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唐明皇

錢鍾書選唐詩:上下(套裝共2冊) 作者:錢鍾書選,楊絳錄 著


唐明皇

唐明皇(685—762),名李隆基,睿宗皇帝之子。曾封楚王、臨淄郡王。中宗皇帝駕崩,韋后臨朝稱制,他率兵誅韋后及其黨羽,迎立睿宗,被立為皇太子。先天元年(712)即位,在位四十五年,年號先后為開元、天寶。前期勵精圖治,成就“開元盛世”。天寶之后溺于享樂,任用非人,國勢日衰,終于釀成天寶十四載(755)的安史之亂,長安陷落后逃奔成都避難。肅宗皇帝即位,尊為太上皇。至德二載(757)返回長安。享壽七十八,謚號“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后世遂稱其“唐明皇”,廟號玄宗。工詩能文,通音律,對唐詩的繁榮有積極貢獻(xiàn)。

經(jīng)鄒魯祭孔子而嘆之[1]

夫子何為者,棲棲一代中[2]。
地猶鄹氏邑,宅即魯王宮[3]。
嘆鳳嗟身否,傷麟怨道窮[4]。
今看兩楹奠,當(dāng)與夢時同[5]。

[1] 開元十三年十一月玄宗封泰山,曾幸孔子宅,并祭其墓。詩作于此時。

[2] 棲棲:奔走勞碌。指孔子為推行儒術(shù)而游說諸國。

[3] 鄹(zōu):即魯邑,孔子之父為鄹邑大夫,孔子出生于此。在今山東曲阜。魯王宮:漢代魯共王劉余曾壞孔子舊宅,建造宮室。

[4] 嘆鳳:意為感嘆生不逢時?!墩撜Z·子罕》:“子曰:鳳鳥不至,河不出圖,吾已矣夫?!狈瘢╬ǐ):命運不濟(jì)。傷麟:與“嘆鳳”意同。麟為仁獸,孔子聽說有人捕獲了麟,大為傷感,曰:“吾道窮矣!”見《史記·孔子世家》。

[5] 兩楹奠:孔子曾對子貢說,自己做夢“坐奠于兩楹之間”。兩楹,堂前兩根立柱之間,即堂之正中。見《禮記·檀弓》。夢時:即孔子夢中事。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