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經(jīng)
人之初,性本善。①
性相近,習相遠。②
茍不教,性乃遷。③
教之道,貴以專。④
昔孟母,擇鄰處。⑤
注釋
① 人之初:人剛生下來的時候。初,初始,發(fā)端?!稜栄拧め屧b》:“初,始也。”性:先天之性,天性,稟賦。善:善良,好。《孟子·滕文公上》:“孟子道性善,言必稱堯舜?!?/p>
② 性相近,習相遠:《論語·陽貨》:“子曰:‘性相近也,習相遠也?!币馑际侨说奶煨员緛硎遣畈欢嗟?,但是因為習染的不同,會使后天的性情相差很遠。性,這里包含兩層意思,未經(jīng)習染之前是天然之性,稱天性;習染之后是修習之性,稱性情。習,習染,指后天的環(huán)境影響和教育熏陶。
③ 茍:假如,如果。教:教育,教誨。性乃遷:稟性向不好的方面轉(zhuǎn)化。遷,轉(zhuǎn)變。根據(jù)上文“性本善”的講法,則這里的“遷”指向壞的方面發(fā)展。
④ 教之道:培養(yǎng)、教育的方法和重點。貴以專:最重要的是專一不倦。貴,重要。以,用。專,專一不倦。
⑤ 昔:從前,過去。孟母:孟子的母親,姓仉。因為培養(yǎng)出亞圣孟子,被尊為賢母的典范,所以后世稱贊賢母為“德配孟母”。擇鄰處:選擇鄰居。鄰處,鄰居。這句話講的是“孟母三遷”的故事,說明了環(huán)境的重要性。漢代劉向《列女傳·鄒孟軻母》記載,孟母為了從小培養(yǎng)孟子,先后搬家三次:先是住在墳地旁邊,孟子模仿辦理喪事;搬家后住在集市旁邊,孟子學人家做買賣;后來搬到學校旁邊,孟子就學禮儀之事。
子不學,斷機杼。①
竇燕山,有義方。②
教五子,名俱揚。③
養(yǎng)不教,父之過。④
教不嚴,師之惰。⑤
子不學,非所宜。⑥
孟母斷機教子圖
注釋
① 斷機杼:剪斷已經(jīng)織好的布,以此來說明凡事不能三心二意,半途而廢。機,織機。杼,梭子,用來控制緯線,與承受經(jīng)線的軸相互配合才能進行織布。
② 竇燕山:原名竇禹鈞,唐末五代人,官至右諫議大夫。義方:教育的正道,良好的家教。方,道?!蹲髠鳌る[公三年》石碏說“愛子教之以義方”。
③ 教五子,名俱揚:竇禹均把竇儀、竇儼、竇侃、竇偁和竇僖五個兒子都教育成才,譽滿當時,聲名遠揚,見《宋史·竇儀傳》?!度圃姟肥珍涶T道《贈竇十》:“燕山竇十郎,教子有義方。靈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
④ 養(yǎng):養(yǎng)育,撫養(yǎng)。教:教育,指家教。過:過失,錯誤。
⑤ 教不嚴:施教不夠嚴格。教,指師教。惰:懈怠,懶惰。
⑥ 子不學,非所宜:為人子女而不肯學習,這是不應(yīng)該的。宜,應(yīng)該。
幼不學,老何為。①
玉不琢,不成器。②
人不學,不知義。③
為人子,方少時。④
親師友,習禮儀。⑤
香九齡,能溫席。⑥
孝于親,所當執(zhí)。⑦
注釋
① 幼不學,老何為:小時候不努力學習,到老還能有什么出息和作為呢。幼,年輕的時候。老,年邁的時候。
② 玉不琢,不成器:玉石不經(jīng)雕琢,就不能成為有用的器物。
③ 人不學,不知義:人不通過學習,不能通曉道理。義,義理,道理?!抖Y記·學記》:“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p>
④ 方少時:正當年少之時。方,正當,正值。
⑤ 親師友,習禮儀:親近名師益友,研習禮節(jié)儀文等事?!抖Y記·學記》:“五年視博習親師,七年視論學取友?!?/p>
⑥ 香九齡:黃香九歲的時候。黃香,字文強,江夏安陸人。九歲喪母,非常孝順父親,時稱“天下無雙,江夏黃童”。見《后漢書·文苑傳》。能溫席:傳說黃香為了讓父親睡好,夏天把枕席扇涼快,冬天用體溫暖被窩?!端囄念惥邸芬稏|觀漢記》:“暑即扇床枕,寒即以身溫席?!薄睹汕蟆酚小包S香扇枕”的說法,是這個故事的另一半。這個故事也被收進了《二十四孝》。
