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序 破畫欲出的淋漓元氣
——梵高逝世百年回顧大展記盛
一百年前,荷蘭大畫家梵高在巴黎西北郊外的小鎮(zhèn)奧維,寫信給故鄉(xiāng)的妹妹維爾敏娜(Willenmina Jacoba van Gogh),說他為嘉舍大夫畫了一張像,那表情“悲哀而溫柔,卻又明確而敏捷—許多人像原該這樣畫的。也許百年之后會有人為之哀傷”。
梵高寫這封信時,在人間的日子已經(jīng)不到兩個月了。那時候,他只賣掉一幅油畫,題名《紅葡萄園》,而論他的畫評也只出現(xiàn)了一篇。在那樣冷漠的歲月,他的奢望也只能寄托在百年之后了。可是他絕未料到,一百年真的過去后,他的名氣早已超過自己崇拜的德拉克洛瓦(Eugène Delacroix),而他的地位也已凌駕米勒(Jean-Fran?ois Millet)而直追本國的前輩倫勃朗(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絕未料到,他的故事會拍成電影,譜成歌曲,他的書信會譯成各國文字,他的作品有千百位學者來撰文著書,為之解說。絕未料到,生前無人看得起,身后無人買得起,他的畫,在拍賣場中的叫價,會壓倒全世界的杰作,那天文數(shù)字,養(yǎng)得活當年他愛莫能助的整個礦區(qū)。絕未料到,從他的生辰(3月30日)到他的忌日(7月29日),以“梵高畫作回顧展”為主題的百年祭正在他的祖國展開,熱浪洶涌,波及了全世界的藝壇,包括東方。更未料到,安貧樂道的藝術苦行僧,在以畫證道,以身殉道之余,那樣高潔光燦的一幅幅杰作,竟被市場競相利用,淪為裝飾商品的圖形。
荷蘭曾經(jīng)生他、養(yǎng)他、排斥過他再接納他。法蘭西迷惑過他又開啟過他,關過他又放過他,最后又用她的沃土來承受他無助的倦體。如果在百年的長眠之后,那倦體忽然醒來,面對這一切歌頌與狂熱,面對被自己的向日葵與麥浪照亮的世界,會感到欣慰呢還是愕然,還是愣愣地傻笑?其實那一具疲倦的軀殼,早已沒有右耳,且被寂寞掏空,被憂傷蠶食,被瘋狂的激情燒焦,久已還給了天地。他的生命,那淋漓充沛的精神,早已一燈傳千燈,由燃燒的畫筆引渡到一幅又一幅的作品上去了。想想看,這世界要是沒有了阿羅時期那些熱烘烘黃艷艷的作品,會顯得多么貧窮。用一個人的焦傷換來令世界喜悅,那犧牲的代價,簽在每一幅杰作上面,名叫文森特(Vincent)。直到1948年,美國大都會博物館的修畫師皮士(Murray Pease),在檢查梵高的“柏樹”組畫時,還發(fā)現(xiàn)其中的一幅顏料并未干透,用指甲一戳,仍會下陷。這當然還是指的物質(zhì)現(xiàn)象。但是在精神上,梵高的畫面蟠婉淋漓,似乎仍濕著十九世紀末那一股元氣。
梵高的生平
1853年3月30日,文森特·梵高(Vincent van Gogh),出生在荷蘭南部布拉班特省的小鎮(zhèn)崇德(Zundert,Brabant),接近比利時的邊界。父親西奧多勒斯是一位不很得志的牧師,父子之間也不很親近。文森特的孺慕之情寄托在母親的身上,可是他覺得母親對他不夠關懷。在他前面還有個哥哥,也叫文森特,比他整整大一歲,也生在3月30日,一生下來就死了。母親慟念亡兒,心有所憾,對緊接的下一胎據(jù)說就專不了心,這感覺成了梵高難解的情結(jié),據(jù)說還經(jīng)常在他的畫面浮現(xiàn)。
在兩個弟弟和三個妹妹之間,跟文森特最親的是二弟西奧(Theo van Gogh),三妹維爾敏娜。此外他對家庭并不十分眷戀,對父親更是心存抗拒。叔伯輩里有三個畫商,生意做得不小,和文森特卻有代溝。
盡管如此,梵高一生的作為仍然深受家庭的影響。身為牧師之子,他的宗教熱忱可說其來有自,二十二歲起便耽于《圣經(jīng)》,二十四歲更去阿姆斯特丹(Amsterdam)準備神學院的入學考試,未能通過。他立刻又進布魯塞爾福音學校(Académie royale des beaux-arts de Bruxelles),訓練三個月后,勉強派去比利時的礦區(qū)傳道。從1878年的11月到翌年7月,他和礦工同甘共苦,不但宣揚福音,而且解衣推食,災變的時候更全力救難,成了左拉聽人傳說的“基督再世”。從1875年到1879年,梵高的宗教狂熱高漲了四年,終于福音教會認為他與賤工打成一片,有失體統(tǒng),開除了他。
