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梁啟超為何要寫《王安石傳》(代序)

王安石傳 作者:梁啟超 著;解璽璋 譯


梁啟超為何要寫《王安石傳》(代序)

解璽璋

1908年,梁啟超特別忙。這一年,他36歲,距離戊戌變法失敗的1898年,恰好過去了整整十年。

此前的1906年9月,清政府迫于形勢下詔宣示預(yù)備立憲。盡管只是“預(yù)備”,何時真正實行還遙遙無期,但這個消息已經(jīng)使避居海外多年的梁啟超異常欣喜,以為“政治革命問題可告一段落”,今后的任務(wù)就是對憲政進行“學理”的研究,宣傳和闡釋立憲的主張和理論,并適時地監(jiān)督和參與政府有秩序的變革。這時,他與革命黨人的論戰(zhàn)還在如火如荼地進行。這一年的11月,他主動通過友人徐佛蘇向革命黨人表達了停戰(zhàn)求和的意向,以便抽身轉(zhuǎn)投于立憲運動。在他看來,目前最急迫的是要建立一個強有力的政黨,此事的重要性遠遠超過了與革命黨打嘴仗。但革命黨卻不想放過他,他們拒絕了梁啟超的建議,迫使他將論戰(zhàn)繼續(xù)下去。不過,1907年7月,《新民叢報》因故停刊,給了梁啟超撤出戰(zhàn)斗的機會。于是,他乘機單方面?;?,開始將精力全部轉(zhuǎn)移到聯(lián)絡(luò)同志、組建政黨這件緊急的事上。當年10月,政聞社在日本成立,這是梁啟超政黨實踐的第一步,表面上是由馬相伯、徐佛蘇、麥孟華負責,但實際上卻是梁啟超主政。

由于馬相伯的努力,政聞社本部于1908年2月遷往上海。此時,遠居海外的梁啟超只能遙控指揮。他的武器就是手中的筆,他在政聞社的機關(guān)刊物《政論》上發(fā)表了大量文章,宣傳政聞社的宗旨,普及憲政知識,“勸告”清政府從速頒布憲法,從速立憲。同時,他還通過大量信函對立憲運動進行具體的指導(dǎo)。徐佛蘇后來在回憶這段經(jīng)歷時曾說,那時梁啟超指導(dǎo)余進行之手札,“約計每三日必有一通”(1909年之事——編注)。經(jīng)過政聞社成員的積極活動,國內(nèi)的立憲運動發(fā)展很快。他們聯(lián)絡(luò)各省的咨議局、立憲公會,呈請清政府限期召開國會,并派遣會員到各地發(fā)動社會各界人士簽名請愿,準備上書朝廷,一時間簽名者達四萬多人,甚至連在旗的士民也被他們鼓動起來,發(fā)起八旗國會請愿,“連日簽名者,異常踴躍”,但這種大好局面很快就在清政府頑固勢力的打擊和壓迫下迅速瓦解了。以政聞社成員、時任法部主事的陳景仁被革職查辦為導(dǎo)火索,1908年8月3日,應(yīng)袁世凱等大臣的請求,慈禧太后發(fā)布上諭,著民政部、各省督撫、步軍統(tǒng)領(lǐng)、順天府等衙門嚴拿懲辦政聞社的“悖逆要犯”,梁啟超再次榜上有名,而成立只有十個月的政聞社也被迫解散。

此時的梁啟超只能暫時退居書齋,“專務(wù)著述”。而且,他當時已是五個孩子的父親,家累日重,開銷日增,如果不是友人接濟,幾乎無法維持一家人的生活。他在寫給仲弟梁啟勛的信中曾提到,他目前正“以從事于著述以療饑”。但他對于政治事業(yè)并沒有“灰心放棄”,一邊讀書著述,一邊通過書信指示國內(nèi)的前政聞社成員繼續(xù)從事憲政活動,繼續(xù)為立憲事業(yè)大聲地鼓與呼。大概就在這個時候,他撰寫了《王荊公》(今名《王安石傳》)一書。據(jù)《梁啟超年譜長編》記載:“是年先生著《王荊公》一書成,該書凡二十二章,主旨在發(fā)揮王荊公的政術(shù),所以對于王氏所創(chuàng)新法的內(nèi)容和得失,討論極詳,并且往往以近世歐美的政治比較之。”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號半山,撫州臨川(今江西撫州)人氏,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封舒國公,后改荊國公,后人也稱他為“荊公”。死后贈太傅,謚號文,所以有人又稱他為“王文公”。王安石的牌位曾配享神宗廟,和皇帝一起受到供奉,后來又配享孔廟,和孔圣人一起受到供奉,成為繼孔孟之后的第三位圣人,直到最后晉封舒王,位極人臣,在中國歷史上沒有第二個。然而時隔不久,政治變遷,輿論倒戈,王安石竟至身敗名裂。近千年來,王安石及其新法一直受到不公正的評價,人們把他當作歷史上最大的奸臣,把他的新法誣蔑為“禍國殃民”,北宋滅亡的責任也要讓他承擔。梁啟超寫作《王荊公》一書,就是要為王安石辯誣,就是要翻中國歷史上這個第一大冤案。

