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蹚過呼蘭河

她認(rèn)出了風(fēng)暴:蕭紅和她的黃金時代 作者:江天雪意 著


〔1〕

與她有關(guān)的描述,大多以那些當(dāng)時看來驚世駭俗的人生經(jīng)歷作為起始。而關(guān)鍵詞無非是:掙脫牢籠,落難佳人,英雄救美,命運(yùn)多舛,漂泊無依,寂寞早逝……

回憶,是一個靈魂在迷霧中漫游時伸手探到的看似堅硬的巖石,每一個棱角,每一分觸感,都有著專屬的印記,它們會電光石火地把過往一切投射而出。但此刻,且將那如暴風(fēng)狂嘯一般的時代命運(yùn)施加與這個女子的跌宕際遇忽略,在她生命的最初與最終,她記憶的探針只與那條河緊緊相連。

呼蘭河,松花江中游的大支流,以其豐饒不絕的脈息滋養(yǎng)著松嫩平原的一方沃土。

她——蕭紅,“一個文學(xué)創(chuàng)造力特出的天才女作家”,就出生在這里。

“1911年,在一個小縣城里邊,我生在一個小地主的家里。那縣城差不多就是中國的最東最北部——黑龍江省——所以一年之中,倒有四個月飄著白雪?!?/p>

那時她的名字叫張迺瑩,出生那天是端午節(jié),東北的春天剛到來不久,雪早已融化,溫暖的南風(fēng)讓呼蘭河吟唱出溫柔輕快的歌謠。在她多年之后的文字里,人們可以感應(yīng)到她早期生命里的亮色:

花開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鳥飛了,就像鳥上天了似的。蟲子叫了,就像蟲子在說話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有無限的本領(lǐng),要做什么,就做什么,是那么的自由。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黃瓜愿意開一朵謊花,就開一朵謊花,愿意結(jié)一根黃瓜,就結(jié)一根黃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根黃瓜也不結(jié),一朵花也不開,也沒有人問它;玉米愿意長多高就長多高,它若愿意長上天去,也沒有人管;蝴蝶隨意地飛,一會從墻頭上飛來一對黃蝴蝶,一會又從墻頭上飛走了一只白蝴蝶。它們是從誰家來的,又飛到誰家去?太陽也不知道這個。

年幼的蕭紅率真隨性,跳脫不羈,在童年時代,家庭既帶給她溫暖歡樂,也讓她品嘗到冷漠與孤寂。

“父愛”于蕭紅似是個虛詞。父親張廷舉長期為官,慳吝冷漠,不論是對待至親骨肉還是對待仆人,都是同等的吝嗇、疏遠(yuǎn)與無情。他會為了租金,將房客的馬車奪走,也會因為家人打碎一個杯子,罵到讓人膽寒發(fā)抖的程度。在蕭紅的回憶里,父親是一個貪婪得失去了人性的人。如此描述,口吻不能說不重,但也讓人們能些許理解促使蕭紅最終背叛家庭的因由。

生性敏感的蕭紅,血管里流淌著對溫暖人性與自由的渴望,以父權(quán)為代表的價值觀與人生觀,既會深深刺痛她個體生命的體驗,更會催生其叛逆與反抗的個性。在成長時期,蕭紅自然而然地站在了與父親相對立的方向,主動去接近與父親相悖的人與事。

從祖父那里,知道了人生除了冰冷與憎惡而外,還有溫暖和愛。所以我就向這“溫暖”和“愛”的方面,懷著永久的憧憬和追求。

祖父張維禎,給予童年的蕭紅最溫暖的呵護(hù)與關(guān)懷。他和她經(jīng)常玩耍的后花園,在多年以后以巨大的篇幅出現(xiàn)在蕭紅的傳世名作《呼蘭河傳》之中。

家是荒涼的,但這后花園卻宛如一顆跳動的溫暖的心:陽光熾烈,白云像撒了花的銀子,白蝴蝶,黃蝴蝶,金色的蜻蜓,綠色的螞蚱,葉子發(fā)著光的大榆樹……一切都是新的,明晃晃的,健康的,有著希望的……

而在冬天,一老一少已不能隱遁在這個無憂無慮的地方。風(fēng)雪飄零的黃昏,暖爐帶來陽光的幻覺,被父親毆打過的小姑娘,會躲在這短暫的溫暖中,圍著祖父,仰望他閱讀詩篇時泛紅的嘴唇,然后面向緊閉的窗戶,將清透的目光投在窗欞凌亂的光影上。窗外,雪下得如棉如沙,暖爐的蓋子被熱水激得噗噗作響……

“快快長大吧,”老人說,“長大就好了?!?/p>

而那個孩子在成年之后最終得出結(jié)論,“長大”是“長大”了,而沒有“好”。

盡管如此,她超凡脫俗的文學(xué)稟賦,卻在這個階段日漸顯露出來。

時間過得很快,女孩的容貌隨著年齡發(fā)生著變化,烏發(fā)覆額,鼻梁挺直,緊抿嘴唇的時候鼻翼兩側(cè)會有若隱若現(xiàn)的皺紋,她漸漸長成一個執(zhí)拗的美麗的少女。她有一雙極黑極透澈的孩子的眼睛,眼神似乎從出生到成年都沒有過太大的變化:富有穿透力,敏感,脆弱,含情,悲憫,熱情,迷惘……很奇怪,她的眼睛好像早已看透這滾滾紅塵。

