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崧 全球化消滅多樣性,大理和清邁例外
兩年前,我們對作家許崧做了一次遠程采訪。他是杭州人,幾年前舉家搬到大理定居。從一個號稱天堂的沿海發(fā)達城市,主動搬遷到西南邊陲小鎮(zhèn),還在這里過得喜滋滋的,為什么?他的回答是:全國只有一個社區(qū),就在大理。
那時他還住在古城,把當時古城里最熱鬧最文藝的人民路當作每晚飯后遛彎兒的地方,街上大多都是熟面孔,他全稱之為“街坊”。那天他聊得很盡興,一直從入夜時分聊到深夜。在他的描述里,大理就是現(xiàn)實里的桃花源,他也像桃花島島主一樣,不時向素未謀面的我發(fā)出邀請:怎么樣,搬來住幾年吧?
兩年過去,大理經(jīng)歷了很多變化,房租、房價上漲,洱海邊和蒼山上很多場所被關(guān)停,他的人民路上的“街坊們”也都換了面孔,部分老大理人陸續(xù)離開……只有許崧還繼續(xù)喜滋滋地待在這兒。只是,他從古城的院子里搬到了“蒼山小院”樓盤的小區(qū)房里,上山了!
在他歌詠的“社區(qū)”里,有一個很重要的東西:具有凝聚力的公共空間。古城時期,他常去一家叫“海盜酒堡”的小酒館,并不喝酒,只是和他的街坊們聚眾曬太陽聊天。上山后,忽然沒有了這樣的空間,他一度認為出現(xiàn)了“社區(qū)危機”。好在一年前,海盜酒堡也上了山,就在弘圣路上,和小區(qū)“山水間”面朝蒼山的門口同一海拔、同一條路,許崧稱之為“今年最大的驚喜”。我們的采訪,就在這里進行。
其間,那些也從山下搬到山上來的老街坊不時來訪,巴掌大的酒堡忽然變成了一片汪洋大海,每一刻鐘都有一股新的溪流匯入,每次匯入,都要和先前匯入的溪流寒暄、打鬧一陣。漸漸地,周圍人聲鼎沸,大家喝啤酒、威士忌或者可樂、咖啡,嗑瓜子甚至嚼爆米花,有的桌聊健康,有的桌聊孩子,有的桌聊最近的電影、書,以及人類未來形態(tài)的可能性……話題不時從這一桌串到那一桌,從室內(nèi)串到街邊。太熱鬧了,我們不得不搬到地下一層的廚房里繼續(xù),途中,老板老王下來吃飯,就端著碗蹲在旁邊聽我們聊。
許崧在文章里寫過:“說實話,海盜酒堡太奇葩了。你在星巴克看不到有客人在里面竄桌子的吧?看不到老板扎在客人堆里蹭吃蹭喝的吧?分別幾桌客人坐著坐著就站起來拼成一大桌的呢?叫一個火鍋外賣來店里吃還吃了前后四撥人的呢?一個人去喝一杯結(jié)果加了好幾個微信出來的呢?門口坐著的客人喝著喝著就街舞的呢?見過沒?……這么說吧,在乎錢的人,做不來這樣的事,開不成這樣的店。”這就是他說的“社區(qū)感”。
以海盜酒堡為中心,弘圣路上陸續(xù)有了多個“公共空間”,餐廳、咖啡館、民謠演出場所等等,這里似乎正在變成另一條人民路,就像更早時期的“洋人街”。
[黃菊 二〇一七年十二月采訪]
1.
行李 現(xiàn)在這里(海盜酒堡)成了你的主要據(jù)點了嗎?
許崧 “我們”的據(jù)點,樓上還有一群打牌的。之前他一直在山下,我們這些人都搬上來了,進一趟古城很難,各種不方便,跟我們當年的古城已經(jīng)不可同日而語。就跟老王講,你搬上來吧。正好那時候他們住家的房子要退了,就想著把住家跟生意結(jié)合在一起,于是找了這兒,租金肯定比古城便宜。結(jié)果你看,天天滿座,老王這店一開,一下就火了。
行李 而且旁邊也陸續(xù)開了好多類似的店。
許崧 是,老王他們是二〇一七年春節(jié)才開始的,然后其他人就一家一家談合同、裝修,長勢喜人。慢慢地,這一條街的生態(tài)鏈又起來了,可能就變成我們的新人民路了。我稱之為“環(huán)境行為學”,是因為我們都住在山上,他也開在山上,我們就聚在這里了。他如果開到別的地方,會不會也像這樣聚起來?也會吧,但是我們在潛意識中都非常受環(huán)境影響。
行李 大理這兩年變化很大,人群慢慢更迭,你個人有什么變化嗎?
