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子昂
陳子昂(661—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三臺)人。少任俠,年十八始發(fā)憤讀書,開耀二年(682)登進士第。武后時授麟臺正字。曾隨喬知之北征同羅、仆固。歷官右衛(wèi)胄曹參軍、右拾遺。曾遭構(gòu)陷下獄。萬歲通天元年(696)隨建安王武攸宜北征契丹,觸犯攸宜被降為軍曹。軍還,仍為右拾遺。圣歷元年(698)解職歸侍老父。后為縣令段簡羅織罪名下獄,死于獄中。世稱陳拾遺。陳子昂是初唐詩歌革新的先驅(qū),極力抵制齊梁詩風(fēng)的影響,推崇“骨氣端翔,音情頓挫,光英朗練”的詩風(fēng),其理論主張與創(chuàng)作實踐均為詩歌在盛唐時期的健康發(fā)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感遇詩三十八首(錄三首)
蒼蒼丁零塞,今古緬荒途[1]?!?/td> |
亭堠何摧兀[2],暴骨無全軀[3]。 |
黃沙幕南起[4],白日隱西隅?!?/td> |
漢甲三十萬,曾以事匈奴[5]?!?/td> |
但見沙場死,誰憐塞上孤[6]?!?/td> |
翡翠巢南海[7],雄雌珠樹林。 |
何知美人意,驕愛比黃金[8]?!?/td> |
殺身炎州里,委羽玉堂陰[9]。 |
旖旎光首飾,葳蕤爛錦衾[10]?!?/td> |
豈不在遐遠,虞羅忽見尋[11]?!?/td> |
多材信為累,嘆息此珍禽?! ?/td> |
朔風(fēng)吹海樹[12],蕭條邊已秋?!?/td> |
亭上誰家子[13],哀哀明月樓?!?/td> |
自言幽燕客,結(jié)發(fā)事遠游[14]?!?/td> |
赤丸殺公吏,白刃報私仇[15]?!?/td> |
避仇至海上,被役此邊州。 |
故鄉(xiāng)三千里,遼水復(fù)悠悠?! ?/td> |
每憤胡兵入,常為漢國羞?! ?/td> |
何知七十戰(zhàn),白首未封侯[16]?!?/td> |
登幽州臺歌[17]
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18]?! ?/td> |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td> |
晚次樂鄉(xiāng)縣[19]
故鄉(xiāng)杳無際,日暮且孤征?! ?/td> |
川原迷舊國,道路入邊城。 |
野戍荒煙斷[20],深山古木平?!?/td> |
如何此時恨,噭噭夜猿鳴[21]?!?/td> |
[1] 丁零:西北部種族,鐵勒、回紇即其后裔之一部分。緬:遙遠。
[2] 亭堠:邊境地區(qū)的哨所堡壘。摧兀:高高矗立。
[3] 暴:同“曝”。
[4] 幕南:即漠南。
[5] “漢甲”二句:指漢高祖率軍三十二萬征討匈奴被困平城(今山西大同)事,見《史記·高祖本紀》。
[6] 孤:失去父親的孤兒。
[7] 翡翠:鳥名。南海:指今廣西至越南一帶。
[8] “何知”二句:翡翠鳥的羽毛可作女人首飾,極為珍貴。
[9] 炎州:南方炎熱之地,即首句之“南?!?。玉堂陰:美人居處。
[10] 旖旎、葳蕤:光鮮貌。
[11] 虞羅:獵人。
[12] 朔風(fēng):北風(fēng)。
[13] 亭:邊地哨所。
[14] 幽燕:今河北、遼寧一帶,古為幽州,戰(zhàn)國時燕國。結(jié)發(fā):指男子二十歲,成人之時。
[15] “赤丸”二句:游俠行徑。赤丸,俠客殺人前先要探丸,得赤丸者殺武吏,得黑丸者殺文吏,得白丸者主喪事。見《漢書·尹尚傳》。
[16] “何知”二句:用漢李廣故事。漢武帝時名將李廣,身經(jīng)七十余戰(zhàn),威震匈奴,卻未封侯。
[17] 幽州臺:即薊北樓,故址在北京。盧藏用《陳子昂別傳》:“(子昂)因登薊北樓,感昔樂生、燕昭之事,賦詩數(shù)首(指《薊丘覽古七首》),乃泫然流涕而歌?!彼杓创嗽姟?zhàn)國時燕昭王招募禮遇天下之士,樂毅等俱為其所用。
[18] 古人:指燕昭王。來者:后世如燕昭一樣的君王。
[19] 樂鄉(xiāng)縣:唐襄州屬縣,故址在今湖北荊門市北。
[20] 戍:駐兵的堡壘。
[21] “噭(jiǎo)噭”句:沈約《石塘瀨聽猿》有句“噭噭夜猿鳴”,此處襲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