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 生活的態(tài)度,決定了人生的高度

生活的理想,是為了理想的生活 作者:愛默生,培根,胡適 等 著


每一個人都是他命運的設(shè)計師

培根

毋庸置疑,外在的偶然因素會影響人的命運,如相貌、時機、別人的死亡和施展才能的機會等,但人的命運最終還是掌控在自己的手中。所以,有個詩人說:“每一個人都是他命運的設(shè)計師”。

上述的外在原因如果總是出現(xiàn)的話,這便是某個人所做的愚蠢事情,因為它只是造成了另外一個人的時運。眾所周知,最快捷的成功就是趁著他人的出錯而獲得的成功,“蛇必須吞噬其他的蛇才能成長為巨龍”。有些優(yōu)點的確顯而易見,值得每個知曉它的人的稱贊;但是一個人隱蔽的長處或者一個人表現(xiàn)自己的有效方式,往往才是一個人獲勝的關(guān)鍵法寶。這些方式無法進行準(zhǔn)確的描述,更不能相互傳播,也許西班牙字眼disemboltura可以大概探個究竟:只要一個人沒有褊狹的觀念并且待人處世的態(tài)度端正,他頭腦中前進的方向才能和命運之輪的前進方向一致,并同時起步。

正是由于這個原因,李維在形容加圖時雖然說:“這個人的體魄強健,心智成熟,因此無論他出生在哪個家庭都會有較好的時運?!钡?,他最后還是發(fā)現(xiàn)這個人具有“靈性”。所以,只要一個人睜大眼睛仔細(xì)觀察,就能看到命運女神的蹤影;雖然命運女神的一雙眼睛被蒙住,但是她還是有自己的行蹤的。

命運的軌跡就像是天上的銀河,無數(shù)的星星聚集在一起組成了銀河,但是看上去銀河不是分散的星星點點,而是一條完整的光帶;同樣的道理,促使一個人有較好的時運也是由于他身上的小小的優(yōu)點或長處,或者說是一些好的習(xí)慣和能力。

人們對于其中的奧妙是想象不到的,但是意大利人卻可以洞察其中的天機。當(dāng)意大利人談?wù)撘粋€幾乎很少出差錯的幸運兒時,他們一般會說一句:“這個人倒是會幾分裝聾作啞。”而人人都熟知的,常常使人走運的習(xí)性不外乎兩種:一是少幾分真誠樸素,二是會幾分裝聾作啞。由此可以看出,那些最為忠君愛國的人很少走運,而且永遠不會走運,因為一個人連自我都不考慮的話,他必然不會只顧自己的利益。很容易就會得到的幸運,僅僅造就了一批魯莽漢和冒險家;但是經(jīng)過千辛萬苦才換來的幸運,卻可以成就杰出的人才。

幸運就其本身來說,是應(yīng)該受到人們的尊敬和崇尚的,即便僅僅是出于尊重她的兩個女兒——“自信”和“聲譽”。自信一直留存在幸運的人的心中,而聲譽則保留在知曉幸運者的那些人的心里。智慧的人為了防止他人嫉妒自己的優(yōu)點,總是習(xí)慣于把自己的長處歸因于上帝和命運之神,這樣他們就可以最大限度地發(fā)揮他們的優(yōu)勢了。

另外,神靈的保佑也使得他們的不凡之處得以展現(xiàn)。于是,愷撒曾經(jīng)在暴風(fēng)雨中對舵工說:“你的船不僅載著我,還載著我的運氣?!彼裕K拉寧可把自己稱為“幸運的蘇拉”而不是“偉大的蘇拉”。并且歷代的人們都觀察到,凡是過分把自己的成就歸因于自身的聰明才智的人,最后的結(jié)局都很不幸。

據(jù)史書記載,雅典將軍提謨修斯每次做政府述職時,總是喜歡說一句:“這次勝利絕不是僅僅依靠運氣?!苯Y(jié)果后來他沒有建過更偉大的功勛。毋庸置疑,有些人的運氣如同荷馬的詩歌那樣,而荷馬的詩歌比其他人的都要順暢;普魯塔克在把阿偈西勞和伊巴密濃達的運氣與提摩列昂的運氣作比較的時候,就使用了這個比喻;人與人的運氣不同,這是一件正常的事情,但是運氣也取決于每個人自身,這一點也是明白無誤的。

人生意義就在我們怎樣看人生

胡適

一九〇三年,我只有十二歲,那年十二月十七日,有美國的萊特弟兄做第一次飛機試驗,用很簡單的機器試驗成功,因此美國定十二月十七日為飛行節(jié)。而十二月十七日正是我的生日,我覺得我同飛行有前世因緣。

我的前十多年,曾在廣西飛行過十二天,那時我做了一首“飛行小贊”,這算是關(guān)于飛行的很早的一首辭。諸位飛過大西洋、太平洋,我在民國三十年,在美國也飛過四萬英里,這表示我同諸位不算很隔閡。

今天大家要我講人生問題,這是諸位出的題目,我來交卷。

這是很大的問題,讓我先下定義,但是定義不是我的,而是思想界老前輩吳稚暉的。他說:人為萬物之靈,怎么講呢?第一:人能夠用兩只手做東西。第二:人的腦部比一切動物的都大,不但比哺乳動物大,并且比人的老祖宗猿猴的還要大。有這能做東西的兩手和比一切動物都大的腦部,所以說人為萬物之靈。

