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編 《長慶集》的世界
第一章 新樂府五十章——兼論其成立時期
因《新樂府》總序說:“元和四年為左拾遺時作”,故歷來一般認為《新樂府》是元和四年寫作的。雖然有兩三位學者提出過有可能元和七年完成的想法,但“元和七年說”并未為一般學術(shù)界認可。我想強調(diào)指出:
《新樂府》五十章是元和七年冬天在下絡(luò)完成的,而且此五十章在很長時間中沒有發(fā)表,我認為,一直到《白氏長慶集》問世的長慶四年才發(fā)表。
日本靜永健《試論白居易<秦中吟>的讀者層——與<新樂府>比較》(九州大學《中國文學論集》23,1994)據(jù)歷來普遍的看法,提出一個疑問:“白居易、元稹的作品中,對《秦中吟》的發(fā)言不少而給與它很高的評價,但有關(guān)《新樂府》的發(fā)言極少。這是怎么一回事?”于愚見有參考價值,這并不是可怪的現(xiàn)象。
(一)先確認歷來有關(guān)《新樂府》作成之年的議論。眾所周知,盧文□《群書拾補·白氏長慶集校正》卷三引明正德年間嚴震刊《白氏諷諫本》新樂府末尾的二十一字:“唐元和壬辰冬長至日左拾遺兼翰林學士白居易序?!?/p>
岑仲勉《論<白氏長慶集>源流并評東洋本<白集>》(1947)就此二十一字說:“總序末之別行,盧校多出‘唐元和壬辰冬長至日左拾遺兼翰林學士白居易序’二十一字。按:唐世翰學結(jié)銜,放在官前或官后,雖無一定,惟唐中葉已還,‘兼’字率就兼兩官者用之。左拾遺、官也,翰林學士、差遣也,于意不為兼。況翰學固極貴重之差遣,寧肯著一兼字以自歧視乎(行制俱云充,不曰兼)……。”他斷定此二十一字不是出于白氏手筆。
但,陳寅恪以為此二十一字有商榷之余地。他在《元白詩箋證稿》(1950)中說:“樂天新樂府雖題為:‘元和四年為左拾遺時作。’似其作成之年歲無他問題。然詳繹之,恐五十首詩,亦非悉在元和四年所作?!駠勒鹂景资现S諫本新樂府序末有:……一行。初視之殊覺不合,以元和壬辰即元和七年,是年樂天以母憂退居渭上。樂天于前二年即元和五年已除京兆戶曹參軍。其所署官銜左拾遺,自有可議。且兼翰林學士之言,似更與唐人題銜慣例不類。(見……岑仲勉先生《論白氏長慶集源流并評東洋本白集》)。但據(jù)白氏長慶集伍參詩解五律云:舊句時時改,無妨悅性情??芍獦诽煲鄷r改其舊作?;蛘叽诵聵犯m創(chuàng)作于元和四年,至于七年猶有改定之處,其‘元和壬辰冬長至日’數(shù)字,乃改定后隨筆所記之時日耶?否則后人傳寫,亦無無端增入此數(shù)字之理也?!?/p>
陳寅恪關(guān)于“左拾遺兼翰林學士”的官銜問題保留判斷,關(guān)于寫作日期,則重視此序而提出元和四年作,然后時時改作,到元和七年才完成的看法。
日本平岡武夫、今井清校定《白氏文集》第一冊(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1971)說:“盧校云,嚴本序末別行有唐元和壬辰冬長至日左拾遺兼翰林學士白居易序二十一字。案元和壬辰即七年。不合”。平岡、今井根本不理嚴本序。
朱金城《白居易集箋?!?1988)基本上肯定陳寅恪的見解而說:“竊以‘元和壬辰冬長至日’數(shù)字或系白氏隨筆所記,而‘左拾遺兼翰林學士’之署銜則仍疑為后人所增,陳氏所考亦未可置信?!?/p>
(二)我以為嚴本新樂府序末的二十一字肯定是白居易手筆。第一,仔細看白居易的詩文,確實有新樂府五十章元和七年在下絡(luò)完成的可能。第二,據(jù)日本太田次男說,《諷諫本》是很珍貴的白居易的文集的一種。太田次男《論臺灣國立中央圖書館所藏本白氏諷諫明刊本》(《日本中國學會報》30,1978)說:“諷諫本的本文與我國(日本)傳來的鈔本、敦煌本文字一致的地方甚多?!S諫本的祖本可能是比宋刊本出來時還早的,唐鈔本流傳時的新樂府五十章的單行本?!币虼耍硕蛔钟惺挚煽嫉膬r值。
