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虎”色不變
談虎色變,乃國人之口頭禪也。從宋代大儒朱熹輯《二程語錄》及元人王炎武《吾汶稾》等記載看來,其義乃比喻談及可怕之事即畏懼變色,未免怯懦可笑。不過,平心而論,談虎色變者,至少深知虎能食人,為害一方,不可等閑視之,更不會為虎作倀,此可斷言也。就此而論,談虎色變者,未必無可取之處。
反觀時下,談“虎”色不變者,不乏其人,令人驚詫。明代詩人張羽有謂:“行人莫訝深山虎,一入城中虎更多。”此“城中虎”即打引號之虎,乃貪官污吏之代名詞也。20世紀50年代初,曾有轟轟烈烈打“虎”運動,使“虎”們聞風喪膽。但喪膽不等于絕種,時下此類“虎”孳衍甚夥,隨腐敗望風而長,為國人深惡痛絕。究其根本原因,固在于結(jié)構(gòu)之腐。但談“虎”色不變者,實亦難辭其咎。筆者曾應(yīng)某電視臺之邀,談明代張居正由打“虎”而自己亦蛻變?yōu)椤盎ⅰ敝逃?,播出不久,即被有人認為“沒意思”而停播;試想,指望此輩打“虎”,豈非做夢乎?近年貪污大案,每呈集團趨勢,如前泰安市委、陜西省民政廳等,以第一把手為首,形成“虎”窩,群“虎”勾結(jié),害莫大焉。試問:彼等秘書長、局長、處長之流,若有半點談“虎”色變之心,保持清醒,豈能墮落成“虎”幫兇、“虎”爪牙而最后同入“虎”牢乎?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