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蒙鳩為巢

中華典故·第二卷 作者:陳中梅 主編


蒙鳩為巢

“蒙鳩為巢”說明基礎穩(wěn)固的重要,基礎不穩(wěn),表面做得再好,也是經不起考驗的。

此典出自《荀子·勸學》:“南方有鳥焉,名曰蒙鳩。以羽為巢,而編之以發(fā),系之葦苕。風至苕析,卵破子死。”

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

這段話意思是說:

南方有一種鳥,名叫蒙鳩。這種鳥用軟綿綿的羽毛做巢,又用長長的發(fā)絲編織起來,把它連結在蘆葦的嫩花枝上??墒且魂嚧箫L刮過來時,蘆葦的花枝被吹斷了,鳥蛋被打破,雛鳥也都摔死了。

巢并不是做得不精致呀,只是沒有找對地方!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