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樓歌
聊上君兮高樓,
飛甍鱗次兮在下。
俯十二兮通衢,
綠槐參差兮車馬。
卻瞻兮龍首,
前眺兮宜春。
王畿郁兮千里,
山河壯兮咸秦。
舍人下兮青宮,
據(jù)胡床兮書空。
執(zhí)戟疲于下位,
老夫好隱兮墻東。
亦幸有張伯英草圣兮龍騰虬躍,
擺長云兮捩回風。
琥珀酒兮彫胡飯,
君不御兮日將晩。
秋風兮吹衣,夕鳥兮爭返。
孤砧發(fā)兮東城,
林薄暮兮蟬聲遠。
時不可兮再得,
君何為兮偃蹇。
【注】
飛甍:鮑照詩:“京城十二衢,飛甍各鱗次?!崩钪芎沧ⅲ骸拜?,屋檐也。若魚鱗之相次。”
龍首:《水經(jīng)注》:“高祖在關東,令蕭何成未央宮。何斬龍首山而營之。山長六十馀里,頭枕于渭,尾達樊川。頭高二十丈,尾漸下高五六丈,土色赤而堅。云昔有黑龍,從南山出,飲渭水,其行道因成山跡。”《元和郡縣志》:“龍首山在京兆府長安縣北一十里。”
宜春:《史記正義》:“《括地志》云:秦宜春宮在雍州萬年縣西南三十里。宜春苑在宮之東、杜之南。”《雍錄》:“宜春之名,漢史凡三出,其實止為兩地:有曰宜春苑者,地屬下杜;有曰宜春宮者,即下杜苑中宮,皆秦創(chuàng)也。有曰宜春觀者,則在鄠縣,漢武帝之所造也。雖三其名,而實止兩地也?!稏|方朔傳》曰:‘武帝東游宜春?!瘞煿旁唬骸舜簩m也,在長安城東南。’《上林賦》曰‘息宜春’,師古曰:‘宮名,在杜縣東,即唐曲江也?!稉P雄傳》:‘武帝東游宜春?!瘞煿旁唬骸舜航露乓?。’《史記·秦紀》曰:‘子嬰葬二世杜南宜春苑。’司馬相如從武帝至長楊獵還,過宜春,奏賦以哀二世,其賦曰:‘臨曲江之隑州,望南山之參差?!瘞煿旁唬骸吨蓿?。’故賦末云‘吊二世持身之不謹兮’,‘墓蕪穢而不修’也。參數(shù)者言之,則二世之所葬,相如之所賦,漢之曲洲,唐之曲江,皆此下杜之宜春也。其苑若宮皆秦創(chuàng),而漢、唐因之也。至于宜春觀者,則在長安之西,鄠縣澇、渼二水之旁,上林故地也。《水經(jīng)》曰:‘澇水徑漢宜春觀,合渼陂入渭?!瘞煿旁唬骸^在鄠縣。’《十道志》曰:‘漢武帝所造也?!趾洗藬?shù)語者而求之,則宜春之觀在漢城之西,秦上林苑中,而下杜之宜春自在漢城東南,其別甚明也。說者誤以下杜之宮為鄠縣之觀,則失之矣。故師古于《東方朔傳》明辨之曰:‘在鄠縣者自是宜春觀耳,在長安城西,豈得言東游也?’其說極為允篤。《貢禹》傳:‘元帝用禹言,罷宜春下苑以假貧民?!藙t下杜之苑矣。”
王畿:《周禮》:“國方千里曰王畿?!?/p>
舍人:《唐書·百官志》:“東宮官有中舍人二人,正五品下;太子舍人四人,正六品上;通事舍人八人,正七品下?!?/p>
青宮:《神異經(jīng)》:“東方外有東明山,有宮焉,左右有闕而立,其高百尺,建以五色,青石為墻。面一門,門有銀榜,以青石碧鏤,題曰‘天地長男之宮’?!焙笕朔Q太子宮曰“青宮”本此。
胡床:《貴耳錄》:“今之交椅,古之胡床也?!焙 锻ㄨb》注:“胡床,即今之交床。隋惡‘胡’字,改曰‘交床’,今之交椅是也。”
書空:《晉書》:“殷浩雖被黜放,口無怨言,夷神委命,談詠不輟,雖家人不見其有流放之慼。但終日書空,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
執(zhí)戟:曹子建《與楊德祖書》:“昔揚子云先朝執(zhí)戟之臣耳。”潘岳《夏侯常侍誄》:“執(zhí)戟疲揚,長沙投賈?!?/p>
墻東:《后漢書》:“王君公遭亂,儈牛自隱,時人為之論曰‘避世墻東王君公’。”
草圣:《晉書》:“漢興而有草書,不知作者姓名。至章帝時,齊相杜度號善作篇,后有崔瑗、崔寔,亦皆稱工。弘農(nóng)張伯英者因而轉(zhuǎn)精(其)〔甚〕巧,凡家之衣帛,必書而后練之。臨池學書,池水盡黑。下筆必為楷則,號匆匆不暇草書。寸紙不見遺,至今世尤寶其書,韋仲將謂之‘草圣’?!?/p>
長云:鮑照《蕪城賦》:“矗似長云?!?/p>
捩:《玉篇》:“捩,力計、力結(jié)二切。拗捩也。”
回風:《楚辭》“悲回風之搖蕙兮”,王逸注:“回風,謂之飄風?!?/p>
彫胡飯:《西京雜記》:“菰之有米者,長安人謂為彫胡?!编嶉浴锻ㄖ韭浴罚骸皬钫撸总?。其米謂之彫胡,可作飯?!彼斡瘛吨S賦》:“為臣炊彫胡之飯?!?/p>
不御:班婕妤賦:“君不御兮誰為容?!辈嚏摺丢殧唷罚骸坝?,進也。凡衣服加于身,飲食入于口,妃妾接于寢,皆曰御。”
砧:《韻會》:“碪,知林切,音與斟同。搗繒石。或作‘砧’?!?/p>
林?。?/b>《楚辭》:“露申辛夷,死林薄兮?!蓖跻葑ⅲ骸皡材驹涣郑菽窘诲e曰薄?!睆埡狻段骶┵x》:“蕩川瀆,簸林薄?!毖C注:“林薄,草木叢生也。”
再得:《楚辭》:“時不可兮再得?!?/p>
偃蹇:《十六國春秋》:“欲偃蹇考槃,以待通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