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全唐詩》《全唐文》校補的成就與缺失
很榮幸受邀參加由臺北大學主辦的第一屆東亞漢文文獻整理研究學術研討會,并承主持會議的王國良教授指定報告上述論題。我在最近二十多年間,先后獨立完成了《全唐詩補編》[1]和《全唐文補編》[2],并參與了《全唐五代詩》編纂的努力,做過《唐文拾遺》和《唐文續(xù)拾》的校訂[3],對于同時出版的與此有關的論著,也一直密切關注,曾圍繞全唐詩文的考訂和補遺,以及斷代文學總集的編纂方法和評價原則,撰寫了一系列文章[4]。我很樂意在此報告我的研究和見解。
[1] 《全唐詩補編》,中華書局1992年10月版。
[2] 《全唐文補編》,中華書局2005年9月版。
[3] 3 均收入《傳世藏書》,海南國際新聞出版中心1997年版。
[4] 筆者與此有關的論文有:《〈全唐詩〉誤收詩考》,刊《文史》二十四輯,中華書局1986年4月;《〈全唐詩〉補遺六種札記》,刊《中國古典文學叢考》第2輯,復旦大學出版社1987年11月;《再續(xù)勞格讀〈全唐文〉札記》,刊《選堂文史論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12月;《〈全唐詩補編〉編纂工作的回顧》,刊《書品》1993年第2期;《〈全唐詩〉的缺憾和〈全唐五代詩〉的編纂》(與羅時進合作),刊《古籍整理出版情況簡報》第256期(1993年2月);《述〈全唐文〉成書經過》,刊《復旦學報》1995年第3期;《讀〈唐文拾遺〉札記》,刊《中西學術》第1輯,學林出版社1995年6月;《斷代文學全集編纂的回顧與展望》,刊《四川大學學報》2005年第5期;以及《〈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補遺》(與駱玉明合作),刊《文學遺產》1987年第1期;《〈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再檢討》,刊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編《人文中國》第十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校訂釋例》,刊《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7年第1期;《斷代文學全集的學術評價——〈全宋詩〉成就得失之我見》,刊《宋代文學研究叢刊》第十輯,麗文出版公司2005年;《〈全宋文〉的編纂難度和學術質量》,刊《文匯讀書周報》2006年9月15日;《〈全唐文補編〉校后記》《〈全唐文補編〉出版感言》,刊《書品》2006年第1期;《對〈全唐文新編〉的一些看法》,收入《漢唐文學與文獻論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