許崧 我心態(tài)上是沒有變化的,它確實經(jīng)過一次危機。我們在古城里本來形成了一個很好的生態(tài),有它自己的土壤、氣候、陽光、雨露,有各種養(yǎng)分,本來可以生機勃勃的,但那次危機后就變了。
行李 危機具體是指什么?
許崧 古城房價全漲,阿德在人民路的書店,四年里,房租從一年一萬八慢慢漲到十六萬。
行李 是因為另外一撥有錢人來了?
許崧 有人提著一堆現(xiàn)金來,你出多少錢我就給多少。這背后的原因,一部分是因為他們看好大理的未來市場,一部分是因為有投機客,為了未來商業(yè)上的增值,只要價格在他的區(qū)間范圍內(nèi),他都可以買。
但這個是你不可控的,我們最甜美的那段時間,其實就是暴風雨將要來臨的前夜。因為在前面一段漫長的時間里,它一直是一個低活力的地方,沒有形成緊密的社區(qū)。貓貓果兒幼兒園的創(chuàng)始人陳鋼這樣的“老大理”認為,過去是沒有社區(qū)的,都是一幫嬉皮士,各自混自己的小圈子,在人民路上碰到,都會扭頭避一下那種,誰也看不慣誰。陳鋼講了一個特別可愛的故事,他原來住在古城里最牛的幾個院子之一,有一天一個嬉皮士來敲門,打開門,人是不熟的,但牽著一條狗,扭著頭說“我們家那個誰誰想你們家那個誰誰了”,就是他們兩家人的狗,那只門外的狗哧溜就進去了,那就進來喝茶吧。
人的關(guān)系是這么緩慢地、偶然地,一點一點建立起來的。它是一個原始生態(tài),你可以看到冪律分布中最平緩爬坡的那一段,一直爬到一個轉(zhuǎn)折點,一下就上去了,那個轉(zhuǎn)折點,叫“自媒體”。跟我們現(xiàn)在研究的理論完全應(yīng)合,人的交往就是“分享—合作—一致行動”的過程,首先我得知道你是誰,在過去分享非常稀缺的情況下,人們是靠猜。但在自媒體時代,你只要開始說,其他人開始轉(zhuǎn),開始跟帖,那你的意識形態(tài)和生活形態(tài)就開始表達出來了。
行李 這個轉(zhuǎn)折點發(fā)生在哪一年?
許崧 二〇一〇年,微博興起,我就是那時候來的。微博嘛,你關(guān)注誰是不需要他同意的,所以當時把好多鄰居都關(guān)注了,我這叫“監(jiān)視鄰居”,我專門把這些都湊一塊兒,分組叫“監(jiān)視中”。
就這樣,你攢著攢著這些人和他們的動態(tài),古城要做什么事你肯定知道,“分享”完成了。
接下來,聊天就是“合作”。從最基礎(chǔ)的聊天,到聊得好了,這個周末我們?nèi)ツ膬郝稜I去?“一致行動”開始。就這樣,“分享—合作—一致行動”,人的關(guān)系就開始建立起來。
大家都知道大理住著很多“妖魔鬼怪”,如果有一些活動,就會互相碰到,社區(qū)關(guān)系進而變成凝聚力。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活動,是音樂人歡慶的演出,大概在二〇一一年,他把生活在大理的、路過大理的音樂人通通逮住,每人錄一首曲子,就叫《樂大理》。然后把街坊們都請了來,在洱海門一排房子里,用非常牛氣的干法:買唱片送門票,買門票送唱片,做了一次演出。演唱會陣容強大,周云蓬、歡慶、張佺、陳志鵬,全都是最好的民謠歌手。那天真是好開心,離春節(jié)也很近了,街上張燈結(jié)彩,春聯(lián)貼好了,新棉襖也做好了。下午兩點開唱,唱到中間,大家散伙吃飯,吃完飯再回來接著唱,那種歡樂!城市里不可能有的。而且沒有門票,就是在手上蓋個戳,回頭吃完飯看看戳再進去,就是那種信任體系,一直到晚上十點。
這也是環(huán)境改變行為,當這些人全都聚在古城的時候,這樣的局很容易湊,現(xiàn)在再湊就不容易了。
行李 因為社區(qū)環(huán)境變了?