人生是什么?即是人在戲臺上演戲,在唱戲??磻蛴懈鞣N看法,即對人生的看法叫做人生觀。但人生有什么意義呢?怎樣算好戲?怎樣算壞戲?我常想:人生意義就在我們怎樣看人生。意義的大小淺深,全在我們怎樣去用兩手和腦部。人生很短,上壽不過百年,完全可用手腦做事的時候,不過幾十年。有人說,人生是夢,是很短的夢。有人說,人生不過是肥皂泡。其實,就是最悲觀的說法,也證實我上面所說的人生有沒有意義全看我們對人生的看法。就算他是做夢吧,也要做一個熱鬧的、轟轟烈烈的好夢,不要做悲觀的夢。既然辛辛苦苦的上臺,就要好好的唱個好戲,唱個像樣子的戲,不要跑龍?zhí)?。人生不是單獨的,人是社會的動物,他能看見和想象他所看不到的東西,他有能看到上至數(shù)百萬年下至子孫百代的能力。無論是過去、現(xiàn)在,或?qū)?,人都逃不了人與人的關(guān)系。比如這一杯茶(講演桌上放著一杯用玻璃杯盛的茶)就包括多少人的貢獻,這些人雖然看不見,但從種茶,挑選,用自來水,自來水又包括電力等等,這有多少人的供獻,這就可以看出社會的意義。我們的一舉一動,也都有社會的意義,譬如我隨便往地上吐口痰,經(jīng)太陽曬干,風(fēng)一吹起,如果我有癆病,風(fēng)可以把病菌帶給幾個人至無數(shù)人。我今天講的話,諸位也許有人不注意,也許有人認(rèn)為沒道理,也許說胡適之胡說,是瞎說八道,也許有人因我的話回去看看書,也許竟一生受此影響。一句話,一句格言,都能影響人。

我舉一個極端的例子:兩千五百年前,離尼泊爾不遠的地方,路上有一個乞丐死了,尸首正在腐爛。這時走來一位年輕的少爺叫Gotama,后來就是釋迦牟尼佛,這位少爺是生長于深宮中不知窮苦的,他一看到尸首,問這是什么?人說這是死。他說:噢!原來死是這樣子,我們都不能不死么?這位貴族少爺就回去想這問題,后來跑到森林中去想,想了幾年,出來宣傳他的學(xué)說,就是所謂佛學(xué)。尸身腐爛這一件事,就有這么大的影響。飛機在萊特兄弟做試驗時,是極簡單的東西,經(jīng)四十年的功夫,多少人的聰明才智,才發(fā)展到今天。我們一舉一動,一言一行,一點行為都可以有永遠不能磨滅的影響。幾年來的戰(zhàn)爭,都是由希特勒的一本《我的奮斗》闖的禍,這一本書害了多少人?反過來說,一句好話,也可以影響無數(shù)人,我講一個故事:民國元年,有一個英國人到我們學(xué)堂講話,講的內(nèi)容很荒謬,但他的O字的發(fā)音,同普通人不一樣,是尖聲的,這也影響到我的O字發(fā)音,許多我的學(xué)生又受到我的影響。在四十年前,有一天我到一外國人家去,出來時鞋帶掉了,那外國人提醒了我,并告訴我系鞋帶時,把結(jié)頭底下轉(zhuǎn)一彎就不會掉了,我記住了這句話,并又告訴許多人,如今這外國人是死了,但他這句話已發(fā)生不可磨滅的影響??偠灾?,從頂小的事情到頂大的像政治經(jīng)濟宗教等等,我們的一舉一動都有不可磨滅的影響,盡管看不見,影響還是有。在孔夫子小時,有一位魯國人說:人生有三不朽,即立德,立功,立言。立德就是最偉大的人格,像耶穌、孔子等。立功就是對社會有貢獻。立言包括思想和文學(xué),最偉大的思想和文學(xué)都是不朽的。但我們不要把這句話看得貴族化,要看得平民化,比如皮鞋打結(jié)不散、吐痰、O的發(fā)音,都是不朽的。就是說:不但好的東西不朽,壞的東西也不朽,善不朽,惡亦不朽。一句好話可以影響無數(shù)人,一句壞話可以害死無數(shù)人。這就給我們一個人生標(biāo)準(zhǔn),消極的我們不要害人,要懂得自己行為。積極的要使這社會增加一點好處,總要叫人家得我一點好處。

再回來說,人生就算是做夢,也要做一個像樣子的夢。宋朝的政治家王安石有一首詩,題目是“夢”。說:“知世如夢無所求,無所求心普定寂,還似夢中隨夢境,成就河沙夢功德?!辈灰獊G掉這夢,要好好去做!即便是唱戲,也要好好去唱。

一個人活下去真正的意義和價值

沈從文

一切存在嚴(yán)格地說都需要“時間”。時間證實一切,因為它改變一切。氣候寒暑,草木榮枯,人從生到死,都不能缺少時間,都從時間上發(fā)生作用。

常說到“生命的意義”或“生命的價值”。其實一個人活下去真正的意義和價值,不過占有幾十個年頭的時間罷了。生前世界沒有他,他無意義和價值可言的;活到不能再活死掉了,他沒有生命,他自然更無意義和價值可言。

正仿佛多數(shù)人的愚昧與少數(shù)人的聰明,對生命下的結(jié)論差不多都以為是“生命的意義同價值是活個幾十年”,因此都肯定生活,那么吃,喝,睡覺,吵架,戀愛,……活下去等待死,死后讓棺木來裝殮他,黃土來掩埋他,蛆蟲來收拾他。

生命的意義解釋的即如此單純,“活下去,活著,倒下,死了”,未免太可怕了。因此次一等的聰明人,同次一等的愚人,對生命的意義同價值找出第二種結(jié)論,就是“怎么樣來耗費這幾十個年頭”。雖更肯定生活,那么吃,喝,睡覺,吵架,戀愛,……然而生活得失取舍之間,到底也就有了分歧。

這分歧一看就明白的。大別言之,聰明人要理解生活,愚蠢人要習(xí)慣生活。聰明人以為目前并不完全好,一切應(yīng)比目前更好,且竭力追求那個理想。愚蠢人對習(xí)慣完全滿意,安于現(xiàn)狀,保證習(xí)慣。(在世俗觀察上,這兩種人稱呼常常相反,安于習(xí)慣的被呼為聰明人,懷抱理想的人卻成愚蠢家伙。)兩種人即同樣有個“怎么來耗費這幾十個年頭”的打算,要從人與人之間尋找生存的意義和價值,即或擇業(yè)相同,成就卻不相同。同樣想征服顏色線條作畫家,同樣想征服樂器音聲作音樂家,同樣想征服木石銅牙及其他材料作雕刻家,甚至于同樣想征服人身行為作帝王,同樣想征服人心信仰作思想家或教主,一切結(jié)果都不會相同。因此世界上有大詩人,同時也就有蹩腳詩人,有偉大革命家,同時也有虛偽革命家。至于兩種人目的不同,擇業(yè)不同,那就更容易一目了然了。