在失業(yè)又失意之余,梵高將一腔熱血轉(zhuǎn)注于藝術,認真學起畫來。他開始素描礦工,臨摹米勒,自修解剖與透視。也就在這時,任職于巴黎古伯畫店的弟弟西奧,被他說動,開始按月寄錢給文森特,支持他的創(chuàng)作生涯。
從宗教的奉獻到藝術的追求,1880年是梵高生命的分水嶺,但其轉(zhuǎn)變?nèi)耘c家庭背景有關。梵高是牧師之子,也是三個畫商的侄兒,曾在海牙、布魯塞爾、倫敦、巴黎的古伯畫店工作,接觸藝術品從十六歲就開始了。最直接、最重大的因素當然還是有西奧這么一個弟弟。從1880年到1890年,整整十年西奧一直在巴黎的古伯分店任職,不但匯錢,還寄顏料及畫具給他。何況那時的巴黎,藝壇繽紛多姿,真是歐洲繪畫之都,西奧在這一行,當然得風氣之先,大有助于哥哥的發(fā)展。要不是弟弟長在巴黎,梵高也不便在巴黎長住。要不是弟弟在畫店工作,梵高也很難廣交印象派以至后期印象派的中堅分子。而沒有了巴黎這兩年的經(jīng)驗,沒有了這轉(zhuǎn)型期間的觀摩、啟發(fā)與貫通,他就不可能順利地接生阿羅的豐收季。
梵高一生匆匆,只得三十七年。后面的十五年都在狂熱的奉獻中度過:前五年獻給宗教,后十年獻給藝術。二十七歲那年,他放棄宗教而追求藝術,表面上是一大轉(zhuǎn)變,本質(zhì)上卻不盡然。他放棄的只是教會,不是宗教,因為他對教會灰了心,認為憑當時腐敗的教會實在不足以傳基督之道。他拿起畫筆,是想把基督的精神改注到藝術里來;隱隱然,他簡直以基督自許。他在給西奧的信里說:“米勒有福音要傳;我要請問,他的素描與一篇精彩的布道詞有什么兩樣呢?”梵高對基督的仰慕見于給西奧的另一封信:“他活得安詳,比一切的藝術家更成其為大藝術家;他不屑使用大理石、泥土、顏料,只用血肉之軀來工作。”梵高自覺和基督相似,不但一生的事業(yè)起步較晚,而且大限相迫,來日無多?;絺鹘蹋畾q才開始。梵高在那年齡竟對弟弟宣稱:“我這一生不但習畫起步恨晚,而且可能也活不了多久……也許是六到十年。”他果真僅僅再活了七年。這不是一語成讖,而是心有所許。在藝術和身體之間,他寧可犧牲身體,因為身后還有藝術。所以他告訴弟弟:“誰要是可惜自己的生命,終會失去生命,但是誰要不惜生命去換取更崇高的東西,他終會得到。”
梵高是現(xiàn)代藝壇最令人不安的性情中人。傳記家、藝術史家紛紛窺探他的童年,想用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的顯微鏡找出什么“病根”或“夙慧”,結(jié)果:“與常童無異。”幾乎所有的傳記都不得不從二十歲開始,因為直到那時他的生活才“出了狀況”,性格才開始“反?!?,那是在1873年夏天,梵高在古伯畫廊的倫敦分店工作。他單戀房東太太的女兒愛修拉·羅葉(Eugénie Loyer),求婚被拒,失意之余,情緒轉(zhuǎn)惡,乃自放于社會之外,在畫店的工作也失常起來。其后兩年之中,他兩度被調(diào)去巴黎分店。1876年年初,他終于被店方解雇,結(jié)束了七年的店員生涯。
這時梵高的宗教亢奮已經(jīng)升起,從1875年到1879年,四年之間信心高揚。開始他去英國的小鎮(zhèn)藍斯蓋特(Ramsgate)與艾爾華斯(Isleworth Ait)教學童,并且間歇布道;然后回到荷蘭,去艾田(Etten)的新家探望家人,又去多德雷赫特(Dordrecht)任書店的伙計。1877年5月到次年7月,為了阿姆斯特丹神學院的入學試,他苦讀了幾近一年半。落榜之后,又去布魯塞爾的福音學校受訓,終于于1878年年底去比利時南部的礦區(qū)做了牧師。
梵高在號稱“黑鄉(xiāng)”的礦區(qū)一年有半,先是摩頂放踵,對礦工之家的布道、濟貧、救難全心投入,真有救世主的擔當。后來見黜于教會,宗教的狂熱便漸漸淡了下來。滿腔的熱血在藝術里另找出路,就地取材,便畫起礦工來。這時正是1880年,也是梵高余生十年追求畫藝的開始。這十年探索的歷程,以風格而言,是從寫實的模仿自然到象征的重造自然;以師承而言,是從荷蘭的傳統(tǒng)走向法國的啟示而歸于自我的創(chuàng)造;以線條而言,是從凝重的直線走向強勁而回旋的曲線;以色彩而言,則是從沉褐走向燦黃。但是若從地理著眼,則十年間的行程就像一記加速的回力球,自北而南,從荷蘭打到巴黎,順勢向下飛滾,猛撞阿羅之后,折射圣瑞米,再一路反彈到奧維,勢弱而止。這過程,一站短似一站:荷蘭是五年,巴黎是兩年,阿羅是十五個月,圣瑞米整整一年,奧維,只有兩個多月。
