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鬼說人事,借狐話人心:看紀(jì)曉嵐談情說愛
自序
閱罷蒲松齡的《聊齋志異》,再讀紀(jì)曉嵐的《閱微草堂筆記》,猶如一個人從青年步入中年,曾經(jīng)與花妖鬼狐在云端之上的浪漫與柔情,忽然就墜入了紅塵,眼看著要一頭扎進那現(xiàn)實的泥淖里去了,偏偏就止了步,在最合適的半空處,俯視大地上為生存而奔走勞碌的紅男綠女,那內(nèi)心的柔軟慢慢風(fēng)化,堅硬,似乎無情,卻終于朝那悲涼的心境行去。
所以同樣一個人間,因為俯瞰的高度不同,便有了迥異的色彩。一個如娥眉淡掃,憂傷,凄美,卻終究讓人內(nèi)心無限繾綣,萬般柔情,即便多年已過,依然會想念那最初的溫柔。一個則似耄耋老者,愛恨情仇,皆如飛鳥,喧嘩而過,只留平靜湖面,注視面前千年不變的山河,似乎,什么也沒有發(fā)生,一切皆是昔日的模樣。
說不上更喜歡哪一個。讀《聊齋志異》時,常會沉浸其中,無法走出,難過,但更多則是不舍與惆悵。而觀《閱微草堂筆記》,則常內(nèi)心震驚,是徹骨的悲涼,為人性深處的孤獨,或?qū)ξ镉牟幌⒓m纏。一切皆源自現(xiàn)實,是從最骯臟最嘈雜的淤泥里生長出來的罌粟,花朵媚艷至極,凋零后,卻又極其枯寂蕭瑟??此扑泄适露际堑缆犕菊f,又假借了鬼狐的名義,卻一則一則,都是從現(xiàn)實的泥淖中生出。只是,有些成為蓮花,有超凡脫俗之美,有些則是有毒的蘑菇,在隱蔽處綻放,一圈圈現(xiàn)出命運的無情。所以蒲松齡是文學(xué)青年,骨子里的浪漫多情,讓他筆下的花妖鬼狐,即便是離去,也飽含著深情;而紀(jì)曉嵐則是白發(fā)的老者,看穿了這塵世的生死別離,因而愛恨情仇,皆淡定開闊。
《聊齋志異》中,難得見個性討厭的女人,一個一個,都貌美如花,又多情良善,不將自己的身體與精神,全部奉獻給夜讀的書生,斷不會離去。而《閱微草堂筆記》里記載的,不論男女,都有讓人憎恨之處,這更符合喧鬧的現(xiàn)實人生,并非每一個女人,都毫無功利索求地愛著男人;也并非每一個男人,都是坦蕩豁達的君子。所以書中男女,是多義的,豐富的,有血有肉的,即便是鬼狐,也因受這樣那樣的約束,而無法完全放下。
此書穿越幾百年的時光,卻折射出現(xiàn)代男女的情感暗疾。大約,但凡人類存在,基本的人性,就不會發(fā)生改變。愛恨,嫉妒,糾纏,苦痛,復(fù)仇,幾千年來,一直存在于人的體內(nèi),猶如一粒種子,生生不息地根植于人類心靈深處。紀(jì)曉嵐所講的,大約就是一個“放下”。能夠徹底放下過往的人,并不多見,大多數(shù)的我們,都執(zhí)拗于那些逝去不再的人與情感,并因此生出反復(fù)的糾葛;猶如飛蛾,明知那火焰會毀滅掉自己,卻還是一次次前仆后繼,不息不止。
所以書中解讀的愛情范本,盡管千姿百態(tài),卻皆駛向人生開闊的海岸。蒲松齡一杯淡茶,換來文人想象中的精神伴侶。而紀(jì)曉嵐則沿街散步,閱盡人世悲歡。都是記錄,一個是美好又感傷的夢境,一個則是紅塵男女掙扎苦痛的瞬間。而在閱后,真正能讓陷在情感中不能逃離的你我徹悟的,或許,只有后者。
之所以寫下這本書,不過是想要打開一扇窗戶,讓關(guān)在現(xiàn)代牢籠里的男女,忽然間看到幾百年前,同樣在情愛中熱鬧著的同類,以及相似的悲歡離合。
是為記。
第一卷深愛輯
第01章 棄君相守,只取相思
落魄的男人最希望能夠逢到一個狐一樣的女子,既能紅袖添香,也可助其前程。所以《聊齋志異》中常見幸運的書生,在抱得美人后,即刻奮發(fā)圖強,日夜苦讀。可惜,取了功名的男人們,一轉(zhuǎn)身就忘了當(dāng)初的海誓山盟,只顧得享受榮華富貴,甚至,會以女子的身份為恥,覺得娶個門當(dāng)戶對的富家小姐,才能對得起自己當(dāng)下的地位。所以女人們最怕自己飛蛾撲火般地付出后,最終換來的卻是忘恩負(fù)義的一紙“休書”。但從古至今,總是癡情女多過無情男,所以杜十娘之類的青樓女子,也便茂密叢生,從未休止。
不過杜十娘算不得有大智慧,一心想要從良,卻選錯了那個沉迷于她但又將她無情轉(zhuǎn)賣的男人李甲,或者,她本不該從出入煙花柳巷的男人中選擇,反不如用百寶箱中的金銀,在某個陌生的小鎮(zhèn),找一個普通的男人嫁掉,總比會詩詞歌賦卻以她從良前的經(jīng)歷為羞恥的公子哥,要可靠安穩(wěn)得多。所以她還是執(zhí)拗,執(zhí)拗于想要嫁一個體面的男人,而不是放手,任其歸去,只留相思在彼此的心中,孤獨,卻也長久。
河北滄縣一個舉人在窮困潦倒時,遇到的被稱為椒樹的青樓女子,無疑要比杜十娘更有境界得多。但她比不上杜十娘,因為怒沉百寶箱,而載入千古史冊,又被演繹出更多的傳奇。她連名字都沒有,被街頭巷尾稱之為椒樹,還是一種戲謔的稱呼。不知這椒樹是花椒樹呢,還是辣椒樹,總之都是麻辣濃郁的味道。所以她的眼光也便比常人獨特犀利,可以從庸常者中,撥開叢生的雜草,找到那一株能在將來的某一天,成為可塑之才的佳木。如果她生在當(dāng)下,應(yīng)該會有穩(wěn)妥幸福的生活,因為她懂得選才,而為自己選一個佳婿,無疑是時下女人們,與找尋優(yōu)秀崗位一樣重要的能力。
所以別的青樓女在門口看到穿著寒酸還來游逛的舉人,皆冷眼觀之,并不屑指點,將其當(dāng)成一個笑話或一枚果殼,嘻笑著彈出去;想著其發(fā)達起來的幾率,大約很低,而不發(fā)達的男人,又怎會有錢尋歡并大把地花錢給她們呢?賣笑總歸還是生意,閱人無數(shù),也眼睛苛刻,有金子的,皆挑進兜里來,而只剩下石頭的,遠遠地丟出去,看也不看一眼。
