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著名的藍(lán)雨衣
現(xiàn)在是凌晨四點,十二月快結(jié)束了。
我寫這封信給你,只想問候你,
看你過得好不好。
紐約很冷,但我住的這個地方克林頓街上有整晚的音樂。
我聽說,你在沙漠中建起了你的小房子。
聽說你已一無所求,
希望你還記得一些過去。
簡來過,帶著你的一縷頭發(fā)。
她說是你給她的,
在那個你打算超脫一切的夜晚。
你超脫了嗎?
上一次見你,你看起來老了許多。
你那件有名的藍(lán)大衣肩膀處已經(jīng)破了,
你走向車站,迎接那一班列車。
然后你回家,再也不唱情歌,
你帶著我的女人,去過了你生活的一角。
當(dāng)她回來時,她已不屬于我。
我看見你,銜著一枝玫瑰。
像一個瘦削的吉卜賽小偷。
啊,簡醒了——
她向你問好
而我該對你說些什么呢,我的朋友。
我可能對你說些什么呢?
也許我在想念你也許我原諒了你。
我為你對我所做過的而高興。
如果你回來這里,為了簡或者為了我。
你的敵人在熟睡,他的女人是自由的。
謝謝你,你曾從取走她眼里的煩惱。
我曾以為,它應(yīng)該屬于那里,所以我從未嘗試。
簡來過,帶著你的一縷頭發(fā)。
她說是你給她的。
在那個你打算超脫一切的夜晚。
甜蜜的短歌。
你走你的路。
我也會走你的路。
洪水
洪水正在匯聚,
很快就要前行,
穿越每一個河谷,
沖向每一個屋頂,
身體即將沉溺,
靈魂將要解脫,
我寫下這一切,
可我沒有任何證據(jù)。
像電線上憩著的鳥,
午夜教堂里賴著的醉漢,
我以我的方式,找尋自由。
《著名的藍(lán)雨衣》是一首詩,也是萊昂納德·科恩寫給一個朋友的信,他后來又將它寫成了歌。講的是一個男人的妻子愛上了他的朋友,最后他的朋友一走了之。
科恩在凌晨四點給他的朋友寫信:“或許我想你了,或許我原諒了你?!?/p>
這首歌,像一場濃得散不去的霧,陰冷、孤獨。對朋友深厚的情誼,又像潮濕的克林頓街上某個古老建筑樓上透露出來的燈光。如果你一個人生活,在一個大雨后又放晴的黃昏,坐在高樓的落地窗前,卻又不想想那些心事了,那我建議你放一首他的歌來聽,聽一個嗓音像疲憊的大提琴的男人從頭細(xì)說。放上他的歌,頭靠在椅背上,閉上眼睛,好像被一只手蓋在額頭,感傷,又很溫暖。
1934年9月21日,萊昂納德·科恩出生于加拿大蒙特利爾,他比Bob Dylan大7歲,比貓王還要早1年出生。
在紐約哥倫比亞大學(xué)畢業(yè)之后,科恩獲得了一筆家族遺產(chǎn),他毫不猶豫地開始在歐洲旅行。在希臘,他在一個小島停下了腳步,島上的生活非常原始,沒有自來水和下水道設(shè)備,照明靠油燈。白色的磚房建在山上,島上沒有一條平整的路,也沒有一輛汽車,交通全靠驢子。但是,島上聚集了來自世界各地的詩人、小說家、音樂家、畫家和雕刻家們,科恩和他們一起開派對,去海邊的小酒館里喝酒聊天。
在這座島上,他用很少的錢買了一個破舊的房子,和一個女人與她的兒子一起生活。這個女人叫瑪麗安娜,是一個挪威小說家的妻子,后來那個男人離開了她,她就和科恩生活在一起。
在希臘的7年時間里,科恩寫了兩本詩集和兩部小說。如今,每本書都已賣出了超過100萬本。后來,他漸漸覺得,這樣的生活已經(jīng)夠了,于是就回到了美國。