荷蘭時期(1880年—1886年)是他的成長期,為時最久。在這期間,他從炭筆、鋼筆等的素描、水彩、石版,一直摸索到油畫。題材則人像與風景并重,也有靜物;人像最多農(nóng)人、漁人、礦工、織工、村婦等貧民,絕少“體面人物”。手法則筆觸粗重,色調(diào)陰沉,輪廓厚實而樸拙,在荷蘭寫實的傳統(tǒng)之外,更私淑法國田園風味的巴比松派,并曾受到他姐夫名畫家安東·莫夫(Anton Mauve)的指點。1885年的《食薯者》是此期的代表作。
五年之中,梵高先后住在艾田、海牙(Hague)、德倫特(Drenthe)、努能(Nuenen)和比利時的安特衛(wèi)普(Antwep)。他需要愛情,跟女人卻少緣分,談過兩次戀愛,都不成功。前一次在艾田,是追求守寡的表姐凱伊,被拒。后一次則是在努能,帶點被動地接受鄰家女瑪歌的柔情,但在家人的反對下,瑪歌險些自殺而死,以悲劇收場。中間還夾著一個妓女克麗絲汀,做他的模特兒并與他同居,幾達兩年之久,終于在西奧的勸告下分手。他跟父親的關系始終不和;1885年年初,以他為憾的父親突然去世。
巴黎時期(1886年2月—1888年2月)是梵高的過渡期,也是他藝術的催化劑。不經(jīng)過這階段,梵高就不能毅然揮別荷蘭時期的陰郁沉重與狹隘拘泥,而沒有這兩年的準備與調(diào)整,忽然投身于法國南部的燦麗世界,就會手足無措,不能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潛能,來接生這光華逼人的壯觀。1886年的巴黎,印象主義已近尾聲,使用點畫技巧的新印象主義繼之興起。調(diào)色板的革命使北方陰霾里闖來的紅頭傻子大開眼界,不久他的色彩與線條也明快起來。憑了西奧的人緣,梵高結(jié)交了印象派與后期印象派的主要畫家,而勞特累克(Henri de Toulouse-Lautrec)、高更(Paul Gauguin)、修拉(Georges Seurat)等最有往還,也頗受他們的啟發(fā)。高更用粗線條強調(diào)的輪廓和大平面凸出的色彩,修拉用不同原色并列而不交融的繁點技巧,日后對梵高的影響很大。另一方面,筆簡意活而著色與造形都趨于抽象的日本版畫,這時已經(jīng)風行于法國畫壇,也提供他新的手法,甚至供他臨摹。《老唐基》《梨樹開花》等作都可印證。
在巴黎的兩年,面對紛然雜陳的新奇畫風,梵高忙于吸收與消化,風格未能穩(wěn)定,簡直提不出自成一家的代表作。1888年2月,他接受了勞特累克的勸告,擺脫一切,遠走南方的阿羅(Arles)。這一去,他的藝術生命才煥發(fā)成熟,花果滿樹,只待他成串去摘?。喊四甑腻憻?,準備的就是為此一刻。
阿羅是普羅旺斯(Provence)的一座古鎮(zhèn),位于隆河三角洲的頂端,近于地中海海岸,離馬賽(Marseilles)和塞尚(Paul Cézanne)的故鄉(xiāng)艾克斯(Aix-en-Provence)也不遠。普羅旺斯的藍空與烈日、澄澈的大氣、明艷的四野,使梵高亢奮不安,每天都要出門去獵美,欲將那一切響亮的五光十色一勞永逸地擒住。這是梵高的黃色時期:黃騰騰的日球、黃滾滾的麥浪、黃艷艷的向日葵、黃熒熒的燭光與燈暈,耀人眼睫,連他在拉馬丁廣場(lamarten)租來的房子也被他漆成了黃房子,然后對照著深邃的藍空一起入畫。有時,在人像畫的背景上,例如《阿羅女子》,也渲染了整片武斷的鮮黃。有時,為了強調(diào)黃色,更襯以鄰接的大藍,一冷一熱,極盡其互相標榜。有時,意猶未盡,更夜以繼日,把蠟燭插在草帽上出門去作畫。在這時期,他一共作了兩百張畫,論質(zhì)論量,論生命律動的活力,都是驚人的豐收。
然而阿羅時期不幸以悲劇告終。梵高對人熱情而慷慨,常愿與人推心置腹,甘苦相共,然而除了弟弟之外,難得有人以赤忱相報。他的愛情從不順利。在同性朋友,尤其是畫友之間,他一直渴望能交到知己。在巴黎的時候,他曾發(fā)起類似“畫家公社”的組織,好讓前衛(wèi)畫友們住在一起,互相觀摩,售畫所得則眾人共享。這計劃當然沒能實現(xiàn),可是梵高并不死心。他在阿羅定居之后,再三力邀高更從布列塔尼(Bretagne)南下,和他共住黃房子,同研畫藝。高更個性外傾,自負而專橫,善于縱橫議論,對梵高感性的藝術觀常加挖苦。梵高性情內(nèi)向,不善言辭,雖然把高更當作見多識廣的師兄來請教,卻也堅持自己的信念,為之力爭。這樣不同的兩種個性,竟然在同一屋頂下共住了兩個月,怎么能不爭吵?梵高的癲癇癥醞釀已久,到此一觸即發(fā)。一天夜里,他手執(zhí)剃刀企圖追殺高更,繼又對鏡自照,割下右耳,送給一個妓女。
