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范仲淹

金性堯選宋詩三百首 作者:金性堯


范仲淹

作者介紹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吳縣(今屬江蘇)人。幼孤貧。祥符進士。為秀才時,即言“士當(dāng)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任右司諫時,江淮京東蝗旱為災(zāi),他請仁宗遣使視察,未得結(jié)果,后乘機進言曰:“宮掖中半日不食,當(dāng)何如?”仁宗乃命他安撫江淮,開倉賑濟。因與宰相呂夷簡不合而出知饒州,后還朝,仁宗勸喻仲淹使釋前憾,他答道:“臣向論國家事,于夷簡無憾也。”知杭州時,兵官皆被薦,獨巡檢蘇麟未被錄用,乃上詩云:“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敝傺图此]之。官至參知政事。后病中求知潁州,至徐州而卒。

他以文臣而兼武將,守延安時頗有威名,西夏人就說“小范老子腹中有數(shù)萬甲兵”。作為政治家,他的詩時有寄托懷抱、諷喻世態(tài)之作,如《射陽湖》云:“縱橫皆釣者,何處得嘉魚?!薄稓W伯起相訪》云:“勁草不隨風(fēng)偃去,孤桐何意鳳飛來?!薄冻鍪赝]道中》云:“雷霆日有犯,始可報君親?!蔽那榻院苜|(zhì)樸,亦可和他生平聯(lián)系起來看。

野色

非煙亦非霧,冪冪映樓臺1。白鳥忽點破,夕陽還照開??想S芳草歇,疑逐遠帆來2。誰會山公意3,登高醉始回。

1 冪(密mì)冪,深濃貌,逗下白鳥兩句。

2 肯隨兩句,皆寫遠望。意謂極目處芳草雖已隱沒,野色依然可見,似隨遠帆而來??希M肯。逐,隨。

3 會,理會。山公,指晉山濤之子山簡。他鎮(zhèn)守襄陽時,因國家混亂,便常往當(dāng)?shù)刂麍@林習(xí)家池飲酒游賞,醉而始回。這里只是從登高來切合望遠,和原來的故事其實并不切貼。

說明

全詩最精彩處在三四兩句,末兩句嫌湊泊。宋吳子良《荊溪林下偶談》卷二“行色野色詩”云:“司馬池(司馬光之父)詩云:‘冷于陂水淡于秋,遠陌初窮見渡頭。賴得丹青無畫處,畫成應(yīng)遣一生愁。’前輩稱之。此詩惟第一句最有味,范文正公《野色》詩(詩略)第二聯(lián)亦豈下于池詩乎?此梅圣俞所謂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也。”

赴桐廬郡淮上遇風(fēng)三首(選一)1

一棹危于葉2,傍觀亦損神3。他時在平地,無忽險中人。

1 桐廬,今屬浙江杭州市。宋為縣。這里的桐廬郡當(dāng)指睦州治所桐廬縣。作者于景祐元年(1034)出守睦州,另作有《桐廬郡齋書事》、《瀟灑桐廬郡十絕》及《出守桐廬道中十絕》多首,中有“公馀午睡濃”句。他的名文《嚴先生祠堂記》,開頭亦有“桐廬郡”三字。他的《與晏尚書》信中亦說:“由潁淮而下,越茲重江。四月幾望,至于桐廬……其為郡之樂,有如此者?!苯钥勺C。睦州即嚴州,唐初亦置治所于桐廬。

2 棹(照zhào),搖船的用具,借指船。

3 傍,通“旁”。損神,驚心動魄。

說明

作者在風(fēng)浪中的自勉: 日后到了平地,不要忘記還有在險境中的人。他的另一首五律云:“斜陽幸無事,沽酒聽漁歌?!彼泼撾U時已是漁歌起落的日暮時節(jié)了。

蔡正孫《詩林廣記》卷十引《詩話》云:“范文正淮上遇風(fēng)作此詩,雖弄翰戲語,卒然而作,其濟險加澤之心,未嘗忘也?!边@種話說在仲淹顯達之后,就嫌多余,實也“弄翰”。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