但,這里有一個較大的問題,岑仲勉、陳寅恪、平岡武夫、朱金城各位先生都沒有注意。此二十一字中的“左拾遺”,現(xiàn)在流下來的嚴震本的后裔(明正德刻本四川布政使曾大有重刊本、清光緒十九年武進費氏景宋刊本、北京圖書館所藏諷諫本)都作“右拾遺”。我以為有很大可能諷諫本的祖本的文字是“右”。因此,如將此二十一字作為考察新樂府成立年代的資料,除了岑仲勉提出的問題以外,又有新的問題:如何解釋與他實際官歷根本不一致的“右”字。
我認為考察此問題時必須看的資料是白居易的翰林制詔(那波本卷三十七~卷四十、紹興本卷五十四~卷五十七)與中書制誥(那波本卷三十一~卷三十六、紹興本卷四十八~卷五十三)。
中書制誥與充翰林學士時所寫的制中(那波本卷三十九、四十)沒有官銜與史實不符的情況。但,卷三十七、三十八的“擬制”中出現(xiàn)的官銜大量與史實不符。我作出了“擬制”中與實際官銜不符的一覽表(詳日語拙著)。
岑仲勉以這些“不符”或者“錯誤”為證據(jù)將“擬制”的作品斷定為偽文。但日本學者都認為這些“擬制”作品確實是白居易自己所作。筆者在下一章《翰林制詔的“擬制”》中專門論述此問題。根據(jù)此結(jié)論,我們可以確認白居易寫出不副實際的官銜不足為怪。
他寫出的不副實際的官銜有幾種類型。有本來無其事實的,有將刑部尚書作為根本不同的門下侍郎的,有將司封郎中作為司勛郎中的較微小的不同的,有將中書省起居舍人(右史)作為門下省起居郎(左史)的、將門下省左補闕作為中書省右補闕的、門下省左散騎常侍作為中書省右散騎常侍等的“門下省(左)”與“中書省(右)”的變換等等。白居易故意寫出這些各種各樣的不副實際的官銜,而且這些“擬制”大都是他在下絡(luò)的元和六年到九年的兩三年之間寫出的。因此,將“左拾遺”變?yōu)椤坝沂斑z”這一種做法在該時期實在平常,沒有什么可怪。
但“兼翰林學士”的說法,白居易的制中無論何處都找不到第二例。這一點有待后考。
(三)以白居易作品中涉及《新樂府》的一些材料為線索,我們可以推測當時圍繞《新樂府》的某些實際情況。
《寄唐生》中說:“……我亦君之徒,郁郁何所為。發(fā)聲不能哭,轉(zhuǎn)作樂府詩。篇篇無空文,句句必盡規(guī)。功高虞人箴,痛甚騷人辭。非求宮律高,不務(wù)文字奇。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未得天子知,甘受時人嗤?!木?,與君為哭詞?!?/p>
這里說的“樂府詩”無疑是《新樂府》。結(jié)句說:“寄君三十章。”歷來,就此“三十章”,學者都說應(yīng)作“五十章”。我認為這是受成見影響的不自然的看法。元和三年到五年的這兩三年,《新樂府》總數(shù)還不到五十章,只有三十章?!案适軙r人嗤”的作品是《新樂府》的一部分。
元和八年在下絡(luò)詠出的《效陶潛體詩十六首·其六》中說:“……清光入杯酌,白露生衣巾。乃知陰與晴,安可無此君。我有樂府詩,成來人未聞。今宵醉有興,狂詠驚四鄰。獨賞猶復爾,何況有交親。”
這里說的“樂府詩”也是《新樂府》,“成來人未聞”蓋指元和壬辰(七年)剛完成,大家還不知道。
服除回京后,元和十年作的《讀張籍古樂府》中說:“張君何為者,業(yè)文三十春。尤工樂府詩,舉代少其倫。為詩意如何,六義互鋪陳?!覆?nèi)樂府,時得聞至尊。言者志之苗,行者文之根。所以讀君詩,亦知君為人。……”
這里,表面上他似只稱贊張籍的古樂府,但仔細讀此首各句,我們就可以看出一句句都同時意味著白居易本身的《新樂府》?!霸覆?nèi)樂府,時得聞至尊”表明到元和十年,他的《新樂府》還“未得天子知”的實態(tài)。
元和十年在江州作的七律《編集拙詩成一十五卷因題卷末戲贈元九李二十》說:“一篇長恨有風情,十首秦吟近正聲。每被老元偷格律(元九向江陵日,嘗以拙詩一軸贈行,自后格變),苦教短李伏歌行(李二十常自負歌行,近見予樂府五十首,默然心伏)。世間富貴應(yīng)無分,身后文章合有名。莫怪氣粗言語大,新排十五卷詩成?!?/p>
“苦教短李伏歌行”的自注“李二十”是李紳?!敖娪铇犯迨住钡摹敖辈粫笌啄暌郧?,一定是一兩年以前。那么,有很大可能自元和九年末到元和十年夏天之間,即白居易被貶江州之前,李紳任國子助教時,白居易給李紳看在下絡(luò)完成的《新樂府》五十章。