10歲,蕭紅入學(xué)讀書。17歲,在祖父堅持下,父親準(zhǔn)許蕭紅在東省特別區(qū)區(qū)立第一女子中學(xué)繼續(xù)就讀。在學(xué)生時代,蕭紅開始閱讀魯迅、茅盾等人的作品,也參與過學(xué)生運(yùn)動。

空氣里一直有隱隱的風(fēng)暴氣息,她的羽翼捕捉到興奮的刺激,徐徐展開,在不知不覺間呈現(xiàn)出飛翔的姿態(tài)。

〔2〕

哈爾濱,充滿異國情調(diào)與西洋風(fēng)情的城市,有著萬國博覽會一般的華美歐式建筑群。1924年5月,由俄國工程師設(shè)計監(jiān)工,數(shù)百米的中央大街鋪上了俄式面包形狀的光滑石頭,日出與日落的時候,太陽的光輝如金沙灑下,一塊塊方石緊實光亮排列,這些石頭,每塊價值一個銀圓,這條路,是金銀與血汗鋪就的華美之路。車夫揮起馬鞭擊破了風(fēng)的紋路,車廂懸掛的銀鈴在輕顫,俄國貴婦輕提裙裾淺笑輕吟……東方莫斯科的浮華與歡笑是虛渺的火苗,它們的微光無法融化一個少女眼中的清霜。

1931年,20歲,蕭紅從呼蘭的家中逃跑,只身前往哈爾濱。

這不是她第一次來到這個城市,她的初中時代就是在這里度過的。但此刻,初冬的哈爾濱,正迎來第一場嚴(yán)寒,這在蕭紅眼中是怎樣的一番情景?

當(dāng)時,九一八事變剛發(fā)生不久,百業(yè)荒廢,戰(zhàn)亂不休。求學(xué)之夢已然破碎,連求生亦成為難題。

寒冷,饑餓,被冰雪凍得堅硬的眼睫毛,像殘忍的精靈一樣不停掃打腿部的積雪,空靈的街車聲從遠(yuǎn)處傳來,仿佛來自寂寞的魂夢,生疏而廣大的聲響刺激著耳膜,搖撼著空蕩蕩的街道。流離失所的年輕女子在一個孤獨(dú)的寒夜,穿著夏天穿的通孔的鞋,戴著結(jié)冰的手套,拍打著無人回應(yīng)的房門。

我是怎樣的去羨慕那些臨街的我所經(jīng)過的樓房,對著每個窗子我起著憤恨。那里面一定是溫暖和快樂,并且那里面一定設(shè)置著很好的眠床?!踔廖蚁氲搅斯匪X的地方,那一定有茅草,坐在茅草上面可以使我的腳溫暖……當(dāng)我經(jīng)過那些平日認(rèn)為可憐的下等妓館的門前時,我覺得她們也比我幸福。

這是她自己選的路,以她的個性,只能硬著頭皮走下去,無法回頭。

如同在命運(yùn)布下的棋盤上,一顆棋子與另一顆棋子必然有交集,蕭紅在哈爾濱邂逅了愛情,自此走上了寫作之路,走進(jìn)了她獨(dú)一無二的生死場。

促使這人生最重要的節(jié)點(diǎn)產(chǎn)生的原因,是家族強(qiáng)行為蕭紅安排的一樁婚事。祖父已經(jīng)去世,父親將她許配給小軍閥之子、小學(xué)教員汪恩甲,命令她初中畢業(yè)后即刻成婚。蕭紅決絕地反抗。對于汪恩甲,她不是毫無好感,彼此也曾有過接觸,但蕭紅真實的意愿是希望退婚去北平讀高中。

逃跑的第一站是北平,那里有與她自幼投契的表兄陸哲舜。逃婚最直接最主要的目的,其實不過是尋找一個能資助她讀書的人,陸哲舜恰能給她提供這樣的幫助,即便只是暫時的。

他們租住在北平的一座小院中,蕭紅得以繼續(xù)在北平師大附屬女一中高中部讀書。這件事在親族中掀起了軒然大波。陸哲舜有家室,和表妹同居一處,對于陸家與張家人來說,這必然是件刺眼甚至刺心的大難堪。為表懲戒,張家立刻切斷了蕭紅的經(jīng)濟(jì)來源。

長安米貴,白居不易,兩人靠著陸哲舜少得可憐的生活費(fèi)過日子,很快面臨極大的窘境。寒冬臘月,蕭紅連御寒的毛衣毛褲也沒有,最終還是由朋友李潔吾借錢給她購置了一套衣物。