看出生命的意義同價值,原來如此如此,卻想在生前死后使生命發(fā)生一點特殊意義和永久價值,心性絕頂聰明,為人卻好像傻頭傻腦,歷史上的釋迦,孔子,耶穌,就是這種人。這種人或出世,或入世,或革命,或復(fù)古,活下來都顯得很愚蠢,死過后卻顯得很偉大。屈原算得這種人另外一格,歷史上這種人可并不多??墒敲恳粫r代間或產(chǎn)生一個兩個,就很像樣子了。這種人自然也只能活個幾十年,可是他的觀念,他的意見,他的風(fēng)度,他的文章,卻可以活在人類的記憶中幾千年。一切人生命都有時間的限制,這種人的生命又似乎不大受這種限制。

話說回來,事事物物要時時證明,可是時間本身卻又像是個極其抽象的東西,從無一個人說得明白時間是個什么樣子。時間并不單獨存在。時間無形,無聲,無色,無臭。要說明時間的存在,還得回過頭來從事事物物去取證。從日月來去,從草木榮枯,從生命存亡找證據(jù)。正因為事事物物都可為時間作注解,時間本身反而被人疏忽了。所以多數(shù)人提問到生命的意義同價值時,沒有一個人敢說“生命意義同價值,只是一堆時間”。

“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這是一個真正明白生命意義同價值的人所說的話。老先生說這話時心中的寂寞可知!能說這話的是個偉人,能理解這話的也不是個凡人。目前的活人,大家都記得這兩句話,卻只有那些從日光下牽入牢獄,或從牢獄中牽上刑場的傾心理想的人,最了解這兩句話的意義。

因為說這話的人生命的耗費,同懂這話的人生命的耗費,異途同歸,完全是為事實皺眉,卻膽敢對理想傾心。

他們的方法不同,他們的時代不同,他們的環(huán)境不同,他們的遭遇也不相同;相同的是他們的心,同樣為人類向上向前而跳躍。

智慧是命運的征服者

愛默生

智慧的力量是無窮的,每一股噴瀉而出并且氣勢洶洶地要吞噬我們的混亂的濁流,在智慧的疏導(dǎo)下,就會成為有益的力量。我們說過,命運是尚未為人識破的道理。汪洋恣肆的海水不費吹灰之力就可以淹沒船只和水手,就像淹沒一?;覊m一樣??墒牵坏┤祟悓W(xué)會游泳,學(xué)會駕馭風(fēng)帆,曾經(jīng)淹沒人類和船只的海水就會被他們劈開,它就會像載著自己的泡沫一樣負(fù)載著他們,宛如一葉羽毛為一種動力所運載。寒冷從來就不會體諒人們的涼熱,它穿透你的皮肉,刺痛你的血液,把人凍得恰似一滴露珠。可是,一旦你學(xué)會了滑雪,那么,它就會給你提供一種優(yōu)雅、甜蜜和富有詩意的運動。寒冷能夠刺激你的四肢,振奮你的大腦,激勵你,鞭策你,促使你在成長的道路上飛奔,成為走在時代最前列的先鋒。

寒冷和大海將錘煉出一個天下至尊的撒克遜民族。上蒼不忍心拋棄這個堅韌的民族,而且,在把這個民族封閉于大洋彼岸的英格蘭1000年之后,大自然又賜予了100個英格蘭,100個墨西哥。它將吞并和統(tǒng)治所有的生命,而不僅僅是幾個墨西哥——海水與蒸氣的奧秘,電流的奔波震蕩,金屬的可塑性,空氣動力汽車,有舵氣球……這一切的一切,都在等待著你,等待著你的探索和發(fā)現(xiàn)。

斑疹傷寒是最為肆虐的疾病之一,每年,死于它的人數(shù)遠遠超過了戰(zhàn)爭的屠殺。然而,只要掌握了正確的排液方法,就可以消滅斑疹傷寒。航海時,由于壞血病而導(dǎo)致的災(zāi)難可以通過檸檬汁和其他可以攜帶或者可以獲得的食品來加以消弭?;魜y與天花引起的人口減少,已經(jīng)由于排液和接種疫苗而告結(jié)束。而其他任何一種瘟疫也都同樣連接在因果的鏈條之上,只要我們破譯了其中的密碼,就可以擊退它們,馴服它們。每當(dāng)我們用人工去抽取毒液,通常都能從被征服的敵人身上搶奪出某些有益的東西。任性的洪水在人的教育下轉(zhuǎn)變?yōu)槁犜挼钠腿?,為他們辛苦勞作;野獸可以成為人們的食品、衣服,或者用來進行勞動;化學(xué)爆炸已為人們所控制,人們對付爆炸,猶如擺弄鐘表一般。這一切原先的洪水猛獸,現(xiàn)在都已成為人類騎乘的駿馬。人類以各種各樣的方式運動,以馬的腿,以風(fēng)的翅膀,以蒸汽,以氣球的氣體,以電力……他踮起腳來,宣稱要憑借自己的本領(lǐng)去獵取那只雄鷹。他要使一切的一切都成為他的使役。