只有女子椒樹,越過舉人破舊的衣衫,欣賞到了其前程通達的內(nèi)里,于是常常邀請舉人前來喝酒甚至過夜,當(dāng)然是沒有錢的。別人皆笑椒樹倒貼錢給沒用的朽木,而且這錢肯定是收不回成本的,于其這樣浪費在一個無用的男人身上,不如杜十娘一樣建一個百寶箱,存起來考慮自己的終身大事。但椒樹偏偏不聽,反而女狐般“無私奉獻”,將自己靠身體掙來的錢,供舉人讀書。當(dāng)舉人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樣,為衣食發(fā)愁,連功名也無法奢求的時候,他大約真的將椒樹當(dāng)成了上天派來專門助他的女狐,否則,無緣無故,怎么她就看上了他,還在他赴京趕考時,賢惠的妻子一樣,為其整理行李,并在箱子里放了足夠他趕考的錢?這也就罷了,知道他家中貧困,父母生活艱難,怕他分心不能安心考試,還私下里找人幫他的家人買好了材米油鹽。
舉人是真的被感動了,眼前這個有著不熄熱情的女子,她定是流落在凡間的狐仙,知道他有難,所以幻化為青樓女子,看似污濁之地,卻因心地純凈,也便一塵不染。愛心施到這樣熱烈的地步,哪個男人都要給她承諾。果然,舉人給了每一個青樓女子都想要的海誓山盟:如果有朝一日,他能得志,必定回來娶她為妻。這個承諾一出,周圍的姐妹們當(dāng)是有人羨慕,也有人鄙夷,羨慕她好歹花出去的錢,有了盼頭;鄙夷她收到的,不是諾言,而是空頭支票;因為如果舉人不能夠考試成功呢,那他回來見她娶她的幾率,也就幾乎為零吧?他當(dāng)是沒有顏面見一個對自己寄予了厚望的女人。
如果椒樹將此話當(dāng)真,那么舉人后來當(dāng)了縣令,她的結(jié)局,也大約要么像杜十娘,成為一個讓縣令拿不出門去的心頭之患,要么,被縣令冷落,郁郁而終。聰慧如椒樹,當(dāng)然不會過這樣一眼到底的生活。她在聽到諾言后,立刻回絕了。她告知舉人,自己之所以看中他,只是怨姐妹們眼里只有富家子弟和金錢罷了,而且她也想讓人知道,青樓女子中,也有慧眼之人,能夠撥開俗臭的銅錢,看到更有價值的珍寶。至于舉人的白頭之約,她則從未想過。因為她已是青樓女,性情不免冶蕩,所以也無法再安心做良家女子。而如果拿了笤帚,不掃家屋,卻心懷風(fēng)月,那么,勢必讓舉人難堪。而如果她終日安坐在閨閣之中,有坐牢一般的苦悶,那時也勢必讓她自己煩惱。所以,與其到時兩個人中的某一個,生了不快,并因此有了隔閡,終至分離,那么不如像現(xiàn)在這樣,留了真情,長久相思,更為美好。
想來良家女子,也未必有這樣的境界,可以舍棄榮華,只取相思。她當(dāng)是從風(fēng)月場中,悟到了人生不過是一場又一場的聚散離合,所以,不必長相守,只要真相思。后來舉人真的功成名就,成了縣令,他也果然念舊,多次要娶她進門,但她卻始終不應(yīng)。
而等到后來,椒樹中年色衰,門庭冷落,生計困頓,原本可以向舉人求助,而那個榮華之中的舉人,也定會傾囊相助;可是,她卻像忘記了曾經(jīng)有這樣一個深愛到傾其所有的男人,至始至終,都未曾登門求助。
當(dāng)年她對他說,只是讓姐妹們不要一心向“錢”,所以才助他趕考;也或許,只有她自己心里明白,她拒絕與其長相守,不過是因為,唯有如此,一個青樓中的女子,才可以永遠地將自己留在一個飛黃騰達后的男人的心里。
第02章 前夫之愛,后夫之情
即便是當(dāng)下,一個女人在一生中,能夠遇到一個男人,對她好,心疼她,與她琴瑟相和,心靈相通,已屬不易,而舊時女子,身為人妾,能覓得如此男人,那真是好福氣。這還不是關(guān)鍵,假若男人死后再嫁,還能被人如此寵愛,那就幾乎算是幸運了。
這個記載時忘記名姓的女子,想來定是溫婉可人,惹人憐愛,亦不是貪圖富貴權(quán)勢之人,所以被一以書畫養(yǎng)活家人的游士娶回家后,能安于并不富足的生活,與其相親相愛。如若女人值得為之付出,男人愛起來會有孩子一樣的天真與稚氣,所作所為,外人看起來可笑,甚至覺得他沒有出息,不像男人,但他自己卻并不覺得,依然歡天喜地地在參加完權(quán)貴們的宴會之后,趁人不備,將桌上剩下的精巧點心放進袖子,而后一路喜氣洋洋地回去,獻給心愛的女人。如果是不解風(fēng)情的女人,或許會責(zé)罵男人,覺得他做了丟人的事,怎么能乞丐一樣拿別人剩下的吃食呢?況且,怎么說也是一個在人門下出謀劃策的游士,還熱愛書畫這樣文雅的藝術(shù)。但她卻懂得他如此細(xì)膩的愛,那獻給她的,不是被人食剩的點心,而是點心一樣甜蜜濃郁的愛。
只是世間的愛,似乎總是一個定數(shù),若過于黏稠,便會消耗很快。果然,這樣的幸福并沒有持續(xù)太久,游士便因為病重,無法再帶點心逗女人開心。游士在離開塵世之前,內(nèi)心當(dāng)是有比女人還要深的傷悲,知道離去之后,無依無靠的他,也無法給予女人一個安置,況且他能夠依靠筆墨為生,女人卻沒有任何技藝,除了再嫁他人,他無法給女人尋找到一個更好的歸宿。所以,他只能放手,任其歸入他人懷抱。深愛之下,必有請求,他沒有債務(wù)拖累于她,而她也沒有父母兄弟阻礙,所以再嫁之時,可以少外物牽絆,如果她能夠不計較聘金多少,只希望對方可以允許她每年到墳前一祭,那么他這一生,便了無遺憾。
這樣的請求,其實全是深愛。當(dāng)下男人,能夠豁達到讓妻子在自己死后改嫁他人,而不是為其孤獨守候一生,也不多見。愛到終極,總是有些自私,生前日日相愛,死后也希望那人獨屬于自己。而能僅僅要求每年清明祭奠便可,已是俠士之舉?;蛘?,這是游士表達深愛的另外一種方式,他不希望自己死后,她流離失所,無人照顧,那一片點心的寵溺,他希望能有一個新的男人,接替他,繼續(xù)下去。而如果她能幸福,那么,即便是一年之中,只有一天她能夠憶起他,又有什么呢?
