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菩薩蠻·閨情

白香詞譜 作者:(清)舒夢蘭 著


菩薩蠻·閨情

唐·李白


題考:唐代蘇鶚《杜陽雜編》云:“大中初,女蠻國貢雙龍犀,明霞錦,其國人危髻金冠,纓絡(luò)被體,故謂之“菩薩蠻”。當(dāng)時倡優(yōu),遂歌《菩薩蠻曲》,文士亦往往效其詞。”北宋錢易之《南部新書》與明代胡震亨之《唐音癸簽》記載與此略同。另外,五代孫光憲之《北夢瑣言》記載:“宣宗愛唱《菩薩蠻》詞,令狐丞相假飛卿所撰密進(jìn)之,戒以勿泄?!碧拼追Q美女為菩薩,菩薩蠻蓋西域蠻族女子之謂也。當(dāng)時教坊,譜作曲詞,遂以“菩薩蠻”為詞名。明代楊慎改“蠻”為“鬘”,蓋已失其本意。后代詞人又名此詞曰《重疊金》、《子夜歌》、《巫山一片云》等,不僅與詞名來源無關(guān),并且《子夜歌》另有正調(diào),而《巫山一片云》又容易與其他詞調(diào)《巫山一段云》相混淆,因而并不足取。


作法:本詞調(diào)共44字,為詞調(diào)中之最古者,即以五七言組成;通篇兩句一韻,凡四易韻,兩平兩仄。第一、第二句即為七言仄句;第三句為仄起之五言句,換用平韻;第四句為五言拗句。后半第一句為平起仄韻之五言句;第二句為仄起仄韻之五言句;第三、第四句與前半第三、第四句相同。


平林⑴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

⊙○  ⊙●○○▲  ○○●●○○▲  ●●●○△  ●○○●△

玉階空佇立,宿鳥歸飛急。何處是歸程,長亭⑵連短亭。

⊙○○●▲  ⊙●○○▲  ⊙●●○△  ⊙○  ○●△


注釋:

⑴ 平林:樹林在遠(yuǎn)處,從高處望去樹頭似乎平整,顧云“平林”。有注本曰“平地上的樹林”,非是。

⑵ 長亭:《釋名》曰:“亭,停也?!惫湃嗽隗A路上設(shè)亭供旅人休息和送別,十里一長亭,五里一短亭。后來“長亭”成為了送別地的代名詞。


評析:這首詞相傳為李白所作,但學(xué)者多認(rèn)為是晚唐詞假托于李白名下。然而這首詞情辭俱佳,有很高的藝術(shù)水準(zhǔn),絲毫不遜于李白的作品。

黃昏是一個人情感最為豐富的時候,也是最容易觸景生情引發(fā)對良人思念的時候。這首詞就描寫了一位閨中女子,在傍晚思念遠(yuǎn)方良人的情景。全詞開篇寫到女子所見之景:遠(yuǎn)山前的樹林在暮色之中如同被輕煙環(huán)繞;山嶺的顏色變得黯淡,給人一種寒意;這多少讓人覺得有些傷心??諝鉂u漸變暗,暝色從遠(yuǎn)方的山林侵入到女子所在的高樓,而女子卻在樓上哀愁。女子站在潔凈的樓階上眺望遠(yuǎn)方,山嶺和樹林已經(jīng)湮沒于暮色,只有灰藍(lán)色的天空有幾只歸鳥急速地飛過。鳥兒知道天晚歸家,可是隔著許多山嶺和樹林的良人又在何方呢?詞以“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作結(jié),女子一點(diǎn)也不知道自己所思念的人現(xiàn)在哪里、正做什么,更是增添了幾分哀愁。

全詞有遠(yuǎn)景到近景,再到樓上仰望天空,直至思念推敲遠(yuǎn)方良人的行蹤,布局恰當(dāng)合理,使哀愁和思念之情得到逐步深化。并且這一描寫轉(zhuǎn)移,又是配合暮色漸濃而展開的,很是自然貼切。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