許崧 對,我剛才講大理經(jīng)過了一次危機,社區(qū)最可怕的地方就是將你的土壤連根拔起、鏟掉。它是一個生態(tài),離開了土壤,生態(tài)鏈就完了。過去一條胡同,一條里弄,幾十年都是這樣的社區(qū)生活,忽然拆遷了,鄰居四散開,整個社區(qū)就不存在了。我們經(jīng)過的危機當然沒有這么暴力、堅決,但也經(jīng)過了一次小規(guī)模的震蕩,我們這些人不約而同地被從古城趕出來。
行李 你之前住在古城哪里?
許崧 洱海門外的大院子村。嚴格地講,我是住在古城外,就是城門斜對面一條胡同里,就隔三十米。那時候大家都生活在古城里,茶余飯后沒事就上人民路逛一趟,就會遇上無數(shù)熟人,各種朋友開的店,wifi自己跳過去……現(xiàn)在房租一漲,就把他們擠走了。本來最早那批人又不是什么生意人,在房租便宜的情況下,開個店就是玩票,經(jīng)??梢钥吹酱蠹野验T一鎖,拿個粉筆一寫,說什么“西坡的花又開了,出去閑散三天”,“陸地主來了,陪陸地主吃飯去”……門一關(guān)就走了。
我剛來大理的時候,天天挎?zhèn)€相機,風景太好看了!那會兒我沒來幾天,有一個人坐我對面喝茶,說我們這里經(jīng)??梢钥吹讲屎?,一回頭就是!真是太迷人了,但是后來這些店主,我們這種住戶,都被趕走了。
行李 你們城外的房租也上漲了?
許崧 對,原來一個院子一年一兩萬租金,像我這樣貴的,也就三萬,當時已經(jīng)被人罵街,說我破壞行情。當我們這些人紛紛從人民路、從古城被轟出來后,一撥人去了海邊村子里繼續(xù)租房,一撥去了更遠的銀橋,我們這一撥,那就直接上山買房吧,一勞永逸了。
行李 之前那個“甜美”的階段,算是一個步行時代嗎?
許崧 是的,沒有車,而且不需要車,古城走走也沒有多遠。我們上山這一撥,山水間起了很大作用,它成為老街坊們的一個新的居住點,但是新樓盤的毛病馬上就凸顯出來了:沒有公共場所,不支持這樣的社區(qū)生態(tài)醞釀開來。雖然小區(qū)里也有會所,但樓盤做的會所總是想要彰顯業(yè)主的尊貴,結(jié)果弄得高大上,人就拘謹;而老王這里的好處是大家都能放輕松做自己,不失禮就好。
老王沒上來的時候,社區(qū)感真的是岌岌可危,只能繼續(xù)回古城尋找往昔那些已經(jīng)稀薄了很多的社區(qū)感,但是進一趟古城很不容易,要開車,古城交通又不好。所以我說海盜酒堡在山上的開業(yè),是我去年的大理大事件。
行李 為什么公共空間對你這么重要?在家里不能完成這些事嗎?
許崧 作為一個社會性動物,我們對社交是非常矛盾的。第一,我們對社交是強需求,因為能獲得情感滿足。而這部分,是我們不能自助完成的。我們觀看文藝演出、看電影、閱讀一本書,這部分情感滿足能自助完成,但程度很淺,而且是片段式的,你合上書那會兒、走出電影院那會兒,就結(jié)束了,這只是單向度的輸入。
行李 可是公共空間里,你離開這個場合不也結(jié)束了嗎?
許崧 不!不!不!在社交中,我們有兩個東西是不能克服的,一個叫被拒絕,一個叫被隔離。
我們的情感滿足是鐘擺式的。當我最近見人見多了,講話講煩了,就宅起來,在家看書、聽音樂,我挺好,你們別吵我。但是這樣的狀況延續(xù)一周、十天,你心里就開始發(fā)毛了:我想見見人,我要吸點陽氣!就開始去外頭跟人聚在一塊兒。
原來在上海、杭州,我一般的模式是約個飯局聚一下,但是你只要發(fā)起邀約,就等于產(chǎn)生了被人拒絕的可能。而在社區(qū)環(huán)境里,有一種無風險的社交模式。我在老王這里買一杯可樂,會員價五塊,往這兒一坐,這是我的合法性,我成為顧客!當我在這兒一坐,店里的客人往來如云,就會大概率地出現(xiàn)我認識的街坊、鄰居、朋友。在這個角度上,我的情感滿足是不需要指定對象的,我需要隨機的對象、隨機的話題,大家扯兩個小時就回去了,很高興,情感滿足了……就像蔡瀾先生書房里掛的條幅“只愿無事常相見”。我們這兒過的日子已經(jīng)是把“只愿”拿走,已然是“無事常相見”了。
行李 而且自在,我可以在這里聽別人聊天,但是自己不參與其中。
2.