不計較錙銖禮金,只求對方許她祭奠前夫的女人,再嫁依然好運,新人愛她一如舊人,甚至知她心中戀舊,郁郁寡歡,茶飯不香,還是溫柔繾綣,百般愛戀。只是,她每晚都夢到與前夫同床共枕,并在睡夢之中,喃喃自語,與之傾訴相思,再怎么大度的男人,也不免心生醋意,除非,他絲毫不愛,更不在意她所思是誰。
她對前夫思念,他無法勸阻,知道即便是勸阻,結(jié)局也只能是適得其反,讓她的心,離他更遠。娶她之時,他就知她心有牽掛,而今夜夜夢中與其纏綿,若有怨恨,也是他無法從前夫鬼魂身邊,將她拉回。這個情敵,如果活著,他能與之爭搶,甚至決斗,可是,偏偏她戀的是一個已經(jīng)離世之人,他嫉妒也罷,嘆息也罷,都不想讓她知道。所以除了悄無聲息地找到一個驅(qū)魂之士,用道符阻止陰魂不散的情敵,他也別無他法。世間最大的情敵,大約也只有藏在人心中的已逝之人,打不死,驅(qū)不散,阻不得,用道符來貼,也只是無奈之舉。
那些夜夜讓男人嫉妒的囈語果然慢慢停止,只是,比之更不幸的,是女人卻因此生了重病,當(dāng)那個思念的人,無法再出現(xiàn)在夢中,唯一潤澤她的清泉干涸,生命也到了即將枯萎的時刻。這注定是一個為愛而生、因愛而死的女人,被兩個男人所愛,她可稱之為幸運,而只因其中一個而死,她也讓人嘆息。她若能明白,聚散離別,皆是平常,大約,會珍惜新人所愛,并感謝賜予此愛給她的舊人,如此,方能不辜負(fù)舊人所托,為其清掃墳?zāi)梗傧慵乃肌?/p>
可惜她陷愛太深,看不到身邊之人。甚至臨死,還夢見舊愛告知:久被驅(qū)遣,今日才來,你病重如此,不如與我同歸。這番話,當(dāng)是女人日間所思,她早已想要與其歸去,只是借了托夢之語,說服新人。只是歸去也就罷了,竟是要求枕邊新人,死后將其葬在前夫墳?zāi)怪?。這就是所謂的死生相伴吧,一邊情深意重,生死不離,一邊卻是匕首一般,字字帶血,讓生者之痛,遠勝逝者。
還好,她再一次遇見大義之男。男人疼痛,卻也慨然道:她魂魄已去,留這遺體做何用呢?不如學(xué)古人,生前成全其破鏡重圓,死后也讓他們在九泉之下得以團聚。人皆議論,這是一個負(fù)了兩個男人的女人,如戀前夫,何苦再嫁?而嫁后眷戀,又負(fù)新人;人生苦短,何必如此執(zhí)拗,當(dāng)愛之時則愛,當(dāng)放之時就放,忠貞一人,害了自己,更害了新人。
只是人之所遇,誰能預(yù)料呢?那個袖中藏匿點心給她的人,她深愛;那個葬她于前夫身邊的人,深愛她。愛與被愛,皆是緣分?;蛟S,她在后者心中長久的程度,要勝過前者。她再也得不到前夫,所以心疼,并眷戀不休;而始終無法得到她的新人,或許會一生將其當(dāng)成開在心中的玫瑰,帶刺,每每憶及,都疼痛無比,可是,她終究還是永不凋零地開在了他的心中,以至于他深愛她到可以放棄與之同穴而眠的長久,只要那回憶中的盛放的玫瑰,哪怕,這樣的怒放,只是為了他生死成全的恩情。
第03章 夢中深愛,皆因君心
但凡夢中與已經(jīng)逝去的心愛之人相遇,常常解釋為“日有所思,夜有所想”,無論如何,那個逝去的人,已經(jīng)沒有了身體與靈魂,而能夜夜前來相會夢中,不過是因為尚在人間的那一個,還心存著懷念,不肯放下,并將其在世時的一切溫暖,都發(fā)了酵,于是那情愈發(fā)地濃郁,到最后,終于得以在夢中相見,延續(xù)生前的恩愛??墒菂s很少會有人反向思之,那離開的游魂,會不會因為愛之深,而在死后千里迢迢奔赴到昔日戀人的夢中,只為能將那尚有余溫的真情,延續(xù)更為長久的時間?生前之人,永遠不知死后世界,因此所有故事,均以在世人之心推測,也情有可原。而人鬼情未了的故事,代代相傳,不過是因為,世上之人,夢中與愛人相遇之時,也渴盼著鬼魂能夠有知,如此,方不負(fù)那生前的一程時光。
昌吉的流放犯彭杞,算是個心腸冷硬的男人,大約也因為如此,他才人生不幸,流放之后,17歲的女兒和妻子都患肺結(jié)核,妻子去世后,女兒也瀕臨死亡。雖然因要耕種官田,無法照看女兒,但彭杞假若還有一點做父親的情意,并念及亡故妻子的顏面,也應(yīng)該暫時放下手頭的活計,懇請官方開恩,讓他在女兒臨終前盡一份真心;或者,求人照看,也好過將女兒扔到荒林之中,任其生死。這樣對于親人生命的漠視,找了人生困頓或者忙碌的理由遮掩,其實勉強,不過是人性中的自私,忽然跳將出來,將那個已經(jīng)成為累贅的生命,急忙地撇開去,以便可以輕松上路。至于誰將給予那在臨終前痛苦呻吟的女兒一瞥,跟他這個即將再次孤獨一人的流放犯,又有什么關(guān)系呢?
