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前言

當代世界文學史新編 作者:方漢文


前言

本書主要研究從20世紀中期到21世紀前15年間的世界文學,具體的時間階段實際上是從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到2015年。這實際上是西方所謂“現(xiàn)代”的概念,“當代”這個概念在西方并不明確,往往與現(xiàn)代混在一起。本書依照世界文學分期的基本規(guī)律,以近70年的文學史,作為世界當代文學概念,應當說更符合各國文學的實際。

首先我們將世界文學主流按照不同文學體系理行簡單劃分。主要分為:

1.亞洲太平洋文學體系:也可稱為環(huán)太平洋文學或亞太文學,包括東北亞的中國、日本、朝鮮到美國的西海岸。

2.南亞文學體系:從南亞到東南亞與亞洲太平洋文學體系交叉,以印度半島與印度洋為中心的文學體系,歷史上曾經傳播到東南亞地區(qū)。

3.地中海大西洋文學體系:從地中海向北與向西,包括了東歐、北歐、西歐直到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qū),這種文學體系起源于地中海,以后中心西移大西洋沿岸,其中東西歐洲、南北歐洲都有一定差異,但基本類型是相同的。

4.中東阿拉伯文學體系:從阿拉伯半島、西亞到歐洲的土耳其、東南亞部分地區(qū)與南亞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非洲埃及等地。這是以伊斯蘭教的傳播為主要劃分的文學體系。

5.北美大洋洲文學體系:北美洲包括美國、加拿大到澳大利亞、新西蘭,主要是由于16世紀以后海上交通發(fā)展形成的當地文學與外來文學相結合的文學,外來文學主要是歐洲移民所帶來的地中海-大西洋文學傳統(tǒng),在北美地區(qū)這一文學占有主流地位。

6.拉丁美洲文學體系:以拉丁美洲為主體,傳統(tǒng)的美洲三大古代文學,瑪雅文學、阿茲特克文學與印加文學被西方殖民主義者所毀滅后,混合形成了一種新的文學體系。

7.非洲文學體系:非洲古代文學歷史久遠,圣經中就已經記載了非洲的古代強國,北非文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學之一,環(huán)球海上航線開通之后,東西非、南部非洲和中非地區(qū),在古代文學傳統(tǒng)與宗教、民族的同一性基礎上形成了非洲的區(qū)域文學體系。

8.猶太文學體系:以色列是古老的猶太文學重新建立的國家,這一文學以猶太民族與宗教為主要構成,除了以色列之外,尚有大量的猶太人分布于世界其他國家主要是歐美地區(qū),他們相當大程度上保持了猶太文學傳統(tǒng)。

當然無可諱言,以上八大文學體系的研究是不均衡的,特別是猶太文學與非洲文學雖然十分重要,但是世界文學研究中仍然是相當薄弱的,本書中我們的研究也難免掛一漏萬,希望能得到指正。

其次是對當代世界文學的歷史階段劃分。關于這個時期的主流,美國學者杰姆遜曾經對資本主義進行過三個階段的分期。第一個階段是國家資本主義階段,形成了國家的市場,這是馬克思寫《資本論》的年代,也就是指19世紀到20世紀初期。第二個階段是壟斷資本主義或帝國主義階段。第三個階段則是二次大戰(zhàn)之后的資本主義階段。主要特征可以概述為晚期資本主義,或多國化的資本主義。第三階段的特征在20世紀60年代已有鮮明體現(xiàn)。

第一階段的藝術準則是現(xiàn)實主義的,產生了如巴爾扎克等人的作品;但隨著時間的流逝、時代的進步,生物學意義上的“變異”在不斷發(fā)生。于是第二階段便出現(xiàn)了現(xiàn)代主義,而到第三階段現(xiàn)代主義便成為歷史陳跡,出現(xiàn)了后現(xiàn)代主義。后現(xiàn)代主義的特征是文化工業(yè)的出現(xiàn)。在歐洲和北美這種情況是具有重要意義的,但在第三世界里,比如說南美洲,便是三種不同時代并存或交叉的時代,在那里,文化具有不同的發(fā)展層次。

