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冬日洛城北謁玄元皇帝廟

金圣嘆選批杜詩 作者:杜甫著,金圣嘆選批


冬日洛城北謁玄元皇帝廟

此詩凡用七解成篇:一解洛城北,二解廟貌,三解玄元皇帝,四解吳道子,五解壁畫五圣,六解先生冬日入謁,七解用史公《封禪書》筆法結(jié)之,最得譏諷之體。〇只為與之同姓,便以巍巍天王之尊,遙認一千余年前茫茫不可知之人,尊之曰“圣太祖玄元皇帝”,又為立廟,已極可笑。乃又甚而至于畫其高祖、太宗、高宗、中宗、睿宗五世祖考之像于其廟壁。嗟乎!漢武好仙,尚冀長生,今此又為何哉?

配極玄都,憑高禁御長。

守祧嚴(yán)具禮,掌節(jié)鎮(zhèn)非常。

第一解,寫洛城北。上配北極,為帝城之玄都。懸繩連竹,禁御來往,此其嚴(yán)閉,非可聊爾。若為本宗藏主,則分宮守祧,舊有嚴(yán)禮。如或外道惑民,則地官掌節(jié),彈壓非常。只四語,卻寫得凜凜然,使玄元立廟,五圣畫壁,更是使不得。

碧瓦初寒外,金莖一氣旁。

山河扶繡戶,日月近雕梁。

第二解,寫廟之壯麗。碧琉璃瓦,則上薄初寒之外。承露金莖,則高出一氣之旁。名山大河,雙扶繡戶。日升月恒,互纏雕梁。不圖洛城之北,有此巍巍一廟也。〇“碧瓦”“金莖”“繡戶”“雕梁”,是廟;“初寒外”“一氣旁”“山河扶”“日月近”,是廟之壯麗。四語總成一樣句法,只以倒轉(zhuǎn)為異耳。

仙李盤根大,猗蘭奕葉光。

世家遺舊史,《道德》付今王。

第三解,承上。洛城北如此嚴(yán)閉之地,忽有如是巍巍廟貌,實祀何人乎?因云老氏姓李,李氏之盤根大哉,安知今皇之非其苗裔也?漢孝景皇后以七月七日生武帝于猗蘭殿,今奕葉而上,安知非于不可知之一日,吾之先人,為其后人所生也?據(jù)今日子孫為帝王,則前者史公必應(yīng)列之世家,而僅入列傳者,此自是馬遷遺誤耳!若其《道德》一經(jīng),今皇御注,便是一片嫡血,安得不謂有唐真苦縣遺體也?初誦之,極是諛語,細尋,乃見其譏極。

畫手看前輩,吳生遠擅場。

森羅移地軸,妙絕動宮墻。

第四解,本欲便寫壁畫五圣,卻恐太促,便嫌板實,因先嘆吳生妙畫,略作虛衍?!暗剌S”句,是述其昔畫睒羅變相。“宮墻”句,是述其又畫七十二子?!暗剌S”句妙于“森羅”二字,便可想見地軸之出奇?!皩m墻”句妙于“妙絕”二字,便可想見宮墻之不同也。吳生妙手,較之前輩,擅場遠甚。蓋極贊之。通篇只此一解四語為襯句。

五圣聯(lián)龍袞,千官列雁行。

冕旒俱秀發(fā),旌旆盡飛揚。

第五解,寫吳生所畫壁,可笑在一“聯(lián)”字。蓋使五圣各占一壁,猶有可解。今既畫作連袞,則與千官列成雁行,君臣無分,并為老子所隸。將欲尊之,辱莫大焉!或問亦可不畫千官否?此則不免寒儉無氣力。畫千官,亦可畫五圣作坐像否?則又非畫于老子廟壁初意也??聪壬戮洌佑谩懊犰肌薄办红贰弊?,皆是故作洗剔?!懊犰肌眲t定應(yīng)穆穆皇皇,深坐九重之上;“旌旆”則不免意色匆匆,將有遠行之勢。天下豈有著“冕旒”而遠行者?今既不可降五廟為諸侯之服,又甚欲躋五廟于群真之后,于是“冕旒”“旌旆”遂畫出一片無理,真欲笑殺人!

翠柏深留景,紅梨迥得霜。

風(fēng)箏吹玉柱,露井凍銀床。

第六解,柏景、梨霜、風(fēng)吹、井凍,只是寫冬日景色。

身退卑周室,經(jīng)傳拱漢皇。

谷神如不死,養(yǎng)拙更何鄉(xiāng)?

第七解,結(jié)今尊老子為玄元皇帝,老子樂耶?據(jù)其退處藏室,殊似無意世榮者。即五千言之盛傳,亦在漢文、景之世,老子初不自意也。今辱承本朝如許隆禮,老子死而無靈,則我不復(fù)能知;若果谷神尚存,則無名養(yǎng)晦,定不知何處水邊,黝然一老耳。想決不在此廟之中,受其盼蚃也!寫得半非半是,若有若無,滑稽殺人。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