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書札

曾文正公嘉言鈔:文白對照版 作者:(清)曾國藩 著,梁啟超,張坤,楊杰 譯


書札

【原文】

今日而言治術(shù),則莫若綜核名實(1);今日而言學(xué)術(shù),則莫若取篤實踐履(2)之士。物窮(3)則變,救浮華者莫如質(zhì)(4)。積翫(5)之后,振之以猛,意在斯乎!復(fù)賀耦庚

【注釋】

(1)綜核名實:全面考察名與實是否相符。綜,綜合;核,仔細地對照、考察。

(2)篤實踐履:踏實肯干。篤實,踏實,實在;踐履,實行,實踐,指實干。

(3)窮:達到極點。

(4)質(zhì):樸實。

(5)翫:通“玩”,懈怠松弛。

【譯文】

現(xiàn)在考慮治理國家的方法,沒有比全面地考察名實是否相符更有效的了;現(xiàn)在考慮治學(xué)之術(shù),沒有比選拔踏實肯干的學(xué)子更為有用的了。事物發(fā)展到極致就會發(fā)生變化,救治浮華的弊病,沒有比樸實更有效的了。長久的懈怠疲乏之后,通過剛猛的手段加以對治,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吧!復(fù)賀耦庚

【原文】

吾輩今日茍有所見,而欲為行遠之計,又可不早具堅車(1)乎哉?致劉孟容

【注釋】

(1)堅車:走遠路所要用的好車。

【譯文】

如果我們現(xiàn)在對一些事情有自己的認識,又想做長遠的打算,又怎么能不早作充分的準(zhǔn)備呢?致劉孟容

【原文】

耐冷耐苦,耐勞耐閑。答黃麓溪

【譯文】

受得住寂寞痛苦,受得住艱辛無聊。答黃麓溪

【原文】

人材(1)高下,視其志趣。卑者安流俗庸陋之規(guī),而日趨污下(2);高者慕往哲(3)盛隆之軌,而日即高明。答歐陽功甫

【注釋】

(1)材:才具,資質(zhì)。

(2)污下:鄙陋。

(3)往哲:先世的賢人。

【譯文】

一個人才具的高低,要看他的志向和趣味。才具低下的人往往隨波逐流,安于世俗的陳規(guī)陋習(xí),逐漸變得粗俗淺??;才具高超的人往往自勵向上,仰慕學(xué)習(xí)先賢光輝盛大的行跡,逐漸變得崇高睿智。答歐陽功甫

【原文】

無兵不足深憂,無餉不足痛哭,獨舉目斯世,求一攘利不先、赴義恐后、忠憤耿耿者不可亟得,此其可為浩嘆也。復(fù)彭麗生

【譯文】

手下無兵不值得太過憂慮,軍中無餉也不值得太過悲哀,放眼這個時代,很難在短期內(nèi)得到一個輕視名利、勇于為正義獻身、忠誠慷慨的志士,這才是唯一讓人深為嘆息悲傷的事。復(fù)彭麗生

【原文】

今日百廢莫舉,千瘡并潰,無可收拾。獨賴此精忠(1)耿耿(2)之寸衷(3),與斯民相對于骨岳(4)血淵之中,冀其塞絕橫流之人欲,以挽回厭亂(5)之天心,庶幾萬有一補。不然,但就局勢論之,則滔滔者吾不知其所底也。與江岷樵、左季高

【注釋】

(1)精忠:純潔忠貞。

(2)耿耿:誠信守節(jié)的樣子。

(3)寸衷:微小的心意。

(4)岳:大山。

(5)厭亂:厭惡戰(zhàn)亂。

【譯文】

現(xiàn)在,各項事務(wù)都廢置不辦,各種問題一起爆發(fā),千頭萬緒,難以收拾。我只有依靠這份微薄的忠心,與百姓們在這白骨成山、血流成河的世道中同進同退,希望能夠堵塞肆虐滿地的貪欲,挽回上蒼厭棄戰(zhàn)亂的仁心。這樣的話,或許還有微茫的希望吧。否則,根據(jù)當(dāng)前形勢的發(fā)展,社會惡化的狀況就如那滔滔奔流的江水,我不知道哪里是個頭。與江岷樵、左季高

【原文】

集思廣益本非易事,要當(dāng)內(nèi)持定見,而六轡(1)在手,外廣延納,而萬流赴壑,乃為盡善。復(fù)歐陽曉岑

【注釋】

(1)六轡:古一車駕四馬,每匹馬各有二轡,兩邊的馬稱之為驂馬,驂馬內(nèi)側(cè)的轡系在軾前,駕馬的人只掌握六轡。

【譯文】

集思廣益原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關(guān)鍵是自己的內(nèi)心要有主見,對各種問題都能了然于胸、透徹明晰,同時廣泛地聽取各種意見,使之如同千萬條河流匯入大海,這樣,方能做到完美無缺。復(fù)歐陽曉岑

【原文】

方今民窮財困,吾輩勢不能別有噢咻(1)生息之術(shù),計惟力去害民之人,以聽吾民之自孳(2)自活而已。與朱石翹

【注釋】

(1)噢咻[ō xiū]:安撫、撫慰。

(2)孳:繁衍生息。

【譯文】

現(xiàn)在的情況是,百姓無以為生,國家用度匱乏,我們也不可能有其他的辦法讓百姓們休養(yǎng)生息,所能做的也只是盡全力清除那些侵害百姓的人,讓百姓們能夠不受干擾地自己存活下去。與朱石翹

【原文】

帶勇之人,第一要才堪治民,第二要不怕死,第三要不急急名利,第四要耐受辛苦。大抵有忠義血性,則四者相從以俱至。與彭筱房、曾香海

【譯文】

真正的將才,第一要有治理百姓的才能,第二要不怕死,第三要不急于追逐名利,第四要能夠忍受艱辛勞苦。一般來說,凡是忠誠果敢的人,都會同時具備這四點。與彭筱房、曾香海

【原文】

古來名將得士卒之心,蓋有在于錢財之外者。后世將弁(1)專恃糧重餉優(yōu)為牢籠兵心之具,其本為已淺矣。是以金多則奮勇蟻附,利盡則冷落獸散。與王瑛山

【注釋】

(1)將弁[biàn]:將領(lǐng)。

【譯文】

自古以來,那些名將之所以能得到士兵的衷心擁戴,依靠的基本上都是錢財之外的東西。后世的將帥專門依靠優(yōu)厚的待遇作為拉攏士兵的工具,治軍的根本是不牢固的。因此,當(dāng)他們錢財豐厚的時候,士兵們就像聚在一起的螞蟻一樣依附于他,一旦沒有利益作為報償,士兵就會離心離德,像鳥獸離散一樣棄他而去。與王瑛山

【原文】

國藩入世已深,厭閱一種寬厚論說、模棱氣象,養(yǎng)成不黑不白、不痛不癢之世界,誤人家國已非一日。偶有所觸,則輪囷(1)肝膽又與掀振一番。與劉孟容

【注釋】

(1)輪囷[qūn]:盤曲的樣子。

【譯文】

我投身于社會已經(jīng)很長時間了,對那些鄉(xiāng)愿和稀泥的說法、模棱兩可的態(tài)度早就非常厭惡了,就是它們,造就了這個黑白不分、不痛不癢的世界,誤人誤家誤國不是一天兩天了。偶爾想到這些事,我的內(nèi)心就會波瀾起伏,難以平靜。與劉孟容

