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屈子行吟江畔,詩作凄風雷鳴;陶潛東籬下,詩酒伴余生;從唐詩、宋詞里讀出來多少詩仙詩圣,代代傳誦……在中國文學的發(fā)展中,詩歌無疑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白居易在《與元九書》中談道:“人之文,六經(jīng)首之,就六經(jīng)言,《詩》又首之?!?/p>
當歷史的車輪行駛到新世紀,信息科技的高速發(fā)展,具有科技知識而不具備人文襟懷的人,今后已難稱全面的人才。讀詩,已勢在必行。少兒教育,“蒙以養(yǎng)正”,塑造靈魂,變化氣質(zhì),涵養(yǎng)德性。少兒成長,需要靜,環(huán)境靜,心靈靜,“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明凈,心境與天地相通。在這個靜的條件下,應該讓孩子從小讀詩誦詩,因為音律能打通孩子愚頑封閉的心靈,心靈隨音韻跳動,激發(fā)潛能,孩子會越變越聰明。少兒讀詩,是啟迪少兒智慧、指引人生的最有效的途徑。
陳昂作為中國新詩領域的“寵兒”,創(chuàng)作恪守著人性的真善美,正如別林斯基說的:“失去了真,同時也失去了美”。陳昂是生活的記錄者,以陳昂為代表的春草派詩歌,是當前詩壇里的一片綠洲。陳昂的詩沒有無病呻吟的文字,簡潔樸實的詩句透露著對人生的思考,讓人感受到挫折磨礪后對生命無比深沉的關懷。如果說詩人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那么詩人陳昂“詩中有夢,夢中有詩”。相對于王維,陳昂的詩多了空間,多了想象,多了歡樂。讀陳昂的詩,我們仿佛在做一場美夢,在夢里,我們盡情的享受夢外我們得不到快樂與幸福。陳昂的詩寫作符號是“快樂”,他給讀者帶來的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快樂”。