直到不久之前,蒸汽還是令我們驚恐不安的惡魔。任何一位壺匠或黃銅匠,在制作水壺的時候,都不得不在它的蓋子上留下一個釋放這個魔鬼的小孔,以免被激怒的它興風(fēng)作浪,掀起水壺和屋頂,甚至將整幢房屋掀倒、摔碎。然而,沃塞斯特侯爵、瓦特和富爾頓卻認(rèn)為:哪里有動力,哪里就有上帝,而非惡魔。動力必須為人類所發(fā)現(xiàn)和利用,而決不能白白地浪費掉。這頭惡魔能夠如此輕而易舉地把水壺、屋頂和房屋掀起來嗎?那它就正是他們所要尋找的大力士工人。他可以被利用去掀走、封鎖和強迫另外那些更加難以對付和危險的惡魔,譬如,大面積的泥土、高山、水的重量或阻力、機械以及世界上一切人們的勞動。他將延長時間,縮短空間。

即使是迄今為止最為高級的蒸汽,現(xiàn)在也沒有產(chǎn)生過什么不同的結(jié)果。就像俗語所說的那樣:眾口鑠金!大眾的輿論曾經(jīng)是這個世界上最為令人害怕的事情。那些喜歡娛樂的民族曾經(jīng)作過嘗試:要么把它們驅(qū)散,要么把它們羈押在重重社會階層之下——第一層是士兵,然后是領(lǐng)主,最上面是一位堂皇的國王。并且,用城堡、軍隊和警察的鎖鏈和鐐銬加以牽制、桎梏。

但是,有時候,宗教的原則會乘虛而入,進入其間,沖破這一切鐵與火的牢籠,并且把置于其上的每一座高山都撕裂、顛仆。那些政治上的富爾頓們和瓦特們相信統(tǒng)一性。他們早就看出來了,看出大眾的輿論是一種巨大的動力。通過滿足這種動力(因為正義令每一個人滿意),通過對社會進行一種不同的安排——把它集合在一個相同的層次上,而不是把它堆積起來形成一座山;他們努力地因勢利導(dǎo),使那件可怕的事情變成一個國家的最無害處和最有生氣的形式。

我樂于承認(rèn),對命運絮絮叨叨地進行說教是非常討厭的。又有誰愿意讓一位衣冠楚楚、文質(zhì)彬彬的顱相學(xué)家來對他的命運下結(jié)論呢?又有誰愿意相信:在他的頭顱、脊椎和骨盆里,早就種下了撒克遜或凱爾特民族所特有的惡德呢?他曾經(jīng)對自己寄予多高的期望啊,他曾經(jīng)篤信廣闊天地,大有作為,可是現(xiàn)在,這些惡德卻斷言,他不過是一頭自私自利、大吹大擂、奴顏婢膝、膽小怕事的動物。一位淵博的醫(yī)生曾經(jīng)告訴我,對于那不勒斯人,這一事實也毫不例外:當(dāng)他們長大成人之后,就會變成地地道道的無賴。這雖然有些夸張,但也說得過去。

但是,這一切不過是倉庫和軍械庫。一個人必須對自己的缺陷心存敬意,而對自己的才能要敬畏有加。因為,一項出類拔萃的才能總是過多地汲取他的力量,使他枯萎、凋落;而另一種缺陷,卻在背后默默地為他加油,滋補他那日益干涸的源泉,使生命的杠桿保持平衡。忍耐是猶太人最為明顯的標(biāo)記,現(xiàn)在,它已經(jīng)使猶太人成為地球統(tǒng)治者的君王。如果命運是礦石和采石場,如果邪惡在發(fā)展的過程中發(fā)生善的作用,如果局限性就是我們應(yīng)有的力量,如果災(zāi)害、敵對勢力、重負(fù)就是使我們飛翔的翅膀和方法——那么,就讓我們熱烈歡迎它們吧!

生活中必須要有毅力和信心

居里夫人

生活對于任何人都不簡單,我們不僅必須有堅韌不拔的精神,更重要的是我們自己還要有信心。我們必須相信,我們對某些事情有天賦的才能,甚至,無論付出何種代價,都要把一件事情完成。當(dāng)事情完成的時候,我們可以問心無愧地問自己:“我已經(jīng)竭盡所能了?!?/p>

某一年的春天,我生病需要在家里休息幾周。當(dāng)我注意到我女兒們所養(yǎng)的蠶時,感到極大的興趣——它們結(jié)著繭子,固執(zhí)地、勤奮地工作著。我感到我和它們非常相似,像它們一樣,我總是耐心地把精力集中在一個目標(biāo)上。我之所以如此,或許是因為有某種力量在鞭策著我——正如蠶被鞭策著去結(jié)它的繭子一般。

在近五十年里,我致力于科學(xué)的研究,以及對真理的探討。回望一生,我有許多美好快樂的回憶。少女時期我在巴黎大學(xué),孤獨地過著求學(xué)的時光。在后來的一段時間,丈夫和我專心致志地、艱辛地在簡陋的書房里研究,像在夢幻之中一般,后來我們就在那兒發(fā)現(xiàn)了鐳。

一生之中,我自始至終追求安靜的工作和簡單的家庭生活。為了實現(xiàn)這個理想,我要竭力保持寧靜的環(huán)境,以免受人事的侵?jǐn)_和盛名的渲染。

我深信在科學(xué)方面,我們是有對事而不是對人的興趣。當(dāng)皮埃爾·居里和我決定是否應(yīng)該在我們的發(fā)現(xiàn)上取得經(jīng)濟上的利益時,我們都認(rèn)為這是違反我們的純粹研究觀念的。因而我們沒有申請鐳的專利,相當(dāng)于拋棄了一筆財富。但我堅信我們是對的。誠然,人類需要尋求現(xiàn)實的人,但我們在工作中,已獲得了最大的報酬。而且,人類也需要夢想家——他們被一件忘我的事業(yè)的進展,深深吸引,使他們沒有閑暇,更不會熱衷于去謀求物質(zhì)上的利益。我唯一的奢望,即能夠在一個自由國家中,以一個自由學(xué)者的身份從事研究工作。我從沒有視這件權(quán)益為理所當(dāng)然的,因為在24歲以前,我一直居住在被占領(lǐng)和蹂躪的波蘭。我估量過法國為自由所付出的代價。