【原文】

練勇之道,必須營官晝夜從事,乃可漸幾于熟,如雞伏卵,如爐煉丹,未宜須臾稍離。復(fù)劉霞仙啟超按:教育家之于學(xué)生及吾人之自行修養(yǎng),皆當(dāng)如是。

【譯文】

訓(xùn)練士卒,營官必須不分晝夜地辛勤努力,這樣的話,才能慢慢熟練,如同母雞孵蛋、丹爐煉丹,一刻也不能放松。復(fù)劉霞仙啟超按:教育學(xué)生和提高自身修養(yǎng)都應(yīng)該這樣。

【原文】

二三十年來,士大夫習(xí)于優(yōu)容茍安,揄修袂而養(yǎng)姁步(1),倡為一種不白不黑、不痛不癢之風(fēng)。見有慷慨感激以鳴不平者,則相與議其后,以為是不更事,輕淺而好自見。國藩昔廁(2)六曹(3),目擊此等風(fēng)味,蓋已痛恨次骨(4)。復(fù)龍翰臣

【注釋】

(1)揄修袂而養(yǎng)姁步:揮舞長長的袖子,踱著舒緩悠閑的步子。形容文士悠閑和雅的神態(tài)。揄,拉、引;姁,溫和舒緩。

(2)廁:供職。

(3)六曹:即六部,東漢時期尚書臺分六曹治事,后世發(fā)展為六部制度。

(4)次骨:入骨。

【譯文】

這二三十年來,士大夫們安于茍且因循的生活,以揮動寬闊長大的衣袖、邁著舒緩閑適的步子為自得,提倡一種和稀泥、不分黑白的風(fēng)氣??吹接腥丝犊ぐ壶Q不平,就會不約而同地在背后加以指責(zé),認為他不懂事,淺薄而喜歡表現(xiàn)。我曾在六部做事,親眼目睹這種習(xí)氣,那時就對它恨之入骨了。復(fù)龍翰臣

【原文】

國藩從宦有年,飽閱京洛(1)風(fēng)塵,達官貴人優(yōu)容養(yǎng)望(2)與在下者軟熟和同(3)之象,蓋已稔知(4)之而慣嘗之,積不能平,乃變而為慷慨激烈、軒爽骯臟(5)之一途。思欲稍易三四十年來不白不黑、不痛不癢、牢不可破之習(xí)。而矯枉過正,或不免流于意氣之偏,以是屢蹈懲尤,叢譏取戾。而仁人君子(6),固不當(dāng)責(zé)以中庸之道,且當(dāng)憐其有所激而矯之之苦衷也。復(fù)黃子春

【注釋】

(1)京洛:都城。洛陽長期以來作為各朝代的都城,后來專以“京洛”代指都城。

(2)優(yōu)容養(yǎng)望:通過展示自己士大夫舒緩和雅的風(fēng)度來博取虛名。優(yōu)容,悠然自得的樣子;養(yǎng)望,博取虛名。

(3)軟熟和同:圓滑世故,缺乏擔(dān)當(dāng)。

(4)稔[rěn]知:熟知。

(5)軒爽骯臟:剛直磊落。軒爽:開朗爽快;骯臟,高亢剛直。

(6)仁人君子:指心善而正派的人。

【譯文】

我做官有些年頭了,看夠了京城官場的惡濁習(xí)氣,達官貴人的無所作為、博取虛名及下層官僚的圓滑世故、缺乏擔(dān)當(dāng),這樣的事我已經(jīng)見多了,對這樣的風(fēng)氣,我長期以來一直感到不滿和憤怒,于是轉(zhuǎn)而走上慷慨激昂、剛直磊落一途。我一直在想怎樣對三四十年來養(yǎng)成的不分黑白、不癢不痛而又牢不可破的惡習(xí)氣稍加改變。但矯枉過正,有時不免意氣用事,流于偏激,因而多次遭受怨恨指責(zé)及嘲諷處罰。但仁人君子是不應(yīng)該以中庸之道來指責(zé)我的偏激,而應(yīng)該體諒其中被丑惡所激而矯枉過正的苦心啊。復(fù)黃子春

【原文】

蒼蒼者(1)究竟未知何若,吾輩竭力為之,成敗不復(fù)計耳。復(fù)朱石樵

【注釋】

(1)蒼蒼者:上天。

【譯文】

上天幽遠難測,我們只需要竭盡全力做事,不必去計較成敗得失。復(fù)朱石樵

【原文】

愚民無知,于素所未見未聞之事,輒疑其難于上天。一人告退,百人附和,其實并無真知灼見;假令一人稱好,即千人同聲稱好矣。復(fù)禇一帆

【譯文】

普通人無知,對自己向來沒見過沒聽過的事情,就懷疑做這些事難如登天。一旦有一個人退卻,就會有一百個人附和,其實他們并不知道其中的緣由;如果有一個人說好,立即就會有上千個人說好。復(fù)禇一帆

【原文】

虹貫荊卿之心(1),而見者以為淫氛(2)而薄之;碧化萇弘之血(3),而覽者以為頑石而棄之。古今同慨,我豈伊殊?屈累(4)之所以一沉,而萬世不復(fù)返顧者,良有以也。與劉霞仙

【注釋】

(1)虹貫荊卿之心:典出《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昔者荊軻慕燕丹之義,白虹貫日,太子畏之?!敝钢艺\之心不被人所理解。

(2)淫氛:兇氣。

(3)碧化萇弘之血:典出《莊子·外物篇》:“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員流于江;萇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為碧。”成玄英疏:“萇弘放歸蜀,自恨忠而遭譖,刳腸而死,蜀人感之,以櫝盛其血,三年而化為碧玉?!?/p>

(4)屈累:典出“湘累”?!稘h書·揚雄傳》中有“欽吊楚之湘累”一句,注引李奇曰:“諸不以罪死曰累……屈原赴湘死,故曰湘累也?!敝盖?/p>

【譯文】

荊柯的心氣化作一道白虹穿過太陽,看到的人卻認為那是兇惡的天象而鄙薄它;萇弘被冤死后血變成碧玉,看到的人卻把它當(dāng)成普通的石頭而拋棄它。從古到今,人們都為遇到這樣的事而感嘆,我又怎么能例外呢?屈原之所以投江而絕不回頭,確實是有原因的啊。與劉霞仙

【原文】

時事愈艱,則挽回之道自須先之以戒懼惕厲(1)。傲兀(2)郁積之氣,足以肩任艱巨,然視事太易,亦是一弊。與羅羅山、劉霞仙。

【注釋】

(1)惕厲:謹慎警惕。

(2)傲兀:傲岸。

【譯文】

時局越來越艱難,挽救的方法,首先要保持一顆警惕謹慎的心。胸中郁積了傲岸激憤之氣,做事才不畏艱難,足以擔(dān)負重任,然而把事情看得太容易,也是一個問題。與羅羅山、劉霞仙