做父親的冷酷無情,和女兒在荒林中的凄楚可憐,讓路人無不搖頭嘆息,但也僅僅給予言語的指責(zé)和視線的同情,并沒有人伸出援手,將女孩抬回家去,給予臨終的關(guān)照,減少她因被父親拋棄而帶來的心靈上的疼痛。只有同為流放犯的楊熺,看不過去,氣憤對彭杞道:你作為一個父親,也太殘忍了,世間哪有不等女兒咽氣就將其扔掉的事?!我愿將其抬回去治療,如果死了,就由我來埋葬,如果活下來,那么就娶她為妻。
彭杞大喜過望,迫不及待地就將這一樁明擺著是占了便宜的買賣,給應(yīng)承下來,并當(dāng)即寫好了字據(jù),交給楊熺,而后像丟一袋垃圾一樣地,將女兒一同丟給了他。做父親的當(dāng)然對女兒的好轉(zhuǎn),不抱任何希望,否則像彭杞這樣功利主義的男人,是不會如此輕易地將女兒嫁給一個流放犯的。而今他像是撿到了一個大便宜,既讓自己免于指責(zé),又能省去一筆棺材費,假若生出奇跡,女兒能夠康復(fù),他也算是為其找了個良善的好歸宿。
男人楊熺的善舉,讓17歲的女孩,在人間多度過了半年的光陰,但最終還是未能挽留住她的生命,走到了死亡的邊緣。臨終之前,在心底已經(jīng)將楊熺當(dāng)成自己丈夫的女孩,向這個衣不解帶地服侍自己的男人,吐露了一腔的深愛。這份有名無實的夫妻情意,盡管源于楊熺的同情和對冷漠父親的憤怒,但患難時的真情,即便沒有身體的相悅,誰又能說,那愛不會在虛弱的喘息中,有蜜一般的甜,絲絲縷縷地漫溢出來?
所以當(dāng)她在他的懷抱之中,即將離開這個世界,她傾盡此生的力氣,向他坦露一個少女全部的深情。她說:“郎君的高義厚恩,已經(jīng)深深地浸入我的身心。可是雖然結(jié)為夫妻,飲食寢居,撫摸瘙癢,皆不避嫌疑,但我如此憔悴不堪,至今都無法為郎君盡一次枕上妻子的義務(wù),如此愧對于你,若人死后沒有鬼魂,此刻我說什么都無濟于事,若靈魂有知,無論如何,我都將前來回報郎君?!迸柩识K,而男人楊熺也如與廝守一生的愛人生離死別般,痛哭一場,將其安葬。
假如世間連夢境也無,男人楊熺會不會過上不久,便將女孩忘記呢?或者人人皆不信鬼魂有知,所以在愛人死后可以了無希望地將其放下,那這個世界上,又將少去多少穿越生死的傳奇?還好,人類對于死后未知的世界,依然抱有著美好的幻想,所以日思夜想,在夢中將那深情繼續(xù)。楊熺在安葬后,便夜夜夢到女孩前來,與他在枕間如素常夫妻般歡愛無比,生前她所不能給予他的,在夢中她如剛剛出嫁的新娘般,一一羞澀地呈現(xiàn)給他。只是,這樣的身體歡悅,在楊熺醒來后,便不復(fù)再現(xiàn),似乎,夢中所愛,只是鏡花水月般的幻影。而當(dāng)他夜晚深情呼喚,她亦始終不出;只有閉眼睡后,她才會溫柔地依偎在他的懷里。他在夢中,亦知一切的愛撫與親吻,皆是夢境,于是問她為何就不能現(xiàn)形,在醒來后依然可以陪伴在他的左右,哪怕,只有他一個人可以看到她的影子。
想來這樣的要求,每一個在塵世間孤獨思念的人,都會質(zhì)問,以為那個鬼魂,既然可以夢中歡會,也一定能夠時時陪伴在人的左右。而女孩的回答,則與生前一樣,讓人看到她對楊熺的眷戀,原比他要多要深。他所不知道的那個陰間世界里飄蕩的游魂,屬于陰氣,而人則為陽氣,若陰氣侵凌陽氣,必定給人造成傷害,唯有人在入睡之后,方能收斂陽氣,進入陰氣狀態(tài),與鬼魂相見相歡,且沒有身體傷害。
既要報生前之恩,與深愛的男人相會,又要顧及他在陽世的康健,所以唯有入睡后,方穿越陰陽之隔,與他歡會,盡一個妻子未曾盡到的深情?!端焉裼洝分校杏涊d一名為盧充的男人,與崔少府已故女兒幽婚三日,并在三年后,收到其乘河中牛車送來兒子的故事,只是盧充之婚,為其父定好,且只相守三日,有為留下子嗣后代而婚的勉強。又有記載炎帝之女瑤姬死后葬于巫山之陽,成為神女,楚懷王游高唐,日間入睡,與神女云雨歡愛傳奇。只是這些記載,相比起流放犯彭杞之女與楊熺的這一程生死之愛,皆黯淡得多。
而人鬼相愛,能夠成為傳奇,追溯源頭,不過是一個可以穿越生死、直抵人心的“愛”字。
第04章 懸崖撒手,轉(zhuǎn)瞬成空
世間有多少女人,可以看透愛情,便有多少男人,執(zhí)拗于纏綿春夢。那冰雪聰明的女子,大抵都有狐的天性,尚未接近于仙,能徹底了悟,并棄愛而去,但也可以給那混沌未開、倚翠偎紅的男人,以忽然開化的提醒,讓這世間沉迷欲望的他們,在燈紅酒綠中,能靠近忠貞,近一些,再近一些。
寧波的男人吳生,大約年輕氣盛,欲望也足,在遇到千嬌百媚的女狐之前,便喜好眠花藉柳,而相識之后,依然如故。那青樓之內(nèi)的鶯鶯燕燕,在他,大約如百花齊放的后花園,他游走于此,看看這朵,嗅嗅那朵,哪一朵都覺得好,哪一朵都不忍舍棄。于是,一心一意愛著他的女狐,只能施展幻化的法術(shù),試圖讓他收心斂性。這頗有些像當(dāng)下居家的女人,對風(fēng)流倜儻的男人,總是擔(dān)著心,于是便千方百計地在自己的身上做文章,每日里涂脂抹粉,希望那個在外面見了無數(shù)野花的男人,回家后能多看她幾眼,并將那花花心思,收斂過來。不過素常女子再怎么打扮,也變幻不出千百個模樣,這女狐卻可以利用法術(shù),將男人眷戀的每一個女人,看上一眼,便可以毫無差別地變幻出來。甚至,只要男人心中對此女稍一動念,女狐便可以讓其出現(xiàn)在他的面前,比去青樓里花費金銀相見還方便快捷。