結(jié)果是高更回了巴黎,梵高進了醫(yī)院。這是1888年圣誕前后的事。弟弟從巴黎趕來善后,但不久癲狂又發(fā)了兩次,在鎮(zhèn)民的敵對壓力下,梵高同意搬到二十五千米外圣瑞米鎮(zhèn)的圣保羅修道院去療養(yǎng)。于是從1889年5月到次年5月,展開了梵高的圣瑞米(Saint Rémy)時期。
他在山間那座修道院療養(yǎng)了整整一年,其間發(fā)病七次,長者達兩個月,短者約僅一周。清醒的日子他仍努力作畫,題材包括病院內(nèi)景、以柏樹為主的院外風景、自畫像等,并且臨摹了倫勃朗、德拉克洛瓦、米勒、杜米埃(Honoré Daumier)等的三十幅作品。此時他創(chuàng)作不輟,固然是為繼續(xù)追求藝術,也是為了對抗病魔,借此自救。1890年1月,青年評論家奧里埃(Albert Aurier)在《法國水星雜志》(Mercure de France后更名為《法國信使》)上發(fā)表短文,稱頌梵高的寫實精神和對于自然與真理的熱愛。同時西奧生了一個男孩,并且追隨伯父,取名文森特。3月間,梵高在阿羅所作的畫《紅葡萄園》在布魯塞爾的“二十人畫展”中售得四百法郎,這些好消息都令梵高振奮。同年5月,他北上巴黎。經(jīng)西奧的安排,他去巴黎西北郊外三十千米的小鎮(zhèn)奧維(Auvers sur Oise)接受嘉舍大夫(Dr. Paul Fernand Gachet)的看顧。
奧維時期從1890年5月21日到7月29日,充滿了回聲、尾聲。梵高仍然打起精神勉力作畫,但是昔日在普羅旺斯的沖動已不再:畫面松了下來,色彩與線條都不再奮昂掙扎了。余勢依然可見—《嘉舍大夫》《奧維教堂》《麥田群鴉》三幅為本期代表作,也都是公認的杰作。7月1日他曾去巴黎小住,探看弟弟、弟媳和侄兒文森特,并會見老友勞特累克與為他寫畫評的奧里埃?;氐綂W維,他的無奈和憂傷有增無減,只覺得心中的畫已經(jīng)畫完,癲癇卻依然威脅著余生,活下去只有更拖累弟弟。7月27日下午,他在麥田里舉槍自殺,彈入腰部,事后一路顛躓回到拉霧酒店。嘉舍大夫無法取出子彈。次日西奧聞耗趕來,守在哥哥的床邊。文森特并未顯得怎么劇痛,反而靜靜抽他的煙斗。第三天凌晨,他才死去。臨終的一句話,一說是“人間的苦難永無止境”,一說是“但愿我現(xiàn)在能回家去”。
文森特·梵高是死了,但是兩兄弟的故事尚未完結(jié)。文森特死后,西奧悲傷過度,百事皆廢。他唯一關心的是如何宣揚哥哥的藝術,便去找奧里埃,請他為文森特寫傳。奧里埃欣然答應,尚未動筆,兩年后卻生傷寒夭亡,才二十七歲。西奧為了文森特的回顧展到處奔走,事情未成,卻和古伯畫店的雇主發(fā)生爭吵,憤然辭職。突然,他也神經(jīng)失常起來。開始還只是糊涂,后來瘋得厲害,不得不加囚禁。其間他一度清醒,太太帶他回去荷蘭,他又陷入深沉的抑郁,不再恢復。1891年1月25日,哥哥死后還未滿半年,弟弟也隨之而去,葬于荷蘭,年才三十三歲。又過了二十三年,遺孀約翰娜(Johna)讀《圣經(jīng)》,看到這么一句:“死時兩人也不分離”,乃將丈夫的尸體運去奧維,跟他哥哥葬在一起。
在現(xiàn)實生活上,西奧這一生全被哥哥連累,最后的十年,除了得按月寄一百五十法郎的津貼給哥哥之外,還不時要供應畫具、顏料及刊物之類。文森特寄給他的畫,都得保存、整理,并且求售。文森特對自己的信心,大半靠他的鼓舞來支持。文森特每次出事,也只有等他迢迢奔去,善后一切。甚至在婚后加重了家累,也是如此??墒撬芏手瑥臒o怨言,甚至在哥哥身后,仍念念不忘為這位埋沒的天才傳后,這樣的弟弟啊,哪里去找?天生梵高,把生命獻給藝術,又生西奧,把生命獻給哥哥。否則世上縱有梵高其人,必無梵高其畫,今日面對《向日葵》和《星光夜》的神奇燦亮,全世界感動的觀眾,都要領西奧的一份情。
梵高的書信
梵高留給后世的兩樣東西,一是畫,二是信。他的畫不消說,早經(jīng)公認為現(xiàn)代藝術的神品。他的信傳后的也有七百多封,傳記家可以從中發(fā)掘資料,考證日期,評論家可以探討思想和技巧的發(fā)展,一般讀者也可以從中摸到一顆敏感而體貼的熱心,像這么親切的自白,在文藝史上成為重要文獻的,在梵高之前還有德拉克洛瓦的日記,之后則有勞倫斯的信札。