【原文】

凡善弈者,每于棋危劫急之時,一面自救,一面破敵,往往因病成妍(1),轉(zhuǎn)敗為功。善用兵者亦然。致羅羅山

【注釋】

(1)妍:美好。

【譯文】

凡是善于下棋的人,每當(dāng)棋局危急的時候,常常是一面自救,一面攻破對手,最終的結(jié)果往往是因生病而煥發(fā)美麗,將失敗轉(zhuǎn)化為勝利。善于用兵的人也是這樣。致羅羅山

【原文】

急于求效,雜以浮情客氣(1),則或泰山當(dāng)前而不克見。以瓦注(2)者巧,以鉤(3)注者憚,以黃金注者昏。外重而內(nèi)輕,其為蔽也久矣。與李次青

【注釋】

(1)客氣:一時的意氣。

(2)注:以某某為賭注。

(3)鉤:衣帶上的鉤。

【譯文】

急于求成,又把浮躁的情緒夾雜其中,以這種心態(tài)做事,就算是泰山在眼前,自己也看不到。賭博,以瓦做賭注,內(nèi)心放松而清醒;以帶鉤做賭注,內(nèi)心便有所顧慮;以黃金做賭注,內(nèi)心便會患得患失而變得糊涂。對外物看得太重,內(nèi)心駕馭不了身體,因此產(chǎn)生很多問題,這種情況也不是一天兩天了。與李次青

【原文】

銳氣暗損,最為兵家所忌。用兵無他謬巧(1),常存有余不盡之氣而已。與李次青

【注釋】

(1)謬巧:詐術(shù)與計謀。

【譯文】

銳氣在暗中耗損,這是用兵者最忌諱的事情。用兵并沒有其他的技巧,就是讓自己常常保持用不盡的銳氣而已。與李次青

【原文】

日中則昃(1),月盈則虧,故古詩“花未全開月未圓”之句,君子以為知道(2)。自仆行軍以來,每介疑勝疑敗之際,戰(zhàn)兢恐懼,上下怵惕者,其后恒得大勝;或當(dāng)志得意滿之候,狃(3)于屢勝,將卒矜慢,其后常有意外之失。與羅伯直啟超按:處一切境遇皆如此,豈惟用兵?

【注釋】

(1)昃[zè]:太陽西斜。

(2)知道:通曉天地人事的規(guī)律。

(3)狃[niǔ]:習(xí)以為常。

【譯文】

太陽過了正午就會逐漸向西落,月亮在圓滿之后便會一天天殘缺,因此古詩中有“花未全開月未圓(花還沒有盛開,月還沒有到圓滿的時刻,心中盼望著花的盛開月兒圓滿,但花開月圓之后,情景便會一步步走向衰落,令人傷感)”的句子,有學(xué)問修養(yǎng)的人認為這道出了天地宇宙間的真理。我自從帶兵打仗,每當(dāng)對戰(zhàn)事沒有把握,心中戰(zhàn)戰(zhàn)兢兢、小心謹慎,全軍上下畏懼警惕時,往往會取得大勝;而當(dāng)志得意滿,被連續(xù)的勝利沖昏了頭腦,將士倨傲輕敵時,往往會有意想不到的挫敗。與羅伯直啟超按:生活中的一切境遇都是這樣,不單單是帶兵作戰(zhàn)。

【原文】

欲學(xué)為文(1),當(dāng)掃蕩一副舊習(xí),赤地(2)新立,將前此所業(yè)蕩然若喪其所有,乃始別有一番文境。與劉霞仙。啟超按:此又不惟學(xué)文為然也。

【注釋】

(1)為文:成文,寫文章。

(2)赤地:空無所有的地面。

【譯文】

要學(xué)習(xí)寫文章,就應(yīng)該把過去的習(xí)氣一掃而空,一切重新開始,將以前所學(xué)得的東西忘得干凈,這樣的話,方能進入一種絕然不同的境界。與劉霞仙啟超按:不只是做文章這樣。

【原文】

吾鄉(xiāng)數(shù)人,均有薄名,尚在中年,正可圣可狂(1)之際。惟當(dāng)兢兢業(yè)業(yè),互相箴規(guī)(2),不特不宜自是(3),并不宜過于獎許,長朋友自是之心。彼此恒以過相砭,以善相養(yǎng),千里同心,庶不終為小人之歸。復(fù)李希庵

【注釋】

(1)狂:驕恣放縱。

(2)箴規(guī):勸誡、批評。

(3)自是:自以為是。

【譯文】

我們湖南出來的幾個人,現(xiàn)在都有些名望,而且都還處于中年,正是既有可能成為圣人也可能成為狂人的關(guān)鍵時期。我們所要做的,只有兢兢業(yè)業(yè),相互批評,相互勸誡,不僅不能自以為是,而且還不應(yīng)該過度夸獎對方,增長朋友自以為是的心理。相互之間常常要用對方的不足批評勸誡,用對方的優(yōu)點激勵自身,同心戮力,最終才有可能成為圣賢。復(fù)李希庵

【原文】

敬以持躬(1),恕(2)以待人。敬則小心翼翼,事無巨細,皆不敢忽;恕則常留余地以處人,功不獨居,過不推諉。與鮑春霆

【注釋】

(1)敬以持躬:對自己嚴格要求,謹慎不懈。

(2)恕:寬容、寬厚。

【譯文】

以謹慎不懈的態(tài)度來要求自己,用寬厚的態(tài)度對待他人。心中謹慎不懈,做事便會小心翼翼,不管大小事,都不會疏忽大意;寬厚待人,處事待人就會留有余地,有功勞不獨占,有過錯不推諉。與鮑春霆

【原文】

吾輩互相砥礪,要當(dāng)以聲聞過情(1)為切戒(2)。與李希庵

【注釋】

(1)聲聞過情:名聲超過實際。

(2)切戒:務(wù)須避免。

【譯文】

我們要相互勉勵,一定不要讓名聲超過自己的實際作為。與李希庵

【原文】

自古大亂之世,必先變亂是非,然后政治顛倒,災(zāi)害從之。賞罰之任,視乎權(quán)位,有得行,有不得行。至于維持是非之公,則吾輩皆有不可辭之任,顧亭林(1)所稱“匹夫與有責(zé)焉”者也。與沈幼丹

【注釋】

(1)顧亭林:顧炎武(1613—1682),字寧人,號亭林,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與黃宗羲、王夫之并稱為“三大儒”。青年時潛心經(jīng)世致用之學(xué),清兵入關(guān)后,曾參加昆山抗清義軍,敗后漫游南北,晚歲卒于曲沃。學(xué)識淵博,開清代樸學(xué)之風(fēng)。“匹夫與有責(zé)焉”出于《日知錄》:“保國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謀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zé)焉耳矣。”

【譯文】

自古以來,天下大亂的時代,最開始的時候必定是非顛倒,接著便是政治昏亂,再接著便是災(zāi)害頻發(fā)。賞罰能否推行,不由國法,而由權(quán)位決定,因而該賞不得賞,當(dāng)罰不受罰。雖然如此,但維持是非公道,我們這些人都負有不可推卸的責(zé)任,這就是顧炎武所說的“匹夫與有責(zé)焉”。與沈幼丹