生活中不絕的麻煩導(dǎo)致蕭紅與陸哲舜相處日益冷淡,沖突不斷。對于兩人的關(guān)系是否另有隱情,是否摻雜情感糾葛,世人有諸多揣測。1981年,蕭紅的朋友李潔吾在一篇文章里回憶過那段時期,說陸哲舜對蕭紅確實有愛戀之意,有一次蕭紅寫信給李,說表哥企圖對她無禮,李潔吾為此還痛罵了陸哲舜一頓。但這畢竟是一家之言,跨越漫長的歲月,回憶的波形是否早已變化扭曲,誰也無從得知,更無法確定。

可毋庸置疑,經(jīng)濟(jì)問題確實在很大程度上動搖了兩個年輕人的意志力。自由是脆弱不堪一擊的,獨(dú)立自主隨心所欲的日子轉(zhuǎn)瞬即逝。陸家以斷供生活費(fèi)威脅陸哲舜,陸哲舜心生悔意,對家人選擇屈從,蕭紅不得不從北平狼狽落魄地回到東北。

這一場私奔事件在呼蘭縣簡直聳人聽聞千夫所指,給張家?guī)砬八从械膼u辱與壓力。平心而論,蕭紅在這件事上表現(xiàn)出的任性與離經(jīng)叛道,并非毫無錯處,張氏家族將其判定為傷風(fēng)敗俗、有辱門楣,也不是毫無道理。

蕭紅回家后的當(dāng)天半夜,其父張廷舉下令舉家離開呼蘭河,悄然遷往他的老家阿城鄉(xiāng)下。

蕭紅被軟禁了六個月,1931年10月初,她逃到了哈爾濱,對于這次出逃的詳細(xì)經(jīng)過,蕭紅一直守口如瓶,從她之后的著作里也很難尋到確切的細(xì)節(jié)?;蛟S是因其中困頓難堪無法言說,沉默既是敏感,亦是不愿人知曉的脆弱。人之常情,愿意呈現(xiàn)給別人的自我經(jīng)歷,大多是加工與篩選過的修飾與掩藏。

在家族專制面前,蕭紅如一匹烈駒,拼盡了全力去對抗眼前的藩籬,但她畢竟沒有玉石俱焚的勇氣,更何況經(jīng)濟(jì)無法獨(dú)立,只能被迫妥協(xié)——不管是妥協(xié)于家庭,還是妥協(xié)于他人,比如她一直排斥的未婚夫汪恩甲。

讓我們重新回到1931年冬天的哈爾濱。流離失所的年輕女子戴著結(jié)冰的手套,無助地拍打那扇無人回應(yīng)的房門,她心生怨懟,委屈無助,卻又那般不愿屈服。

家已不是家,在她再次出逃之后,張家正式開除了蕭紅的族籍,她成了名副其實的無家可歸者,成了一個浪人。為了生存,蕭紅最終還是投奔了曾經(jīng)鄙視且背叛過的未婚夫。

“瑩姐,你走到哪里去?”

某一天,落魄的蕭紅在清冷的哈爾濱街道偶遇了弟弟張秀珂。“渺小的同情者和被同情者”在一家咖啡館稍作停留,弟弟請姐姐喝了一杯熱咖啡,他的姐姐看起來無比可憐。

你到哪里去?

弟弟問姐姐。他這個姐姐的出走,使得家族身敗名裂,黑龍江省教育廳以教子無方的名義撤銷了父親的職務(wù)。張秀珂凝望蕭紅的眼神應(yīng)該是復(fù)雜的,有埋怨,有憐憫。

蕭紅用茶匙攪著杯子,咖啡喝干了,茶匙還攪著空空的咖啡杯。心情如離了岸的海水,若非遇到大風(fēng)是不會翻起漣漪的。街車多了起來,人影凌亂地在窗戶上亂閃,弟弟在說什么,做姐姐的好似也聽不太進(jìn)去,她墜入她幻想的深井中。

姐弟倆很快分別,如同未曾遇見。蕭紅無目的地在寒冷的街上走著,冷空氣刺激喉部,她小聲咳嗽起來。然而,刻意不去在意的往事,在多年后卻依舊留有余溫。

她記得和弟弟那天的對話,一直記得:

“瑩姐,我看你還是回家的好!”

“那樣的家我是不能回去的,我不想讓和我站在兩極的父親來豢養(yǎng)?!?img alt="" src="https://img.dushu.com/2022/02/12/1228325062858.png" />

是負(fù)氣的話,還是由衷的表達(dá)?

與弟弟匆匆一晤后,兩人保持著通信。很多年以后,蕭紅追憶往事,以充滿感慨的筆觸在一封信中對弟弟說:

家里的櫻桃樹這幾年結(jié)櫻桃多少?紅玫瑰依舊開花否?……關(guān)于你的回信,說祖父的墳頭上長了一棵小樹,在這樣的話里,我才體味到這封信是弟弟寫給我的?!傻?,我們都是自幼沒有見過海的孩子,可是要沿著海往南下去了。海是生疏的,我們怕,但是也就上了海船,飄飄蕩蕩的,前邊沒有什么一定的目的,也就往前走了。

“瑩姐,你走到哪里去?”