梵高為人木訥,拙于言辭,卻勤于寫信,在現(xiàn)實的挫折與寂寞的壓力之下,把一腔情思都訴諸函札。傳說中的梵高,舉止唐突而情緒不穩(wěn),但是在信中他溫文爾雅,娓娓動人,七百五十多封信里,寫給西奧的多達六百五十二封,足見他這弟弟真是他的第一知己。寂寞的人最需要的,是一只關切的耳朵。在舉世背對著他的時候,幸有西奧的耳朵向他開放,否則在繪畫之外我們將少了一條直入他心靈的捷徑。其余的約一百封則是寫給畫友與家人,計有給梵哈巴(Van Rasard)的五十八封,給貝爾納(Emile Bernard)的二十一封,給高更的一封,給妹妹維爾敏娜的二十三封。在阿羅時期,梵高的畫質(zhì)高而量多,平均每周畫三張。同時信也寫得最勤,平均每周寫兩封半。兩者相加,足見心智活動之盛。如果減去三次發(fā)狂住院的兩個多月,則清醒的日子就更忙碌了。
梵高的繪畫
書信雖然直說,卻是次產(chǎn)品與旁證。主產(chǎn)品當然是繪畫。那畫,不落言筌卻言之親切、懇切、痛切,廣義上也是一封信,不是寫給一個人,而是寫給全世界。梵高一生匆匆,起步習畫又晚,創(chuàng)作只得十年,比起提香或畢加索來,不到七分之一。但是這十年的貢獻,論質(zhì),不下于任何現(xiàn)代畫家;論量,就更形多產(chǎn)了。從1880年夏天到1890年夏天,整十年里,荷蘭(包括在比利時礦區(qū)與安特衛(wèi)普)占五年半,法國僅得四年半。在法國時期,僅計油畫便有六百張以上。僅計狂疾發(fā)作到自殺的那一年半,產(chǎn)量竟逾三百張,更多的素描還不在內(nèi)。
梵高的油畫在人像、風景、靜物各方面都很出色,也都留下了代表作。而無論如何分類,他的作品,尤其是在阿羅以后,線條則夭矯遒勁,律動不已;色彩則此呼彼應,相得益彰;輪廓則巧拙互補,氣勢流暢,整個畫面有一股沛然運轉(zhuǎn)的節(jié)奏感。許多畫家的光都是外來的,取自現(xiàn)實,梵高的光卻發(fā)自內(nèi)里,像是發(fā)自神靈的光源。
人像畫在他的藝術里分量既重,成就亦高。除了《食薯者》《阿羅病院》等少數(shù)例外,他的人像都是單像而非群像。這似乎是一個限制,但是他要捕捉的毋寧正是個性與寂寞。從早期的《礦工》到后期的《嘉舍大夫》,他的像中人多為中下層階級,不見美女貴人。他一生自放于江湖,見棄于社會,又窮得雇不起模特兒,乃成為小人物的造像者。他無命也無意取悅像中人,所以求真重于求美;真了,當然就美。他的人物可能是俗稱的丑人,卻因性格的力量、心靈的流露、生命的經(jīng)歷而蛻變,成就了藝術之美。另一方面,梵高的人像用色虛實相應,武斷而有效,背景往往一掃現(xiàn)實,不是用滿幅抽象的鮮黃(如《阿羅女子》)或淺青(如《郵差魯蘭》),便是索性放在星空下面,襯著永恒,例如《詩人巴熙》。這么一來,他的人物便自現(xiàn)實釋放出來,變得獨特而有尊嚴,甚至超凡入圣了。
梵高的自畫像很多,變化亦富。在荷蘭畫家之中,他和倫勃朗前呼后應,成為多作自畫像的兩大例外。其實比起一切人像畫家來,梵高的這類作品皆可謂多得出奇。這說明他有多么寂寞,卻又多么勇于自省。除了俊男妍女外,誰喜歡注視鏡中的自我呢?然而梵高的自畫像,正如前輩倫翁,卻嚴于反觀自顧,往往是透過“丑”的外表來探審內(nèi)在的真情,并不企圖美化。那許多自畫像,激烈肅峻之中帶著溫柔,有時戴帽如紳士(巴黎時期),有時清苦如禪師(阿羅中期),有時包著右耳的傷口(阿羅后期),有時失神落魄如白癡(阿羅后期),有時咬緊牙關睥睨如烈士,形形色色,其面目恐怕是觀眾印象最深的畫家了。
最奇異的景象是從巴黎時期起,他的自畫像在背景上出現(xiàn)了光圈。圣徒或天使頭頂?shù)墓馊Γ昏蟾叻纸獬牲c畫派手法的色彩旋渦,一層層騷動的同心圓,一股股疾轉(zhuǎn)的斷續(xù)圓弧,把人像圍供在中央。評論家指認這是梵高自命基督的意象,出現(xiàn)率之高令人信服。有時他在畫別人的像中也頂以光輪,他自認這畫法是一大貢獻,并說“我想把男女畫得都帶點永恒,就是以前用光圈來象征的那東西”。
梵高對前輩大師經(jīng)常臨摹,而效法最多的仍是人像。德拉克洛瓦的《圣母慟子圖》、多雷(Gustave Doré)的《監(jiān)獄內(nèi)院》及米勒的《播種者》《收割者》等都是佳例。最可惜也最不解的,是這位人像大家竟未為自己的好弟弟畫一張像。
風景畫也是梵高的重要作品,其中尚有不少變化。論風格,早期的風景,例如《斯開文寧根海岸》,色調(diào)陰沉,比較拘泥于寫實。巴黎時期的,例如《蒙馬特崗花圃》,開始學印象派甚至點畫派。進入阿羅時期之后,才建立了自己的風格:一種是畫面開曠平靜,多為遠景,比較寫實,例如《平疇秋收》和《桃樹果園》;另一種是畫面波動甚至旋轉(zhuǎn),地面起伏,眾樹回舞,連天上的風云也流動響應,就比較寫意,也即所謂象征了,例如《橄欖林》和《星光夜》。后面這一種寫意風景不但人格化,簡直神格化了,頗有頌歌的意味。把以往罕見入畫的群星,寫意成花朵、成旋渦、成回流、成一叢金黃的太陽,真是匪夷所思,天真得入神。柏樹扭旋成綠色的火焰,在向往升天。麥浪掀起整幅的鮮黃,在地上洶涌。連大地本身也在蠢動,甚至一條平凡的村道或是田間的阡陌,也翻翻滾滾,像河水一樣流來。莫奈的風景雖美,仍在人境,梵高的風景卻入于宗教了。對于梵高,黃色屬于土地,既生萬物,亦葬眾生。