許崧 當然,這是你的自由意志。我們都是有多元共處需求的人,大理社區(qū)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樣本,你可以在這里看到一個社區(qū)的完整形態(tài),而且它是純自然長成的結(jié)果,不是人工催化,也不是人為規(guī)劃的。但我一直講,它并不能降低離婚率、家庭矛盾等事件的概率,但是當人最需要支持,又不愿主動求助的時候,社區(qū)中總有人會在身邊支持你,顯性的或隱性的。這對身處難關(guān)的人是很大的幫助。
我到大理的前三年,在人民路上人來人往的人群中,到處點頭,各種人招呼你喝茶,大家這里坐一坐,那里聊一聊,那樣一種隨機性!你把整條街都當作一個主場,一個會客廳。所以我一個土生土長的杭州人,連那樣的城市都不待,移到大理這樣的城市來生活,而且被它迷住,像我這種喜歡刨根問底的人一定要問,出了什么問題?找答案的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不是因為蒼山,不是因為洱海,也不是這里的氣候,就是因為人的關(guān)系。幸福指數(shù)高的人,都以一種“交流”的方式活著,由此產(chǎn)生了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這是我為什么變成一個反城市生活主義者的原因,因為現(xiàn)代化城市的發(fā)展速度,已經(jīng)完全超過了人類生產(chǎn)所需的尺度,城市變成了一種隔絕人的地理環(huán)境,而這樣的小城鎮(zhèn),才是把人重新聚合在一起的地方。
行李 你現(xiàn)在回杭州是什么場景?
許崧 我很寂寞!大家都很忙,聽說老許回來了,就拉幫結(jié)派地湊個飯局,算打過招呼,吃完飯就散了。我整天傻子似的騎著共享單車東逛逛西逛逛,覺得這個城市好陌生,心里想著我要回大理,我要回大理!
行李 好在現(xiàn)在以海盜酒堡為核心,有了新社區(qū)。
許崧 它應(yīng)該是大理社區(qū)的延續(xù),其實是人的關(guān)系的延續(xù),只是我們換了一片土壤,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移植?,F(xiàn)在山水間外,又有了其他一些新樓盤,基本上在同一海拔,就是蒼山山腰上這一帶,等著連接它們的路打通,聚會的頻率和密度又會開始變化。
3.
行李 聽說大理之外,你最喜歡泰國?
許崧 對,泰國是我最喜歡的國家,我當年網(wǎng)上用的ID就叫“泰國病人”。
我最早的旅行是去歐洲,都是讓人心向往之的發(fā)達的老牌資本主義國家,走下來,挺好,非常美好,有很多文化,各個時期,各種類型,那是現(xiàn)在覆蓋全世界的意識形態(tài)的發(fā)源地,影響了我們每個人的生活。我很喜歡,但那不是我的文化,和我一點不沾邊。
身為中國人,有一點福利,它給了我其他國家無可替代的東西,叫“煙火氣”。我走過的大部分國家其實是沒有煙火氣的,那么有秩序、干凈,人那么有禮貌,但冷冰冰的,沒有溫度。你們那些算什么,怎么跟我們的紅塵相比!另一個極端是印度,你從德里火車站一出來,就是世界上最大規(guī)模的垃圾場,你就瘋了。
我既不要那樣的禮貌、干凈、秩序和冰冷,也不要那樣的熱情、骯臟和混亂,那我的舒適區(qū)在哪兒?泰國!
行李 為什么不是我們本國?
許崧 不是,我們還不夠。過去一百年,我們把城市的原有文化連根拔起,這很不討人喜歡。我的審美無法接受,每個城市都有條仿古街,仿古街上賣的都是同樣的東西,從河坊街到寬窄巷子,變得越來越同質(zhì)化。
我對過去那個世界很向往,那時大家還不知道彼此的存在,各自分頭發(fā)展出那么燦爛的文化,在全球化之下變得越來越接近。終有一天,你走到全世界所有的超市,賣的都是一樣的東西,說不定還是一樣的貨幣單位。但是,我發(fā)現(xiàn)泰國恰好在我的舒適區(qū)和平衡點最正中的地方。
行李 具體而言?