多年后,當(dāng)遠(yuǎn)在異鄉(xiāng),歷經(jīng)磨難,感情千瘡百孔的蕭紅書寫著上面的文字時,當(dāng)她回想起弟弟哀憫的問話時,憶起那段如熾焰燃燒的青春時光,不知是怎樣的心情。

是啊,蕭紅,你要去往何處?你要飛向何方?

1932年2月,日本軍隊進(jìn)駐哈爾濱。3月,偽滿洲國建都長春。蕭紅與汪恩甲在東興順旅館同居了七個多月。汪恩甲養(yǎng)尊處優(yōu),是出了名的紈绔子弟,他有吸食鴉片的積習(xí),偶爾甚至帶著蕭紅一起吞云吐霧。蕭紅心灰意冷,應(yīng)該也不乏屈辱,她依傍的男人,原是她拼命要逃離的對象。紅塵中,哪個心懷浪漫的少女不期盼著青衫磊落的花紅少年,更何況蕭紅。但生活逼她做出的選擇,簡直諷刺得殘酷。

她懷孕了,哪兒也去不了了。

1932年5月,在蕭紅臨近產(chǎn)期的時候,汪恩甲突然不辭而別,他的銷聲匿跡成了蕭紅生平中的一個不解之謎。

電影《黃金時代》中,導(dǎo)演讓汪恩甲穿著睡衣離開旅館,似乎暗示了多種可能性:或許他是處心積慮離開蕭紅,或許另有隱情。

不少人像解謎一樣分析過汪恩甲的突然消失。

人性是復(fù)雜的,難以一言以蔽之。在蕭紅最落魄的時候汪恩甲確實不計前嫌向其施予援手,盡管他也提出過蕭紅無法拒絕的條件。還有一種解釋,汪家與軍隊有密切關(guān)系,日軍占領(lǐng)哈爾濱后,這樣的家庭身份必定十分危險,若說全家集體躲避日本人,也不是沒有可能,汪恩甲也許是得到消息外出避難去了。

《黃金時代》的導(dǎo)演許鞍華說:“可能他去自殺,去吸完最后一次鴉片,然后就消失了。也可能是他往后回到家庭,整家人搬走了?!?/p>

汪恩甲的人間蒸發(fā),讓蕭紅陷入比難堪還要可怖一百倍的絕望境地。

秦瓊賣馬,舞臺上曾經(jīng)感動過不少觀眾,然而有馬可賣還是幸運(yùn)的,到馬也沒得賣的時候,也就是蕭紅先生遭遇困厄最慘痛的時候。

蕭紅被關(guān)進(jìn)旅館一間破爛的倉庫里,被人密切監(jiān)視,旅館老板威脅著要將她賣去妓院,讓她賣身還債。挺著大肚子走投無路的蕭紅,在萬念俱灰的等待中消磨著生不如死的時光,而她敏感細(xì)微到纖毫的人生觸角,卻依舊頑強(qiáng)地在感應(yīng)著苦難賜予的深刻體悟。

在這一時期,她寫下了這樣的詩句:

去年的五月,

正是我在北平吃青杏的時節(jié),

今年的五月,

我生活的痛苦,

真是有如青杏般的滋味!

她放下筆,微微喘著氣。光線被溽熱的天氣烘得更為沉悶。七月的哈爾濱,幾乎每天都在下雨,窗外有街車駛過,車輪軋在濕漉漉的青石路面,像千百年都不曾變過的命運(yùn)的心跳聲。

山窮水盡走投無路的蕭紅,寫信向哈爾濱《國際協(xié)報》文藝副刊編輯求助。

1932年7月,青年作家蕭軍受《國際協(xié)報》委托前去東興順旅館看望蕭紅。

這是蕭紅與蕭軍的第一次相遇,一段銘心刻骨、具有人生里程碑意義的感情歷程,就此拉開序幕。

〔3〕

“她有一張近于圓形的蒼白色的臉,有一雙特大的閃亮的眼睛?!?/p>

1932年7月,蕭軍與蕭紅相遇了。1978年,劫后余生的蕭軍寫下了他與蕭紅的往事,那年他已是71歲的白發(fā)老人。

“這時候,我似乎感到世界在變了,季節(jié)在變了,人在變了,當(dāng)時我認(rèn)為我的思想和感情也在變了……出現(xiàn)在我面前的是我認(rèn)識過的女性中最美麗的人!也可能是世界上最美麗的人!她初步給我的那一切形象和印象全不見了,全消泯了……”

這片國土,從不缺乏細(xì)草幽花般的婉孌佳人,美人落難,亦有讓英雄怦然心動難忘終生的驚艷瞬間。但蕭軍初識的蕭紅,既不美麗,也不婉孌,更談不上驚艷。一個臨產(chǎn)的孕婦,蓬頭垢面,有明顯的白發(fā),身形浮腫,神情疲憊,身穿的破爛藍(lán)長衫已變成灰色,赤腳上穿著的舊拖鞋已經(jīng)變了形。陋室狹窄,泛著刺鼻的霉味,她的生活境況慘不忍睹,整個人像一株被狂風(fēng)吹到瓦礫場的茅草。

蕭軍的心動是從何時開始的呢?