梵高的靜物亦超越現(xiàn)實而具有象征,被內(nèi)在的光所照亮。早期的《皮鞋》和巴黎時期的《靜物與鯖魚》雖已顯示出眾的感性,但是要到阿羅時期的《向日葵》、圣瑞米時期的《白玫瑰》和《鳶尾花》,才終于別創(chuàng)一格。尤其是那一組十二幅的《向日葵》,十四五朵矯健而煥發(fā)的摘花,暖烘烘地密集在一只矮胖的陶瓶子里,死期迫近而猶生氣盎然。除了綠莖、綠萼、綠蕊的對照之外,花瓶、桌壁,一切都是艷黃,從檸檬黃、土黃、金黃到橘黃,簡直是黃的變奏。色調(diào)之和諧絢爛,像是在安慰視覺的神經(jīng)。
為了求變求全,梵高慣于反復探討同一主題,所以常見同題異畫,有時還很多張,而精粗也有參差,賞者不可不察。無論人像、風景、靜物,都有這現(xiàn)象。例如《郵差魯蘭》便有兩張都是半身,一張及胸,背景多花;另一張及膝,背景無花。《食薯者》除了有許多頭像草稿之外,全畫還有正副兩張,副張比正張要差很多。
如果把家具也歸入靜物,則此類佳作至少還得一提阿羅時期的《梵高的臥室》《梵高之椅》《高更之椅》?!惰蟾叩呐P室》已很有名,但是那一對扶手椅賞者不多,未免錯過眼福。而《高更之椅》尤其華麗之中透出神奇,構圖、配色、造形都臻于至善。這是黃色時期的巔峰,此圖在繽紛錯錦之中仍讓黃色稱王。上面的深綠壁面反托出暖黃的吊燭臺,下面的椅墊上也有一臺插燭,金黃的光焰正在飄動。加上兩本書反光的封面和綠椅墊上密密的金線,真是十分耐看。除了油畫外,梵高的素描也十分可觀。這些副產(chǎn)品有的獨守自足,有的只是吉光片羽,為正規(guī)的油畫做證,有的甚至隨手勾在信紙上,便于說明。早期的素描多用炭筆,作風奔放,后期兼用鋼筆,有的畫得十分精致,透視井然。有些評論家甚至認為他始終是一位素描家,畫起油畫來也還是素描技法,也就是說,以線條為主。
代表作舉例
限于篇幅,梵高的杰作不勝枚舉,但是綜觀概論又嫌空泛,以下挑出幾幅代表作來,略加賞析:
《食薯者》(The Potato Eaters)—作于1885年5月,是荷蘭時期作品。梵高為這幅力作投注了很多心血。他曾屢次為畫中人素描了單獨的頭像和手像,其后在三月間才為群像畫了一幅草稿,四月間畫了油畫的初稿,五月間才畫出今日我們眼熟的完稿。素描、草稿、初稿都畫于現(xiàn)場,梵高在不滿之余,發(fā)現(xiàn)自己太貼近對象了。完稿是回去畫室,憑著記憶一氣呵成的。
畫中人是梵高故鄉(xiāng)布拉班特的農(nóng)家,姓德格魯特(De Groot)。一家人在煤油燈下圍著桌子叉食薯塊,在舊里鋤土挖薯的,也就是這些筋骨暴露的糙手。槎丫的梁木、煙熏的舊墻、蒸薯的熱氣、污穢的桌布和上面咖啡杯的陰影,配合著一家人各就各位默默共餐的神情,烘托出一片又無奈又溫馨的氣氛,整個畫面似乎用馬鈴薯的色調(diào)染成。梵高傳記《塵世過客》(Stranger on Earth)的作者魯賓(Rubin)說:“這是梵高對荷蘭統(tǒng)治階級漠視農(nóng)民的證詞?!蔽矣X得就畫論畫,與其說那上面是對于當?shù)赖膽嵑?,不如說是對農(nóng)家的關心。
不過魯賓另有一說倒不妨參考。據(jù)他說,梵高的父親在此畫繪成之前兩個月突然去世,所以作畫時梵高的心底隱然潛動著老家的回憶。表面上圍坐的是德格魯特家人,其實是他自己的家人。左手坐的是梵高自己,要是你仔細看,他的椅背上正簽著Vincent之名。右手是他母親,貌似專心在倒咖啡,其實是心慟亡兒,不愿接受他的關注。背對觀眾站在文森特和母親中間的,正是文森特生前一胎的那亡兒,所以不見面目。當中面向觀眾的兩人,左邊是文森特的妹妹維爾敏娜,右邊是父親。妹妹一向是在文森特一邊;父親舉杯向母親,母親卻不理會。文森特的頭頂,畫的左上角是一座掛鐘,正指著七點。其右是一幅畫,隱約可見基督在十字架上,也正透露文森特的基督意識。
《老唐基》(Pete Tanguy)—作于1887年,畫中人是巴黎的小畫商,也是印象派畫家的死黨,為人熱情忠厚,也曾善待梵高??吹贸?,在色彩的處理上,此畫已受到修拉點畫法的引導,但是須眉、衣褲的線條已經(jīng)有自己的技法。最觸目的是背后掛的日本版畫,不但顯示這些畫當時在巴黎多么流行,也說明梵高多么喜歡這風格。像《老唐基》這樣的人像,日后到阿羅,在《郵差魯蘭》等作品里表現(xiàn)得更為生動。