【原文】

在事以明字為第一要義。明有二:曰高明,曰精明。同一境,而登山者獨見其遠,乘城者獨覺其曠,此高明之說也。同一物,而臆度(1)者不如權(quán)衡(2)之審(3),目巧者不如尺度之確,此精明之說也。凡高明者,欲降心抑志(4),以遽(5)趨于平實,頗不易易。若能事事求精,輕重長短,一絲不差,則漸實矣。能實則漸平矣。與吳翔岡

【注釋】

(1)臆度:主觀猜測。

(2)權(quán)衡:用工具稱量。權(quán),稱錘;衡,稱桿。

(3)審:精確。

(4)降心抑志:平抑心氣志向。

(5)遽[jù]:立刻。

【譯文】

做事時“明”字最為重要。明有兩層意思:一層意思稱之為高明,另一層意思稱之為精明。在同一個區(qū)域,登上山頂?shù)娜霜毆毧吹眠h,登上城樓的人獨獨看得開闊。這就是高明的意思。同一個東西,主觀猜測其重量不如用秤稱得精確,目測其大小不如用尺子量得準(zhǔn)確。這就是精明的意思。高明的人,想讓他把心志降低很快趨于平實,是很難做到的。如果每件事都能做得精益求精,大小輕重都分毫不差,就會慢慢變得踏實。人一踏實,心態(tài)就能平和,做事也就平穩(wěn)。與吳翔岡

【原文】

軍事不可無悍鷙(1)之氣,而驕氣即與之相連;不可無安詳之氣,而惰氣即與之相連。有二氣之利而無其害,有道君子尚難養(yǎng)得,況弁勇(2)乎?復(fù)胡宮保

【注釋】

(1)悍鷙:勇猛強悍。

(2)弁勇:士兵。

【譯文】

軍隊不能沒有勇猛強悍之氣,但驕氣也往往隨之而來;不能沒有穩(wěn)重從容之氣,但惰氣也會隨之而來。既要具備這兩種氣的優(yōu)點而又要避免其負面影響,修養(yǎng)深厚的君子尚且難以做到,何況是普通的士兵呢?復(fù)胡宮保

【原文】

敬字、恒字二端,是徹始徹終工夫,鄙人生平欠此二字,至今老而無成,深自悔憾。復(fù)葛睪山

【譯文】

修養(yǎng)性情中,要做到“恒”與“敬”兩點,是需要用一輩子的工夫來堅持的。我這輩子在這兩個字上做得不夠,現(xiàn)在老了而沒有成就,感到很后悔。復(fù)葛睪山

【原文】

心常用則活,不用則窒,如泉在地,不鑿汲則不得甘醴(1),如玉在璞(2),不切磋(3)則不成令器(4)。復(fù)鄧寅皆

【注釋】

(1)甘醴:甘甜的泉水。

(2)璞:包藏玉的石頭。

(3)切磋:古代在加工獸骨、象牙、玉、石時,其工藝分別被稱為切、磋、琢、磨。這里指雕琢打磨。

(4)令器:寶器。

【譯文】

心常常使用才會靈活,長時間不用,才智就會閉塞,就像地下的泉水一樣,不開鑿汲取就不會得到甘甜的泉水,就像包藏在石頭中的玉,不雕琢打磨就難成寶器。復(fù)鄧寅皆

【原文】

敬字惟無眾寡、無小大、無敢慢三語最為切當(dāng)。復(fù)葛睪山

【譯文】

“敬”字用“無論多少”“無論大小”“都兢兢業(yè)業(yè)、不敢怠慢”三句話形容得最貼切。復(fù)葛辜山

【原文】

趨時者博無識(1)之喜,損有道(2)之真。與許仙屏

【注釋】

(1)無識:無知的、虛妄的。

(2)有道:有道德修為。

【譯文】

隨波逐流的人往往追逐虛妄的歡娛,而損害道德上的真正修為。與許仙屏

【原文】

惟忘機可以消眾機(1),惟懵懂可以祓不祥(2)。復(fù)胡宮保

【注釋】

(1)機:心計、機心。

(2)惟懵懂可以祓[fú]不祥:只有真誠可以消除災(zāi)禍。懵懂,真誠;祓,古代用齋戒沐浴等方法消災(zāi)祈福;不祥,這里指災(zāi)禍。

【譯文】

只有自己不用心機才能消除別人的機心,只有真誠愛人才能消除意外的災(zāi)禍。

【原文】

軍中閱歷有年,益知天下事當(dāng)于大處著眼,小處下手。陸氏(1)但稱先立乎其大者,若不輔以朱子(2)“銖積寸累”工夫,則下梢(3)全無把握。致吳竹如

【注釋】

(1)陸氏:指南宋心學(xué)大家陸九淵。

(2)朱子:朱熹。

(3)下梢:結(jié)果。

【譯文】

我在軍隊中待了有些年頭了,愈發(fā)知道天下事要從大處著眼,從小處著手。陸九淵只說先從大處著手,如果不用朱子的點滴積累的功夫加以輔助,那做后面的事一點把握都沒有。致吳竹如

【原文】

前曾語閣下以“取人為善、與人為善”。大抵取諸人者,當(dāng)在小處、實處;與人者,當(dāng)在大處、空處。復(fù)李申夫

【譯文】

以前曾對您說過“取人為善、與人為善”的話。一般說來,別人值得我們學(xué)習(xí)效仿之善,都在小的、實在的地方,具體可感;施之于人的善,要從大的、無形的地方,慢慢體會。復(fù)李申夫

【原文】

治心治身,理不必太多,知(1)不可太雜,切身日日用得著的,不過一兩句,所謂守約(2)也。復(fù)李申夫

【注釋】

(1)知:知識。

(2)守約:簡易可行。

【譯文】

陶冶身心、修養(yǎng)德性,所用到的道理不必太多,所要掌握的知識也不能太龐雜,每天在身邊用得著的就是那么一兩句,就是所謂的“守約”。復(fù)李申夫

【原文】

驕、惰未有不敗者。勤字所以醫(yī)惰,慎字所以醫(yī)驕。此二字之先,須有一誠字,以立之本。與李申夫

【譯文】

做事驕狂懈怠的,沒有不失敗的。勤可以對治懈怠,慎可以對治驕狂。然而,要做到勤與慎,在這之前,心中必須要有一個“誠”字,有了誠,勤與慎才有根本。與李申夫

【原文】

大局日壞,吾輩不可不竭力支持,做一分算一分,在一日撐一日。致沈幼丹

【譯文】

形勢一天比一天壞下去,但我們不能不全力支撐,做一點算一點,在一天撐一天。致沈幼丹

【原文】

收之欲其廣,用之欲其慎。大抵有操守而無官氣,多條理而少大言,本此四者以衡(1)人,思過半矣。致李黼堂

【注釋】

(1)衡:評定。

【譯文】

招攬人才要不拘一格,多多益善,任用時則要非常慎重??傮w而言,有品行操守而不沾染官場習(xí)氣,處事條理清晰而少說大話,秉持這四條標(biāo)準(zhǔn)來評判人才,用人基本上就沒什么問題了。致李黼堂