這大約是所有男人的夢想吧。金屋藏嬌,關(guān)鍵這情人還能變化無數(shù)讓他意淫的女人的模樣。果然,吳生在頃刻可變的女狐面前,很快失去了對青樓女人們的興趣,一心一意地守候在有“變臉”術(shù)的情人身邊。吳生當(dāng)然知道這是女狐想要留他在家,不再留戀外面野花,但時間一長,還是有些惆悵,覺得朝夕相處,且日日看一張新鮮的面孔,當(dāng)然比眠花藉柳更愜人心,只是,因為知曉同為一人幻化,所以便覺得還是有一層隔膜,將他躍躍欲試的身體, 跟那外面的花花世界隔離開來。
若是做妻子的,聽吳生這樣貪戀外面的花草,大約就失了耐心,將那臉橫眉冷對起來,指著吳生就是一通臭罵,罵他不知好歹,自己這般辛苦幻化,他還覺得生膩,覺得不能與真實女人相提并論,難不成他要將所有女人都娶回家來,才會善罷甘休?但女狐比普通女人們高明之處,就在于對男人們了如指掌,又沒有長期占有的欲望。因為修行,早晚都要離去,所以對于情愛,便豁達大度,能夠變出各類女子,讓吳生日日嘗鮮,而面對吳生“坦誠”的惆悵,女狐也不著急,竟是哲學(xué)家一般,與吳生探討起如電光石火般轉(zhuǎn)瞬成空的聲色之娛。
吳生認(rèn)為女狐所有變化,都是虛幻,終不能抵達真實。而女狐則認(rèn)為,人本身就是虛幻之物,不只是她變化成某個女人的模樣本身為虛幻之舉,就是這某個女人的存在,在千百年的歷史長河中,也是虛幻。歷代名姬艷女,終淹沒于山林之中。而天地萬物,白楊綠草,黃土青山,也曾是昔日歌舞升平之地。男女間再如何云雨纏綿,百般恩愛,親昵相守,最終都化為煙塵。那相愛的兩個人,相守或以時計,或以日計,或以月計,或以年計,但終有訣別之期。等到訣別之日,那么數(shù)十年而散,與片刻暫遇而散者,皆與懸崖撒手一樣,轉(zhuǎn)瞬成空。所以吳生在青樓間的倚翠偎紅,其實,都是春夢一場。即便是可以一生相伴的愛人,也在歲月的流逝之中,朱顏不駐,白發(fā)已侵,與昔日之人,迥然相異,那曾經(jīng)彼此迷戀的黛眉粉面,也是虛幻而已。所以,吳生何必單單認(rèn)為她對各個女人的變化,是虛幻的呢?
這一番哲理,讓流連青樓的吳生終于大悟,此后數(shù)年,女狐離去,吳生竟是再也不曾迷戀美色。想來吳生還是幸運,能夠遇到這樣一位深諳人生之境的紅顏知己,總不枉此生一行。而這女狐,在茫茫人海中,肯渡這沉溺聲色之娛的吳生一程,大約,也是她修行中必經(jīng)的一段。
相比起吳生所愛的女狐的淡然,男人周虎眷戀的女狐,則更像是一個凡塵女子,知道一切都有盡數(shù),人生終有一別,但那情愛,依然百轉(zhuǎn)千回,戀戀不舍。這一對人狐之愛,比起吳生經(jīng)歷,要漫長得對。二十余年,幾乎形同人間夫妻。前生注定的夙緣,已經(jīng)修行四百余年的女狐,因為欠下周虎一段恩情,不能功德圓滿,所以特地化為人形,陪伴周虎一程。而一日不滿,一日便不能升天成仙。所以她與周虎緣盡之日,也便是她圓滿之時。如此說來,這真是兩難之境,她幾世修行,所盼不過此日,而此日一到,她與周虎的情緣,不管如何深厚,都將不能持續(xù)。
知道歸期已近,女狐在悲歡交集的最后時日,也為男人周虎安排好了一切,幫他另外選定了一個可以相伴余生的凡俗女子,并留下足夠的金銀作為聘禮。此后十余天,知道即將離別,兩人猶如新婚夫婦般,日日形影不離。而在距離十九日還有三天的時候,女狐忽然在晨起后,與周虎告別。周虎不解,責(zé)怪她不遵守諾言。而女狐則哭泣道:與你的夙緣,盡管不能減少一日,但也不能增加一日,早晚終有一別,所以我留三日緣,不過是為與君將來可以再相會。
這聽起來真是悲傷。一個已經(jīng)修煉圓滿的女狐,在情感上,依然不能放下,非要留下三日,回來看望深愛二十余年的男人。她當(dāng)然不是嫉妒那個陪他余生的女人,這個紅塵中的女子,其實根本構(gòu)不成男人周虎和女狐之間的障礙。她知道周虎愛他,而她愛這個男人,更是加倍,以至于要將這珍寶一樣的時日,掰開來,留下一些,為了那三日的相聚。用與吳生相愛的女狐的話說,這三日與三十年,大約是一樣的,都如懸崖上站立,一撒手,便一切成空。可是,即便如此,也阻擋不了修煉成仙的女狐的眷戀,此后過了很多年,她果然再來,與周虎歡愛三日后,才嗚咽而去。臨別前一句:從此將不再有相見之日,讓人唏噓。想來,這更像是一個有情有義的女狐,將既定緣分,分成兩次,如此,便似乎有了兩世情緣,能夠讓她在離別之后漫長的孤獨之中,慢慢回味。
一個面對懸崖撒手、轉(zhuǎn)瞬成空的情愛,能夠淡然處之;而另外一個,則留下三日,為將來可以千里迢迢前來再會,但不管長短,其中所藏,皆是深愛。只是不知世間男人,能有幾人,可以真正理解這樣奇絕女子的深愛。