據(jù)這些材料,我們很自然可以想象,《新樂府》不是元和四年全部完成,而是元和七年前后在下絡(luò)才完成。而且服除回京后,給李紳看過此五十章。有可能李紳是最早看到全部五十章的人物。
《與元九書》中也有涉及《新樂府》的地方。“……仆當此日,擢在翰林,身是諫官,手請諫紙,啟奏之外,有可以救濟人病,裨補時闕,而難于指言者,輒詠歌之。欲稍稍遞進聞于上,上以廣宸聰,副憂勤;次以酬恩獎,塞言責;下以復平生之志。豈圖志未就而悔已生,言未聞而謗已成矣!……”
這里說的“而難于指言者,輒詠歌之”便是《新樂府》。“豈圖志未就而悔已生,言未聞而謗已成矣”指出的情況與《寄唐生》的“未得天子知,甘受時人嗤”同。由此可知他將已寫完三十章左右的《新樂府》想發(fā)表而希望“得天子知”,但周圍的一些人一看《新樂府》的一部分就激烈誹謗他,白居易沒辦法發(fā)表了。這就是當時圍繞《新樂府》的實際情況。
《秦中吟》和《新樂府》雖說都是“諷諭詩”,但其目的與規(guī)模都根本不同。《秦中吟》本來是想給朋友們或者人民看而詠出的詩歌,而且只有十首,一作完就馬上傳遍各地。《新樂府》的主要目的本來在“得天子知”,不在廣泛傳播,而且其數(shù)量比《秦中吟》多得多。因此,“行于時”并不容易。假如元和四年后的幾年中,幾十章的作品傳播于世,當時應(yīng)當有一、兩卷的鈔本,但沒有這方面的資料。
然則,《新樂府》究竟何時問世?我以為元稹編成《白氏長慶集》時,五十章才第一次全部公開了。
《白氏長慶集》元稹序說:“……因為《賀雨》、《秦中吟》等數(shù)十章,指言天下事,時人比之《風》、《騷》焉。予始與樂天同校秘書之名,多以詩章相贈答?!呛?,各在江、通,復相酬寄。巴蜀江楚間洎長安中少年,遞相仿效,競作新詞,自謂為元和詩。而樂天《秦中吟》、《賀雨》諷諭等篇,時人罕能知者。然而二十年間,禁省、觀寺、郵候墻壁之上無不書,王公、妾婦、牛童、馬走之口無不道。……”
這里說,《秦中吟》、《賀雨》等諷諭詩剛發(fā)表時,雖然知道這些作品的人并不多,但評價很高,后來過了近二十年的時間,這些作品播遍全國,不論階層人人吟誦《秦中吟》、《賀雨》這些作品。但,元稹序無一句提及《新樂府》。
我以為這并不是元稹故意忽視或者不提《新樂府》。他編《長慶集》時,《新樂府》確實還沒有受到大家的重視。所以,序中沒有評及《新樂府》。
《長慶集》不是刻本,是鈔本(據(jù)曹之《雕版印刷起源說略》,《傳統(tǒng)文化與現(xiàn)代化》,1994年第一期))。然則,《長慶集》雖然編成了,《新樂府》仍不可能廣泛流傳。我以為白居易去世后,《新樂府》的單行本才出現(xiàn),然后傳遍全國各地。何以如此說?白居易去世的前一年即會昌五年寫的《白氏集后記》中沒有《新樂府》的單行本的記載?!逗笥洝氛f:“白氏前著《長慶集》五十卷,元微之序;后集二十卷,自為序;今又續(xù)后集五卷,自為記:前后七十五卷,詩筆大小凡三千八百四十首。集有五本:一本在廬山東林寺經(jīng)藏院,一本在蘇州南禪寺經(jīng)藏內(nèi),一本在東都勝善寺缽塔院律庫樓,一本付侄龜郎,一本付外孫談閣童。各藏于家,傳于后。其日本、新羅諸國及兩京人家傳寫者,不在此記。又有《元白唱和因繼集》共十七卷,《劉白唱和集》五卷,《洛下游賞宴集》十卷,其文盡在大集內(nèi)錄出,別行于時。若集內(nèi)無而假名流傳者,皆謬為耳。會昌五年夏五月一日,樂天重記?!?/p>
假如《新樂府》“別行于時”,這里一定會有單行本的記載。此時,《新樂府》還是大集內(nèi)的一部分,單行本沒有出,因此,《后記》中無《新樂府》的記載。
(四)白居易從元和初年到十年被貶江州之前,一直奉身“兼濟”,費盡心血于《新樂府》的完成。對白居易,此十年正是“兼濟”和《新樂府》的時代。此十年的時間,白居易的志愿基本上沒有變化。
那么,《新樂府》末尾,白居易為什么簽“唐元和壬辰冬長至日右拾遺兼翰林學士白居易序”的二十一字?什么樣的意識讓他寫此二十一字?