【原文】

觀人之道,以樸實廉介(1)為質(zhì)。有其質(zhì),而更傅(2)以他長,斯為可貴;無其質(zhì),則長處亦不足恃。復(fù)方子白

【注釋】

(1)樸實廉介:為人誠實淳樸、清廉正直。廉介,清廉耿直。

(2)傅:輔佐。

【譯文】

看一個人,要把淳樸誠實、清廉耿直作為最根本的東西。有了這些最根本的品質(zhì),再輔以其他的長處,就是一個難得的人才;沒有這些根本的品性,就算有其他的長處,也難有什么作為。復(fù)方子白

【原文】

求才之道,須如白圭之治生(1),如鷹隼(2)之擊物,不得不休;又如蚨之有母,雉之有媒(3),以類相求,以氣相引,庶幾得一而可及其余。復(fù)李黼堂

【注釋】

(1)須如白圭之治生:必須像白圭經(jīng)商那樣。白圭,戰(zhàn)國時著名的商人,被后人尊為“商人之祖”。他善于經(jīng)商,目光敏銳,曾說:“吾治生產(chǎn),猶伊尹、呂尚之謀,孫吳用兵,商鞅行法是也。是故其智不足與權(quán)變,勇不足以決斷,仁不能以取予,強不能有所守,雖欲學(xué)吾術(shù),終不告之矣?!敝紊?,謀生計。

(2)鷹隼[sǔn]:鷹與雕,兩種猛禽。

(3)蚨[fú]之有母,雉之有媒:就像青蚨中的母蟲,雉有雉媒一樣。傳說只要捉住青蚨的幼蟲,母蟲就會立即找到它,不論遠近。如果用青蚨血涂在錢上,用這些錢買東西,這些錢都會自動飛回來。雉媒,獵人馴養(yǎng)的用來誘捕野雉的雉。

【譯文】

求取人才的方法,必須像白圭經(jīng)商、鷹隼捕食一樣,不到手決不罷休;又像青蚨中有母蟲、雉有雉媒一樣,志趣相同的人相互吸引。這樣的話,得到一個人才,就能得到與之相近的其他人才。復(fù)李黼堂

【原文】

凡沉疴(1)在身,而人力可以自為主持者,約有二端:一曰以志帥氣,一曰以靜制動。人之疲憊不振,由于氣弱,而志之強者,氣亦為之稍變。如貪早睡,則強起以興之;無聊賴,則端坐以凝之。此以志帥氣之說也。久病虛怯,則時時有一畏死之見,憧擾于胸中,即魂夢亦不甚安恬。須將生前之名、身后之事與一切妄念劃除凈盡,自然有一種恬淡意味,而寂定之余,真陽自生。此以靜制動之法也。復(fù)李雨亭啟超按:此問疾書也,攝生要訣,盡人皆當(dāng)服膺。

【注釋】

(1)沉疴[kē]:拖延長久的重病。

【譯文】

凡是重病在身,不用醫(yī)藥而自行痊愈的,大概有兩種方法:一種稱為“以志帥氣”,一種稱為“以靜制動”。人之所以會疲軟不振作,是因為氣虛,但意志堅強的人,氣也能隨之變強。如喜歡睡懶覺,可以強迫自己起床,讓自己振奮起來;精神空虛,可以端坐讓精力集中。這就是“以志帥氣”的說法。長時間患病的人,往往會心悸膽怯,腦子里經(jīng)常有一種怕死的念頭,被這個念頭所困擾,寢食不安。對治這種癥狀,必須將生前的名利、死后的牽掛和其他的一切雜念全部鏟除干凈,這樣的話,心自然清凈,從而產(chǎn)生一種恬淡的境地。心神恬淡安定之后,真氣自然產(chǎn)生,這就是“以靜制動”的方法。復(fù)李雨亭啟超按:這是一封問候疾病的書信,其中的養(yǎng)生要領(lǐng),都是讓人心悅誠服的。

【原文】

吾輩讀書人,大約失之笨拙,即當(dāng)自安于拙,而以勤補之,以慎出之,不可弄巧賣智,而所誤更甚。復(fù)宋滋久

【譯文】

我們讀書人,處事往往不夠靈活,這是現(xiàn)實,我們要心平氣和地接受它,用勤奮加以彌補,說話做事小心謹慎,千萬不要自作聰明,讓事情變得更糟。復(fù)宋滋久

【原文】

平日非至穩(wěn)之兵,必不可輕用險著(1);平日非至正之道,必不可輕用奇謀。復(fù)胡宮保

【注釋】

(1)險著[zhāo]:冒險的計策。

【譯文】

如果不是平日里最穩(wěn)當(dāng)?shù)能婈?,一定不能輕易使用冒險的計策;如果不是平日里最穩(wěn)妥的謀劃者,一定不要輕易使用奇謀。復(fù)胡宮保

【原文】

治軍以勤字為先,實閱歷而知其不可易(1)。未有平日不早起,而臨敵忽能早起者;未有平日不習(xí)勞,而臨敵忽能習(xí)勞者;未有平日不忍饑耐寒,而臨敵忽能忍饑耐寒者。吾輩當(dāng)共習(xí)勤勞,先之以愧厲(2),繼之以痛懲。復(fù)宋滋久

【注釋】

(1)易:更改。

(2)愧厲:使之感到慚愧而上進。

【譯文】

治理軍隊以勤為根本,這是我親身體驗而體味到的不可更改的真理。沒有平時不早起,而與敵人對陣的時候忽然能夠早起的;沒有平時不習(xí)慣于勞苦,而與敵人對陣的時候忽然能習(xí)慣于勞苦的;沒有平時不能忍受饑餓寒冷,而到了與敵人對陣的時候忽然能夠忍受饑餓寒冷的。我們都應(yīng)該習(xí)慣于勤勞艱苦,先讓士兵生慚愧心而求上進,再用嚴格的軍紀(jì)來懲治那些怠惰的。復(fù)宋滋久

【原文】

閱歷世變,但覺除得人以外,無一事可恃。復(fù)方子白

【譯文】

經(jīng)過大的動亂之后,只覺得除了人才之外,沒有其他東西可以依靠。復(fù)方子白

【原文】

大抵世之所以彌亂者,第一在黑白混淆,第二在君子愈讓,小人愈妄。復(fù)胡宮保

【譯文】

總體說來,世道之所以越來越亂,第一在于黑白混淆,第二在于君子越來越謙讓而小人越來越猖狂。復(fù)胡宮保

【原文】

主氣常靜,客氣常動??蜌庀仁⒍笏ィ鳉庀任⒍髩?。故善用兵者,最喜為主,不喜為客。復(fù)劉馨室

【譯文】

主軍之氣往往是沉靜的,客軍之氣往往是變動的??蛙娭畾忾_始時很旺盛,但逐漸衰弱;而主軍之氣開始時低落,但逐漸強盛。因此,善于用兵的人最喜歡為主軍,不喜歡為客軍。復(fù)劉馨室