第05章 輕佻冶蕩,只為君生
女人當(dāng)眾輕佻放蕩,向來會被人鄙薄不屑,收斂一些,溫柔賢淑,或嫵媚妖嬈,都會讓男人心襟搖蕩,卻又不惹外人非議,招來白眼,指其為蕩婦。所謂上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大約是女人在男人心中最美好的形象。偏偏,還有一類女人,猶如女狐,不管人前人后,想愛就愛,想騷就騷;放肆起來,猶如發(fā)情的野獸,而假若她轉(zhuǎn)過身去,對了一個與愛無關(guān)的人,又立刻換了厭惡容顏。
河北青縣的農(nóng)家少婦,就是這樣一塊未經(jīng)塵世道德雕琢的璞玉。大約,她本就是一個落入人間修煉的女狐,天性風(fēng)騷,遮掩不去,也不想按照外人的眼光,將自己削減成完美女人的模樣。她幾乎像是田間地頭被無意中落下的一粒種子,突兀地站在路邊田壟上,日隨風(fēng)長,夜隨月行,情欲在她的體內(nèi),蓬勃旺盛,汩汩流淌,逾石越隙,誰都無法阻止。在村人眼中,這個在田間勞動時與丈夫形影不離、還當(dāng)眾撩撥挑逗放肆不羈的女人,真是不知羞恥,親昵摟抱之事,怎能見得了光呢?即便見得,那也是青樓女子所為,她一農(nóng)家少婦,安分守己、謹(jǐn)遵婦道,才像個正經(jīng)女人的樣子。況且,夜晚百般愛撫還不夠么,青天白日下,居然勾引自家男人,大約不是前世沒見過男人,便是今生魚一樣離了男人就饑渴而亡吧?
少婦對這些流言蜚語,并不搭理,照例正干著農(nóng)活時,扔了鋤頭,就抱著男人糖一樣親吻舔舐,那滿眼的濃情蜜意,甜得化也化不開。甚至在夏天的夜晚,不喜家中庭院悶熱,或者,只是覺得家中性愛約束太多,便誘惑丈夫到西瓜圃中,鋪張涼席,于月下耳鬢廝磨,一夜纏綿。想來第二天衣服被露水打濕,頭上沾了草屑,身體滿是草葉的香氣,她并不以為羞恥,還笑嘻嘻地挽著愛人的手臂,卷了涼席,頂著日頭回家吃飯。
人人都以為這樣的女人,養(yǎng)在家里是件危險的事,容顏不差,又生性輕薄,若是男人用薄利引誘,怕是會迫不及待地就上了人家的床,給自家男人戴一頂又一頂結(jié)實的綠帽。也果真有男人看到她在人前對丈夫的輕浮舉止,心生不軌,趁人不備,私下“挑之”,本以為她會眉來眼去,心生波瀾,卻不想,她即刻嚴(yán)詞拒絕,并冷若冰霜,讓人一見便敬而遠之。而且若是她一人走在路上,皆目不斜視,對那些丈夫之外的男人,看也不看一眼。
這樣一面放蕩一面冷漠的女人,注定會被命運給予更多的曲折。后來她路遇強盜,身受七刀,依然對其呵斥怒罵,最終保全了貞潔,卻慘死在刀下。人皆為之驚訝,不懂平日舉止輕薄之人,怎能用命換得身體清潔?素不知她是未受污濁沾染的美玉一枚,生來不懂應(yīng)該遮羞蔽體,亦不覺得瓜棚月下與夫親密,有何不妥,身體獨屬于他,愛也獨屬于他,那么,時刻怒放給他一個人看,又有何錯可言?既然喜歡,就不必隱匿私藏,隨時喜歡,隨時告知,豈不是愛情最真實坦蕩的表達?至于外人,她不愛,亦不想,那么,碰觸一下,都覺污穢,更何況從他身邊將其搶走。
死后為鬼的她,依然對丈夫念念不忘。冥官感動于她的貞烈,判其來生投胎為人時,高中舉人,官至縣令。這樣的結(jié)局,對于一個鬼魂來說,當(dāng)是最美好的了吧?前世能得男人深愛,來世又得功名利祿,可娶嬌妻美妾,兩世為人,能得女人男人們想要的寵愛功名,算是好福氣??墒?,冥官不知,她寧肯只要這一世的濃情蜜意,也不要來生成為男人卻再也無法與夫形影不離的繁華。能有那一個所愛之人相陪相伴,勝過世間所有物欲恩澤。
所以她再一次做出讓冥官都詫異的決定,棄掉來世官祿,成為游魂野鬼,如此,她便可以繼續(xù)與夫形影不離。當(dāng)冥官應(yīng)允之后,她即刻趁著月色,奔赴千里,尋找到茅屋中孤獨看守豆田的他。想來她走后,他也日思夜想,常常輾轉(zhuǎn)反側(cè),無法入眠,所以寧肯在夜晚獨宿田中,只為可以憶起在月下甜蜜私語的往昔。見她忽然從夜色中浮現(xiàn),他并不覺得懼怕,反而在得知她的決定之后,泣不成聲,并擁她入懷,發(fā)誓此生再不他娶。
為人之時,她芳香四溢,只為他開;為鬼之后,她晝隱夜來,長達二十余載,直到他也離去。如果其夫被判投胎為人,他會不會像她一樣,寧為野鬼,漂泊無依,也不因再次為人,而錯過了她呢?文中并無記載,想來,那也不是能夠預(yù)知之事。而只此一世深愛,作為可擁有三妻四妾的男人,也已足矣。萬紫千紅,只取一朵。而那一朵,若能兩世相陪,則是奇跡。
世間能如此女風(fēng)情萬種者,數(shù)不勝數(shù);能如此女純凈者,少之又少;而能如她拒來世功名利祿,千里迢迢奔赴舊愛者,怕也只能成為史冊傳奇。
第06章 一世夫婦,兩世情緣