從希臘回來的科恩認(rèn)識了一位名叫蘇姍的舞蹈演員,他在一個派對上看她跳舞,他對她充滿了向往,可是因為蘇珊的丈夫是他的朋友,他只能用眼睛想象她的身體,于是,科恩回家寫了那首著名的《蘇珊》:“你想和她一起旅行/你想盲目踏上旅途/你知道可以信任她/畢竟她已經(jīng)用她的心靈/撫觸過你完美的身軀”這首歌寫出來以后,當(dāng)時開始走紅的民謠女歌手Judy Collins翻唱了它,結(jié)果大受歡迎,成為電臺熱門歌曲,于是她說服科恩一起參加民謠巡演。1967年夏天,紐約新港民謠節(jié)期間,科恩首次登臺亮相,并與哥倫比亞唱片公司簽約,在1968年初出版了他的首張唱片《倫納德·科恩歌曲集》(Songs of Leonard Cohen)。從來沒有進(jìn)過錄音棚的科恩一開始非常緊張,幾乎不能開口。為了讓他松弛下來,制作人把錄音棚的電燈通通關(guān)掉,點上蠟燭照明,在黑暗中的科恩終于能夠唱全一首歌。這張編曲非常簡單、內(nèi)容陰郁的唱片,封面上是一張科恩的肖像,照片上的他表情嚴(yán)肅,一雙眼睛充滿了憂郁。就是它,讓已經(jīng)34歲的科恩成為了樂壇的新偶像。我第一次聽科恩的歌,就驚訝于他的平靜,以及平靜背后洶涌的感情。后來去找過好多他的照片,我看到的都是莊重的不快樂的表情,眼睛像一口深井,法令紋深如刀刻,永遠(yuǎn)穿著黑西服,戴著黑色的紳士帽。
我還看過他的一個演唱會錄像,好像是在耶路撒冷。和所有的演唱會一樣,他總是閉上眼睛,慢慢唱,每一曲唱完了之后,都向觀眾脫帽致敬。但是那一次,唱到一半時,他忽然停下來了,淚流滿面地對大家說:“我唱不下去了,大家可以去售票處領(lǐng)退款?!比缓笏呦蛄撕笈_??墒?,觀眾一個都沒有離開,大家在演唱會會場齊聲高唱一首希伯來民歌《我們帶給你和平》(Zim Shalom, We Bring You Peace)。就這樣,在海浪一般的掌聲中,科恩再一次回到了舞臺上。科恩開始演唱那首《再見,瑪麗安娜》(So long, Marianne),這個老男人,隔了幾十年以后,再次唱起了那個跟隨他在希臘生活了7年的女子,無法抑制自己的淚水。為了掩飾自己的激動,他轉(zhuǎn)過身去,卻發(fā)現(xiàn)所有的樂隊成員也都淚流滿面。
Oh so long, Marianne, it's time that we began
To laugh and cry and cry and laugh about it all again
那么再會,瑪麗安娜,是時候我們開始再次,
大笑、痛哭,痛哭、大笑,對這所有的一切。
1996年,科恩在洛杉磯附近一座寺廟里“出家”學(xué)習(xí)禪宗,法號“寂堪”。他時不時也會開著一輛破舊的小卡車去超市買點東西。2001年,科恩出版了一張全世界歌迷愛不釋手的專輯《十首新歌》(Ten New Songs)。
2008年6月6日,萊昂納德·科恩在多倫多舉辦了世界巡演的第一場音樂會。
有人說,他在70多歲舉辦巡回演出是不得已——因為他在Baldy山上進(jìn)行禪修的時候,他的經(jīng)理人偷走了他幾乎所有的錢。但是,我卻把這場巡演理解為76歲的科恩對這個世界最后的巡游和告別。我想,這是真正的告別演出。
萊昂納德·科恩(Leonard Cohen)
出生于1934年,來自寒冷的加拿大小城蒙特利爾,早年以詩歌和小說在文壇成名,小說《美麗失落者》被評論家譽(yù)為20世紀(jì)60年代的經(jīng)典之作。
很偶然的機(jī)緣將他帶入民謠領(lǐng)域,在Judy Collins的幫助下,他把自己的詩配上簡單的和弦,開始游吟生涯。出版了《萊昂納德·科恩之歌》(The Songs of Leonard Cohen)和《來自一個房間的歌》(Songs from a Room)等專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