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序 一個記者的大江大河

記憶中國:新聞串起的歷史 作者:李泓冰 著


序 一個記者的大江大河

盧新寧

囑我寫這篇序言時,李泓冰正行走在黃河岸邊。20年前,這位新聞俠女由黃河入??谛兄猎搭^,每日數(shù)千文字、十余圖片,記下黃河兩岸的風(fēng)土人情。這一次,她選擇由青海出發(fā),一路向東。從溯流而上到順流而下,仿佛完成了一個生命的循環(huán)。在這個循環(huán)中,是李泓冰三十年不變的理想與激情。觀黃河之水天上來,行者無疆的腳步、汪洋恣意的健筆,讓人羨慕,更讓人感佩。

李泓冰的新聞生涯中,不僅有大河,更有大江——從1994年參與創(chuàng)辦人民日報華東分社起,她的生命就與上海連在了一起。在這個長江入??诘某鞘?,她見證過APEC、世博會、進博會這樣的大國盛典,也為一家餛飩鋪的命運鼓呼、為隨遷子女的教育焦心。連結(jié)起中國開放的前沿和廣袤的內(nèi)陸,上海讓李泓冰的筆下有了“江河入海流”的氣象。

滋養(yǎng)記者的大江大河,背后是一個如江河恣肆、蘊藏?zé)o限生機與活力的時代。從文物的保護與搶救到“看不懂的教育經(jīng)費”,從阜陽毒奶粉事件到上海自貿(mào)區(qū)建設(shè),李泓冰用筆捕捉大江大河中翻滾的浪花,也用心揣摩水面之下的潛流,以及河床永遠變動著的走向。都說新聞是易碎品,換個角度看,正是因為其“只有一天的生命”,所以保持著對現(xiàn)實的敏銳觸感。把這些“易碎品”連綴起來,就成為一個時代的注腳。一篇篇小敘事,加起來就是時代的大敘事。新聞變舊聞,油墨之間沉淀下來的,是時間的分量。

時間與河流最相似的地方,可能正在于人無法兩次涉足其中,正如孔子的臨川之嘆,“逝者如斯夫”。但翻閱李泓冰的這本作品集,卻讓人感受到那些時間帶不走的東西。30年前,她思考“代溝,或曰代差,已使我們這個社會疲軟無力了嗎”;20年前,她為“一個永遠的背影在彈片中定格”而歌哭;10年前,她質(zhì)問強拆的地方官員“這份荒唐的‘底氣’從何而來”……即便時時抵達文字的邊界,但一個記者仍然是幸運的,她能記錄下自己的觀察與思考,記錄下自己對世界的感受。而那些優(yōu)秀的新聞作品,如沿江而行拍下的壯麗山川,當(dāng)時已覺秀美,回看更見奇崛。

我常常也在想,什么是做一名記者最難得的生命體驗?大概就是個人這條支流與時代江河的交匯與融合。每每跟李泓冰談起往事,說及的年份都是“西部行那一年”“世博會那一年”“汶川地震那一年”。在時代的時間刻度中,記者標定下自己生命的時間刻度。或許,記者這個職業(yè)的尊榮感,正來自于這種個體生命不斷回應(yīng)宏大事物的詢喚,并借此進入宏大敘事的過程。一個記者的發(fā)聲,在時代中聽得到回聲,這是更宏闊的生命尺度。

作為記者,身在這個時代確實是無比的幸運。因為與前人相比,我們經(jīng)歷的變化,可能是幾代人乃至十幾代人的濃縮。光是新聞形態(tài)的演進,就足以讓新聞工作者目不暇接。在這個高濃度的時代,有多少新的聲音、好的聲音需要我們?nèi)ヱ雎牐钟卸嗌俦贿z忘的聲音需要我們?nèi)ゴ驌?。在人民日報工作時,我曾與評論部同志多次自勉:如果說國家的尺度就是我們的尺度,那么我們的開拓又何嘗不是國家的開拓?在變動不居的時間河流上,永遠保持人民情懷,如習(xí)近平總書記要求的,“做黨的政策主張的傳播者、時代風(fēng)云的記錄者、社會進步的推動者、公平正義的守望者”,去了解我們未曾經(jīng)歷的傷痛、失敗和幸福,去思考存在于我們頭頂之上的信仰和信念的天空,并以此獲得我們靈魂的尺度和精神的價值,這正是一個記者的確定性所在,是一名黨的新聞工作者的光榮與使命所在。

我與李泓冰相識近30年,從一開始就是人民日報教科文部的同事。上個世紀末,我們一起參加“文物保護世紀行”,踏訪殷墟、商城、漢冢、唐墓,同行于歷史文化的風(fēng)雨煙塵中;我在人民日報評論部工作時,李泓冰和上海分社的女將們,是人民時評欄目的重要作者,在黨心民意的共鳴中發(fā)出黨報的聲音。歲月壯闊,猶可回首,我們一起走過的大江大河,讓那些永懷激情的生命得以觸摸時光隧道里的永恒光亮。今天,李泓冰依然站在媒體融合的前線,帶領(lǐng)一眾年輕人唱響“大江東”,我也在香江之畔開啟了一段新的旅程。希望我們的大江大河都能奔騰不息,始終望向更遼闊的大海。

2019年8月于香江

(作者為人民日報原副總編輯,現(xiàn)任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qū)聯(lián)絡(luò)辦公室副主任)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