但凡愿意兩世為夫婦者,女人當(dāng)是多過男人。男人戀新,巴不得下一輩子能夠找個與今生個性迥異的,而女人則念舊,費盡千辛萬苦,也要追問那個身邊的男人,來世是否還做夫妻。所以如果哪個男人在許下諾言之后,隔上若干年,還能千里迢迢地跑去兌現(xiàn),那他必定被稱為情種無疑。即便是他忘了誓言,日后追悔,因而做一些彌補,也會很輕易地被人們包括那個女人原諒。
據(jù)說唐朝四川的節(jié)度使韋皋年輕時去四川,與一叫玉簫的小丫環(huán)相愛,臨行前將一玉指環(huán)戴于玉簫指上,并許下諾言,少則五年,多則七載,定回來娶她為妻。只是諾言許下只需一瞬,讓其兌現(xiàn),則遙遙無期,五年后玉簫未能等到韋皋,而七年后又一年,玉簫終于失望,絕食而亡。而那個又逾幾年,才抵達四川并得知此事的韋皋,則廣修經(jīng)像,懺悔過往。后人感念其情,竟至編織出更為美好的結(jié)局,傳玉簫投胎,化身為另一容顏極似的女子,與韋皋結(jié)為夫妻。
這大抵是美好傳說,而更多的故事,沒有來處,只能賦予美好想象。一姓孟的女人清明上墳歸來,路過人家,忽覺口渴,恰見一個女孩,站在樹下,容顏美好,笑意盈盈,惹人生愛。女孩取水給女人飲畢,又主動邀請女人坐下閑聊,不想兩人竟然頗為投緣。女人心思細(xì)膩,裝作無意,細(xì)問女孩父母兄弟名姓,而女孩并不介意女人的探聽,但凡相問,皆一一認(rèn)真回復(fù)。只是當(dāng)女人笑問她是否已經(jīng)許嫁,如果沒有,將替她謀一好婿之時,她才紅了臉,立刻跑到房間里去,怎么呼喚也不出門。
女人當(dāng)然有私心,看中了人家女孩,便想方設(shè)法與之接觸,表面說是為女孩做媒,但事實上是要為自家兒子牽一紅線。只是她不知道,女孩比她略勝一籌。半年后有人為其兒子做媒,詢問之下,發(fā)現(xiàn)竟然是清明時相識的女孩。女人喜出望外,即刻應(yīng)下,并很快送了聘禮,定下時日,將女孩迎娶進門。入門后女人愛撫著女孩的肩膀,說,數(shù)月不見,你竟是長得更高了一些。而是到此時,女孩詫異不知作何回答,女人才意識到,女孩并不記得當(dāng)日相見之事。果然,細(xì)問后得知,女孩在清明時,并未回家,因為十歲時便失去母親,一直被寄養(yǎng)在外人家中,長達五六年之久,是到聘禮送后,女孩才從外地歸來,準(zhǔn)備出嫁。按照慣例,一個被人代為撫養(yǎng)又家境困頓的外地女孩,如果不是親見其聰慧美好,大約被女人看上的可能性,極其微小??墒瞧?,那個被女人在樹下看到的神秘的女孩,或者女狐,也或女鬼,托了外地女孩的容顏,等在女人必經(jīng)的路上,并將人生最為熠熠閃光的瞬間,展示給她。而這樣的謀略,非年長其十幾歲的女人能夠所為。
隱匿在故事后面的男女主人公,一個是女人的兒子,一個是不知自己為何會被女人看上的女孩,他們其實才是整個故事最為閃亮的主角。連他們自己也不知曉,前世曾經(jīng)有過怎樣的姻緣,以至于今生被如此巧妙安排,成為夫婦。如果前世也是夫妻,想來是女孩之魂化身,特意在今世繼續(xù)前緣。雖然她人羞怯,立在樹下,等女人來問,又在問及婚姻時,紅臉躲避,但是,終究她成功地嫁給了那個心心念念的男人,而且,是明媒正娶,無人指點,也不會落下主動投懷送抱的“壞聲名”。
但貴州一鄉(xiāng)民家里,生下的一個兒子,卻遠沒有這樣曲折但卻美好如佳話般的故事。他前世作為女人,定是在情愛最濃時離開了丈夫,所以今世剛剛降生,一開口便說自己前生是誰家的姑娘,誰人的妻子,就連丈夫的姓名,自己去世時丈夫的年齡,以及今年當(dāng)為何歲,其所居住的地方,與他相距多遠,皆詳細(xì)備至地告知身邊家人。男孩的迫不及待,想來給家人帶來了羞恥,因為沒有哪個女孩,會在未出嫁之時,就日日念著一個不知是否存在的男人,更何況,他還是一個男兒身!想來家人會將他的絮叨當(dāng)成癔癥,并在外人面前百般解釋,不必聽其胡言亂語。
只是父母的阻擋,抵不住他傳播身世的速度。一年不成,兩年;兩年不成,則更多時日。終于在其十四五歲可以“出嫁”之時,這個消息,傳到了他的前世丈夫耳中。當(dāng)那個估計已經(jīng)人到四十的男人,行了四五日的距離,趕來詢問時,兩個人見面即刻相擁而泣,猶如久別愛人。而當(dāng)男孩說起生前相愛事宜,一樁一件,皆能相符。當(dāng)晚,兩個人便抱了被子,同床共枕,家人無論如何也不能阻止。盡管已經(jīng)被做兒子的述說了十余年前世故事,但其母依然心生懷疑,于是站在門外偷聽談話。不想蠟燭剛剛熄滅,兩人就猶如夫妻般濃情蜜意起來。這當(dāng)然算是家中丑事,未曾成人的兒子,怎么能與一個自稱是前世丈夫的男人,第一次見面,就急匆匆地上了床,且甜言蜜語呢?即便他是兒子的舊夫又能怎樣,終歸這一世他是一個新的人,而且,是個男人,娶與不娶,還要聽從新的父母的決定,而不是如此不顧家族顏面的與一個男人私定了終身。
被惹怒的父母,將這個陌生的男人趕了出去。男孩絕食抗議,而他的故夫則居留在附近的旅館里,遲遲不肯離去。終于有一天,父母疏于防范,兩個人相攜逃走,且再未歸來。