白居易寫記虛銜可能有雙重義。
一,這些作品應(yīng)當是朝廷“采詩之官”作成的,而在沒有“樂府”、“采詩之官”制度的現(xiàn)在,詠出這些作品是相當于“采詩之官”的諫官的職能。二,但實際上,他自己已不任諫官,這些作品很遺憾不是自認相當于“采詩之官”的左拾遺、翰林學士白居易的作品,只是私人白居易作的《新樂府》的“擬制”。因此,他將這些作品視為一種“擬樂府”而寫出與實際不符的官銜。換而言之,與“擬制”的作品中為明確表示“擬制”,故意寫出虛銜的中正精神差不多。
但《新樂府》序末的虛銜可能帶著與“擬制”中虛銜稍微不同的感情。此簽名包含對雖說完成但“未得天子知”、“人未聞”的《新樂府》處境的寂寞、苦澀的感情。
第二章 試論翰林制詔的擬制
(一)岑仲勉曾撰著《白氏長慶集偽文》(1947)斷定白居易的翰林制詔中,那波本卷三十七、三十八(紹興本卷五十四、五十五)的作品大都是偽文。中國的學者,比如顧學頡、朱金城等都基本上支持岑仲勉的見解。中國學界仍受岑說的影響。
但日本學者,比如花房英樹、平岡武夫等很早提出反對岑說的意見。
一,他們都注目那波本、紹興本與金澤本(日本留下來的舊鈔本的代表)等總目與卷題明確表示“擬制”以外,還指出很有力的可考證據(jù)。日本蓬左文庫(原是江戶時代名古屋大名尾張家的文庫)藏那波本卷三十七的第十首《除郎官分牧諸州制》題下有“自此以下擬諸制詞并在翰林中作”的文字。是尾張藩藩儒細井平洲根據(jù)當時有的一種舊鈔本寫記的文字。有很大可能此十四字是白居易自注的佚文。二,唐代此外還有“擬制”作品,寫作“擬制”并不是特殊的事情。三,《杜佑致仕制》,細讀此制,可以看出,制中透露出的對杜佑的批評與《秦中吟》“七十而致仕,禮法有明文;何乃貪榮者,斯言如不聞?”是一致的。因此,制詔對白居易來說是與《策林》、《新樂府》同樣具有政治、社會意義的很重要的表現(xiàn)方式。四,編輯文集時,重視作品的藝術(shù)價值,往往忽視具體官銜與任命日期。因此官銜與史籍記載不符不可以作為偽文的證據(jù)。
(二)我以為日本學者的見解很妥當。另外,一,我就每一首的官銜正誤問題,參看著岑說進行了考察。其結(jié)果,制中寫記虛銜的方式有一定的規(guī)律。因此我們可以將這些作品看做白居易有一定的目的寫出的真的“擬制”。二,其用語以“直”的觀念為中心,確實反映當時白居易的信念。
下面略述此兩個問題。
第一,據(jù)岑仲勉的考察,卷三十七自第一首到第九首(據(jù)蓬左文庫本的“自注”應(yīng)是真制)的九首中,八首的官銜都與史籍記載一致,而且都是白居易服喪去下絡(luò)之前的作品。只有一首寫作年歲不明。此卷中《除郎官分牧諸州制》以下的二十五首中,寫年不明的共有七首,岑仲勉斷定偽文的作品是十八首。此十八首中沒有一首可以認為是充翰林學士時所作,官銜也都與史籍記載不一致。
卷三十八的四十三首,據(jù)金澤本都是擬制。據(jù)岑仲勉的考察,此卷中只有《除柳公御史中丞制》一首是充翰林學士時作,官銜與史籍的記載一致。十二首是存疑的。其他三十首都斷定偽文。
卷三十九的五十五首與卷四十的六十八首,都是充翰林學士時所作,是官銜都與史籍記載一致的真作。
岑仲勉考證的態(tài)度很公平、很嚴格。他以白居易翰林制詔的全部為對象,考察了其官銜與史籍的記載是否一致的問題,不是先對“擬制”的作品有成見,然后專門對“擬制”進行特別嚴格的考察。從岑仲勉考察的結(jié)果中可以看出,官銜是否一致的問題與諸本指示的真制和“擬制”的類別基本上對應(yīng)。應(yīng)是“擬制”的作品,其寫記官銜大都與史籍的記載不符,或者其寫作是元和六年四月后在下絡(luò)服喪時。非“擬制”的作品差不多都是充翰林學士時寫的,而且其官銜都與史籍的記載一致。
我以為此對應(yīng)決非偶然。不是因為是偽文故其官銜與史籍不符,卻是由于白居易系統(tǒng)地寫記虛銜的結(jié)果。他可能是為了將擬制與真正的制詔明白地加以區(qū)別,故意寫記這些虛銜。
第二,其用語有明顯的傾向。白居易在“擬制”中以“直”為中心觀念,“直”的觀念表現(xiàn)了年青時白居易對官人和官僚社會懷抱的理想。這里舉一個例子:
《除裴度中書舍人制》(卷三十七)說:“司勛郎中知制誥裴度:以茂學懿文,潤色訓誥,體要典麗,甚得其宜;施之四方,朕命惟允。況中立不倚,道直氣平,介然風規(guī),有光近侍。臺郎滿歲,班列當遷;綸閣之職,所宜真授?!?/p>
岑仲勉就此制說:“按《舊書》一七〇度本傳‘元和六年,以司封員外郎知制誥,七年,魏博節(jié)度使田季安卒,……憲宗遣度至魏州宣諭,……使還,拜中書舍人’?!独晒倏肌菲咭酥?,謂‘案《新、舊傳》俱云以司封員外郎知制誥,制云司勛誤’。語猶有?。簧w《新傳》求省,故略去封中一轉(zhuǎn),然按諸官制,員外知誥,非遷郎中后不能正授舍人,此制之誤,是誤司封郎中為司勛郎中,非誤司封員外郎為司勛郎中也?!?/p>
岑仲勉對官銜問題的考證很嚴格,此制官銜確實與史籍的記載不符。但我以為此制還是白居易寫作的。司封郎中與司勛郎中都屬于吏部,前者掌管封爵、后者掌管俸祿,官品都是從五品。雖是兩種官銜,名稱、職掌都很相似,但當時朝臣不會不知此區(qū)別。加之,《長慶集》問世的長慶末年,裴度是已任過宰相的天下元老。官銜有錯誤,誰都很容易發(fā)現(xiàn)。因此,我以為白居易為明確表示這些作品不是任翰林學士時寫的正式作品而是“擬制”,故意將“司封”變寫“司勛”。
我以為此制一定是白居易寫的,更大的理由在此制的用語與其表現(xiàn)的思想。
《除孔等官制》(卷三十八)說:“……駕部郎中薛存城:廉潔直方,飾以詞藻;中立不倚,介然風規(guī)。吏部員外郎王涯:端明精實,加之以敏;懿文茂學,尤推于時。……”《除裴度中書舍人制》中有的“茂學”、“懿文”、“直”、“中立不倚”、“介然風規(guī)”等詞,這里都可以看到。此兩首制無疑是出自一人之手。而且白居易《養(yǎng)竹記》(卷二十六,貞元十九年)中說:“……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見其性,則思中立不倚者。……”這里可以看出“直”、“中立不倚”的詞語。
通過這些用語一致的現(xiàn)象,我們可以了解這些作品是以同一的思想為背景的。這一思想一言以蔽之就是“直”。這些作品的作者一定是同一個人,就是白居易。
翰林制詔的“擬制”作品中,可以看出,圍繞“直”這一中心概念,連帶出現(xiàn)的尚有“介然風規(guī)”、“中立不倚”、“終然不渝”等語匯。此“直”的思想便是白居易充翰林學士投身“兼濟”時期的關(guān)鍵思想。對于當時作為補佐天子之臣下的白居易來說,“直”有絕對最高的倫理價值。擬制正是在下絡(luò)服喪時還不失諫官的自尊心與使命感的白居易的“直”的思想的表現(xiàn)。他借擬制的虛構(gòu)表現(xiàn)了自己對王朝體制、官人的理想。
(三)白居易長慶年間在中書制誥的寫作中將制的文學推向了新境界。中書制誥的舊體與新體,其作法有很大不同。舊體都是長篇大作,新體大都是簡明的短篇(兩體特點詳于前編第七章)。
中書制誥舊體比翰林制詔改進的地方。中書制誥舊體的作品打破了制容易陷入抽象敘述的局限,具有了現(xiàn)實的描寫和生動的感情。舊體中天子的治國理念與感情、臣下的個性與心情都表現(xiàn)得很具體、生動,獲得了很大成功。翰林制詔的作品當然也是天子意旨的表現(xiàn),但還是不能脫離抽象性強的語言。其主要原因在四字句的字數(shù)與節(jié)奏的束縛。一首制中四字句占的比率,翰林制詔平均百分之七十四,中書制誥舊體平均百分之四十八,新體平均百分之六十三。這表明白居易的舊體打破了四言的束縛,把制從四言中解放出來,使具體、生動的表現(xiàn)成為可能。
這里,以《元稹除中書舍人翰林學士制》為例,其云:“敕:仲尼曰:‘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言之無文,行而不遠。’故吾精求雄文達識之士,掌密命,立內(nèi)廷;甚難其人,爾中吾選。朝散大夫守尚書祠部郎中、知制誥、上柱國、賜緋魚袋元?。喝ツ晗模巫造舨軉T外郎(郎字,各本無,今從金澤本、管見鈔本),試知制誥;而能芟繁詞艷句,使吾文章言語,與三代同風。引之而成綸,垂之而為典訓。凡秉筆者,莫敢與汝爭能。是用命汝為中書舍人,以司詔令。嘗因暇日,前席與語,語及時政,甚開朕心。是用命汝為翰林學士,以備訪問。仍以章綬,寵榮其身。一日之中,三加新命。爾宜率素履,思永圖,敬終如初,足以報我??墒刂袝崛?、充翰林學士、仍賜紫金魚袋。散官如故?!?此文文字據(jù)《文苑英華》卷三八四)
