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廟
導讀:
本文節(jié)選自《呼蘭河傳》第二章第四節(jié)?!逗籼m河傳》讓蕭紅找到了觀照和書寫自己故鄉(xiāng)的最佳方式,在這部詩化小說里,蕭紅讓自己融化在故鄉(xiāng)和童年中。她回憶了故鄉(xiāng)的風景、人情、習俗,娘娘廟大會算是其中一件盛事。句式照舊是自由散漫的,語言如清水般四處流去,沒有刻意雕琢,卻漾開蕭紅帶有個人深刻生命印記的情感。
這一節(jié)中,蕭紅又以娘娘廟和老爺廟相比照,以諷刺揶揄的筆法,集中刻畫了男性對女性的控制、欺壓,對男性以性別優(yōu)勢欺辱女性、妄自尊大的行為和根由予以諷刺和批判。這些文字是滾燙的,帶著蕭紅生命的溫度。她生活在封建的地主家庭中,從小不被重視,后為反抗包辦婚姻離家出走,但并沒找到自由解放的道路,在日后的流浪和寫作生涯中,她依然發(fā)現(xiàn)男女間的不平等無處不在,深感女性的弱勢和男權(quán)的霸道,蕭紅說:“我所有的不幸都因為我是一個女人。”作為女性,蕭紅是飽嘗了這一性別帶來的磨難;作為一個女性作家,她卻因這一性別而受益,在女性文學史上,蕭紅將是濃墨重彩的一筆;她更超越了性別的區(qū)隔,成為現(xiàn)代文學史上熠熠生輝的經(jīng)典作家。
四月十八娘娘廟大會,這也是為著神鬼,而不是為著人的。
這廟會的土名叫做“逛廟”,也是無分男女老幼都來逛的,但其中以女子最多。
女子們早晨起來,吃了早飯,就開始梳洗打扮。打扮好了,就約了東家姐姐、西家妹妹的去逛廟去了。竟有一起來就先梳洗打扮的,打扮好了,才吃飯,一吃了飯就走了??傊坏焦鋸R這天,各不后人,到不了半晌午,就車水馬龍,擁擠得氣息不通了。
擠丟了孩子的站在那兒喊,找不到媽的孩子在人群里邊哭,三歲的、五歲的,還有兩歲的剛剛會走,竟也被擠丟了。
所以每年廟會上必得有幾個警察在收這些孩子。收了站在廟臺上,等著他的家人來領(lǐng)。偏偏這些孩子都很膽小,張著嘴大哭,哭得實在可憐,滿頭滿臉是汗。有的十二三歲了,也被丟了,問他家住在哪里?他竟說不出所以然來,東指指,西劃劃,說是他家門口有一條小河溝,那河溝里邊出蝦米,就叫做“蝦溝子”,也許他家那地名就叫“蝦溝子”,聽了使人莫名其妙。再問他這蝦溝子離城多遠,他便說:騎馬要一頓飯的工夫可到,坐車要三頓飯的工夫可到。究竟離城多遠,他沒有說。問他姓什么,他說他祖父叫史二,他父親叫史成……這樣你就再也不敢問他了。要問他吃飯沒有?他就說:“睡覺了?!边@是沒有辦法的,任他去吧。于是卻連大帶小的一齊站在廟門口,他們哭的哭,叫的叫,好像小獸似的,警察在看守他們。
娘娘廟是在北大街上,老爺廟和娘娘廟離不了好遠。那些燒香的人,雖然說是求子求孫,是先該向娘娘來燒香的,但是人們都以為陰間也是一樣的重男輕女,所以不敢倒反天干,所以都是先到老爺廟去,打過鐘,磕過頭,好像跪到那里報個到似的,而后才上娘娘廟去。
老爺廟有大泥像十多尊,不知道那個是老爺,都是威風凜凜,氣概蓋世的樣子。有的泥像的手指尖都被攀了去,舉著沒有手指的手在那里站著,有的眼睛被挖了,像是個瞎子似的。有的泥像的腳趾是被寫了一大堆的字,那字不太高雅,不怎么合乎神的身份。似乎是說泥像也該娶個老婆,不然他看了和尚去找小尼姑,他是要忌妒的。這字現(xiàn)在沒有了,傳說是這樣。
為了這個,縣官下了手令,不到初一十五,一律地把廟門鎖起來,不準閑人進去。
當?shù)氐目h官是很講仁義道德的。傳說他第五個姨太太,就是從尼姑庵接來的。所以他始終相信尼姑絕不會找和尚。自古就把尼姑列在和尚一起,其實是世人不察,人云亦云。好比縣官的第五房姨太太,就是個尼姑,難道她也被和尚找過了嗎?這是不可能的。
所以下令一律地把廟門關(guān)了。
娘娘廟里比較的清靜,泥像也有一些個,以女子為多,多半都沒有橫眉豎眼,近乎普通人,使人走進了大殿不必害怕。不用說是娘娘了,那自然是很好的溫順的女性。就說女鬼吧,也都不怎樣惡,至多也不過披頭散發(fā)的就完了,也決沒有像老爺廟里那般泥像似的,眼睛冒了火,或像老虎似的張著嘴。
不但孩子進了老爺廟有的嚇得大哭,就連壯年的男人進去也要肅然起敬,好像說雖然他在壯年,那泥像若走過來和他打打,他也決打不過那泥像的。