《夜間酒店》(The Night Café)—作于1888年,確是梵高夜間在現(xiàn)場所繪。梵高在信中曾說“我常認為夜晚比白晝更有活力、更富色彩”,又說“第二幅畫的是一家酒店的露天座,夜藍之中一盞大煤氣燈照亮了座臺,還有一角繁星的藍空”。色彩的對照沒有比此畫更艷麗饗目的了。燈光的鮮檸檬黃,佐以座臺的暖橘色,氣氛熱烘烘的,連卵石的街道也有微明的反光。反襯這中央亮色的,是上面樓房的灰紫和下面街道的碎紫,門框和星夜的深藍左右對峙,背景更襯以深巷的暗邃。也沒有任何夜景比此畫更富詩意的了。整幅畫的視覺美感簡直就是一曲夜色頌。單看星空下的深巷,就足以令人出神入畫,目迷于星燦如花,遠遠近近,都閃著顫顫的光暈,近的一些眼看著就逼近巷底的樓頂了。那神秘而黑的樓影,卻有隱約的燈火橘黃,從狹細的窗口漏出。百年前普羅旺斯的星光夜,就這么被一雙著魔的眼睛捉住,永遠逃不掉了。
《星光夜》(The Starry Night)—作于1889年,屬于圣瑞米時期。梵高對于星空異常神往,甚至用來做人像的背景,例如那張《詩人巴熙》,似乎把像中人提升到星際而與永恒同在了。這種渴慕星空的宗教熱情,到了癲狂發(fā)作后的圣瑞米時期,迸發(fā)而為《星光夜》一類的夜景,有時畫面更見層月交輝。這一幅《星光夜》,人間寂寂而天上熱烈。下面的村莊果然有星月的微輝,但似乎都已入夢了,只有遠處教堂的尖頂和近處綠炬一般的柏樹,互相呼應,像誰的禱告那樣,從地面升向夜空。而那夜空浩浩,正展開驚心動魄的一大啟示,所有的星都旋轉(zhuǎn)成光之旋渦,銀河的長流在其間翻滾吞吐,卷成了回川。有些人熟視此畫會感到暈眩。這正是梵高的感受,在此之前,他久已苦于暈眩,并向貝爾納承認自己有懼高癥。在巴黎,他的癥狀嚴重得甚至不慣于爬樓,且說感到“陣陣的暈眩,像在做噩夢”,難得的是別人也許因此而自困,梵高卻把自己的病癥轉(zhuǎn)引成藝術,帶我們?nèi)グ倌昵耙彩怯肋h的星空。
《鳶尾花》(Field of Irises)—作于1889年圣瑞米時期。正如在阿羅畫了十二幅向日葵,梵高在圣瑞米所畫鸞尾花也不止一幅。另有一幅是插瓶,構圖與向日葵相似,這一幅卻是花圃所生,也就是近日以高價拍賣而舉世矚目的一幅。在希臘神話里,Iris原為彩虹之女神,在紋章譜里據(jù)說鳶尾花也是法國王徽fleur-de-lis圖案之所本。梵高未必用此聯(lián)想。他后期畫中的花卉,無論是向日葵、鳶尾花,還是白玫瑰,無論莖葉或花朵,都生命昂揚,在婀娜之中透出剛健,和印象派畫花的嫵媚不同。這滿園的鳶尾昂昂然破土而出,莖挺而葉勁,勃發(fā)的生機沛然向上,似乎破土還不夠,更欲破畫而去。藍紫色的花朵襯以三五紅葩,繁而不亂,艷而不俗。左角上伸過來的白葩使整個畫面為之一亮,而免于過分密實;沒有這白葩,就失之單調(diào)了。一簇簇的長葉挺拔如劍,葉尖的趨勢使畫面形成欣然向上的動感。布局上最突出的地方,便是只有近景,不留余地,予人就在花前之感。
《嘉舍大夫 》(Portarir of Doctor Gachet)—進入了奧維時期,作于1890年6月。梵高在奧維的十個星期里,一共畫了七十張油畫,三十二張素描。其中十二張是人像,包括嘉舍大夫和他的家人。梵高去那小鎮(zhèn),原來是要就醫(yī)于嘉舍,不料醫(yī)生竟然比病人還要憂郁,而且坐立不安。嘉舍是業(yè)余畫家,當代的大畫家?guī)缀醵冀邮苓^他的招待,因此家中藏畫很多。他一見到梵高的《向日葵》,就斷定是不朽之作。梵高為他畫了這幅像后,他驚喜至極,要求梵高再畫幅完全一樣的送他。梵高不但再作一幅,還用水彩又畫了一遍,仍以這正本最為傳神,色調(diào)也最完美。正如梵高在信中所云,這畫像的神情“悲哀而溫柔,卻又明確而敏捷”。嘉舍左手按著一枝指頂花(Foxglove),右手托頭的姿勢,顯示他有多憂煩,多疲倦。天的悶藍、山的郁藍,加上翻領外套的灰紫,呼應身軀的傾斜無奈、臉上的怔忡失神,真是梵高人像中的神品。梵高死時,嘉舍守在病床邊為他畫了一張瞑目的遺像,也算是無奈的報答了吧。
《麥田群鴉》(Crows over the Wheatfield)—作于1890年6月,幾乎是在自殺的前夕。許多人以為這是梵高的最后作品,其實1890年7月10日那幅才是。不過《麥田群鴉》確是他一生藝術的回光返照,聚力之強前所未見。就在六月間他曾寫信告訴弟弟和妹妹:“迄今我已畫了兩幅大畫,都是騷動的天色下廣闊的麥田,我根本不用特別費事,就能夠畫出悲哀與無比的寂寞?!?/span>
