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蘇州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進(jìn)士。為廣德軍司理參軍,歷秘閣校理、右司諫等職,直言立朝,屢遭貶黜。曾任陜西經(jīng)略安撫使,為西夏所懼,謂其胸中有數(shù)萬甲兵。慶歷三年(1043)七月,授參知政事,主持慶歷改革,因守舊派阻撓而失敗。次年罷政,自請外任,歷知邠州、鄧州、杭州、青州,卒謚文正。他不僅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xué)成就亦粲然可觀,其《岳陽樓記》為千古名篇,而“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盡顯心懷天下的胸襟。有《范文正公集》,《宋史》卷三百一十四有傳。
岳陽樓記
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yuǎn)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于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若夫霪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fēng)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曜,山岳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耀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fēng),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yuǎn),則憂其君。是進(jìn)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時六年九月十五日。
《四部叢刊》本《范文正公集》卷七
答趙元昊書
正月日,具位某謹(jǐn)修誠意奉書于夏國大王:伏以先大王歸向朝廷,心如金石,我真宗皇帝命為同姓,待以骨肉之親,封為夏王。履此山河之大,旌旗車服降天子一等,恩信隆厚,始終如一。齊桓、晉文之盛,無以過此。朝聘之使,往來如家。牛馬駝羊之產(chǎn),金銀繒帛之貨,交受其利,不可勝紀(jì)。塞垣之下,逾三十年,有耕無戰(zhàn),禾黍云合,甲胄塵委,養(yǎng)生葬死,各終天年。使蕃漢之民,為堯、舜之俗,此真宗皇帝之至化,亦先大王之大功也。自先大王薨背,今皇震悼,累日嘻吁,遣使行吊賻之禮,以大王嗣守其國,爵命崇重,一如先大王。昨者,大王以本國眾多之情,推立大位,誠不獲讓,理有未安,而遣行人告于天子,又遣行人歸其旌節(jié)。朝廷中外,莫不驚憤,請收行人,戮于都市?;实墼t曰:“非不能以四海之力,支其一方,念先帝歲寒之本意,故夏王忠順之大功,豈一朝之失而驟絕之?!蹦瞬粴⒍€。假有本國諸蕃之長,抗禮于大王,而能含容之若此乎?省初念終,天子何負(fù)于大王哉!二年以來,疆事紛起,耕者廢耒,織者廢杼,邊界蕭然,豈獨(dú)漢民之勞弊耶?使戰(zhàn)守之人,日夜豺虎,競為吞噬,死傷相枕,哭泣相聞,仁人為之流涕,智士為之扼腕。天子遣某經(jīng)度西事,而命之曰:“有征無戰(zhàn),不殺非辜,王者之兵也,汝往欽哉。”某拜手稽首,敢不夙夜于懷。至邊之日,見諸將帥多務(wù)小功,不為大略,甚未副天子之意。某與大王雖未嘗高會,向者同事朝廷,于天子則父母也,于大王則兄弟也,豈有孝于父母而欲害于兄弟哉?可不為大王一二而陳之。