許崧 國人對泰國有兩大誤區(qū):第一,泰國落后;第二,泰國是個色情國家。我從來沒有這樣的誤區(qū)。首先,泰國是我認定的一個日系國家。日本因為西化早,把整個西方的東西做本土化改造,進而影響到泰國,所以泰國的整個經(jīng)濟基礎(chǔ)發(fā)展得很好。第一次去的時候就覺得這個國家挺好的,但為什么好,怎么個好法,我不知道,反正我在那兒很舒服,物價很便宜,人很友善,英語的基礎(chǔ)教育不錯,服務(wù)業(yè)之類,我自己的評語叫“到位”,剛剛好。從街邊的大排檔到五星級酒店,大家都各有應(yīng)有的樣子,你在排檔里也不會嫌棄它臟,在五星級酒店你覺得就是這樣,不是很奢華,但是剛剛好。
行李 你以怎樣的路徑進入泰國?感覺大多地方都很旅游性質(zhì)了?
許崧 我剛到泰國的時候,也是先去的海島,像普吉島那種最流行的地方,然后就混進了背包客這個族群。這有什么不同呢?情報來源不同。我從來沒有看過國內(nèi)的攻略,即便在普吉島,也是從這些背包客那里獲取。然后慢慢去到清邁,慢慢喜歡上清邁。
全世界只有兩個城市我開車不用導(dǎo)航,大理和清邁。這并非因為清邁小,它是泰國第二大城市,但我熟悉它的大街小巷,連同小街的背巷。我在清邁最喜歡用的交通工具是摩托車,風馳電掣地穿行在各個角落。如此,十七年,每一年都去,二〇一七年就去了四次。
行李 它到底哪里讓你這么舒服?有一些更大的背景嗎?
許崧 我為什么會提日本,首先它們在審美上是一系的,比如“卡哇伊”是這一系很重要的文化特征:賣萌。沒有宏大野心,就是“卡哇伊”(日文かわいい的音譯詞,讀作kawaii,“可愛”之意)一樣過著可愛的小日子。可是日本對我來說太拘謹了,因為國土面積小,小,就影響多樣性,我大概是一個對多樣性有偏執(zhí)的人。
行李 泰國也不大。
許崧 它也不小的,我喜歡泰國,還因為那里是我們背包客的大本營,以及對我來說非常重要的嬉皮文化。
行李 嬉皮文化沒有被這些年不斷升級的度假趨勢弱化掉嗎?
許崧 我不知道“弱”和“強”怎么對比,但對我來講它永遠在,那樣一些穿得邋里邋遢,隨隨便便,扎著各種臟辮和身上滿是文身的男男女女,只要到曼谷考山路那一片,它就在,只要到清邁的東北城,它就在。
行李 可是你這么干凈……
許崧 是,這是我自己的毛病,我克服不了,但我內(nèi)心認同的價值觀跟他們是一樣一樣的。我認同自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嬉皮之路以來的各種價值觀:憑什么你們大人規(guī)定的東西我得遵守?我的身體難道不應(yīng)該我說了算?我穿什么衣服得聽你們的嗎?……這些是我完全認同的。當然,會不會去做是我個人選擇,但我愿意跟這些人畜無害的、沒有侵略性的人在一起。他們認為國界都不應(yīng)該存在,人類就應(yīng)該這么快快樂樂地活著。
是這些走在嬉皮之路上的背包客,創(chuàng)造了一種新的旅行方式:去親近本地文化。不是去劇院聽被裝飾過的音樂,而是走到村頭去拜訪民間音樂人,去看民間手藝人,去嘗嘗普通人家常吃的東西……是這些旅行者告訴大家,要對旅行環(huán)境友善,要幫助當?shù)匦『?,如果看到一個村莊飲水困難,也要盡一己之力幫助……這群人本身已經(jīng)饑寒交迫,但他認為讓世界更美好是我的責任。這是我完全認同的價值觀。
泰國有這部分嬉皮文化,再跟它的本土文化混合,以及那么卡哇伊的友善結(jié)合,加上它不緊張,吃的東西那么好,還那么便宜,所以那么喜歡泰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