我并非天生就是一個性情溫和的人。我以前就知道,許多像我一樣敏感的人,哪怕受了一言半語的呵責(zé),便會十分懊惱,但他們盡量隱藏自己的敏感。從我丈夫溫和沉靜的性格中,我受益匪淺。當(dāng)他猝然長逝后,我便學(xué)會了逆來順受。隨著年紀(jì)的增長,我越發(fā)學(xué)會欣賞生活中的瑣事,如植物、建筑,對誦詩和眺望星辰,也有一點興趣。

我一直沉醉于世界的優(yōu)美之中,我所熱愛的科學(xué),也不斷增加它嶄新的遠景。我堅信,科學(xué)本身就具有一種偉大的美。一位從事研究工作的科學(xué)家,不僅是一個技術(shù)人員,他還是一個小孩子,沉浸在大自然的景色中,就好像迷醉于神話故事一般。這種魅力,就是使我終身能夠在實驗室里埋頭工作的主要原因。

不知足才是人性的

林語堂

有人說,不知足是神圣的;我卻以為不知足是人性的。猴子是第一號的陰沉動物,在動物中,我只看見黑猩猩有一個真正憂郁的面孔。我往往覺得這種動物很像哲學(xué)家,因為唯有哲學(xué)家,才會有憂郁和沉思的表情。牛似乎不會思想,至少似乎不在推究哲理,因為它們看起來是那么知足:象也許會懷著盛怒,可是它們那不斷擺動象鼻的動作似乎代替了思想,而把胸懷中的一切不滿都排除。唯有猴子能夠顯示出徹底討厭生命的表情。猴子是真夠偉大??!

九九歸原的說起來,哲學(xué)或許是由討厭的感覺而開始。無論怎樣,人類的物征,便是懷著一種追求理想的,期望一種憂郁、模糊的、沉思的期望。人類住在這個現(xiàn)實的世界里,還有夢想另一個世界的能力和傾向。人類和猴子的差異點,也許是猴子僅僅覺得討厭無聊,而人類除討厭無聊外,還有著想象力。我們都有一種脫離舊轍的欲望,我們都希望變成另一種人物,大家都有著夢想。兵卒夢想做伍長,伍長夢想做上尉,上尉夢想做少?;蛏闲?。一個氣魄寬宏的上校,是不把上校當(dāng)做一回事的,用文雅的詞語說起來,他僅僅稱之為服務(wù)人群的一個機會而已。在事實上講起來,這種工作方法確沒有什么別的意義。老實說,瓊·克勞馥(Joan Crawford)對于自己并不像世人那么的注意,珍妮·蓋諾(Janet Gaynor)對于自己也不像世人那么的注意。世人對一切偉人說,“你們不都是很偉大嗎?”如果那些偉人真正是偉大的,他們總會回答道:“偉大又算什么呢?”所以這個世界很像一家照菜單零點的餐館,每一個顧客,總以為鄰桌顧客所點的菜肴,比他自己所點的更有味,更好吃。

一位現(xiàn)代中國大學(xué)教授說過一句詼語,說:“老婆別人的好,文章自己的好?!?/p>

在這種意義上說來,世間沒有一個人,會感到絕對的滿足的。大家都想做另一個人,只見這另一個人,不是他現(xiàn)在的自己。

這種特性無疑地是由于我們有想象力和夢想才能。一個人的想象力越大,就越不能得到滿足。所以一個富于想象力的小孩,往往比較難于教育;他常常像猴子那樣陰沉憂郁,而不像牛那樣地感到快樂知足。同樣離婚的案件在理想主義上和富有想象力的人們當(dāng)中,一定比無想象力的人們多。一個理想中的終身伴侶的幻想會生出一種不可抗拒的力量,這種力量若在缺乏想象和理想的人們便永遠不會感覺?;\統(tǒng)地說來,人類有時也被這種理想的力量引入歧途,有時則輔導(dǎo)上進;可是人類終是完全靠這種想象力而進步的。

我們曉得凡是人類都有志向和抱負(fù)。有這種東西是可貴的,因為志向和抱負(fù)大都被視為高尚的東西。無論個人和國家,都有夢想,我們的行動多少都依照夢想而行事。有些人比一般普通人多做了一些夢,正如每個家庭里都有一個夢想較多的孩子,或是有一個夢想較少的孩子。我得承認(rèn)我私底下比較喜歡那個有夢想的孩子。雖則是個比較憂郁的孩子,也沒有關(guān)系;他有時也會享受到更大的歡樂、興奮和狂喜。我覺得人類的構(gòu)造和無線電收音機很相像,所差者我們收來的不是播來的音樂,而是我們自己所產(chǎn)的觀念和思想。有些靈敏的收音機能夠收到其他收音機所收不到的短波,因為這些更遠更細(xì)的音樂不大容易收到,所以更覺寶貴。

而且我們幼時的那些夢想并不是沒有實現(xiàn)性的。這些夢想常和我們終身共存著。因此,如果我自己可以選做世界上作家之一的話,我頗愿做個安徒生。能夠?qū)懨廊唆~(The Mermaid)的故事,想著那美人魚的思想,渴望著到了長大的時候到水面上來,那真是人類所能感到的最深沉最美妙的快樂了。

所以,無論一個孩子是在屋頂?shù)男¢w上,或在谷倉里,或是躺在水邊,隨處都有他的夢想,而這些夢想也是真實的。安迪生、史蒂芬、司谷德(SirWalterScott)這三個人在幼年時都夢想過。這種奇妙的夢想,結(jié)出了最優(yōu)美最瑰麗的果。但是較平庸的孩子也會多少有過這些夢想。他們夢想中的幻象或各不相同,但是他們感覺到的快樂是一樣的。每個小孩子,都有一顆思慕的和切望的靈魂,懷著一種熱望去睡覺,希望在早晨醒過來時發(fā)現(xiàn)他的夢想已成為事實。他并不把這些夢想告訴人家,因為這些是他自己的,是他正在生長的自我的一部分。小孩子的夢想當(dāng)中,有些較為清晰,有些較模糊,清晰者產(chǎn)生了迫促這夢想實現(xiàn)的力量;而那些較不明晰的便在長成的時候逐漸消失。我們一生中,總想把我們幼時的夢想說出來,但是,“有時還沒有找到我們所要說的話,我們已經(jīng)死了?!?/p>