《傳》曰:“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sup>大王世居西土,衣冠語言皆從本國之俗,何獨(dú)名稱與中朝天子侔擬,名豈正而言豈順乎?如眾情莫奪,亦有漢唐故事:單于、可汗皆本國極尊之稱,具在方冊。某料大王必以契丹為比,故自謂可行。且契丹自石晉朝有援立之功,時已稱帝。今大王世受天子建國封王之恩,如諸蕃中有叛朝廷者,大王當(dāng)為霸主,率諸侯以伐之,則世世有功,王王不絕。乃欲擬契丹之稱,究其體勢,昭然不同,徒使瘡痍萬民,拒朝廷之禮,傷天地之仁?!兑住吩唬骸疤斓刂蟮略簧?,圣人之大寶曰位。何以守位?曰仁?!?sup>是以天地養(yǎng)萬物,故其道不窮;圣人養(yǎng)萬民,故其位不傾。又《傳》曰:“國家以仁獲之,以仁守之者百世?!?sup>昔在唐末,天下恟恟,群雄咆哮,日尋干戈,血我生靈,腥我天地,滅我禮樂,絕我稼穡?;侍煺鹋?,罰其不仁,五代王侯,覆亡相續(xù)。老氏曰:“樂殺人者,不可如志于天下?!?sup>誠不誣矣。后唐顯宗祈于上天曰:“愿早生圣人,以救天下。”是年,我太祖皇帝應(yīng)祈而生。及歷試諸難,中外忻戴,不血一刃,受禪于周。廣南、江南、荊湖、西川,有九江萬里之阻,一舉而下,豈非應(yīng)天順人之至乎?由是罷諸侯之兵,革五代之暴,垂八十年,天下無禍亂之憂。太宗皇帝,圣文神武,表正萬邦,吳越納疆,井晉就縛。真宗皇帝,奉天體道,清凈無為,與契丹通好,受先大王貢禮,自茲四海熙然同春。今皇帝坐朝至晏,從諫如流,有忤雷霆,雖死必赦。故四海之心,望如父母,此所謂以仁獲之,以仁守之,百世之朝也。某料大王建議之初,人有離間,妄言邊城無備,士心不齊,長驅(qū)而來,所向必下。今以強(qiáng)人猛馬,奔沖漢地,二年于茲,漢之兵民固有血戰(zhàn)而死者,無一城一將愿歸大王者,此可見圣宋仁及天下,邦本不搖之驗也。與夫間者之說,無乃異乎?今天下久平,人人泰然,不習(xí)戰(zhàn)斗,不熟紀(jì)律。劉平之徒,忠敢而進(jìn),不顧眾寡,自取其困,余則或勝或負(fù),殺傷俱多。大王國人必以獲劉平為賀,昔鄭人侵蔡,獲司馬公子燮,鄭人皆喜,惟子產(chǎn)曰:“小國無文治而有武功,禍莫大焉?!?sup>而后鄭國之禍,皆如子產(chǎn)之言。今邊上訓(xùn)練漸精,恩威以立,有功必賞,敗事必誅,將帥而下,大知紀(jì)律,莫不各思奮力效命,爭議進(jìn)兵,如其不然,何時可了?今招討司統(tǒng)兵四十萬,約五路入界,著其律曰:“生降者賞,殺降者斬;獲精強(qiáng)者賞,害老幼婦女者斬?!庇鰣员貞?zhàn),遇險必奪,可取則取,可城則城。縱未能入賀蘭之居,彼之兵民,降者死者,所失多矣。是大王自禍其民,官軍之勢不獲而已也。某又念皇帝有征無戰(zhàn),不殺非辜之訓(xùn),夙夜于懷。雖師帥之行,君命有所不受,奈何鋒刃之交,相傷必眾。且蕃兵戰(zhàn)死,非有罪也,忠于大王耳;漢兵戰(zhàn)死,非有罪也,忠于天子耳。使忠孝之人,肝腦涂地,積累怨魄,為妖為災(zāi),大王其可忽諸?朝廷以王者無外,有生之民,皆為赤子,何蕃漢之限哉?何勝負(fù)之言哉?某與招討太尉夏公經(jīng)略、密學(xué)韓公,嘗議其事,莫若通問于大王,計而決之,重人命也,其美利甚眾。大王如能以愛民為意,禮下朝廷,復(fù)其王爵,承先大王之志,天下孰不稱其賢哉?一也。