此制先說王言必須具有“文”,接著敘述求人之難,終于找到元稹以及提拔的經(jīng)過,并且予其“與三代同風”的褒獎。然后描寫最近在宮廷中,天子與元稹促膝暢談的場面。最后表示很高興任命他為翰林學士、中書舍人。此制不光充分寫出新任的官職的使命、本人的成績、才能等制文應(yīng)備的問題,還生動地表現(xiàn)出天子對元稹的親密感情。
上例中,與具體、生動的內(nèi)容相對應(yīng),四字句率不到百分之五十,對偶只有三對,文章駢散交錯,節(jié)奏自如。
中書制誥舊體的成就與白居易作為朝臣的人格成熟有很密切的關(guān)系。白居易充翰林學士時充滿作為諫官的自負心與使命感。當時他雖然很想體會、表現(xiàn)至尊人物的意旨與心情,但急于奉身“兼濟”,眼界還窄,缺乏善于體會、表現(xiàn)的寬廣胸懷和靈活精神。其后經(jīng)過流貶江州,任過“文士之極任”(杜佑《通典》卷二十一)的中書舍人,獲得了深厚的處世經(jīng)驗,作為朝廷重臣的意識很穩(wěn)固,自信沉穩(wěn)、度量寬弘。白居易的人格成熟使他的制誥達到新的藝術(shù)高度。
第三章 白居易的閑適詩——兼論其主要觀念成分的變化
此章以二百十六首閑適詩為對象,以構(gòu)成閑適思想的幾種觀念的分析為線索,探討閑適詩的本質(zhì)和變化;同時討論了《長慶集》的三類古體即諷諭詩、閑適詩、感傷詩的分類方式的創(chuàng)造以及編《后集》時放棄此分類的原因。筆者首先拈出“帝都名利場”、“知足安分”、“外物”、“天命”、“委順”等構(gòu)成閑適詩的幾種主要觀念,進而探討這些觀念在各個時期的結(jié)合、變化情形,在此基礎(chǔ)上提出以下看法:
(一)在江州的貶謫生活里他尋求能同時支持返京復職與山居退隱兩種愿望的理論。所以與孟子“兼濟”、“獨善”的理論結(jié)合起來創(chuàng)造的諷諭詩、閑適詩的這種分類,我們不可以像平岡武夫那樣專門重視“兼濟”而單純看做諷諭詩和非諷諭詩的兩類。
(二)關(guān)于大和二年編《后集》五卷時放棄了古體三類的原因,平岡武夫歸因于“兼濟之志”的衰退,花房英樹歸因于古體的減少。他們的看法,雖表面上似無大問題,但仍有進一步商討的必要。此分類本來是以任江州司馬時“兼濟”與“獨善”之間搖擺不定的激動精神為基礎(chǔ)成立的。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時寫作的古體中可以看出古體三類已失去其分類意義的預兆。他在杭州時寫的古體中根本沒有諷諭詩,閑適詩獨占著古體的世界。此現(xiàn)象不一定就意味著“兼濟”之志的衰退,而意味著他已沒有了任江州司馬時“兼濟”與“獨善”兩種志愿激烈對立的那種心態(tài),新獲得了大量吟詠閑適詩的穩(wěn)定精神。(詳于中編第一章)放棄古體三類的真正的原因就在此思想變化。
第四章 感傷詩
宋柏年主編《中國古典文學在國外》(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1994)第三編第五章第五節(jié)《日本學者對白居易的研究》中有拙文《白居易的感傷詩》(原載《帝冢山學院大學研究論集》24,1989)的較詳細的介紹。
此章試論感傷詩的概念在白居易文學思想中的意義及感傷詩的內(nèi)容特點。
(一)《與元九書》中說:“又有事物牽于外,情理動于內(nèi),隨感遇而形于嘆詠者一百首,謂之感傷詩?!边@是根據(jù)正統(tǒng)詩論而作的定義?!抖Y記·樂記》云:“樂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惨粽?,生人心者也。情動于中,故形于聲,聲成文,謂之音?!薄对姟ご笮颉吩疲骸扒閯佑谥校斡谘?。”可以看出,他并不輕視“感傷詩”,或者不如說,白氏認為“感傷詩”更符合于“詩”的本義,具有十分充足的專門命名的理由。