講到國家也是這樣,她也有其夢想,這種夢想可以經(jīng)過許多的年代和世紀(jì),依然存在著。有些夢想是高尚的,有些卻是歹惡的。征服人家,和那些獨霸世界一類的夢想,都可說是惡夢;這種國家比之那些較有和平夢想的國家不安得多。不過另外也還有較好的夢想,夢想著一個更好的世界,夢想著和平,夢想著各國和睦共處,夢想著減少殘酷,減少不公平,減少貧窮和痛苦。

惡夢常想破壞好夢,因之二者之間不斷地搏斗苦戰(zhàn)。人們?yōu)閴粝攵窢?,正如為財產(chǎn)而斗爭一樣。于是夢想即由幻象的世界,走進了現(xiàn)實的世界,而成為我們生命中的一個真實力量。夢想無論怎樣模糊,總潛伏在我們心底,使我們的心境永遠得不到寧靜,直到這些夢想成為事實才止;像種子在地下一樣,一定要萌芽滋長,伸出地面來尋找陽光。所以夢想是真實的。我們有時也會有混亂的夢想和不符現(xiàn)實的夢想,那是很危險的。因為夢想也是逃避的方法之一:一個做夢者常常夢想要逃避這個世界,但是又不知道要逃避到哪里去。知更鳥常常引動浪漫主義者的幻想。人類有一種熱烈的欲望,想把今日的我們變成另一種人,脫離現(xiàn)在的常軌;只要是可以促成變遷的事物,一般人便趨之若鶩。戰(zhàn)爭總是有吸引力的,因為它使城市里的事務(wù)員有機會可以穿起軍服,扎起綁腿布,可以有機會免費旅行;同時在戰(zhàn)壕里已經(jīng)渡過三四年生活的兵士,而覺得厭倦了的時候,休戰(zhàn)也是情愿的,因為這又使他們有機會回家再穿起平民的衣服,打上一根紅領(lǐng)帶了。人類顯然需要這種刺激。假如世界真要避免戰(zhàn)爭的話,最好各國政府行一種制度,每隔十年募集二十歲至四十五歲的人,送他們到歐洲大陸去作一次旅行,去參觀博覽會一類的盛會?,F(xiàn)在英國政府正在動用五十萬英鎊去重整軍備,我想這筆款子盡夠送每個英國人民到利維埃拉(Riviera,法國東南地中海邊名勝區(qū))去旅行一次了。他們以為戰(zhàn)爭的費用是必需的,而旅行是奢侈。我覺得不很同意!旅行是必需的,而戰(zhàn)爭才是奢侈哩。

此外還有其他的夢想,如烏托邦的夢想和想長生不老的夢想,雖則也像其他的夢想一樣地模糊,但是十分近于人情,而且是極其普遍。不過人類如果真的可以長生不死,到了那時恐怕他們也要不知所為。長生不死的欲望,跟站在另一極端的自殺心理屬于同類。二者都厭惡這世界,以為現(xiàn)在的世界還不夠好。如果問為什么現(xiàn)在的世界還不夠好呢?我們只要在春天到鄉(xiāng)間去游覽一次,就能知道這句問話是不應(yīng)該問而覺得驚異了。

烏托邦的夢想情形也是如此。理想僅是一種信仰另一世態(tài)的心境,不管它是什么一種世態(tài),總之只要和現(xiàn)代人類的世態(tài)不同就是了。理想的自由主義者,往往相信本國是國家中最壞的國家。他所生活的社會是最壞不過的社會。他依然是那個在餐館里照單點菜的家伙,相信鄰桌所點的菜總比他自己所點的好吃。《紐約時報》“論壇”的作者說:在那些自由主義者的心目中,只有俄國的聶泊水閘是一個真正的水閘,而民主國家永沒有建筑過水閘,當(dāng)然也只有蘇聯(lián)才造過地底車道。在另一方面,法西斯報紙告訴他們的人民說,只有在他們的國度里,人類才找到世界上唯一合理的、正確的、可行的政體。

烏托邦的自由主義者和法西斯的宣傳主任,他們的危險便在這里。為糾正起見,他們必須有一種幽默感。

我為何而生

羅素

對愛情的渴望,對知識的追求,對人類苦難不可遏制的同情,是支配我一生的單純而強烈的三種感情。這些感情如陣陣颶風(fēng),吹拂在我動蕩不定的生涯中,有時甚至吹過深沉痛苦的海洋,直抵絕望的邊緣。

我所以追求愛情有三方面的原因。首先,愛情有時給我?guī)砜裣?,這種狂喜竟如此有力,以至我常常會為了體驗幾小時的愛的喜悅,而寧愿犧牲生命中其他的一切。其次,愛情可以擺脫孤寂——身歷那種可怕孤寂的人的戰(zhàn)栗意識有時會由世界的邊緣,觀察到冷酷無生命的無底深淵。最后,在愛的結(jié)合中,我看到了古今圣賢以及詩人們所夢想的天堂的縮影,這正是我所追尋的人生境界。雖然它對一般的人類生活也許太美好,但這正是我透過愛情所得到的最終發(fā)現(xiàn)。

我曾以同樣的感情追求知識,我渴望去了解人類的心靈,也渴望知道星星為什么會發(fā)光,同時我還想理解畢達哥拉斯的力量。

愛情與知識的可及領(lǐng)域,總是引領(lǐng)我到天堂的境界,可對人類苦難的同情卻經(jīng)常把我?guī)Щ噩F(xiàn)實世界。那些痛苦的呼喚經(jīng)常在我內(nèi)心深處激起回響,饑餓中的孩子,被壓迫被折磨著,給子女造成重?fù)?dān)的孤苦無依的老人,以及全球無情的孤獨、貧窮和痛苦的存在,是對人類生活理想的無視和諷刺。我常常希望能盡自己的微薄之力去減輕這不必要的痛苦,但我發(fā)現(xiàn)我完全失敗了,因此我自己也感到很痛苦。