我們知道,當時的梁啟超并不清閑,也不輕松,為什么他忽然動了思古之幽情,要寫一本為古人翻案、辯誣的書呢?要揭開這個秘密,我想還是要回到梁啟超所生活的晚清時期和他的具體處境中去。那時,中國正遭受著前所未有的民族危機,內(nèi)憂外患,比起王安石執(zhí)政時要嚴重得多,主張通過變法改良而使中國強大起來的梁啟超很自然地會想起王安石以富國強兵為目的的新法改革。他后來奏呈《上攝政王書》,長達萬言,討論國內(nèi)時局,提出施政方略,建議抓住“理財政”“改官制”“勵人才”三件大事,很難說不是仿效王安石的《上仁宗皇帝言事書》,甚至在他的潛意識里,不能說沒有對王安石的羨慕,希望當政者能成為宋神宗。此前,他曾對美國的民主共和政體做過仔細考察,但他得出的結(jié)論卻是懷疑它是否符合中國的國情,并一改往日的主張,鮮明地提出了君主立憲乃至開明專制的目標。這也使得他更加看重王安石的變法,在他看來,只有實行日耳曼俾斯麥式的“鐵腕政策”,才能挽救中國于水深火熱之中,從而逐步推行民主開明政策。

以當時的情形而言,梁啟超對王安石及其變法的肯定和張揚代表了那個時代知識界要求改變屈辱現(xiàn)狀的共識。錢穆曾說:“至晚清而主變法者,爭言荊公政術(shù)?!笨磥?,在那個時候,談?wù)撏醢彩恼沃鲝埵且患軙r髦的事。而梁啟超的不同則表現(xiàn)為他在談到王安石及其所創(chuàng)新法的時候,“往往以今世歐美政治比較之”,讀者可以將兩個方面進行比較,相互啟發(fā)。比如他把青苗法和市易法看作近代“文明國家”的銀行,把募役法視作“與今世各文明國收所得稅之法正同”;他還稱贊王安石變法“實國史上、世界史上最有名譽之社會革命”,并以為保甲法“與今世所謂警察者正相類”??傊谒劾?,“今世歐洲諸國,其所設(shè)施,往往與荊公不謀同符”。這里面當然有他的一廂情愿,但也要看到,梁啟超對王安石及其新法的評價一改近千年來的否定而為肯定,代表了20世紀前半葉的主流觀點,并使其成為近百年來研究王安石及其新法的影響最為持久的著作。

梁啟超給予王安石及其新法以高度評價,除了上述現(xiàn)實、政治的原因,還有其更深層的思想基礎(chǔ),即他對于陸王學說的認同。這里的“陸”即陸九淵,“王”則是王陽明。陸九淵,字子靜,因其曾在貴溪龍虎山建茅舍聚徒講學,山形如象,故自號象山翁,世稱象山先生、陸象山。他是南宋著名哲學家、教育家,“心學”的創(chuàng)始人,與當時著名理學家朱熹齊名,卻是朱熹的對立面。王陽明即王守仁,字伯安,因嘗筑室故鄉(xiāng)陽明洞中,人稱陽明先生,明朝人。明朝立國后尊奉程朱理學,作為朝廷所提倡的主流精神與核心價值觀,它所造成的弊端即“學者惟知科第,而學問盡于章句”。所以,王陽明不喜歡朱熹,也不喜歡程朱理學,他講“致良知”,就是針對當時的章句、訓(xùn)詁等功利之見而發(fā)言。于是,恰如錢穆所說:“陽明之推本象山。”這是因為陸象山也反對朱熹那一套。賀麟先生曾說:“一個哲學家,亦必有其政治主張,有其所擁護的政治家?!彼?,程朱比較擁護司馬光,陸九淵、王陽明則擁護司馬光的政敵王安石。