(二)以有關(guān)佛教的語句出現(xiàn)的情況為線索,指出感傷詩和閑適詩的相異之處。筆者認為,盡管閑適詩中老莊思想和佛教思想的影響都可以看到,但是就主要影響說,是老莊而非佛教;與此相對照的是,感傷詩中雖然也可以看到源自《莊子》的語匯,但是佛教的影響比老莊思想深得多。這在語匯的使用中得到直接反映:閑適詩中總共只有十余例有關(guān)佛教的語匯,遠遠少于有關(guān)《莊子》的語匯??傮w上說,以老莊思想為主導傾向的閑適詩中展現(xiàn)的是一個蔑視塵俗、覺悟超脫的精神世界;感傷詩則不然,人的欲望與苦惱,仕途蹭蹬的幽怨,都得到坦率的表現(xiàn),是一個哀傷的世界。為了自我慰藉,不得不求助于佛教,因此佛教作為醫(yī)治煩惱的靈藥,其語匯多次出現(xiàn)在感傷詩中。
(三)從感傷詩與律詩的差異,看感傷詩的特質(zhì)。感傷詩與律詩的共同點:兩者均直率地表現(xiàn)了身處窮途的哀傷;不同點在于感傷詩中悲嘆的背后,是對長安諫官時代的執(zhí)著,詩人把自己置于諫官時代的時境里,對當前的零落現(xiàn)實發(fā)出浩嘆,律詩中的白居易則置身于目前的現(xiàn)實之中,其悲傷是對目前的各種各樣的事情直接敏感反應(yīng)而表現(xiàn)出來的感情。
差異之成因。感傷詩以五古為主(88%),五古對于表現(xiàn)士大夫的自尊自是的心態(tài)而言,是比較合適的詩體。同樣是五古,同樣是自尊自是心態(tài)的表現(xiàn),諷諭詩、閑適詩、感傷詩在具體內(nèi)容方面尚有區(qū)別。諷諭詩之自尊自是根于儒家思想,閑適詩之自尊自是源于老莊,感傷詩則執(zhí)著于已逝的仕途榮光,已逝仕途榮光成為這個自尊自負精神世界的支柱,從這一不變的世界里對現(xiàn)實的遭遇發(fā)出哀怨。
第五章 白居易在江州——對廬山的愛情與告別
此章以白居易對廬山的態(tài)度為線索,探討其在江州時的意識。
(一)據(jù)筆者考察,白居易任江州司馬時期,在散文、諷諭詩、閑適詩、感傷詩、律詩中,就其所表現(xiàn)的對廬山的感情而言,閑適詩中可以看出愛慕廬山的最穩(wěn)定的精神面貌,感傷詩中對諫官時代的執(zhí)著太強,根本不反映廬山的美。律詩在此相反的兩端之間搖擺,將廬山的秀麗與寂寞、在廬山的愉悅與悲痛都坦白地詠出,表現(xiàn)了激烈矛盾的各個側(cè)面。
《香爐峰下新卜山居草堂初成偶題東壁》及《重題》四首(卷十六)詠出草堂落成時的心情。其中《重題》第三首說:“日高睡足猶慵起,小閣重衾不怕寒。遺愛寺鐘欹枕聽,香爐峰雪撥簾看??飶]便是逃名地,司馬仍為送老官。心泰身寧是歸處,故鄉(xiāng)可獨在長安?”看這首詩,他好像很滿足于在廬山的生活。但說“匡廬便是逃名地”,那么長安仍有從那里拼命逃跑才能無關(guān)的巨大魅力?!八抉R仍為送老官”一句帶一點自嘲的感情。尾聯(lián)說故鄉(xiāng)不一定是長安,詠出此兩句的白居易無疑還是以長安為最可愛的故鄉(xiāng)的意識為前提的。此一首確實詠出建成草堂時的愉快感情,但同時也很明顯表示了他戀慕長安的心情如何深切。
(二)詠廬山詩的思想感情正是江州“兼濟、獨善”處世哲學的具體表現(xiàn)。因此,《舊唐書》之將江州時代看做從“兼濟”變?yōu)椤蔼毶啤钡霓D(zhuǎn)折點,《新唐書》之以為江州時期“兼濟之志”無大變化而忽視“獨善”之側(cè)面,看法雖然相反,卻都不盡符合白居易江州時的實際精神情況(詳于本書白居易篇一第六章如何了解白居易一生中的思想變化)。
第六章 如何讀《與元九書》——兼論四分類的成立
毫無疑問,要了解白居易江州時期的精神情況,必須了解白居易一生的思想經(jīng)歷,其中《與元九書》是關(guān)鍵文章。對《與元九書》的理解,學者之間歷來并不一致。在信中,白居易究竟主張什么樣的文學理論?被貶不久的元和十年臘月,他給元稹寄此信的目的何在?這些根本問題尤其有進一步深入討論的必要。