藍得發(fā)黑的駭人天穹下,洶涌著黃滾滾的麥浪。天壓將下來,地翻覆過來,一群不祥的烏鴉飛撲在中間,正向觀者迎面涌來。在放大的透視中,從麥浪激動里,三條荒徑向觀者,向站在畫前,不,畫外的梵高聚集而來,已經(jīng)無所逃于大地之間。畫面波動若痛苦與焦慮,提示死亡之苦苦相逼,氣氛咄咄祟人。這種壓迫感跟用色的手法頗有關系,因為梵高用短勁的線條把不同的色彩相疊在一起,評論家夏皮羅(Meyer Schapiro)認為畫中充滿絕望,魯賓卻另有一說。他說,那絕望是用基督的口氣來說的?;结斏鲜旨芏饷摿送纯?。梵高在想象中以基督自任,也上了十字架,所以“黑暗布滿了大地”,那兩條橫徑就是十字架的橫木,而中間的斜徑正是十字架縱木的下端?;街^,亦即畫家之頭,卻在畫外仰望著天國。
寂寞身后事
梵高死后的十年間,巴黎、阿姆斯特丹等地有過六次梵高畫展,其中的兩次分別由他的畫友貝爾納和弟媳約翰娜所促成。這些個展并未引起多少注目,但是到了第七次,在巴黎伯爾海二世畫廊展出時,卻吸引了不少文藝界的精英。三十七歲的奧地利詩人霍夫曼斯塔爾(Hugo von Hofmannsthal)觀后深為感動,且在信中告訴朋友:“這位畫家叫文森特·梵高。從目錄所列的年份頗近看來,他應該還在人世……年紀不會比我大吧。”足見時人對他的存歿都不清楚。但是馬蒂斯(Henri Matisse)、德蘭(André Derain)、弗拉曼克(Maurice de Vlaminck),未來的野獸派要角,卻在這次畫展的揭幕禮上相逢,而且弗拉曼克還叫道:“我愛梵高勝過愛父親!”
從畫展的頻率,也可以看出梵高作品普及的歷程。西歐各國接受他最早:1905年,他的畫展先后在巴黎、阿姆斯特丹、德勒斯登(Dresden)、多德雷赫特舉辦了四次。另一高潮是在1927年,分別展出于巴黎、海牙、伯恩(Bern)和布魯塞爾。二次世界大戰(zhàn)之后,梵高熱又顯著升溫。從1945年到1953年,歐美各地一共有十二次畫展,會場遍及十七個都市:高潮是1947年的四次,1948年的三次。1935年至1936年,梵高以巡回展方式首入美國;1949年至1950年又巡回于紐約的大都會與芝加哥的藝術館。最有意義的一次巡回展,是1951年在法國南部,起站是里昂(Lyon),終點竟然是阿羅與圣瑞米。六十年后,紅頭瘋子的靈魂又回到受難的舊地,真有基督復活之嘆。梵高地位之經(jīng)典化,當在二十世紀四五十年代之交。
梵高早經(jīng)公認為后期印象派(Post-Impressionism)四位大師之一,但是他的作品特具精神的內(nèi)容,尤其是宗教的情操,與高更的神秘象征或有相通之處,但與塞尚、修拉的技巧革命不一樣。他那民胞物與的博愛胸懷,透過線條的波蕩、色彩的呼喚,最富于人文的感召力,所以對文學家最能吸引,也較能感動廣大的觀眾。
在藝術界,梵高對后世的影響不如塞尚之廣,卻自有傳人。論性靈的悸動、精神的張力、著魔的表情,他對北歐的畫家最多啟示,尤其是對日耳曼民族的表現(xiàn)派畫家諾爾德(Emil Nolde)、貝克曼(Max Beckmann)、柯克西卡(Oskar Kokoschka)。比利時的恩索爾(James Ensor)、挪威的蒙克(Edvard Munch)可以算是他的師弟。蒙克那幅祟人如魘的石版畫《吶喊》,連梵高見了也要大吃一驚。柯克西卡那些人像的眼神與手勢,尤其是那幅情人相擁而飛旋于虛空的暴風雨,可謂梵高式焦灼的變本加厲。貝克曼的名作《家人》,畫一家六口同室而寂寞的群像,也是燭光在中間,左邊的人望著右邊的人,右邊的人卻垂目不應,也是一女子背著觀眾:構圖太像《食薯者》了。
論技巧,則在南方,一任形體變態(tài)、色彩騷動以解放本能的野獸派,也是梵高的傳人。馬蒂斯傾向秩序與冷靜,較受高更的影響,但是弗拉曼克與德蘭,則繼承梵高的粗曲線與亮色較多。另有一位獨來獨往的俄裔畫家,無論人像、風景、靜物,在用色、布局和風格上都接近梵高,名叫蘇丁(Chaim Soutine,1894—1943)。
至于曲線裝飾的“新藝術”(Art Nouveau)和象征風格的“先知派”(The Nabis),也受了梵高的間接影響。但是高更的粗曲線輪廓和寫意色彩對他們的啟示,比梵高更大。
就廣義而言,站在梵高這一切瑰麗熾烈的杰作之前,一百年后的我們,感動而又感恩之余,又有誰不是梵高的信徒呢?因為這位超凡入圣的大畫家,從教會的傳道者變成藝術的傳道者,最后更慷慨成仁,做了藝術的殉道者。
1990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