⑦ 孝于親:對雙親孝順。于,對。親,父母雙親。所當執(zhí):應(yīng)該施行。執(zhí),行,施行,做。
融四歲,能讓梨。①
弟于長,宜先知。②
首孝弟,次見聞。③
知某數(shù),識某文。④
一而十,十而百。
百而千,千而萬。⑤
孔融讓梨圖
注釋
① 融四歲,能讓梨:孔融四歲的時候,就懂得把大梨讓給兄長??兹冢瑬|漢末年人,建安時期文學家?!翱兹谧尷妗钡氖论E見《世說新語·言語》注引《融別傳》。
② 弟于長,宜先知:敬愛兄長,應(yīng)當及早知曉。弟,即“悌”,敬愛兄長。這段和上段互文見義,意思是既要明白孝親敬長的道理,也要去施行、去做。
③ 首孝弟,次見聞:做人的首要事務(wù)是孝親敬長,其次才是學習知識。見聞,耳聞目睹,這里指學習知識。
④ 知某數(shù),識某文:學習數(shù)目,認識文字。數(shù),一、二、三等數(shù)目字。文是“字”的意思,這里指學習文化知識。
⑤ “一而十”四句:一是計數(shù)的開始,按照十進制計算,十個一為十,十個十為百,十個百為千,十個千為萬,以此類推,至于無窮。
三才者,天地人。①
三光者,日月星。②
三綱者,君臣義。
父子親,夫婦順。③
曰春夏,曰秋冬。
此四時,運不窮。④
曰南北,曰西東。
注釋
① 三才者,天地人:因為天、地、人在宇宙間最為重要,所以稱為三才,最早見于《周易》。
② 三光者,日月星:東漢班固《白虎通·封公侯》中說:“天有三光日月星,地有三形高下平?!?/p>
③ “三綱者”四句:三綱是中國古代社會生活中必須遵守的規(guī)范,即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婦綱。義,指君臣相處應(yīng)當遵守的規(guī)范和法則。親,親愛,親近。順,順從?!睹献印る墓稀罚骸案缸佑杏H,君臣有義,夫婦有別。”
④ 四時:四季?!抖Y記·孔子閑居》:“天有四時,春秋冬夏。”運不窮:運行交替不止。運,運行,循環(huán)交替。窮,停止,止息。
此四方,應(yīng)乎中。①
曰水火,木金土。
此五行,本乎數(shù)。②
曰仁義,禮智信。
此五常,不容紊。③
稻粱菽,麥黍稷。④
此六谷,人所食。
馬牛羊,雞犬豕。⑤
粱稻圖
注釋
① 應(yīng):呼應(yīng),對應(yīng)。中:指與東西南北呼應(yīng)的中央方位。
② 五行:古人認為金木水火土等元素構(gòu)成物質(zhì)起源、引起物質(zhì)變化,稱其為五行。《孔子家語·五帝》:“天有五行,水、火、金、木、土,分時化育,以成萬物。”本乎數(shù):生于數(shù)理變化。本即根,這里是生的意思。
③ 五常:仁、義、禮、智、信。容:允許。紊:紊亂。
④ 稻:水稻。粱:谷子的優(yōu)良品種。菽:豆類總稱。麥:小麥。黍:谷子的一種,性黏,可釀酒。稷:谷子的一種,不黏,可做飯。一說為高粱的別名。
⑤ 犬:狗。豕:豬。
此六畜,人所飼。
曰喜怒,曰哀懼。①
愛惡欲,七情具。②
匏土革,木石金。
絲與竹,乃八音。③
高曾祖,父而身。④
身而子,子而孫。
自子孫,至玄曾。⑤
乃九族,人之倫。⑥
注釋
① 喜:高興。怒:生氣。哀:悲傷,悲痛。懼:害怕。
② 愛:喜好。惡:討厭。欲:貪欲。七情:人的七種情志或情緒?!抖Y記·禮運》:“何謂七情?喜怒哀懼愛惡欲,七者弗學而能?!?/p>
③ 八音:我國古代樂器的總稱,通常由金、石、絲、竹、匏、土、革、木等材料制成?!吨芏Y·春官·大師》鄭注:“金,鐘镈也;石,磬也;土,塤也;革,鼓鼗也;絲,琴瑟也;木,柷敔也;匏,笙也;竹,管簫也?!?/p>
④ 高:高祖,祖父的祖父。曾:曾祖,祖父的父親。