(一)學者大都認為《與元九書》大力提倡的是據(jù)《詩經(jīng)》六義的“詩道”。據(jù)此理解,進而認為古體三類中最重要的是諷諭詩,而輕視閑適詩、感傷詩。但據(jù)日本學者近時研究成果,此信目的不在鼓吹“詩道”,而在回應(yīng)元稹《敘詩寄樂天書》的詩論。元稹在信中提出了對于詩的十分類的理論,在元稹的引發(fā)下,白居易根據(jù)自己的見解,提出了四分類的理論。
(二)白居易被貶江州,他心中一方面仍有作為諫官獻身出力(包括作大量的諷諭詩)的自夸情感,另一方面,他從下絡(luò)返京后已開始創(chuàng)作大量的律絕,他不能控制自己對律絕的這種異常熱情(詳于中編第一章)。因此,此時他所需要的理論,應(yīng)當是既可支持此自夸的情感,同時也能容許當前的閑居與大量創(chuàng)作的閑適詩、律絕的理論。由此他重新發(fā)現(xiàn)了孟子的“兼濟、獨善”理論,這可以作支撐當時精神感情的理論根據(jù)?!凹鏉?、獨善”是處世,與“兼濟、獨善”的處世理論相適應(yīng)的文學觀念便是“諷諭詩、閑適詩”這一對觀念。所以,“諷諭詩”與“閑適詩”沒有地位上的高下之別。
(三)《與元九書》的結(jié)構(gòu):先夸耀作為諫官的業(yè)績和“諷諭詩”的成果,在此基礎(chǔ)上,將“諷諭詩”與“閑適詩”并提,并指出兩類的意義,加之坦白地表示對“感傷詩”、律詩等“雕蟲之戲”也“未能忘情于其間”,這樣逐漸地解除“詩道”的束縛。最后非常生動地描寫出“今年春,游城南時,與足下馬上相戲,因各誦新艷小律,不雜他篇”的情景,向律詩解放自己。
(四)筆者就日本著名白學家堤留吉、平岡武夫、花房英樹各位先生對《與元九書》的理解有所商榷。筆者認為他們都沒有注意四分類在其當時精神思想中不可忽視的上述意義。太田次男在《諷諭詩·白樂天》中提出,“前面的詩道的議論與最后應(yīng)酬小律的情景之間的關(guān)聯(lián)不大清楚”,太田先生指出前后相反的主張同居于一信這一點是對的,但筆者認為他也仍沒有注意白居易以“四分類”為橋梁完成前后相應(yīng)的巧妙理論作業(yè)。
(五)最后論及“四分類”的歷史意義?!八姆诸悺崩碚摰奶岢龅湫偷伢w現(xiàn)了白居易對待自己精神活動的態(tài)度:不是用現(xiàn)成的理論規(guī)范自己的精神活動,而是從自己精神生活的實際出發(fā),建構(gòu)反映自己要求、愿望的理論。這種態(tài)度并非孤立的現(xiàn)象,在中唐,韓愈、柳宗元等新興士大夫都富于提出、表現(xiàn)自己的思想、理論的自信和才能,它本質(zhì)上是中唐新興士大夫階層充滿活力的自我表現(xiàn)的反映。因此,四分類理論不僅在文學史上,而且在思想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第七章 中書制誥——兼論其舊體與新體之區(qū)別
詳見劉維治譯《白居易中書制誥“舊體”與“新體”分類的研究》[日]下定雅弘(劉維治著《元白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下編所收)。
關(guān)于白居易中書制誥的“舊體”與“新體”之分類,中國陳寅恪、日本鈴木虎雄兩位碩學都認為“舊體”是駢體,“新體”是散體。以后,兩國學者大都相信他們的看法,盡管也有兩三位著名學者提出過相反的意見,但是沒有引起討論。據(jù)筆者的考察,陳說是不對的。筆者調(diào)查了中書制誥全文使用對偶的比率及四字句率,得出的結(jié)論:“舊體”是古體,“新體”是駢體。
一 歷來的看法
陳寅恪《元白詩箋證稿》(1950)說:“《全唐詩》第陸函白居易貳參(汪立名本白香山詩后集陸)微之整集舊詩及文筆為百軸,以七言長句酬樂天,樂天次韻酬之。余思未盡,加為六韻詩。云:制從長慶詞高古。自注云:微之長慶初知制誥,文格高古。始變俗體,繼者效之也。寅恪案:今白氏長慶集中書制誥有‘舊體’、‘新體’之分別。其所謂‘新體’,即微之所主張,而樂天所從同之復古改良公式文字新體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