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身外遭遇保持距離
1
在大海邊,在高山上,在大自然之中,遠離人寰,方知一切世俗功利的渺小,包括“文章千秋事”和千秋的名聲。
2
我們平時斤斤計較于事情的對錯、道理的多寡、感情的厚薄,在一位天神的眼里,這種認真必定是很可笑的。
3
外在遭遇受制于外在因素,非自己所能支配,所以不應(yīng)成為人生的主要目標。真正能支配的唯有對一切外在遭際的態(tài)度。內(nèi)在生活充實的人仿佛有另一個更高的自我,能與身外遭遇保持距離,對變故和挫折持適當(dāng)態(tài)度,心境不受塵世禍福沉浮的擾亂。
4
事情對人的影響是與距離成反比的,離得越近,就越能支配我們的心情。因此,減輕和擺脫其影響的辦法就是尋找一個立足點,那個立足點可以使我們拉開與事情之間的距離。如果那個立足點仍在人世間,與事情拉開了一個有限的距離,我們便會獲得一種明智的態(tài)度。如果那個立足點被安置在人世之外,與事情隔開了一個無限的距離,我們便會獲得一種超脫的態(tài)度。
5
“距離說”對藝術(shù)家和哲學(xué)家是同樣適用的。理解與欣賞一樣,必須同對象保持相當(dāng)?shù)木嚯x,然后才能觀其大體。不在某種程度上超脫,就絕不能對人生有深刻見解。
6
物質(zhì)的、社會的、世俗的苦惱太多,人就無暇有存在的、哲學(xué)的、宗教的苦惱。日常生活中的瑣事限制太多,人就不易感覺到人生的大限制。我不知道這值得慶幸,還是值得哀憐。
7
“不為無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明白這一道理的人可謂已經(jīng)得道,堪稱智者了。多數(shù)人恰好相反,他們永遠自詡在為有益之事,永遠不知生之有涯。
8
張可久寫“英雄不把窮通較”“他得志笑閑人,他失腳閑人笑”。一個人不妨到世界上去奮斗,做一個英雄,但同時要為自己保留一個閑人的心態(tài)。以閑人的心態(tài)入世,得志和失腳都成了好玩的事,就可以“不把窮通較”了。
9
紛紛擾擾,全是身外事。我能夠站在一定的距離外來看待我的遭遇了。我是我,遭遇是遭遇。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墒牵度匀皇前?,它淡然觀望著變幻不定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