⑤ 玄:玄孫,孫子的孫子。曾:曾孫,孫子的兒子。《爾雅·釋親》:“孫之子為曾孫,曾孫之子為玄孫。”
⑥ 九族:高祖、曾祖、祖父、父親、自身、子、孫、曾孫、玄孫。人之倫:以親緣為基礎(chǔ)的,關(guān)于尊卑長幼關(guān)系的一種說明。
父子恩,夫婦從。①
兄則友,弟則恭。②
長幼序,友與朋。③
君則敬,臣則忠。④
此十義,人所同。⑤
凡訓(xùn)蒙,須講究。⑥
詳訓(xùn)詁,明句讀。⑦
為學者,必有初。⑧
杏壇圖
注釋
① 恩:恩情。從:順從。
② 友:友愛。恭:恭敬。
③ “長幼”兩句:長幼有次序,朋友有誠信?!睹献印る墓稀罚骸伴L幼有序,朋友有信?!?/p>
④ 敬:尊重。忠:忠誠。
⑤ 十義:儒家人倫關(guān)系的原則?!抖Y記·禮運》:“何謂人義?父慈、子孝、兄良、弟弟(悌)、夫義、婦聽、長惠、幼順、君仁、臣忠。”
⑥ 訓(xùn)蒙:教育兒童。講究:講解考究。
⑦ 訓(xùn)詁:對古書字句作解釋。句讀:古人關(guān)于語句停頓的說法。句相當于今天的句號,讀相當于今天的逗號。
⑧ 為學:讀書求學。
小學終,至四書。①
論語者,二十篇。
群弟子,記善言。②
孟子者,七篇止。
講道德,說仁義。③
作中庸,子思筆。
中不偏,庸不易。④
作大學,乃曾子。
自修齊,至平治。⑤
注釋
① 小學:指朱熹所編教童子灑掃應(yīng)對的蒙書《小學》。四書:指由朱子編訂作注的《大學》《中庸》《論語》《孟子》。
② “論語者”四句:《論語》是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記錄而成的,共二十篇。善言,精華語錄。
③ “孟子者”四句:《孟子》有七篇,主要內(nèi)容是闡發(fā)其道德仁義學說。
④ “作中庸”四句:《中庸》出自子思的手筆,論述了中正恒常的道理。《中庸》,原是《小戴禮記》中的一篇,朱子把它析出,編入四書。相傳為孔子的孫子子思所作,子思名孔伋。
⑤ “作大學”四句:曾子撰作《大學》,具體規(guī)定了“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八條目?!洞髮W》也是《小戴禮記》中的一篇,由朱子重新編排并收入四書。曾子,名參,字子輿,孔子弟子,以孝著稱。乃,是,乃是。
孝經(jīng)通,四書熟。①
如六經(jīng),始可讀。②
詩書易,禮春秋。③
號六經(jīng),當講求。④
有連山,有歸藏。⑤
有周易,三易詳。⑥
注釋
① 孝經(jīng):《孝經(jīng)》,儒家的倫理學著作,宣揚忠孝。全書分十八章。
② 如:至于。六經(jīng):儒家的六部經(jīng)典《詩》《書》《禮》《易》《樂》《春秋》?!稑贰吠鲐?。始:乃,才,方。
③ 詩:《詩經(jīng)》,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詩歌總集,分風、雅、頌共305篇,記錄了周代的社會生活狀況。書:《尚書》,記錄上古歷史的典籍。易:《易經(jīng)》,卜筮之書。禮:《周禮》《儀禮》《禮記》等記載禮制儀節(jié)的典籍。春秋:《春秋》本是史書,這里專指魯國的編年史。今傳《左傳》《穀梁傳》《公羊傳》。
④ 號:號稱。六經(jīng):這里只列出五經(jīng),因為《樂》已經(jīng)亡佚,故仍稱六經(jīng)。講求:講論研究。
⑤ 連山:相傳為夏代的《易經(jīng)》?!跋裆街鲈?,連連不絕”,故名《連山》。歸藏:相傳為商代的《易經(jīng)》?!叭f物莫不歸藏于其中”,故名《歸藏》。
⑥ 周易:周代的《易經(jīng)》?!耙椎乐芷?,無所不備”,故名《周易》。詳:詳盡。
有典謨,有訓(xùn)誥。①
有誓命,書之奧。②
我周公,作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