他大大咧咧地走進(jìn)屋,以居高臨下的姿態(tài)俯瞰那個落魄女子。

“原來你就是報館的三郎先生。我正在讀一篇你寫的文章,還沒看完全……就是這篇《孤雛》?!?/p>

她對他說。

那段時間,蕭紅一直在讀著他在報上的連載,他的筆名叫三郎。蕭紅對蕭軍的才華印象深刻。

此刻,三郎就在她眼前,但不是她想象中的翩翩佳公子,竟然是個衣衫襤褸頭發(fā)亂蓬蓬的糙漢子,著一身褪了顏色的學(xué)生裝,穿一雙開了口的破皮鞋,連襪子都沒有,這讓她眼中掠過一絲訝異,但很快,這個糙漢子流露的勃發(fā)英氣讓她漸漸覺得親切,他的氣勢如虹,讓她心生信任并有了安全感。

“當(dāng)我讀著您的文章時,我想這位作者決不會和我的命運(yùn)相像的,一定是西裝革履地快樂地生活在什么地方!想不到您竟也是這般落拓啊!”她笑著坦言。

然而,他依舊是她浮蕩苦海時撈到的一塊堅硬的礁石。蕭紅完全沒有想到自己的呼救竟會得到回應(yīng),這簡直是個奇跡。

略頓了頓,蕭紅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以微顫的語音,將她的悲慘經(jīng)歷,將她的苦與不幸,將她的痛與淚,她的屈辱、她的奮爭,她對自由與美的渴望,盡情傾訴給這并不熟悉的陌生男人。

在蕭紅的敘述中,蕭軍不知不覺觸摸到一顆赤子之心滾燙的溫度,從蕭紅強(qiáng)忍的不甘、倔強(qiáng)的眼神里,他感受到她的靈氣、才氣與激情,感受到她的切膚之痛。

環(huán)顧四周,他看到床上散亂的紙片,那是她在絕境中信手勾勒的詩與畫:

這邊樹葉綠了,

那邊清溪唱著。

姑娘啊,

春天來了,春天到了。

心動,是在這一刻開始的嗎?

“這是誰畫的圖案?”

“是我無聊時干的?!褪怯眠@段鉛筆頭畫的?!彼龔拇采蠈さ揭欢渭s有一寸長短的紫色鉛筆頭舉給蕭軍看。

“這些‘雙鉤’的字呢?”

“也是……”

“你寫過《鄭文公》嗎?”

“還是在學(xué)校學(xué)畫時學(xué)的……”

“這些詩句呢?”

“也是……”

蕭軍深深動容:“在我面前的只剩有一顆晶明的、美麗的、可愛的、閃光的靈魂!……我馬上暗暗決定和向自己宣了誓:我必須不惜一切犧牲和代價——拯救她!拯救這顆美麗的靈魂!”

蕭軍,本名劉鴻霖,出生于遼寧凌海市的一個小山村,10歲時隨父親從遼寧遷往吉林長春,開始接受教育。1929年以“酡顏三郎”為筆名完成第一部白話文小說《懦……》,1932年前往哈爾濱,正式開始文學(xué)生涯。

“但得能為天下雨,白云原自一身輕?!笔捾姰?dāng)過兵,也曾長期接觸社會底層,天性剛猛不羈,有強(qiáng)烈的反抗精神,身上煥發(fā)著英雄主義光彩。或許正因為這一點(diǎn),也因為天緣湊巧,他能被蕭紅打動,蕭紅亦能為他心折。

困如囚鳥的蕭紅與蕭軍開始了天馬行空的交流,他們談人生,談亂世,談生死,談愛情。

蕭紅笑問:“你對于愛的哲學(xué)是怎樣解釋的?”

蕭軍回答:“談什么哲學(xué)……愛便愛,不愛便丟開!”

“如果丟不開呢?”

“丟不開,便任他丟不開。”

說完,他們同時放聲大笑。

與君初相識,猶如故人歸,他們像是久別重逢的知交。臨別,蕭軍有數(shù)次想擁抱那個亮眼睛的憔悴的女子,但終究還是克制住了。

當(dāng)晚,蕭紅懷著忐忑矛盾的心情寫下了又一支《春曲》:

我愛詩人又怕害了詩人,

因為詩人的心,

是那么美麗,

水一般地,

花一般地,

我只是舍不得摧殘它,

但又怕別人摧殘,

那么我何妨愛他。

次日,兩個年輕人陷入了狂風(fēng)暴雨般的熱戀。

你會說,我們的愛進(jìn)展得太快了!太迅速時,怕要有不幸的事情發(fā)生在橫障我們吧?畸娜!不錯!我們是太迅速了,由相識至相愛僅是兩個夜間的過程罷了。竟電擊風(fēng)馳般,將他們經(jīng)年累月,認(rèn)為才能傾吐的、嘗到的……那樣劃著進(jìn)度的分化……在他們那認(rèn)為是愛之歷程上不可缺的隆典……我們呢全有了。