這就是我的一生,我發(fā)現(xiàn)人是值得活的。如果有誰再給我一次生活的機會,我將欣然接受這難得的賜予。

我的人生信念

托馬斯·曼

不管是簡單地或詳細(xì)地,我覺得要將我對人生和世界的哲學(xué)概念或信念—或許應(yīng)該說是我的觀點,或我的感情?—有系統(tǒng)地陳述出來,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經(jīng)由圖像和韻律間接表達我對世界和人生總是這種習(xí)慣并不適宜抽象的說明。我現(xiàn)在的情況,倒有點像浮士德被格列卿(Gretchen)問到他對宗教的態(tài)度時一樣。

當(dāng)然你的意思并不是要考問我,但事實上你的詢問與此相似。因為就我個人而言,我認(rèn)為要說出我對宗教的感覺可以說比要說出我對哲學(xué)的感覺容易些。真的,我否認(rèn)我對精神方面的問題持有任何空論的態(tài)度。我一直驚奇于有些人為何這樣輕易將“上帝”這兩個詞說出口—或甚至于寫之于紙上。對我以及和我同類的人而言,在宗教上,某種程度的謙虛,甚至缺乏信心遠比任何過度的自信更為適宜。我們似乎只能以間接的方法來研討這些問題:利用比喻,即倫理的象征,這樣可以使這概念與宗教脫離關(guān)系,暫時除掉教士袍,而只從事于合乎人性的精神問題的探討。

最近我聽到一位博學(xué)的朋友討論RELIGLO這個拉丁詞的來源和歷史的一篇論文。這個詞的動詞形為RELEGFRD或RELIGARE,它的非宗教的意義是照顧、留心、想起等。它是NEGLEGFRE或NEGLIGERE(疏忽大意)的反義詞,意指專心、掛慮和仔細(xì)、謹(jǐn)慎、小心之態(tài)度而言—也就是一切不當(dāng)心和疏忽的相反詞。整個拉丁時代,RELIGIO這個詞似乎都保持著知覺、良心上的顧慮等意思。在最早的拉丁文字里,這個詞的用法就是如此,并不一定與宗教或神的事情有關(guān)。

讀了這文章我覺得很高興。我對自己說,如果那樣子便算是篤信宗教了,那么每位藝術(shù)家,僅以其藝術(shù)家的身份,都可大膽地自認(rèn)為是篤信宗教的人了。因為還有什么會比不當(dāng)心或疏忽更與藝術(shù)家的本性相悖呢?除了專心、謹(jǐn)慎、注意、深切的關(guān)懷—總而言之,仔細(xì)—之外,還有什么東西更能顯著地表現(xiàn)出他的道德標(biāo)準(zhǔn)以及他與生俱來的特質(zhì)呢?藝術(shù)工作者當(dāng)然是最細(xì)心的人,智慧高的人都如此,而藝術(shù)家以其創(chuàng)造性的才華建造人生和心智間的橋梁,只是此一類型的一種表白而已—或者我們應(yīng)該說,一個特別令人欣悅的怪物?是的,細(xì)心就是這種人最明顯的特征;他深切而靈敏的注意著整個宇宙精神的意旨和活動,真理之外衣的更換,正確而必須的事物,換言之,即上帝的意旨。有心智和精神的人,必須不顧那些愚蠢,受到驚訝,依戀于當(dāng)代頹廢和罪惡事務(wù)的民眾間所引起的惡感,而全心全意地為上帝服務(wù)。

那么,藝術(shù)家、詩人—由于他不但對自己的作品,而且對善、真,和上帝的意旨都能全神貫注—可以說是一個對宗教虔誠的人了。當(dāng)歌德用下列詞語贊美人的高貴命運時,他的意義就是如此。

思想永遠正確的人,永遠完美而偉大。

再換句話說:對我這類人而言,有人性才有對宗教的信仰。我的意思并不是說人性來自對人類的神化—事實上這根本沒有什么根據(jù)!當(dāng)一個人的話日日與冷酷無情的事實互相矛盾時,他在觀察我們這些瘋狂的人類之后,還敢盡發(fā)樂觀的豪言嗎?每日我們都看到人類在犯著十誡里的惡事;日日我們都為前途失望,我們非常了解為何天使們自創(chuàng)世以來一見到造物主對他那可疑的手工顯出難解的偏心時,他們就會臉露輕蔑。然而—今天更甚以往—我覺得不管我們的懷疑如何有根據(jù),我們絕對不能對人類心存譏諷和輕視。雖然人類的罪惡昭彰,但我們也不能忘記他在藝術(shù)的形式、科學(xué)、真理的追求、美的創(chuàng)造、正義的概念等方面所顯露出來的偉大和可敬的特質(zhì)。每當(dāng)我們說出人類或人性這兩個字眼時,我們便觸及一個“大秘密”,如果我們對這“大秘密”已無知覺,那么我們便已經(jīng)屈服于精神的死亡。

精神的死亡。這幾個字聽起來倒很有宗教味道,而且令人有異常嚴(yán)肅之感。今天我們的時代特別嚴(yán)酷,人類的整個問題以及我們對它的看法都有著生存死亡一般的嚴(yán)肅。對每個人而言,尤其是對藝術(shù)家,這是個精神存亡的問題;用宗教的術(shù)語來說,這是個救贖的問題。我深信:一位作家如果不能面對并且為他人解決人生問題,而致背叛精神界的事物,那么他自己本身已經(jīng)是不可救藥了。不可避免地,他將會發(fā)育不全,他的作品將蒙受損失,他的才能將會衰退,直到他不能賦予他的創(chuàng)造以生命。即使在他受責(zé)備以前所創(chuàng)造的作品,而且一直是上乘又有生命的東西,最后也將不再給人如此的印象。它將在人們眼前呈現(xiàn)完全崩潰的景象。以上這些便是我的信念;我的腦子里確有這樣的例子。