【原文】

專從危難之際默察樸拙(1)之人,則幾(2)矣。復(fù)姚秋浦

【注釋】

(1)樸拙:質(zhì)樸率真。

(2)幾:接近,達到。

【譯文】

在危難的時刻留心那些質(zhì)樸率真的人,這差不多是選拔人才的最好方法了。復(fù)姚秋浦

【原文】

信,只不說假話耳,然卻極難。吾輩當(dāng)從此一字下手,今日說定之話,明日勿因小利害而變。復(fù)李少荃

【譯文】

信,就是不說假話而已,但做到這一點卻非常困難。我們應(yīng)當(dāng)從“信”字做起,今天說好的話,明天就不要因小利小害而改變。復(fù)李少荃

【原文】

愛民乃行軍第一義,須日日三令五申,視為性命根本之事,毋視為要結(jié)(1)粉飾之文。復(fù)李少荃

【注釋】

(1)要結(jié):原意為邀引交結(jié),這里指收買民心。

【譯文】

愛護百姓是用兵的第一要義,必須每天向士兵申明強調(diào),把它看作事關(guān)生死存亡的大事,不能看成是收買民心的門面話。復(fù)李少荃

【原文】

詞氣宜和婉,意思宜肫誠(1),不可誤認簡傲(2)為風(fēng)骨。風(fēng)骨者,內(nèi)足自立、外無所求之謂,非傲慢之謂也。復(fù)李少荃

【注釋】

(1)肫[zhūn]誠:誠摯。

(2)簡傲:傲慢。

【譯文】

說話要和善委婉,態(tài)度要真誠,不能把傲慢認為是風(fēng)骨。所謂風(fēng)骨,指的是內(nèi)心充實、外無所求,而不是傲慢。復(fù)李少荃

【原文】

養(yǎng)身之道,以“君逸臣勞”四字為要。省思慮,除煩惱,二者皆所以清心,“君逸”之謂也;行步常勤,筋骨常動,“臣勞”之謂也。復(fù)李希庵

【譯文】

保養(yǎng)身體的方法,“君逸臣勞”四字最為關(guān)鍵。減少思慮,消除煩惱,這樣可以讓心清凈,這就是所謂的“君逸”;要經(jīng)常走動,活動筋骨,這就是所謂的“臣勞”。復(fù)李希庵

【原文】

用兵之道,最重自立,不貴求人。馭將之道,最貴推誠,不貴權(quán)術(shù)。復(fù)李少荃

【譯文】

用兵的方法,最重要的在于自立,不要隨便求人。駕馭部將的方法,最重要的在于真誠,不在于玩弄權(quán)術(shù)。復(fù)李少荃

【原文】

吾輩位高望重,他人不敢指摘,惟當(dāng)奉方寸(1)如嚴師,畏天理如刑罰,庶幾刻刻敬憚。復(fù)李希庵

【注釋】

(1)方寸:內(nèi)心的良知。

【譯文】

我們這些人位高權(quán)重,別人不敢批評,只有我們把內(nèi)心的自省當(dāng)成嚴師,像畏懼刑罰一樣敬畏天理,這樣或許能時時刻刻保持敬畏之心吧。復(fù)李希庵

【原文】

凡辦一事,必有許多艱難波折,吾輩總以誠心求之,虛心處之。心誠則志專而氣足,千磨百折,而不改其常度,終有順理成章之一日;心虛則不動客氣(1),不挾私見,終可為人共亮。與程尚齋

【注釋】

(1)客氣:言行虛驕。

【譯文】

想辦成一件事,必定要經(jīng)歷許多艱難波折,我們要用誠摯之心去追求,用虛心去對待。用心真誠,做事就會集中精力,士氣旺盛,即使千難萬險,也不會改變目標(biāo),最終會有成功的那一天;虛心就不會產(chǎn)生虛驕的情緒,不帶個人的偏見,最終會被人們所理解。與程尚齋

【原文】

大抵任事之人,斷不能有譽而無毀,有恩而無怨。自修者,但求大閑(1)不逾,不可因譏議而餒沉毅之氣。衡人者,但求一長可取,不可因微瑕而棄有用之材。茍于峣峣(2)者過事苛責(zé),則庸庸者反得幸全。致惲次山

【注釋】

(1)大閑:基本的行為準(zhǔn)則。

(2)峣峣[yáo]者:才能突出、性格剛直的人。

【譯文】

一般說來,做大事的人不可能只被人贊譽而不被人詆毀,不可能只被別人感激而不被人怨恨。注重修養(yǎng)自身德性的人,只求在基本的行為準(zhǔn)則上不逾規(guī)矩,不能因為別人的譏嘲議論而泄了自己的深沉剛毅之氣。評判一個人,要求別人有一技之長可用,而不能因為一個小缺點而拋棄人才。如果對才能出眾而性格剛直的人責(zé)備求全,那么,那些庸碌無為的人反而僥幸得志。致惲次山

【原文】

事會相薄(1),變化乘除,吾嘗舉功業(yè)之成敗、名譽之優(yōu)劣、文章之工拙,概以付之運氣一囊之中,久而彌自信其說之不可易也。然吾輩自盡(2)之道,則當(dāng)與彼賭乾坤于俄頃(3),校殿最于錙銖(4),終不令囊獨勝而吾獨敗。復(fù)郭筠仙

【注釋】

(1)事會相?。菏肋\事機相遭遇。

(2)自盡:盡自己所能。

(3)俄頃:片刻。

(4)校殿最于錙銖:在細微的地方較量高下。校,較量;殿最,等級的高下。

【譯文】

世運事機相互交錯,相互影響,我曾把功業(yè)的成敗、名譽的高下、文章的巧拙,都歸結(jié)為運氣這個“囊”中,時間愈久,愈發(fā)堅信這是不可改變的規(guī)律。但是,我們要盡人事,就應(yīng)當(dāng)拼盡全力,與它(運氣)在瞬間之間賭定乾坤,在錙銖之間較量高下,總歸不讓“囊”永遠操縱我的命運。復(fù)郭筠仙

【原文】

大非易辨,似是之非難辨。竊謂居高位者,以知人、曉事二者為職。知人誠不易學(xué),曉事則可以閱歷黽勉(1)得之。曉事,則無論同己異己,均可徐徐開悟,以冀和衷(2)。不曉事,則挾私固謬,秉公亦謬;小人固謬,君子亦謬;鄉(xiāng)原固謬,狂狷亦謬。重以不知人,則終古相背而馳。故恒言以分別君子小人為要,而鄙論則謂天下無一成不變之君子,無一成不變之小人。今日能知人能曉事,則為君子;明日不知人不曉事,即為小人。寅刻公正光明,則為君子;卯刻偏私晻曖(3),即為小人。故群譽群毀之所在,下走常穆然深念(4),不敢附和。復(fù)郭筠仙

