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漫談撒謊

對號入座(最新圖文典藏版) 作者:季羨林 著


漫談撒謊

世界上所有的堂堂正正的宗教,以及古往今來的賢人哲士,無不教導人們:要說實話,不要撒謊。籠統(tǒng)來說,這是無可非議的。

最近讀日本稻盛和夫、梅原猛著,卞立強譯的《回歸哲學》,第四章有梅原和稻盛二人關于不撒謊的議論。梅原說:“不撒謊是最起碼的道德。自己說過的事要實行,如果錯了就說錯了——我希望現(xiàn)在的領導人能做到這樣最普通的事。蘇格拉底可以說是最早的哲學家。在蘇格拉底之前有些人自稱是詭辯家、智者。所謂詭辯家,就是能把白的說成黑的,站在A方或反A方同樣都可以辯論。這樣的詭辯家教授辯論術,曾經博得人們歡迎。原因是政治需要顛倒黑白的辯論術?!?/p>

在這里,我想先對梅原的話加上一點注解。他所說的“現(xiàn)在領導人”,指的是像日本這樣國家的政客。他所說的“政治需要顛倒黑白的辯論術”,指的是古代希臘的政治。

梅原在下面又說:“蘇格拉底通過對話揭露了掌握這種辯論術的詭辯家的無智。因而他宣稱自己不是詭辯家,不是智者,而是‘愛智者’。這是最初的哲學。我認為哲學家應當回歸其原點,恢復語言的權威。也就是說,道德的原點是‘不撒謊’……不撒謊是道德的基本和核心。”

梅原把“不撒謊”提高到“道德原點”的高度,可見他對這個問題是多么重視,我們且看一看他的對話者稻盛是怎樣對待這個問題的。稻盛首先表示同意梅原的意見。可是,隨后他就撒謊問題做了一些具體的分析。他講到自己的經歷。他說,有一個他景仰的頗有點浪漫氣息的人對他說:“稻盛,不能說假話,但也不必說真話?!彼犃诉@話,簡直高興得要跳起來。接著他就寫了下面一段話:“我從小父母也是嚴格教導我不準撒謊。我當上了經營的負責人之后,心里還是這么想:‘說謊可不行??!’可是,在經營上有關企業(yè)的機密和人事等問題,有時會出現(xiàn)很難說真話的情況。我想我大概是為這些難題苦惱時而跟他商量的。他的這種回答在最低限度上貫徹了‘不撒謊’的態(tài)度,但又不把真實情況和盤托出。這樣就可以求得局面的打開。”

上面我引用了兩位日本朋友的話,一位是著名的文學家,一位是著名的企業(yè)家,他們倆都在各自的行當內經過了多年的考驗與磨煉,都富于人生經驗。他們的話對我們會有啟發(fā)的。我個人覺得,稻盛引用的他那位朋友的話:“不能說假話,但也不必說真話”,最值得我們深思。我的意思就是,對撒謊這類社會現(xiàn)象,我們要進行細致的分析。

我們中國的父母,同日本稻盛的父母一樣,也總是教導子女:不要撒謊。可憐天下父母心,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一個誠實可靠的人。如果子女撒謊成性,就覺得自己臉面無光。

不但父母這樣教導,我們從小受教育也接受這樣要誠實、不撒謊的教育。我記得小學教科書上講了一個故事,內容是:一個牧童在村外牧羊。有一天忽然想出了一個壞點子,大聲狂呼:“狼來了!”村里的人聽到呼聲,都爭先恐后地拿上棍棒,帶上斧刀,跑往村外。到了牧童所在的地方,那牧童卻哈哈大笑,看到別人慌里慌張,覺得很開心,又很得意。誰料過了不久,果真有狼來了。牧童再狂呼時,村里的人卻毫無動靜,他們上當受騙一次,不想再重蹈覆轍。牧童的結果怎樣,就用不著再說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