實際上,陸九淵是第一個為王安石說公道話的人。當時,為王安石說好話是要承擔很大風險的,陸九淵這樣做,是因為他是江西人,與王安石是同鄉(xiāng),后來的挺王派吳澄、虞集、章袞、陳汝錆、李紱、蔡上翔、楊希閔等都是江西臨川人。中國古代有尊重和敬仰“鄉(xiāng)賢”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北宋以降,無論王安石受到怎樣的非議或誣謗,在他的江西老家,人們還是以出了一位他這樣的“鄉(xiāng)賢”而感到自豪。他們不僅延綿不絕地為他供祀香火,而且勇敢地站出來為他鳴不平。可以說,在嚴復(fù)、梁啟超為王安石翻案之前,為他喊冤叫屈的人大都來自他的家鄉(xiāng)。所以,陸九淵作《荊國王文公祠堂記》,專門為王安石所受到的冤屈辯誣正名。這也是第一篇公開為王安石所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大鳴不平的傳世之作,開了后世辯誣性質(zhì)的評論之先河。

但朱熹反對王安石卻不僅僅是一種政治態(tài)度,還有學理上的分歧。我們知道,王安石變法是有其指導(dǎo)思想和理論基礎(chǔ)的,他的新學在北宋后期數(shù)十年間曾長期處于獨尊于官學的地位。在當時,程顥、程頤兄弟的理學只是一個民間流傳的很小的學派而已。但自從王安石及其新法在政治上被否定之后,他的新學也遭到了嚴厲的批判,特別是在宋理宗取締王安石配享孔廟之后,新學更被反對派指責為“得罪于孔孟”“得罪于名教”,甚至王安石的新學所受到的打擊比他的新法還要嚴重。新學被視為“異端邪說”,被徹底封殺了。朱熹是批判王安石最賣力的,也是最有眼光的,他對王安石新學的批判離不開這個大背景。而他們的分歧則主要在于所謂的義利之爭,他把王安石的諸項新法稱作聚斂之術(shù),所謂“聚斂害民”;他把王安石的理財思想視作興利之道,所謂“剝民興利”。其實,這不僅是熙寧、元祐以來反對派批評王安石新法的主要觀點,也是南宋至晚清絕大多數(shù)史學家和思想家評議王安石新法的基本觀點之一,包括顧炎武這樣的所謂的進步思想家,也對所謂王安石“趨利而不知義”表示反對,一再指責王安石“藏富于國”。王夫之更是強調(diào)義利之辯的重要性,他在《宋論》中對王安石的批判貫穿了由義利之辯衍生出來的“華夷之辯”和“君子小人之辯”的指導(dǎo)思想,從而認定王安石是小人。這種爭論一直延續(xù)到今天,一些人不能接受王安石的理由仍然是他趨利逐義。

但實際上,王安石不是不講義,他只是反對空談義理。他不認為一個人僅僅道德修養(yǎng)很高尚,治理國家、社會實踐的學問就是舉手之勞、自然而然的事。特別是后來,朱熹的四書章句那一套更發(fā)展到尋章摘句的方面去了,許多人為此耗盡一生的精力,對于國家和社會則沒有一點兒用處。在《王荊公》這本書中,梁啟超有專章講到王安石的學術(shù),他概括為兩個方面:對于自身來說,是認識天命,激勵節(jié)操,把握個人命運;對于外部來說,在于治理國家,用于社會實踐。也就是說,他用來進行個人修養(yǎng)和施行于國家政治的,都是他的學術(shù)。除此之外,沒有別的學術(shù)。王安石是個知行合一的人,對于他的道德情操,即使是他的敵人、反對他的人也沒有不加以贊賞的。梁啟超更將王安石視為千古一人,他大為感嘆“悠悠千祀,間生偉人”,“而國民所當買絲以繡,鑄金以祀也”。在他看來,王安石無人能比,“其德量汪然若千頃之陂,其氣節(jié)岳然若萬仞之壁,其學術(shù)集九流之粹,其文章起八代之衰,其所設(shè)施之事功,適應(yīng)于時代之要求而救其弊,其良法美意往往傳諸今日莫之能廢,其見廢者,又大率皆有合于政治之原理,至今東西諸國行之而有效者也”。他驚呼,如果在堯、舜、禹之后尋求一個完美之人,那么只有一位王安石可以勝任。