【注釋】

(1)黽[mǐn]勉:盡力、努力。

(2)和衷:和睦同心。

(3)晻曖:昏暗的樣子。這里指糊涂。

(4)穆然深念:獨自深入思考。穆然,靜思的樣子。

【譯文】

大是大非容易辨別,似是而非卻很難分辨。個人認為身居高位的人應(yīng)當(dāng)把知人(善于鑒別人的才能高下)和曉事(通曉事務(wù))作為自己的本職。知人確實不容易做到,曉事卻可以通過后天的閱歷與努力獲得。一個人曉事,無論是贊同或反對自己的人,都可以慢慢開導(dǎo),從而消除隔閡,同心協(xié)力。不曉事,帶著私心做事肯定是錯的,然而秉公辦事也不對;小人辦事肯定錯,君子辦事也不對;和稀泥的人辦事肯定錯,有魄力有節(jié)制的人辦事也不對。再加上不知人,事情做起來便困難重重,最終與目標(biāo)背道而馳。因此,常言道,分辨君子和小人是最重要的事情,而我則認為天下沒有一成不變的君子,也沒有一成不變的小人。今天能知人能曉事,今天就是君子;明天不能知人不能曉事,明天就是小人。寅時清醒不偏私,寅時就是君子;卯時偏私糊涂,卯時就是小人。因此,對于那些眾人贊譽或指責(zé)的人或事,我常常要做一個成熟的考慮,不敢輕易附和。復(fù)郭筠仙

【原文】

國藩昔在湖南、江西,幾于通國不能相容(1)。六七年間,浩然不欲復(fù)聞世事。然造端(2)過大,本以不顧死生自命,寧當(dāng)更問毀譽?以拙進而以巧退,以忠義勸人而以茍且自全,即魂魄猶有余羞,是以戊午復(fù)出(3),誓不返顧。復(fù)郭筠仙

【注釋】

(1)國藩昔在湖南、江西,幾于通國不能相容:咸豐二年(1852)底,曾國藩在丁母憂中被起用督辦團練。他嚴厲整治地方治安和軍紀(jì),遭到了湖南官僚和軍隊的強烈抵制,還引起了綠營兵的嘩變,差點遭受殺身之禍。咸豐五年(1855)在支援江西時,與以陳啟邁和文?。ㄇ昂髢扇谓餮矒幔槭椎慕鞴倭虐l(fā)生矛盾,他們處處與曾國藩為難,曾國藩后來回憶當(dāng)時的情況時說:“士饑將困,窘若拘囚,群疑眾侮,積淚漲江,以奪此一關(guān)而不可得,何其苦也?!?/p>

(2)造端:所致力的事業(yè)。

(3)戊午復(fù)出:咸豐八年六月(1858年7月13日),曾國藩被重新起用,出辦浙江軍務(wù)。

【譯文】

我過去在湖南、江西的時候,幾乎被整個國家之人所不容。咸豐六年、七年這段時間,真想浩然歸隱山林,不再過問世事。然而所致力的事業(yè)過于宏大,本來就不應(yīng)該顧惜生命,哪里還敢在乎別人的詆毀和贊譽呢?然而以真誠淳樸之心參與進來,而以取巧投機之心抽身離去;以忠義鼓勵別人,而自己茍安自全;這樣做,即使死去,鬼魂也會感到羞恥。因此咸豐八年六月復(fù)出,發(fā)誓不再回頭。復(fù)郭筠仙

【原文】

以勤以本,以誠輔之。勤則雖柔必強,雖愚必明;誠則金石可穿,鬼神可格(1)。復(fù)陳舫仙

【注釋】

(1)格:感動。

【譯文】

把勤奮當(dāng)作做人的根本,輔之以真誠。一個人勤奮,即使柔弱,也能變得剛強,即使愚笨,也能變得聰明;真誠能穿透金石、打動鬼神。復(fù)陳舫仙

【原文】

逆億(1)命數(shù)是一薄德,讀書人犯此弊者最多,聰明而運蹇(2)者,厥(3)弊尤深。凡病在根本者,貴于內(nèi)外交養(yǎng)。養(yǎng)內(nèi)之道,第一將此心放在太平地(4),久久自有功效。與李眉生

【注釋】

(1)逆億:猜想,預(yù)料。

(2)運蹇[jiǎn]:時運不濟。

(3)厥[jué]:其,他的。

(4)太平地:平靜安寧的狀態(tài)。

【譯文】

揣測命運是一種缺乏德行的行為,很多讀書人都容易犯這個毛病,聰明而時運不濟的人,這種毛病尤其嚴重。凡是病在根本上的,需要內(nèi)外同時調(diào)養(yǎng)。調(diào)養(yǎng)內(nèi)在的方法,首先是要保持自己內(nèi)心的平靜安寧,長久地堅持下去,自然會有效果。與李眉生

【原文】

堅其志,苦其心,勤其力,事無大小,必有所成。與李幼泉

【譯文】

一個人如果能夠堅定自己的志向,磨煉自己的內(nèi)心,勤勉努力做事,那么無論做什么事,都會有所成就。與李幼泉

【原文】

養(yǎng)生與力學(xué)(1),皆從有恒(2)做出,故古人以有恒為作圣之基。復(fù)陳松生

【注釋】

(1)力學(xué):努力學(xué)習(xí)。

(2)有恒:有恒心,堅持不懈。

【譯文】

養(yǎng)生與治學(xué)都貴在“持之以恒”,因此古人常常把“持之以恒”作為成就圣賢的基礎(chǔ)。復(fù)陳松生

【原文】

若遇棘手之際,請從“耐煩”(1)二字痛下工夫。致李宮保

【注釋】

(1)耐煩:不怕煩瑣,有耐性。

【譯文】

如果遇到非常棘手的事情,請從“耐煩”兩個字上多下功夫。致李宮保

【原文】

用兵之道,最忌勢窮力竭。力,則指將士之精力言之;勢,則指大計大局及糧餉之接續(xù)、人才之可繼言之。致李宮保

【譯文】

用兵的方法,最忌諱勢窮力竭。力,指的是將士的精力;勢,則指的是戰(zhàn)爭的全局規(guī)劃、糧餉的供應(yīng)及人才的接續(xù)性。致李宮保

【原文】

閣下此時所處,極人世艱苦之境,宜以寬字自養(yǎng)。能勉宅(1)其心于寬泰(2)之域,俾(3)身體不就孱弱,志氣不致摧頹,而后從容以求出險之方。致陳舫仙

【注釋】

(1)宅:寄托。

(2)寬泰:寬舒安泰。

(3)俾:使。

【譯文】

您現(xiàn)在所處的是人世間最艱苦的境地,此時進行自我調(diào)養(yǎng),最應(yīng)該注意一個“寬”字。讓自己的心時時處于通泰寬舒的境地,而后身體才能不至于孱弱,志氣才不至于頹喪,最終從容地找到走出艱難處境的方法。致陳舫仙