對于二蕭的相知相愛,電影《黃金時代》的編劇李檣說:“蕭軍可以跨越所有最世俗的情感的界線,而跟孕中的這么一個女人……他并沒有因為外在的東西,而掩蓋了他對這個女性最優(yōu)美的一種認(rèn)知。某種程度來說,他們彼此是對方的締造者?!?/p>

雨淅淅瀝瀝地下著,沒有絲毫要停止的意思,流金鑠石的盛夏,在風(fēng)雨晦暝中漸布災(zāi)云。蕭軍和朋友們?yōu)榇罹仁捈t四處奔波一籌莫展,而一場浩浩蕩蕩的洪水,在接連20余日的降雨之后,裹挾著風(fēng)雷而來。

1932年8月,松花江堤決口,洪水很快便涌入哈爾濱市區(qū),東方莫斯科——哈爾濱盡成澤國。

蕭紅獨(dú)自坐在窗口,水如遠(yuǎn)天一樣蒼渺,日光明晃晃浮動,氣氛是如此動蕩不安。她撫摸著隆起的肚腹,汗味在被褥間發(fā)散,鼻翼翕動,嘴唇微張,眼睛茫然地瞪著。窗外,太陽遼闊地照耀著……然后是黃昏,靜靜沉落在水里,水的氣味在空中流蕩,不知誰家的小豬被丟在半路,在水中絕望地尖叫……

……小河流水反照在水面,不定形地亂搖,又夾著從窗口不時沖進(jìn)來嘈雜的聲音。什么包袱落水啦!孩子掉下陰溝啦!接續(xù)的,連綿的,這種聲音不斷起來,這種聲音對她似兩堵南北不同方向立著的墻壁一樣,中間沒有連鎖……我怎么辦呢?沒有家,沒有朋友,我走向哪里去呢?只有一個新認(rèn)識的人,他也是沒有家的??!外面的水又這樣大,那個狗東西又來要房費(fèi)。我沒有……她似乎非想下去不可,像外面的大水一樣,不可抑止地想:“初來這里還是飛雪的時候,現(xiàn)在是落雨的時候。剛來這里肚子是平平的,現(xiàn)在卻變得這樣了……”

東興順旅館的一層被洪水淹沒了。住客連同旅館老板開始四散逃命,困住蕭紅的囚籠一下子空了。趁著大水,蕭紅挺著大肚子,從帶陽臺的窗戶翻出去,搭上一艘運(yùn)柴的小船逃出了旅館,這場天災(zāi)讓她重獲了自由,與她的愛人會合。

松花江決堤三天了,滿街行走大船和小船,用箱子當(dāng)船的也有,用板子當(dāng)船的也有,許多救濟(jì)船在嚷,手中搖擺黃色旗子。住在二層樓上那個女人,被只船載著經(jīng)過幾條狹窄的用樓房砌成河岸的小河,開始向無際限閃著金色光波的大海奔去……

這真是一場傾城之戀啊,可誰知道會不會又是一段塵劫情殤?

〔4〕

在哈爾濱市立醫(yī)院,經(jīng)過一場驚心動魄痛不堪言的分娩,蕭紅生下了她與汪恩甲的孩子,因為無力撫養(yǎng),孩子生下不久便被送了人,詳情無人知曉。只是在一年后,蕭紅在她的小說《棄兒》中曾有過幾筆描述。

涼薄,絕望,糾結(jié),痛心,可憐,無奈……看客或許能從中捕捉到蛛絲馬跡,但殘酷的真相、血淚的滋味,只有蕭紅自己品味得最為透徹。即便假作無意,假裝忘記,當(dāng)一切消泯于歲月的塵埃之中,那片破瓦枯井殘山剩水的記憶,依舊是一踩上去就會痛徹心扉的荊棘。

這次生產(chǎn)極大摧殘了蕭紅的身體,也可能在同等程度上打擊了她的心理。從此,蕭紅衰弱多病,從未復(fù)原,性格中存有的病灶亦愈加根深蒂固。

出院的產(chǎn)婦,抱著孩子坐著汽車由家人陪著,迎向幸福安穩(wěn)的生活。而蕭紅,懷中沒有抱著孩子,只有眼前的一條大街要她走,窮困潦倒的愛人攙扶著她,他們一步步,艱難地邁向未知的明天。

1932年秋天,蕭紅和蕭軍在歐羅巴旅館開始了同居生活,那年蕭紅22歲,蕭軍25歲。

旅館的小房間,見證了兩個年輕人清貧卻生動的日子。

白色房間如同支起了幔帳,桌上除了一塊桌布便空無一物。饑餓與病痛折磨著蕭紅,昏昏沉沉之間,她想喝水,以為蕭軍會遞來水杯,卻見他無奈地張著手:“拿什么喝呢?用臉盆來喝吧!”

高大的茶房走進(jìn)來,問:

“租鋪蓋嗎?”

