背上的牧童;遙指杏花村詩的美景、醉的境界,讓我們手拉手地,踏著泥濘、冒著紛紛的細雨前進!

編委會

主辦:中華書局 中華詩詞研究院

編輯部地址:北京市豐臺區(qū)太平橋西里38號

郵編:100073

電話:010-63260766

顧問:(按音序排列)

林岫 劉征 沈鵬 葉嘉瑩

袁行霈 鄭伯農(nóng) 鄭欣淼 周篤文

《詩詞中國》學術委員會主任:袁行霈

《詩詞中國》學術委員會:

袁行霈 林岫 陶文鵬 趙仁珪 錢志熙 施議對

周嘯天 鐘振振 曹旭 王玫 楊逸明 顧之川

曾大興 諸葛憶兵 劉青海 辛曉娟

《詩詞中國》編輯委員會主任:徐俊 副主任:包巖

《詩詞中國》編輯委員會:

蔣有泉 徐俊 李樹喜 趙京戰(zhàn) 林峰

高昌 劉慶霖 宋彩霞 沈錫麟 包巖

本期欄目主編:鐘振振 楊逸明 林峰

本期欄目編輯:張曉偉

編輯部主任:吳文娟

責任編輯:吳文娟

封面題字:沈鵬

美術設計:王銘基

美術編輯:李琳琳

法律顧問:任海濤

特別聲明:

凡在《詩詞中國》相關欄目中引用、發(fā)表的詩詞作品,本刊僅作轉(zhuǎn)載,目的是為了傳播優(yōu)秀作品,交流寫作技巧,不改變作品原有著作權歸屬。

凡向《詩詞中國》投稿的作者,來稿請注明詳細的通信地址、郵編、電話、電子郵箱等聯(lián)系方式,以便稿件采用后,奉寄樣書。本刊同時享有作品的網(wǎng)絡發(fā)表與轉(zhuǎn)載權。凡符合標準的作品,將在《詩詞中國》叢刊發(fā)表,并將擇優(yōu)在《中國詩詞年鑒》(由中華書局出版)發(fā)表。作者向本刊提交作品的行為即視為同意上述約定。

www.shicizhongguo.com

投稿郵箱:sczgmook@163.com

詩詞中國微信公眾號

詩詞中國客戶端 蘋果版

詩詞中國客戶端 安卓版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