如眾多之情,三讓不獲,前所謂漢唐故事,如單于、可汗之稱,尚有可稽于本國語言為便,復(fù)不失其尊大,二也。但臣貢上國,存中外之體,不召天下之怨,不速天下之兵,使蕃漢邊人,復(fù)見康樂,無死傷相枕、哭泣相聞之丑,三也。又大王之國,府用或闕,朝廷每歲必有物帛之厚賜,為大王助,四也。又從來入貢,使人止稱蕃吏之職,以避中朝之尊。按漢諸侯王相皆出真拜,又吳越王錢氏,有承制補(bǔ)官故事,功高者受朝廷之命,亦足隆大王之體,五也。昨有邊臣上言,乞招致蕃部首領(lǐng),某亦已請罷。大王告諭諸蕃首領(lǐng),不須去父母之邦,但回意中朝,則太平之樂,遐邇同之,六也。國家以四海之廣,豈無遺才,有在大王之國者,朝廷不戮其家,安全如故,宜善事主,以報國士之知,惟同心向順,自不失其富貴,而宗族之人必更優(yōu)恤,七也。又馬牛駝羊之產(chǎn),金銀繒帛之貨,有無交易,各得其所,八也。大王從之,則上下同其美利,生民之患,幾乎息矣。不從,則上下失其美利,生民之患,何時而息哉?某今日之言,非獨(dú)利于大王,蓋以奉君親之訓(xùn),救生民之患,合天地之仁而已乎。惟大王擇焉,不宣。某再拜。
《四部叢刊》本《范文正公集》卷九
桐廬郡嚴(yán)先生祠堂記
先生,漢光武之故人也,相尚以道。及帝握赤符,乘六龍,得圣人之時,臣妾億兆,天下孰加焉!惟先生以節(jié)高之。既而動星象,歸江湖,得圣人之清,泥涂軒冕,天下孰加焉?惟光武以禮下之。
在《蠱》之上九,眾方有為,而獨(dú)“不事王侯,高尚其事”,先生以之。在《屯》之初九,陽德方亨,而能“以貴下賤,大得民也”,光武以之。蓋先生之心,出乎日月之上;光武之器,包乎天地之外。微先生不能成光武之大,微光武豈能遂先生之高哉?而使貪夫廉,懦夫立,是有大功于名教也。某來守是邦,始構(gòu)堂而奠焉,乃復(fù)其為后者四家,以奉祠事。又從而歌曰:云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fēng),山高水長。
《四部叢刊》本《范文正公集》卷七
- 岳陽樓,在今湖南省岳陽市,面臨洞庭湖,自唐代以來,即負(fù)盛名,為歷代墨客騷人登臨賦詠之所。本文借寫岳陽樓,既安慰了友人滕宗諒,又是借他人酒杯澆自己塊壘。中間兩段寫陰雨、晴朗不同天氣的文字,極具神采,且能將個人悲喜之情自然融入。文末指出無論在朝、在野,均心憂天下,而且提出“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這一極具影響力的說法,更是將文章的境界大大提高,對后世知識分子有強(qiáng)烈的激勵作用。本文作于慶歷六年(1046),作者時貶知鄧州。
- 慶歷四年:即宋仁宗慶歷四年(1044)。
- 滕子京:名宗諒,字子京。與范仲淹同年舉進(jìn)士,知慶州(治所在今甘肅省慶陽),被人誣告貪污,降官知岳州。謫:官吏降職。守:指做州郡的長官。巴陵:郡名,即岳州,治所在現(xiàn)在湖南岳陽。岳陽樓即為此地名勝。王象之《輿地紀(jì)勝·岳州》引《岳州風(fēng)土記》:“岳陽樓,城西門樓也。下瞰洞庭,景物寬廣?!?/li>
- 越明年:到了第二年(即慶歷五年,1045)。越,超過、過了。
- 政通人和:政事順利,百姓和樂。
- 百廢:各種廢弛不辦的事情。具:通“俱”,全、皆。
- 增:擴(kuò)大。制:規(guī)模。
- 刻于其上:指刻石立于壁間。
- 屬:通“囑”,囑托。
- 勝狀:勝景、好景色。
- 銜:包含。
- 吞:吞納。
- 浩浩湯湯(shāng傷):水波浩蕩的樣子。
- 橫無際涯:寬闊無邊。橫,廣遠(yuǎn)。際涯,邊。