當(dāng)我說人類是一大神秘時,我是否夸大其詞了呢?人類來自何方?他來自自然,來自自然界的動物,而且行為和其同類毫無差異。但是在其身上,自然發(fā)覺到他自己。自然創(chuàng)造了他,不僅僅是要他主宰他自己。也在他身上,自然敞開胸懷承接精神的奧妙。他探詢、贊賞和判斷自己,就仿佛是在一個既是他自己又是屬于更高一層的一個創(chuàng)造物身上。發(fā)覺自己,便是有良心,能辨別善惡。較人類低一層的自然不知道這些。他是“無罪的”。但在人類身上,他便有罪了—也就是“所謂墮落”。人類便是自然離棄純潔之后的墮落;這不是下降,而是上升,也就是說,有良心之情況乃高于無罪之狀態(tài)。基督徒所謂的“原罪”不僅是使人接受教會控制的一種策略。那是作為精神體的人對其天生的柔弱、犯錯的傾向,以及在精神上能夠超越這些弱點的一種深切的覺醒。這是對自然的不忠嗎?絕對不是。那是對自然最深邃的要求之反應(yīng)。自然之創(chuàng)造出人類就是為了他本身精神化之目的。

這些概念既合乎基督教義,又合乎人情。而且很明顯的,如果我們今天特別強調(diào)我們西方文化的基督教性質(zhì),對我們將會有益處。對于今天那些未受足夠教育而企圖“征服基督教”的一些人,我最反感。我同樣深信未來的人類—也就是現(xiàn)在正從各種的努力和試驗吸取生命,且為當(dāng)代優(yōu)秀人才努力奮斗的目標(biāo),那是即將誕生的,包含全人類的一種新知覺—在基督信仰的精神里,在基督教的二元論(亦即靈魂和肉體、精神和生命、真理和“此世界”)中,這種人文主義將永不會耗盡其生命力。

我深信人類的一切努力,必須能有助于這種新的人類的知覺之誕生,才能算是好的,值得的,當(dāng)我們這個無望又無領(lǐng)導(dǎo)者的階段過去之后,所有人類將生活在這一知覺的庇護與支配之下。我深信我這些分析和綜合的努力。只有當(dāng)它們與即將來臨的誕生有關(guān)時,他們才有意義和價值。事實上,我相信一個新的、第三類人一定會到來,在面貌和基本性質(zhì)上都將與其前輩不同。他以樂觀的態(tài)度注視人類,但他不是過分夸贊人類,因為他有前人所沒有的經(jīng)驗。他勇敢地面對人類的黑暗、兇惡,這些極端原始的一面;而對其超生物的精神價值也懷有敬仰。這新的人將是全世界性的—他會有藝術(shù)家的態(tài)度;就是說,他能認(rèn)出人類的偉大的價值和美好乃在于人類是屬于兩大領(lǐng)域,自然界和精神界。他會知道在這一事實內(nèi),并不含有浪漫的沖突和悲劇的二元論;而是命運和自由抉擇之完美有效的融合?;诖耍庞袑θ祟惖膼坌?,而人類的悲觀與樂觀在此愛心中也會互相消融了。

年輕的時候,我迷惑于那將生活和精神、肉欲和超度互相對立的悲觀而浪漫的宇宙觀。從這宇宙觀中藝術(shù)得到了一些最迷人的結(jié)果—雖然迷人,但對人類而言,卻沒有什么真實的意義和合理的價值。簡言之,我是華格納的信徒。但是大概由于年齡增長的關(guān)系,我的愛心和注意力逐漸地集中在一個更適當(dāng)更健全的典范上:那便是歌德。他是惡魔和文雅的混合體,也因此使他成為人類的驕子。我并不是輕率地選擇他作為我窮盡畢生之力以赴的史詩之英雄,他是一位得到天地萬物賜福的人。

約瑟夫的父親雅各曾對他賜福,是希望他幸福的一個愿望。就我而言,這是對我理想的人類最簡要的說明。不管在心靈和人格領(lǐng)域內(nèi)的任何地方,只要我能發(fā)現(xiàn)我把這些理想表現(xiàn)出來,例如黑暗和光明,情感和理智,原始和文明。智慧和愉快的心靈等之融合—簡言之,即我們所謂人的那有人性的神秘體:我就獻出我最誠摯的忠誠,我的心就有其安心的所在。讓我說得更清楚些:我的意思并不是把浪漫變得更微妙,也不是把野蠻變得更精致。我只是將自然闡明,那便是文化;作為藝術(shù)家的人類,藝術(shù)乃是人類步向自己的崎嶇道上的向?qū)А?/p>

對人類的一切愛需留待未來,對藝術(shù)之愛也是如此。藝術(shù)就是希望……我不是斷言人類未來的希望落在藝術(shù)家的肩膀上;而是說藝術(shù)是所有人類希望的表現(xiàn),是幸福而平衡的人類影像和模范,我喜歡常常想著:一個未來即將到來,那時一切非由智能控制的藝術(shù),我們將它斥之為魔術(shù),沒有頭腦不負(fù)責(zé)任的本能之產(chǎn)品。我們之斥責(zé)它,就如它在像我們現(xiàn)在所處這樣無能的時代里受到贊揚一樣。事實上,藝術(shù)并非完全是甜美和光明。它也不全然像地球深處那么黝黑、盲目與古怪,它不僅僅是“生活”。未來的藝術(shù)家對其藝術(shù)將有更清晰、更恰當(dāng)?shù)囊娊猓凰囆g(shù)是天使的魔術(shù),它是生活和精神之間有翅膀,有魔力,有幻影的調(diào)和者,因為一切調(diào)和之本身便是精神。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