我們基本上贊同這種劃分與分析,即以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為起點至今的文學為世界文學的獨立階段,這個階段的文學是多元化的。歐美文學與拉美、中國以及整個東方文學之間互有差異,有并存關系。

總體來說,我們還可以將這一階段的文學再分為三個時期。

20世紀50年代到60年代為第一個時期。歐美文學在60年代為高潮,進入轉型時代,從現(xiàn)代主義開始向后現(xiàn)代主義轉換。而拉美文學是這個時期的一個高峰,同時出現(xiàn)現(xiàn)代主義、傳統(tǒng)民族文學復興,如魔幻現(xiàn)實主義文學等,也有后現(xiàn)代主義文學興起。中國文學同樣出現(xiàn)了新中國文學的高潮,以現(xiàn)實主義文學為主流的文學出現(xiàn)了魯迅之后的第一個高潮。老一輩如巴金、老舍、郭沫若、曹禺、周立波、柳青等杰出作家都有優(yōu)秀作品。如所謂“三紅一創(chuàng)”(包括《紅巖》、《紅日》、《紅旗譜》和《創(chuàng)業(yè)史》)、“保林青山”(包括《保衛(wèi)延安》、《林海雪原》、《青春之歌》和《山鄉(xiāng)巨變》等),依照兩方批評家看法,都是“世界級”的文學巨著。

第二個時期是20世紀70年代至80年代。這個時期對于中國文學是特殊時期,由于文化大革命,幾乎沒有杰出作品。直到80年代才逐漸有文學的復蘇,一批老作家經歷了苦難之后,寫作新作。新生代作家如莫言、王安憶、賈平凹等人正在成長起來。拉美文學此時更加成熟,馬爾克斯、博爾赫斯等優(yōu)秀作家不斷有新作問世。同時歐美文學名家源源不斷,如美國黑人文學的莫里遜、沃爾克等人有多部佳作問世,產生世界性影響。

第三個時期是20世紀90年代以后到21世紀前15年。中國文學表現(xiàn)突出,中國作家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代表著中國文學走向世界邁出重要一步。拉美文學成為世界文壇的常青樹,表現(xiàn)出民族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文學思想結合的強大生命力。更為突出的是,曾經是殖民地的民族文學以各種形式,或與宗主國文學相結合,或是以本土為依托,不斷出現(xiàn)杰出作家。如南亞作家?guī)烨?、出生在前英國殖民地的英語作家奈保爾等。古老民族的文化復興中,更有優(yōu)秀作品面世,如土耳其作家帕慕克等人的創(chuàng)作。歐美文學主流也不斷更新,向傳統(tǒng)復歸與面向新現(xiàn)實同時并舉,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國家文學都有新的進展。

總體來說,21世紀文學更具有全球化時代特色,無論是文本的意識形態(tài)與藝術表現(xiàn)方式,都是前所未有的。

本書的命名就是再現(xiàn)這一歷史時期的主要發(fā)展趨勢。因此,我們不再采取傳統(tǒng)世界文學或是外國文學教材的寫法,不再以傳統(tǒng)名家名作的集中分析為主,而以具有代表性的當代優(yōu)秀作家評價為主,以更廣闊的宏大敘事與文本相結合,突出重點作家與作品,這是一種新的學術研究方式,也是一種新的世界文學教學方式。

經歷了20世紀文學理論思潮的興盛,所以本書的理論批評成分更為突出,也是本書作為新一代文學史的一個特點,我們希望這種研究能在應用中取得經驗。在世界文學史與名著翻譯的研究與教學中,目前嚴重干擾學術研究與教學市場化的“世界文學名著選”泛濫,粗劣的“世界文學史”或是水平很低,甚至充滿殖民主義觀念的西方人撰寫的“世界文學史”,早就應該被淘汰與廢止了。

愿中國化的當代世界文學史與世界文學名著選編能為當代讀者所喜愛,能對教學與研究起到應有的作用。

  1. [美]杰姆遜:《后現(xiàn)代主義與文化理論》,唐小兵譯,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1986年,第6頁。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