說起來,后代那些肯定王安石及其新法的人恰恰都是從義利之辯入手,主張學以致用的。像清代的顏元和龔自珍,他們都與王安石有著十分相近的思想理路。顏元是清初的反理學斗士,公然扯起反對程朱理學的大旗,也很看不起注疏考據(jù)的學問,對于所謂的“宋學”“漢學”,他是“兩皆吐棄,在諸儒中尤為挺拔”。他反對理學、考據(jù)之學及詞章之學的空虛,力倡“實學”“致用”,將學以致用作為其理論體系的宗旨,所以顏元“評量宋儒,則不從其道德、學術(shù)著眼,即從其所輕之事功立論”。宋儒之所輕,正是顏元所推崇的。他對王安石的評價也表現(xiàn)出這種意識,他認為王安石的被誣陷不只是王安石一個人的不幸,更是整個宋朝的不幸。龔自珍是19世紀前期開風氣之先的思想家,面對重重社會危機,他心懷匡時濟世的愿望,指陳時弊,倡言“更法”。他也十分推崇王安石,是王安石的粉絲,“少好讀王介甫《上宋仁宗皇帝書》,手錄凡九通,慨然有經(jīng)世之志”?;驶嗜f言的一篇文章,手抄九遍,非“粉絲”不能辦到。

到了梁啟超的時代,中國有一部分先知先覺者已經(jīng)醒來,知道睜開眼睛看看這個世界了,他們不再迷信那些空談義理的儒家經(jīng)典,也不再擔心講經(jīng)濟、講利益會被人指責了。他們面對著列強的欺辱、侵略,國家的衰微、腐敗,以及經(jīng)濟的凋敝,軍隊的渙散,吏治的腐朽、糜爛,希望能從歷史中找到可以救亡圖存的精神資源。于是,王安石就被他們從歷史的塵埃中發(fā)掘出來,成為變法革新者的精神偶像,后來的孫中山諸公都不同程度地因襲了王安石的思想。那時,便有人寫文章說:“王荊公的經(jīng)濟政策是漢唐以來政治思想史上的一大轉(zhuǎn)變,不但當時的人感覺著新奇訝異,就是從今日的觀點來看也并不見得怎樣陳腐,而且事實上,當時荊公所見到的問題,所要傾全力而實施的策略,在今日也還是急待實行的事件。譬如方田均稅之法在宋代固是重要問題,在現(xiàn)在也并未完全解決;青苗貸款之法在那時固為要務(wù),在今日農(nóng)村高利貸盛行之日,也未嘗不是當行之政。今日研究國民財政學和農(nóng)村問題的人在獵取西洋糟粕,來解決中國問題,削足適履,阻礙橫生,實則把荊公當時的新政拿來過細研討一番,做個懲前毖后的參考資料,大概也不算完全白費時間?!焙m有一段話說得很好:“看慣了近世國家注重財政的趨勢,不覺王安石的可怪了,懂得了近世社會主義的政策,自然不能不佩服王安石的見解和魄力了?!?/p>

其實,直到今天,我們也沒有完全擺脫王安石所遇到的問題和麻煩。我常常在想,“天妒英才”這四個字用在王安石的身上真是再適合不過了,他太杰出、太強悍,太超前了,于是連老天都嫉妒,天奪其命。他變法不是為了追求權(quán)力,不是為了追求個人利益,而是徹徹底底的赤子之心。但他富國強兵的變法失敗了,受謗將近一千年,直到百年前與梁啟超相遇——梁啟超是王安石的知己,他所作的《王荊公》一書在20世紀是研究王安石及其新法的影響最為持久的著作——王安石得此知己,九泉之下也該感到欣慰了。最后,我想以一首《金縷曲》結(jié)束這篇序文:

寂寞千年久。

更誰能,

推心置腹,

呼朋喚友。

自古英才多奇志,

不信蠅營狗茍。

是與非,

唯天知否。

問道人心何所見,

卻原來,只是跟風走。

真心話,

難出口。

任公奮作獅子吼。

想當年,

神州陸沉,

舉國悲愁。

只取臨川成一夢,

怎奈杯中殘酒。

看群賢,

爭說肥瘦。

畢竟文章驚海內(nèi),

且由他,覆雨翻云手。

知己在,何所有。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