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説明
徐煥龍,字友雲(yún),宜興(今屬江蘇)人。生卒年不詳。著有《屈辭洗髓》《大易象解》《詩經辨補》等。其生平可據(jù)《屈辭洗髓》儲欣《序》略窺一二:
惟友雲(yún)好讀書,悟性超拔,與語輒獲異聞。其説五經尤精卓,制藝、陶鑄、經史爲震澤、毗陵適傳,貌小變耳。然進取之際,恬退特甚。丙午鄉(xiāng)薦,屢挫春官。益讀書。或以祿仕勸,弗應。季逾五十,杜門南郭。注《周易》,二年而成。注《詩》,一季成。又以其隟,成《屈詞注》。家貧無力梓行,余以《屈詞》卷帙頗簡,力請刊布,公諸海內好尚風雅之士。(1)
徐氏雖天資聰慧,然科場失意。自康熙五年(1666),即序中所述“丙午”之年,中舉後便屢試進士不第。其“困公車三十餘年”(2),更是發(fā)憤讀書,無心功名利祿。年過五十,“杜門樂道安貧”(3),注解經典,獨具己見。徐煥龍終其一生讀書治學,著述頗豐。除《屈詞》外,其所注另有《周易》《詩》等。因家境貧寒,無力刊布,幸得儲欣相助,《屈辭洗髓》得以梓行于世。
康熙年間,民族矛盾淡化,社會發(fā)展進入相對穩(wěn)定階段。這一時期,文人學者對《楚辭》的注述不再帶有明末清初那種濃烈的忠君愛國情懷。受程朱理學影響,他們在注述上呈現(xiàn)出多樣化的面貌。徐煥龍著《洗髓》之緣起,其侄徐瑤在《跋》中有所提及:
系辭於屈,所以別乎後人之擬其體而爲之者?!断此琛分疇懷?,明乎今日之注。極深研幾,探討靡剩義,與作者精神相貫徹,非止得其皮毛而已也。屈子抱纏綿悱惻之性,兼沉博絶麗之才。著爲《離騷》,根牴忠孝,究極三才,萬象幽明。古今之理,其言雜而不越,曲而有體,似複而非羨,若斷而仍連。上繼《易》《書》《詩》《禮》《春秋》,下開千萬年詞賦之祖。若宋玉、唐、景、賈、劉、揚、馬之徒,紛紛繼起,十不能仿佛其一二,何論其他。後之學者,第據(jù)宣城《章句》、新安《箋注》,以爲離騷文義,即止於是。試精求其所以然之故,猶茫然若墮雲(yún)霧中。嗟乎!騷傳而騷理之不傳久矣。(4)
由《洗髓》之名可知,該書為徐煥龍所著,非後人擬騷之作,是在貫徹屈原精神的基礎上,對《屈辭》進行的深入研究和探討。與其他文人學者注述相異,徐注于文義之外,更注重對屈騷精髓的剖析和騷理的宣揚。故而,推陳出新,“勿爲陳説所牢籠”(5),是徐氏注述《屈辭》的主要目的。
今所見《屈辭洗髓》,爲清康熙三十七年無悶堂刻本,上海圖書館、安徽省博物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中國社會科學院圖書館均有所藏。其名亦見《中國古籍善本書目》。是書凡五卷,編次如下:首儲欣《序》(《序》后鈐兩印,一曰“欣印”,一曰“宜興儲同人”),次《目録》,其次徐瑤《簡明音釋》,再次五卷正文,末附徐瑤《跋》(《跋》后鈐兩印,一曰“徐瑤字曰天碧”,一曰“離墨詞人”)。卷內正文版式爲半葉9行。本文大字,每行21字。注文小字,雙行夾注,每行21字。上下黑口,左右雙邊。目録及各卷首均有徐氏署書,題“荊溪徐煥龍友雲(yún)甫著”。徐瑤所爲《音釋》,以《洗髓》目次爲序,每篇均摘出若干字詞,采用“直音”“讀若”之法加以注音。其摘字原則爲“一概反切及他書常見字面平上去入易曉者,俱不載”(6)。
該書爲屈原作品二十五篇作釋。編目依王逸《楚辭章句》舊次,而刪“經”“傳”等字。其目次如下:卷之一《離騷》,卷之二《九歌》,卷之三《天問》,卷之四《九章》,卷之五《遠遊》《卜居》《漁父》。各卷款式基本相同:本文之下爲雙行夾注,訓詁爲主,兼及文義。眉語甚多,以文義爲主,亦論章法。篇末總論,融貫一篇之旨。徐説大牴以王逸、朱熹舊説爲宗,亦能推陳出新,抒發(fā)己見,新人耳目。
關於是書的評注特色,儲欣《序》有言:
今惟王叔則、朱考亭二注家有其書。叔則詳於訓詁,考亭嚴於章句,此其所長也?!瓌t凡澤畔行吟之作,必故微其辭,詭其指。前後轉折,必故有所捍格而不可推,亦事勢使然,其無足怪。惟讀者出吾超拔之悟,設身處地,逆其幽憂窈渺之思,然後微者可顯,詭者可正,捍格者可貫通。而二家之注,於此有遺憾焉。嗟乎!此其所短也。余觀友雲(yún)注,采二家之所長,補二家之所短。一字晦蒙,揭諸日月。雖在幼學,猶將目擊心解。(7)
徐瑤《跋》亦云:
叔父乃字剖之、句析之,逐節(jié)詳疏之,更會一篇之旨而融貫之。語核而奇,理精而確。讀之者如久坐漆室,忽置身琉璃屏障間,而陽光四燭。雖謂離騷之文,至今日始明也可。(8)
絶非臆説附會,與先儒相牴牾。且夫奇情奧旨,原屬古人文字中所自有,特在好學者精思而自得之。(9)
可見,《屈辭洗髓》在注述上既集王逸、朱熹二家注之所長,又能補其所短?!白x之者如久坐漆室,忽置身琉璃屏障間,而陽光四燭。雖謂離騷之文,至今日始明也可?!贝苏撾m有贊譽過甚之嫌,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説明了徐氏之著確有啓人心智之處。
細讀全書,我們可將其注述特色總結如下:
一、反對舊説,獨抒己見。
《洗髓》在訓詁和文義上,雖大抵承王逸、朱熹舊説而來,但對一些字句的理解,徐氏仍能在深入研究的基礎上,大膽挑戰(zhàn)經典,對其進行駁正。如:
本文:吾令帝閽開關兮,倚閶闔而望予。時曖曖其將罷兮,結幽蘭以延佇。世溷濁而不分兮,好蔽美而嫉妬。
注解:望予,猶跂予之謂,舊説帝閽不肯開關,倚閶闔而望原,解錯。
又如:
本文:時不可兮再得,聊逍遙兮容與。
注解:曰“吉日良辰”,一歲有幾,君其可聊逍遙以容與乎?蓋不敢直請其來歆我祀也。舊説神不見答,聊自逍遙容與,謬。
可見,《洗髓》對經典的駁正並非信口雌黃,而是就騷解騷,有據(jù)可依。
二、不落窠臼,自成一家。
徐氏在注釋時,常能精思文章奧旨,不爲陳説所禁錮。如釋《卜居》:
卜其所以居身之術,非真自疑,聊寄感慨耳。鄭詹尹或亦猶《騷》篇所謂“靈氛”“巫咸”,而未必當時果有是人。
又如釋《漁父》:
亦或無此事,猶東方《客難》之意耳。靖節(jié)記桃源,無乃脫胎于此與。
凡此,都客觀中肯,讀來令人豁然開朗,而非單純新人耳目。
三、實事求是,治學嚴謹。
徐氏于訓詁、文義等不解之處,常抱以寧闕疑、勿妄論的嚴謹態(tài)度。如釋《大司命》:
《周禮·大宗伯》有司命之祀,疏云“三臺星上臺曰‘司命’”,又“文昌第四宮亦曰‘司命’”。故有兩司命,未知果是。
又如釋《山鬼》:
魑魅魍魎,不逄爲美,何反祀之,此益淫祀。篇中但言鬼媚人,且不能近人,而不及人之敬鬼,是又中倫之言。謂鬼比己,人比君,寄慨慕君,君不答之意,未知果否。然語句大類寓言,豈山鬼無足重輕,遂借以自寫憂懷。
四、品鑑《屈詞》,既從字句中識得其妙,又從章節(jié)中析得其髓。如:
本文: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
眉語:“日月不淹”以下,既修其己而急欲成君。“美人遲暮”,是一篇要領。入後幾許,成言結言,有女無女,皆從此句生根。
又如:
本文:鼓枻而去,乃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
注解:用陳語,妙。一則與世濁我清,回顧作態(tài)。一則漁父意中,貴清賤濁。一則楚王清濁無分曉。
凡此不勝枚舉,恰與《洗髓》之名相得。
關於《屈辭洗髓》對後世楚辭研究的價值和影響,我們可以從清代王邦采《離騷彙訂》之“離騷彙訂姓氏”中探知一二。“姓氏”共列六家:王逸(字叔師)《章句》、洪興祖(字善慶)《補注》、朱熹(字元晦)《集注》、徐煥龍(字友雲(yún))《洗髓》、林雲(yún)銘(字西仲)《燈》、朱冀(字天閑)《辯》。王氏在評論六家舊注優(yōu)劣時指出:
右所采者六家,朱子《集注》大半本之王、洪兩家,間有改竄,未見精融。天閑氏謂屬後人之假托,疑或然也。林氏西仲自謂可燭照無遺,而讀之如聞夢囈。天閑氏力闢之,皆當。惜其拘牽臆鑿諸病,更甚于前人。而才情橫溢,又足以文其背謬,迷人心目。其詒誤後學,尤非淺淺。因俱用直筆標于旁,而詳加辯正焉。但求其義之安而已,非好爲論難也。徐友雲(yún)氏係未刻稿,擇其有當者,節(jié)采之。外此,《文選》之六臣注,非專解,且多紕謬。即近世《瀹注》《纂注》等書,亦無甚發(fā)明。若黃惟章氏之《聽直》,有激而言之,非注書之正體。至槜李陸昭仲氏,甚爲疏陋。餘子瑣瑣,益不足道矣。皆不録。(10)
王邦采認爲朱熹、林雲(yún)銘、朱冀、《文選》六臣、閔齊華、張鳳翼、黃文煥、陸時雍等人對楚辭的注解幾乎無可圈點,甚至有詒誤後學之嫌。至於他人注述,更是不值一提。惟對徐煥龍之《洗髓》,雖只一句“徐友雲(yún)氏係未刻稿,擇其有當者,節(jié)采之”,卻已是極高的肯定。此處姑且不論王氏對這些重要楚辭著作的批駁是否過甚,但他對《洗髓》的評價還是較爲中肯的。如:
本文:紛吾既有此內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徐注:民之初生,莫不各有元亨利貞之美德,紛然內蘊,故曰吾既有此,非人無吾獨有之謂。但內美天所賦,修能人自爲,我則又加之以修能矣。
王評:明徹。(11)
又如:
本文: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訽。
徐注:因其自來而取曰攘。訽辱之加,順受不辭,若攘爲己有也。
王評:攘訓卻與“屈”“抑”“忍”三字不類似,從徐説爲長。(12)
再如:
本文:湯禹儼而袛敬兮,周論道而莫差。
徐注:此言周之所以繼夏殷而興,非概論三后也。
王評:亦可備一説。(13)
《離騷彙訂》取徐注條目,較其他五家來説,數(shù)量不多,但對其説之肯定卻勝于他説。在那個楚辭界充滿辯駁之聲的時代里,《洗髓》能夠與諸本重要楚辭著作同列,進入學界,并爲人們所重視,足以顯示其在當時的價值所在。
惜該書流傳至今,僅見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無悶堂刻本,其傳播範圍之小可見一斑。這也是現(xiàn)今學界對其研究甚少的重要原因之一。
幸蒙恩師建忠先生之信任,我于2015年初加入“東亞楚辭文獻選刊”整理工作,對徐煥龍《屈辭洗髓》進行點校。先生對我從事該項工作給予了很大鼓勵,并提出了許多寶貴意見。許富宏先生在點校過程中也給予了我很多指點和幫助,謹一並致以深深的謝意。由於我資質愚鈍、才疏學淺,導致此次點校仍存在些許紕謬和不足,敬請讀者批評指正。
(1) 《楚辭文獻叢刊》(第四十八冊)之《屈辭洗髓》,黃靈庚主編,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4年7月版,第400—402頁。
(2) 版本同上,第600頁。
(3) 版本同上,第600頁。
(4) 版本同上,第599—600頁。
(5) 版本同上,第601頁。
(6) 版本同上,第411頁。
(7) 版本同上,第402—405頁。
(8) 版本同上,第600頁。
(9) 版本同上,第601頁。
(10) 《楚辭文獻叢刊》(第五十三冊)之《離騷彙訂》,黃靈庚主編,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4年7月版,第387—388頁。
(11) 版本同上,第412頁。
(12) 版本同上,第471頁。
(13) 《楚辭文獻叢刊》(第五十四冊)之《離騷彙訂》,黃靈庚主編,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4年7月版,第2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