“租?!?/p>

“五角錢一天?!?/p>

他們同時開口:“不租,不租!”

茶房立刻動手收拾。床單,枕頭,桌布,很快隨他一同消失。房間如同遭遇洗劫,床上是腫脹難看的草褥子,桌子是破的,瘢痕顯露。

貧困加深了兩個人相濡以沫的親密。他們在草褥上擁抱親吻,晚餐是硬邦邦的黑列巴和一小撮白鹽,但那又算得了什么?

愛的甘醇,似乎就該是如此甜蜜、辛辣、苦寒,如此百滋百味。

蕭紅寫道:

當(dāng)他愛我的時候

我沒有一點(diǎn)力量

連眼睛都張不開

我問他這是為了什么

他說愛慣就好了

啊,可珍貴的初戀之心!

她讓自己沉浸在自由與浪漫帶來的暈眩里,用以挺過一陣猛烈過一陣、撲面如暴風(fēng)的艱辛與困厄。身為女人,更何況靈秀敏感如她,在愛與困苦如兩團(tuán)烈火同時燃燒的時刻,放開了整個生命去體驗一切、感受一切。

現(xiàn)實的確很骨感,骨感得令人背脊發(fā)寒。很少有女作家像蕭紅那樣體驗了剝皮削骨般殘酷的饑寒。

打開小小的窗戶,那是通向人間的孔道,樓頂,煙囪,飛雪飄飄的沉重天空。在等待的時刻她總是擔(dān)心:他會不會凍壞了?沒有帶回面包來吧?

饑餓中她幻想著盛著肉餅、番薯、大片有彈力面包的托盤,待愛人終于回來,他褲管拖著泥,鞋底穿了孔,雙手卻空空。光禿禿的木桌上,只有冒著寒氣的刷牙缸,陪伴他們將一個饅頭吃完。

他問:“夠不夠?”

“夠了,你呢?”

“也夠了?!?/p>

遠(yuǎn)處,手風(fēng)琴聲飄過來,凄然又歡樂。

可還是餓啊。

蕭軍沒有了工作,終日奔走謀職,打短工,四處借貸。有時候借到五角錢都必須省吃儉用管三天。蕭紅常常餓得頭暈眼花整夜失眠,“肚子像被踢打放了氣的皮球”,她甚至動念去偷竊別人掛在過道門邊的面包。結(jié)了霜的玻璃窗流著淚,一條一條的淚水滑落,旋即是號啕,寒冷鞭笞著她,讓她像渾身浴在冰水里。

這就是“只有饑寒,沒有青春”。

這是一段相當(dāng)艱辛難熬的日子,他們一同挺過去了。也是在這段日子里,蕭軍鼓勵與引領(lǐng)蕭紅走進(jìn)了文學(xué)的世界。

獨(dú)屬于這個女子的文學(xué)舞臺,早已等候多時。

1933年5月,蕭紅以悄吟為筆名在《國際協(xié)報》上發(fā)表了短篇小說《王阿嫂的死》。緊接著,《棄兒》《看風(fēng)箏》等小說相繼問世。

蕭紅的作品,不論是早期練筆之作,還是后期的成熟之作,都體現(xiàn)著作者本人強(qiáng)烈的個性色彩與感情氣質(zhì)。

她纖細(xì)敏銳的藝術(shù)感受,細(xì)致描摹了北方中國農(nóng)村的沉滯閉塞,盡現(xiàn)那片浸滿血污與苦難的土地上百姓無休無止的生死劫。寫的是苦難,卻并不病態(tài),有著女性特有的純凈之美。其行文風(fēng)格,打破了文壇固有的格局。在非小說與小說間,蕭紅如驚鴻一般自由自在地游移。

出入于現(xiàn)時與回憶、現(xiàn)實與夢幻、成年與童年之間,善于捕捉人、景的細(xì)節(jié)……明麗凄婉,又內(nèi)含英武之氣。她的文體是中國詩化小說的精品。

蕭紅自此登上東北文壇,大放異彩。

1933年6月間,蕭紅和蕭軍參加了牽牛坊的左翼文學(xué)活動,蕭紅還成為星星劇團(tuán)的成員。白朗,羅烽,金劍嘯,舒群……這些志同道合的朋友,給予了蕭紅一段快樂難忘的時光。

這是一群有信仰的浪漫的年輕人,他們天真純粹,勇往直前,敢愛敢恨,更敢于追求與抗?fàn)帯H粲矛F(xiàn)在的詞匯來形容,他們當(dāng)是名副其實的“文藝青年”,但又不僅僅是文藝青年,他們也是革命者,不論是對應(yīng)于那個亂世,還是對應(yīng)他們自己的人生。

1933年秋天,朋友們湊錢為蕭紅和蕭軍自費(fèi)出版了文集《跋涉》。這是東北淪陷后出版的第一部新文學(xué)創(chuàng)作集,二蕭一舉成名,轟動了整個東北。這部文集迅速引起日本人的注意,不久即遭到查禁。