【原文】

事功之成否,人力居其三,天命居其七。復(fù)劉霞仙

【譯文】

一件事能不能成功,人的努力占三分,天意占七分。復(fù)劉霞仙

【原文】

外境之迕(1),未可滯慮(2),置而遣之,終履夷涂(3)。致陳碧帆

【注釋】

(1)迕[wǔ]:違反,違背。

(2)滯慮:陷入憂慮。

(3)夷涂:平坦的道路。

【譯文】

外部環(huán)境不順,也不必長期憂心忡忡,只需要把它放在一邊,暫時不去理睬,終有踏上坦途的時候。致陳碧帆

【原文】

君子有高世(1)獨立之志,而不予人以易窺;有藐萬乘(2)卻三軍之氣,而未嘗輕于一發(fā)。致王少鶴

【注釋】

(1)高世:清高脫俗。

(2)萬乘:萬輛兵車。

【譯文】

君子有高超出世、特立獨行的志向,卻不會輕易讓人看出來;有藐視千軍萬馬的氣概,卻從不隨便表現(xiàn)出來。致王少鶴

【原文】

凡道理不可說得太高,太高則近于矯(1),近于偽。吾與僚友相勉,但求其不晏起(2)、不撒謊二事,雖最淺近,而已大有益于身心矣。復(fù)楊芋庵

【注釋】

(1)矯:詐,偽。

(2)晏起:很晚才起床。

【譯文】

但凡道理都不能說得太高深,太高深就近于做作,近于虛偽。我與僚友相互勉勵,只求做到不晚起、不說謊這兩件事,雖然看起來很簡單,但對身心卻大有益處。復(fù)楊芋庵

【原文】

君子欲有所樹立(1),必自不妄求人知始。與張緘瓶

【注釋】

(1)樹立:建樹。

【譯文】

一個人要想有所作為,首先要具備不刻意追求虛名的心態(tài)。與張緘瓶

【原文】

危險之際,愛而從之者,或有一二;畏而從之,則無其事也。與李次青

【譯文】

在危難時刻,出于敬愛之心而仍然追隨自己的人或許有一兩個;但因為心懷畏懼而追隨自己的,卻是從來都沒有過的。與李次青

【原文】

我輩辦事,成敗聽之于天,毀譽聽之于人,惟在己之規(guī)模氣象(1),則我有可以自主者。亦曰:不隨眾人之喜懼為喜懼耳。與李次青

【注釋】

(1)氣象:氣度。

【譯文】

我們在做事的時候,成功失敗都應(yīng)該聽從天命,詆毀贊揚讓別人去說,只有自己的胸襟氣度,可以自己做主。也就是說,不要因為別人的高興或恐懼而改變自己。與李次青

【原文】

平日千言萬語,千算萬計,而得失只爭臨陣須臾之頃(1)。復(fù)胡宮保

【注釋】

(1)頃:片刻。

【譯文】

平時費盡千言萬語,絞盡腦汁進行謀劃,最后的成敗得失只取決于戰(zhàn)場上的一瞬間。復(fù)胡宮保

【原文】

立法不難,行法為難。以后總求實實行之,且常常行之。應(yīng)事接物(1)時,須從人情物理(2)中之極粗極淺處著眼,莫從深處細處看。與李申夫

【注釋】

(1)接物應(yīng)事:待人接物,與外界接觸。

(2)人情物理:泛指一切人情事理。

【譯文】

訂立法規(guī)并不難,難在時時按照法規(guī)辦事。希望我們在訂立法規(guī)以后能切切實實地執(zhí)行,并能堅持不懈。待人接物時,應(yīng)該從人情事理最淺顯的地方著眼,而不應(yīng)當(dāng)從深細的地方探求。與李申夫

【原文】

先哲稱利不什(1)不變法,吾謂人不什不易舊。復(fù)陳作梅

【注釋】

(1)什:十倍。

【譯文】

前代的賢人說沒有十倍的利益就不能變法,我說沒有超過十倍的民眾也不能改變舊的制度。復(fù)陳作梅

【原文】

君子不恃千萬人之諛頌(1),而畏一二有識之竊笑。復(fù)郭意城

【注釋】

(1)諛頌:阿諛贊頌。

【譯文】

對于君子而言,千萬人的阿諛頌揚不算什么,但一兩個有見識的人的暗自譏笑卻能讓他感到畏懼。復(fù)郭意城

【原文】

古人患難憂虞(1)之際,正是德業(yè)長進之時。其功在于胸懷坦夷,其效在于身體康健。圣賢之所以為圣,佛家之所以成佛,所爭皆在大難磨折之日,將此心放得寬,養(yǎng)得靈,有活潑潑之胸襟,有坦蕩蕩之意境,則身體雖有外感(2),必不至于內(nèi)傷。復(fù)陳舫仙

【注釋】

(1)憂虞:憂慮。

(2)外感:外來的刺激。

【譯文】

古人處在艱難困苦境地的時候,正是德行與功業(yè)長進的關(guān)頭。他們在德行與功業(yè)上的增長,一方面能夠使自己胸懷坦蕩,同時又能使自己身體健康。圣賢之所以為圣,佛之所以成佛,都是把身受巨大苦難的時候作為磨煉自己心性最關(guān)鍵的時刻,將心放寬,滋養(yǎng)靈敏,有活潑潑的胸襟和坦蕩蕩的心境。如此,即使身體遭遇外界刺激,內(nèi)心也不至于受到干擾。復(fù)陳舫仙

【原文】

禍機之發(fā),莫烈于猜忌。此古今之通病。壞國喪家亡人,皆猜忌之所致?!对姟贩Q“不忮不求,何用不臧”(1),仆自省生平懲咎(2),不出忮、求二字。今已衰耄(3),旦夕入地,猶自憾拔除不盡。因環(huán)觀當(dāng)世之士大夫,及高位耇長(4),果能鏟除此二字者,亦殊不多得也。忮、求二字,蓋妾婦、穿窬(5)兼而有之。自反既不能免此,亦遂憮然(6)愧懼,不復(fù)敢道人之短。復(fù)郭中丞

【注釋】

(1)不忮[zhì]不求,何用不臧:語出《詩經(jīng)·邶風(fēng)·雄雉》篇。意思是不嫉妒,不貪求,為什么說不好呢?忮,嫉妒;求,貪婪;臧,善,好。

(2)懲咎:罪過,過失。

(3)衰耄[mào]:衰老。

(4)耇[gǒu]長:亦作“耈長”,年老長者。

(5)穿窬[yú]:鑿穿或翻越墻壁盜竊。

(6)憮[wǔ]然:悵然失意,形容失望的樣子。

【譯文】

之所以會發(fā)生災(zāi)禍,最大的原因莫過于猜忌。這是自古以來的通病。國家遭到破壞,家邦遭到喪亡,自身遭到殺身之禍,都是由猜忌導(dǎo)致的。《詩經(jīng)》中說“不忮不求,何用不臧”,我反省自己平生的過失與招致的怨恨,原因基本都在“忮”“求”二字上。我現(xiàn)在已經(jīng)步入老年,半截入土了,仍然沒能將這兩個字鏟除干凈。放眼當(dāng)今的士大夫,以及身居高位的長者們,真正能把這兩個字鏟除干凈的也不多見。忮與求,兼有女人淺狹的心思與偷盜者的惡行。反省自己都沒能克服,便心生慚愧恐懼,不敢再說別人的短處了。復(fù)郭中丞

【原文】

人才非困厄(1)則不能激,非危心(2)深慮則不能達。復(fù)袁小午

【注釋】

(1)困厄:困苦危難。

(2)危心:指心存戒懼。

【譯文】

人的才干不經(jīng)歷困頓厄運就不能激發(fā)出來,沒有憂患意識和長遠的謀劃就不能通達。復(fù)袁小午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