- 朝暉夕陰:或早或晚(一天里)陰晴多變化。暉,日光。
- 氣象:景象。
- 大觀:雄偉景象。
- 前人之述備矣:前人的記述很詳盡了。備,詳盡。
- 巫峽:長江三峽之一,西起重慶市巫山縣,東迄湖北省巴東縣官渡口。
- 南極瀟湘:南面直到瀟水、湘水。瀟水是湘水的支流,湘水流入洞庭湖。極,盡。
- 遷客:遷謫的人。騷人:詩人。戰(zhàn)國時屈原作《離騷》,因此后人也稱詩人為騷人。
- 得無:怎能不。
- 淫雨:連綿不斷的雨。霏霏:雨(或雪)繁密的樣子。
- 開:指天放晴。
- 排空:沖向天空。
- 日星隱曜:太陽和星星隱藏起光輝。曜,光輝。
- 山岳潛形:山岳隱沒了形體。潛,隱沒。
- 檣傾楫摧:桅桿倒下,船槳斷折。檣,桅桿。楫,槳。
- 薄暮冥冥:傍晚天色昏暗。薄暮,傍晚太陽快落山的時候。
- 去國懷鄉(xiāng):離開國都,懷念家鄉(xiāng)。
- 憂讒畏譏:擔(dān)心別人說自己的壞話,懼怕他人的批評。
- 蕭然:蕭條冷落的樣子。
- 春和:天氣晴朗,春風(fēng)和煦。景:日光。
- 上下天光,一碧萬頃:天色湖光相接,一片碧綠,廣闊無際。
- 沙鷗:沙洲上的鷗鳥。翔集:時而飛翔,時而停歇。集,鳥停息在樹上。
- 錦鱗:美麗的魚。
- 岸芷汀蘭:岸上的小草,小沙洲上的野花。芷,一種香草。汀,小洲。
- 郁郁:形容香氣濃烈。青青(jīng精):通“菁菁”,花葉茂盛的樣子。
- 長煙一空:天上大片的云霧完全消散。
- 浮光耀金:波動的光閃著金色。這里描寫月光照耀下的水波。
- 靜影沉璧:靜靜的月亮的倒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這是寫無風(fēng)時水中的月影。璧:圓形的玉。
- 寵辱偕忘:光榮和屈辱一并忘記。寵,榮耀。偕,都、一起。
- 把酒臨風(fēng):在清風(fēng)吹拂中端起酒杯暢飲。
- 嘗:曾經(jīng)。求:探求。古仁人:古時品德高尚的人。
- 或異二者之為:或許不同于(以上)兩種心情。二者,指覽物而悲與覽物而喜的兩種心情。
-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外物(好壞)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 居廟堂之高:在朝廷里做官。廟堂,指朝廷。
- 憂:擔(dān)憂、關(guān)懷。
- 處江湖之遠(yuǎn):處在僻遠(yuǎn)的江湖間,即未在朝廷為官。下文的“退”,即指“處江湖之遠(yuǎn)”。
- 微斯人,吾誰與歸:(如果)沒有這種人,我同誰一道呢?微,沒有。斯人,這樣的人。誰與歸,即“與誰歸”,此為古漢語習(xí)用的倒裝句。
- 本文是宋仁宗慶歷元年(1040)正月范仲淹寫給黨項羌人首領(lǐng)趙元昊的一封信。當(dāng)時,趙元昊發(fā)動的攻宋戰(zhàn)爭已經(jīng)進(jìn)行了兩年多,戰(zhàn)爭給宋、夏雙方都造成了巨大損失。為了爭取早日結(jié)束戰(zhàn)爭,實(shí)現(xiàn)和平,范仲淹針對趙元昊的無理苛求,寫了這封答書。在信中,范仲淹提出了停戰(zhàn)、和談的總原則,這些原則雖然一時未能被趙元昊接受,但卻為以后宋、夏慶歷和議的簽訂打下了基礎(chǔ)。在陜西戰(zhàn)場上,在處理宋、夏戰(zhàn)爭的實(shí)踐中,范仲淹也不同于北宋軍隊的其它統(tǒng)帥,他反對用大兵征討,而主張采取“招撫”政策,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歷史上起了進(jìn)步作用。