我慢慢地看著她,大概她也慢慢地看著我吧!她很漂亮,很素凈,臉上不涂粉,頭發(fā)沒有卷起來,只是扎了一條紅綢帶,這更顯得特別風(fēng)味,又美又凈。葡萄灰色的袍子上面,有黃色的花,只是這件袍子我看不很美,但也無損于美。到晚上,這美人似的人就在我們家里吃晚飯。

1934年冬天,一位女學(xué)生的出現(xiàn),讓蕭紅跟蕭軍的生活掀起波瀾。在《一個南方的姑娘》這篇文章中,蕭紅將這個女子稱為“程女士”。在那一系列文字里,她用“郎華”這個名字代指蕭軍。

程女士常到我們這里來,她是來借冰鞋,有時我們就一起去,同時新人當(dāng)然一天比一天熟起來。她漸漸對郎華比對我更熟,她給郎華寫信了,雖然常見,但是要寫信的。

又過些日子,程女士要在我們這里吃面條,我到廚房去調(diào)面條。

“……喳……喳……”等我走進(jìn)屋,他們又在談別的了!

我看她近些日子更黑一點(diǎn),好象她的“愁”更多了!她不僅僅是“愁”,因為愁并不興奮,可是程女士有點(diǎn)興奮。我忙著收拾家具,她走時我沒有送她,郎華送她出門。

我聽得清楚楚的是在門口:“有信嗎?”

或者不是這么說,總之跟著一聲“喳喳”之后,郎華很響的:“沒有。”

又過了些日子,程女士就不常來了,大概是她怕見我。

此時,蕭紅的文學(xué)創(chuàng)作已如順著山石流下的清泉,源源不絕,充滿活力,但她內(nèi)心的矛盾、對感情的患得患失,和每一個深陷于愛情的女子是一樣的。

倘若沒有和那個男人相遇,她會過著什么樣的生活?也許已經(jīng)死了,也許還活著,但絕不會是現(xiàn)在這個樣子。他們互相成就,或許在起初,他成就她更多一些。在文學(xué)上他們是天作之合的伴侶,但超乎文學(xué)之外,他們不過也是一對尋常的世俗男女。

那一刻,再次回味他們相遇之初,對于愛情的解讀,是否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她問他:“你對于愛的哲學(xué)是怎么解釋呢?”

他的回答是:“什么哲學(xué)呀,愛便愛,不愛便丟開?!?/p>

“要是丟不開呢?”

“丟不開,就任他丟不開吧?!?/p>

……

呵,面對蕭軍大開大合的性情,撫摸著熱情褪去后粗糲的本質(zhì),蕭紅內(nèi)心的痛苦輾轉(zhuǎn),不難想象。

所謂現(xiàn)世安穩(wěn)歲月靜好,不過是映在窗欞上轉(zhuǎn)瞬即逝的月光,攤上那個時代與那個人,實現(xiàn)起來,恐怕是無比地艱難。

舒群、金劍嘯等皆是追求進(jìn)步的青年,先后加入了共產(chǎn)黨,1934年春,因為失去了黨組織關(guān)系,舒群離開哈爾濱前往青島。隨著社會形勢日趨緊張,金劍嘯和羅烽等受黨組織委托,幫助蕭紅、蕭軍離開哈爾濱去青島投奔舒群。聚散如風(fēng),知交半零落。兩年后金劍嘯犧牲,被日本人殺害于齊齊哈爾。

金劍嘯在蕭紅心目中亦師亦友,金劍嘯對她與蕭軍二人在生活上也有過非常多的幫助,蕭紅無比悲痛地寫道:

別人對你不能知曉,

因為你是一棵亡在陣前的小草。

……

將來全世界的土地開滿了花的時候,

那時候,

我們?nèi)浧穑?/p>

亡友劍嘯,

就是這開花的一粒土泥。

年輕的蕭紅和蕭軍乘船渡海往青島而去,他們將在那里寫下他們一生中最重要的文字,他們的情感,也將伴隨著那些作品,交融蔓延,悲喜共生。

別了,東北,遼闊蒼茫的黑土地。

別了,呼蘭河。

  1. 錢理群、溫儒敏等著《中國現(xiàn)代文學(xué)三十年》。
  2. 蕭紅《呼蘭河傳》。
  3. 蕭紅《永久的憧憬和追求》。
  4. 蕭紅《過夜》。
  5. 蕭紅《初冬》。
  6. 蕭紅《九一八致弟弟書》。
  7. 許廣平《追憶蕭紅》。
  8. 蕭紅《偶然想起》。
  9. 蕭軍《我和蕭紅六年來由相識、相結(jié)到訣別》(1978)。
  10. 蕭軍《燭心》。
  11. 蕭紅《棄兒》。
  12. 蕭紅《棄兒》。
  13. 蕭紅在《餓》《雪天》《度日》等散文中,對她與蕭軍饑寒交迫艱難度日的那段時光有詳細(xì)描述。
  14. 錢理群、溫儒敏等著《中國現(xiàn)代文學(xué)三十年》。
  15. 蕭紅《一個南方的姑娘》。
  16. 蕭紅《一粒土泥》。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