這兩世的姻緣,真是讓人唏噓。前世深愛,今生即便錯投為男人,也要千里迢迢、等上十余載,與君再相見。前世她的意義,是為了與他相守,而今生她成了男兒身,存在的所有意義,依然是為了等他。哪怕,這種等待,有違倫理,又悖人心。但那個“愛”字,卻逾越了一切的距離,年齡,生死,時空,甚至性別。
第07章 最毒莫過,母子情深
女人護起犢來,什么法子都想得出,都說最毒莫過婦人心,其實指的不過是女人的決絕,在絕境之下,會千方百計、用盡世間所有招數(shù),辦成一事。若是此事關(guān)乎身邊所愛之人,或者與家族使命有關(guān),犧牲生命也在所不惜。所以這一“毒”字,看似無情無義,實則情深意重,否則不足以讓一個弱女子,做出心狠手辣之事。因此世間事,看似奇特有違常理者,或危急關(guān)頭忽生驚人之舉者,未必就不合情合理。
河北滄縣帶人搶人家女兒的這個婦人,如果不是心傷過度,或許不會做出這個決定。無緣無故,她就率領(lǐng)十幾個婆婆團,突然抵達鄰村一家院子里,強行推開門,將人家的女兒給搶了去。想她搶劫之時,一定是做好了背水一戰(zhàn)的準(zhǔn)備,否則,她與人家從未來往,不足以讓其尋釁滋事;而如果說是為兒子搶親呢,倒是合理,可惜她又沒有兒子。這樣怪異的舉止,在鄉(xiāng)下人看來,讓人生駭,總以為這個女人不是鬼魂附了身,就是發(fā)了瘋,平白無故搶走人家姑娘,而且,不帶回家,卻一路奔逃,蹤跡全無。
事情發(fā)展到這里,姑娘的父母只能報官,而官府也即刻下了實施拘捕的通牒令,可惜婦人似有神助,人間蒸發(fā)般,四處尋找也不見印痕。而一起行事的婆婆團,也四散逃亡,不知所終。一個人的失蹤在鄉(xiāng)下是一件大事,傳遍十里八鄉(xiāng),只需一天時間;而一個老女人搶了一個姑娘出逃,更是震驚鄉(xiāng)鄰。只是那個姑娘,怎么就被一個素不相識的婦人給看上了呢?而被搶劫之時,她又是否掙扎或者反抗?失蹤的這段時間,她又在做什么,會不會被婦人給販賣掉?
種種疑問,經(jīng)官府四處調(diào)查審問,才終于有一個人,肯揭開謎團。原來,婦人曾經(jīng)有一個可以傳宗接代的兒子,只是得了一場大病去世,臨走前做母親的悲痛萬分,抱著兒子哭訴上天對她殘酷,唯一的兒子死去如果算是天命不可違逆,那么總該給家族留下孫輩再走吧,這樣連結(jié)婚生子都沒有就離開人世,讓她將來在九泉之下怎么面對丈夫還有公婆?她在人間,遭人嘲笑挖苦“絕戶”也就罷了,而沒有留下子嗣的祖父,也會在地下成為屈辱的餓鬼,被小鬼們百般欺凌。這樣想想,便覺得活在人世的她,比死去的兒子還要悲傷,因為她即將面對的,不是沒有兒子的孤獨,而是未能給家族留下后代的羞恥。鄉(xiāng)下人看人,首先打探這一家是否人丁興旺,如果人口式微,那不管當(dāng)下存了多少糧食,大約都會跟著蕭條凋零下去;而那煙火興旺的,女人的臉上,也有榮光,總歸孩子們都是她自己生的,所以將來即便是其中一兩個不孝,還有其他的孩子,可以依靠,所以她的笑容里,也便有尋著靠山似的富貴與喜樂,不像這唯一的兒子都丟了性命的婦人,臉上有枯枝敗葉般的落魄與蕭瑟。
如果兒子不留下點遺言就咽了氣,婦人無論怎樣背負(fù)家族使命,也不會有搶人女兒的唐突決定?;蛟S她會再嫁,或許,她的一生,就此望到了頭,再無波瀾。但命中注定了她還有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兒子竟然在最后關(guān)頭,吐露了一個連她都被隱瞞著的秘密,他與鄰村的一個姑娘有了私情,而且,最為重要的,是她已經(jīng)有了八個月的身孕!如果孩子生下來,肯定會被家人以敗壞聲名為由殺掉,那么,婦人最后的一點希望,也就熄滅了。
只是,背負(fù)家族繁榮使命的婦人,怎么會將這最后的香火繁盛的機會,給放棄掉呢?在兒子死后,婦人自言自語十余日,獨語的內(nèi)容,左右不過是該如何將兩個月后就可能命喪黃泉的孫子給拯救出來。讓鄰村姑娘明媒正娶當(dāng)然毫無希望,沒有哪個父母愿意讓女兒嫁給一個死去的人,而一旦婦人將姑娘已經(jīng)懷孕的消息揭出,那么無疑又會將她唯一的孫子推入火炕。輾轉(zhuǎn)反側(cè)、茶飯不思的結(jié)果,是婦人“揭竿而起”,領(lǐng)了十幾個婆婆團攻入姑娘家中,將她未來的兒媳搶劫而去。
官府聰明,得知真相后便退了追兵,并安慰姑娘家人說,等姑娘生產(chǎn)完畢,也即過上兩三個月,婦人肯定會帶姑娘還有孩子平安歸來。一個愛子心切的女人,做事果然周密備至,身手敏捷,如兔起鶻落,帶著搶劫到的姑娘稍縱即逝,猶如神助。而且,逃遁之時,知道官府會來捉拿,便趕了四個車子,且兵分四路,晝行夜息,又專行官府不會抵達的曲折小道,兩個月來從未停歇過一日,直至即將臨產(chǎn),才租房住下。所以官府眾多人力,也終究拿她無法。可見婦人之子去世后的十幾天里,她在怎樣積極謀劃這次劫女出逃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