所以在老爺廟上磕頭的人,心里比較虔誠,因為那泥像,身子高、力氣大。
到了娘娘廟,雖然也磕頭,但就總覺得那娘娘沒有什么出奇之處。
塑泥像的人是男人,他把女人塑得很溫順,似乎對女人很尊敬。他把男人塑得很兇猛,似乎男性很不好,其實不對的,世界上的男人,無論多兇猛,眼睛冒火的似乎還未曾見過。就說西洋人吧,雖然與中國人的眼睛不同,但也不過是藍瓦瓦的有點類似貓頭鷹的眼睛而已,居然間冒了火的也沒有。眼睛會冒火的民族,目前的世界還未發(fā)現(xiàn)。那么塑泥像的人為什么把他塑成那個樣子呢?那就是讓你一見生畏,不但磕頭,而且要心服。就是磕完了頭站起再看著,也絕不會后悔,不會后悔這頭是向一個平庸無奇的人白白磕了。至于塑像的人塑起女子來為什么要那么溫順,那就告訴人,溫順的就是老實的,老實的就是好欺侮的,告訴人快來欺侮她們吧。
人若老實了,不但異類要來欺侮,就是同類也不同情。
比方女子去拜過了娘娘廟,也不過向娘娘討子討孫。討完了就出來了,其余的并沒有什么尊敬的意思。覺得子孫娘娘也不過是個普通的女子而已,只是她的孩子多了一些。
所以男人打老婆的時候便說:
“娘娘還得怕老爺打呢,何況你一個長舌婦!”
可見男人打女人是天理應該,神鬼齊一。怪不得那娘娘廟里的娘娘特別溫順,原來是常常挨打的緣故??梢姕仨樢膊皇窃趺磧?yōu)良的天性,而是被打的結(jié)果,甚或是招打的原由。
兩個廟都拜過了的人,就出來了,擁擠在街上。街上賣什么玩具的都有,多半玩具都是適于幾歲的小孩子玩的。泥做的泥公雞,雞尾巴上插著兩根紅雞毛,一點也不像,可是使人看去,就比活的更好看。家里有小孩子的不能不買。何況拿在嘴上一吹又會嗚嗚地響。買了泥公雞,又看見了小泥人,小泥人的背上也有一個洞,這洞里邊插著一根蘆葦,一吹就響。那聲音好像是訴怨的,不太好聽,但是孩子們都喜歡,做母親的也一定要買。其他的如賣哨子的,賣小笛子的,賣紙蝴蝶的,賣不倒翁的,其中尤以不倒翁最著名,也最為講究,家家都買,有錢的買大的,沒有錢的,買個小的。大的有一尺多長,二尺來高。小的有小得像個鴨蛋似的。無論大小,都非常靈活,按倒了就起來,起得很快,是隨手就起來的。買不倒翁要當場試驗,間或有生手的工匠所做出來的不倒翁,因屁股太大,他不愿意倒下,也有的倒下了他就不起來。所以買不倒翁的人就把手伸出去,一律把他們按倒,看哪個先站起來就買哪個!當那一倒一起的時候真是可笑,攤子旁邊圍了些孩子,專在那里笑。不倒翁長得很好看,又白又胖。并不是老翁的樣子,也不過他的名字叫不倒翁就是了。其實他是一個胖孩子。做得講究一點的,頭頂上還貼了一簇毛算是頭發(fā)。有頭發(fā)的比沒有頭發(fā)的要貴二百錢。有的孩子買的時候力爭要帶頭發(fā)的,做母親的舍不得那二百錢,就說到家給他剪點狗毛貼上。孩子非要帶毛的不可,選了一個帶毛的抱在懷里不放,沒有法只得買了。這孩子抱著歡喜了一路,等到家一看,那簇毛不知什么時候已經(jīng)飛了。于是孩子大哭。雖然母親已經(jīng)給剪了簇狗毛貼上了,但那孩子就總覺得這狗毛不是真的,不如原來的好看。也許那原來也貼的是狗毛,或許還不如現(xiàn)在的這個好看,但那孩子就總不開心,憂愁了一個下半天。
廟會到下半天就散了。雖然廟會是散了,可是廟門還開著,燒香的人、拜佛的人繼續(xù)的還有。有些沒有兒子的婦女,仍舊在娘娘廟上捉弄著娘娘,給子孫娘娘的背后釘一個鈕扣,給她的腳上綁一條帶子,耳朵上掛一只耳環(huán),給她戴一副眼鏡,把她旁邊的泥娃娃給偷著抱走了一個。據(jù)說這樣做,來年就都會生兒子的。
娘娘廟的門口,賣帶子的特別多,婦人們都爭著去買,她們相信買了帶子,就會把兒子給帶來了。
若是未出嫁的女兒,也誤買了這東西,那就將成為大家的笑柄了。
廟會一過,家家戶戶就都有一個不倒翁,離城遠至十八里路的,也都買了一個回去?;氐郊依?,擺在迎門的向口,使別人一過眼就看見了,他家的確有一個不倒翁。不差,這證明逛廟會的時節(jié)他家并沒有落伍,的確是去逛過了。
歌謠上說:
“小大姐,去逛廟,扭扭搭搭走得俏,回來買個搬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