- 夏國大王:趙元昊,即李元昊,黨項人。其先拓拔思恭唐僖宗時平定黃巢起義有功,被賜姓李,封夏國公。數(shù)世相承,至李德明時,又受真宗賜姓趙。故范仲淹稱趙元昊。
- 先大王:即李元昊之父李德明。
- 齊桓、晉文之盛:齊桓公(前685—前643),春秋時齊國國君,姜姓,名小白。任用管仲,號召“尊王攘夷”,成為春秋五霸之首。晉文公(前697—前628),姬姓,名重耳,春秋五霸之一。
- “朝聘”六句:意謂宋與夏互通朝聘之使,友好往來,互通貿(mào)易,雙方均受其利。
- “塞垣”七句:意謂邊塞三十多年的和平時期,人民無戰(zhàn)爭之虞,安心生產(chǎn),生死各盡天年。禾黍云合,指遼闊的莊稼與天上之云相合,一片祥和景象。甲胄塵委,因久無戰(zhàn)爭,武器沾滿塵土。
- 薨(hōng轟)背:古代稱諸侯死去為“薨”。
- 今皇:即宋仁宗皇帝。
- 嘻吁(xī xū西虛):象聲詞,表示嘆息。
- 賻(fù付):送給喪家布帛錢財。
- 行人:使者的通稱。旌節(jié):旌和節(jié)是皇帝賜給臣子,賦予其賞殺大權(quán),專制一方重任的符信。唐制,節(jié)度使賜雙旌、雙節(jié)。宋朝封元昊為王,必曾賜與旌節(jié),此時元昊自立為帝,故遣使將旌節(jié)奉還。
- ?。▁ǐng醒)初念終:思前想后。省,反思。
- 耒(lěi壘):指耕地用的農(nóng)具。
- 汝往欽哉:汝,你。往,去某處。欽,謹(jǐn)慎、戒慎?!渡袝虻洹罚骸暗墼唬和瑲J哉!”孔安國傳:“敕鯀往治水,命使敬其事?!?/li>
- 拜手:亦作拜首。古代跪拜禮的一種,跪后兩手相拱,俯頭至手。
- 副:相稱、符合。
- “名不正”四句:意謂名分不正,說話就不順當(dāng)合理;說話不順當(dāng)合理,事情則不能成功。見《論語·子路》。范仲淹稱“《傳》曰”,蓋誤記。
- “且契丹”二句:契丹,即遼。據(jù)《遼史·太祖紀(jì)》,遼太祖稱皇帝在916年,時中原地區(qū)尚處在五代的混亂時期。937年,后唐河?xùn)|節(jié)度使石敬塘,以割讓燕、云十六州為代價,請契丹出兵,滅后唐,自己在契丹的幫助下建立后晉,為歷史上有名的“兒皇帝”,所謂“援立之功”指此。
- “天地之大德曰生”四句:見《易·系辭下》?!疤斓亍本?,孔穎達(dá)正義:“欲明圣人同天地之德,廣生萬物之意也?!薄笆ト恕本?,李鼎祚《周易集解》引崔憬曰:“言圣人行易道,當(dāng)須法天地之大德,寶萬乘之天位,謂以道濟(jì)天下為寶,而不有位,是其大寶也?!薄昂我浴本?,《周易集解》引宋衷曰:“守位當(dāng)?shù)檬看蠓蚬睿衅淙寿t,兼濟(jì)天下?!?/li>
- “國家”二句:意謂國家只有以仁獲得,并且以仁守國方能長久不衰。
- 恟恟(xiōng兇):喧擾、紛擾,指天下動蕩不定。
- “樂殺人”二句:見《老子》三十一章,“如志”原文作“得志”,當(dāng)是范仲淹誤記。意謂喜歡殺人的人,就不能在天下得到成功。
- 應(yīng)祈而生:這是范仲淹美化本朝開國皇帝的話。祈,指上文所說的后唐顯宗皇帝的祈禱。
- 忻(xīn心):同“欣”。
- 井晉就縛:指把北漢納入宋的版圖。井晉,北漢的代稱。山西簡稱晉。東有太行山,西有呂梁山,南有中條山,北有長城,形如井字,五代時屬北漢疆域,故稱。
- 劉平:字士衡,開封祥符人。寶元元年(1038)為環(huán)慶路馬步軍副總管,康定元年(1040)在三川口之戰(zhàn)中,因輕敵戰(zhàn)敗,為西夏所擒?!端问贰肪砣俣逵袀?,并參見《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一百二十六。
- “小國”二句:見《左傳·襄公八年》。
- “遇堅必戰(zhàn)”四句:強(qiáng)調(diào)了漢軍的英勇無敵,意在說明藩漢發(fā)生戰(zhàn)爭,漢軍必勝。
- “使忠孝之人”五句:從兵士之忠的角度,強(qiáng)調(diào)雙方不可輕易用兵,免使忠孝之人不得其終。
- 太尉夏公經(jīng)略:夏公,即夏竦(985—1051),字子喬,江州德安(今屬江西)人。時判永興軍,兼陜西經(jīng)略安撫招討使?!端问贰肪矶侔耸袀?。太尉:官名。秦至西漢設(shè)置,為全國軍政首腦,與丞相、御史大夫并稱三公。此處是對夏竦的尊稱。
- 密學(xué):即樞密院直學(xué)士。韓公,即韓琦(1008—1075),字稚圭,相州安陽人。時以樞密院直學(xué)士,擔(dān)任為經(jīng)略安撫招討使夏竦的副手。見《宋史》卷三百一十二本傳。
- “大王如能”十三句:從對西夏有利的角度,勸說對方不可輕易用兵。因為既能使天下稱賢,又能不失尊大。
- “又大王”五句:希望以豐厚的歲貢打動西夏不要發(fā)動戰(zhàn)爭。希望以財換和,見出宋之軟弱。
- “國家以四海之廣”十一句:意謂對于在西夏的宋人,宋朝廷不但不會怪罪,反而會優(yōu)待其家屬,使其安心效力于西夏。
- 嚴(yán)先生,即嚴(yán)光,字子陵,少與漢光武帝劉秀同學(xué)。劉秀稱帝后,嚴(yán)光變姓名隱遁,劉秀覓訪征召至京。同床共寢,嚴(yán)光以足加光武帝腹上,次日,“太史奏客星犯御坐甚急。帝笑曰:‘朕故人嚴(yán)子陵共臥耳。’”后辭官不受,退隱于富春山(今浙江桐廬),后人稱其所居之地為嚴(yán)陵瀨。事見《后漢書·隱逸傳》。范仲淹于宋仁宗明道年間出知睦州(轄境相當(dāng)于今浙江桐廬、建德、淳安),始構(gòu)嚴(yán)先生祠堂,使其后人奉祀,并作此記。
- 赤符:新莽末年讖緯家所造符箓,謂劉秀上應(yīng)天命,當(dāng)繼漢統(tǒng)為帝。漢為火德,火色赤,故稱。后亦泛指帝王受命的符瑞。六龍:古代天子的車駕為六馬,馬八尺稱龍,因以為天子車駕的代稱。
- 臣妾:古時對奴隸的稱謂。男曰臣,女曰妾,后亦泛指統(tǒng)治者所役使的民眾和藩屬。這里是使之為奴,引申為統(tǒng)治、管轄。億兆:指庶民百姓。
- “惟先生”句:意謂嚴(yán)光能以節(jié)操為高,平交光武帝而不卑不亢。
- 動星象:即劉秀與嚴(yán)光共臥,嚴(yán)光以足加秀腹上,次日“太史奏客星犯御坐甚急”事。參見注〔1〕。
- “惟光武”句:謂光武帝能以禮屈身降尊平等對待嚴(yán)光。
- “不事王侯”句:語見《易·蠱》卦辭:“上九,不事王侯,高尚其事。”孔穎達(dá)正義:“不復(fù)以世事為心,不系累于職位,故不承事王侯,但自尊高慕尚其清虛之事,故云‘高尚其事’也?!?/li>
- 以:運(yùn)用、使用。之:上引《蠱》上九卦辭所揭示的道理。
- “在《屯》之初九”三句:《易·屯》初九《象》辭曰:“以貴下賤,大得民也。”孔穎達(dá)正義:“貴謂陽也,賤謂陰也。言初九之陽在三陰之下,是‘以貴下賤’……既能‘以貴下賤’,所以大得民心也。”
- 微:無、沒有。
- 遂:成就。
- 廉:不茍取。
- 立:指立志。《孟子·萬章下》:“故聞伯夷之風(fēng)者,頑夫廉,懦夫有立志。”
- 名教:指以正名定分為主的儒家禮教。
- 奠:謂置祭品祭祀。
- 祠事:祭禮,祭祀之事。
- 蒼蒼:茫無邊際。
- 泱泱:水深廣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